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增強六邊形結構的蜂窩芯板的成型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026813閱讀:287來源:國知局
      增強六邊形結構的蜂窩芯板的成型裝置的制作方法

      本發(fā)明主要涉及蜂窩夾芯板成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增強六邊形結構的蜂窩芯板的成型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由于蜂窩夾芯板具有成本低、比強度高、易加工成型等優(yōu)點,在包裝、運輸、家具以及建筑領域蜂窩夾芯板逐步發(fā)揮著優(yōu)勢,取代其他傳統瓦楞紙板、木材、泡沫塑料等材料,應用前景很廣。常規(guī)的蜂窩夾芯板芯層采用自然界蜂巢結構,將基材用膠粘劑粘接成若干個空心正六棱柱體,并在其兩面復合表層材料,形成一種新型夾層結構的復合板。

      傳統的蜂窩夾芯板的抗壓強度主要取決于蜂窩芯層,由于芯層用紙單位面積的質量、單位孔的孔徑、制作工藝及成本等限制,且傳統蜂窩芯層的結構特性決定了單位孔的連接方式,傳統的六邊形蜂窩芯層的單位孔為一個鏤空的六邊形孔,其抗壓強度難有很大的突破,制約了它的應用范圍,技術人員通過改進,在鏤空的六邊形孔中增設了一條加強邊,在各六邊形單位孔中形成s型加強邊,大大提高了各六邊形單位孔的強度,使其抗壓強度得到了很大的突破,拓展了適用范圍;但現有技術中還未存在一種專門針對這種增強六邊形蜂窩芯板的成型設備,故其成型效率還非常低,得不到普及。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緊湊、易于制造、能提高生產效率和成型質量、可降低勞動強度的增強六邊形結構的蜂窩芯板的成型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增強六邊形結構的蜂窩芯板的成型裝置,包括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布置并聯接的原紙筒組、牽引輥組、下膠輥組、上下膠輥組、復合輥組、烘干機構、上膠輥組、第一切斷機構、疊合機構以及包裝機構,所述原紙筒組包括四個相互間隔的原紙筒,所述牽引輥組包括與原紙筒數量匹配并相互間隔的牽引輥,所述下膠輥組包括上壓輥和第一下膠輥,第一層的原紙筒的原紙經該層的牽引輥穿于上壓輥和第一下膠輥之間,所述第一下膠輥上設有多個間隔布置的第一下施膠輥輪,所述上下膠輥組包括第一上膠輥和第二下膠輥,第三層的原紙筒的原紙經該層的牽引輥穿于第一上膠輥和第二下膠輥之間,所述第一上膠輥上設有多個間隔布置的第一上施膠輥輪,所述第二下膠輥上設有多個間隔布置的第二下施膠輥輪,所述上膠輥組包括第二上膠輥和下壓輥,復合后的紙帶穿于第二上膠輥和下壓輥之間、且第一層原紙的外表面靠近第二上膠輥,所述第二上膠輥上設有多個間隔布置的第二上施膠輥輪。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所述第一下施膠輥輪、第一上施膠輥輪、第二下施膠輥輪以及第二上施膠輥輪上的施膠面寬度比一個六邊形單元邊的尺寸大15%-25%。

      所述第一下膠輥上的各第一下施膠輥輪與第一上膠輥上相應的各第一上施膠輥輪相互錯位,錯位寬度為施膠面大于六邊形單元邊的尺寸的寬度。

      所述第二下膠輥上的各第二下施膠輥輪與第二上膠輥上相應的各第二上施膠輥輪相互錯位,錯位寬度為施膠面大于六邊形單元邊的尺寸的寬度。

      所述第一下膠輥上的各第一下施膠輥輪同一方的邊側相距為四個六邊形單元邊的尺寸;所述第一上膠輥上的各第一上施膠輥輪同一方的邊側相距為四個六邊形單元邊的尺寸;所述第二下膠輥的各第二下施膠輥輪同一方的邊側相距為四個六邊形單元邊的尺寸;所述第二上膠輥上的各第二上施膠輥輪同一方的邊側相距為四個六邊形單元邊的尺寸。

      所述第一上膠輥上的各第一上施膠輥輪與第二下膠輥上相應的各第二下施膠輥輪相互錯位,錯位寬度為兩個六邊形單元邊的寬度與施膠面大于六邊形單元邊的尺寸的寬度之差。

      所述疊合機構和包裝機構之間還設有第二切斷機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

      本發(fā)明的增強六邊形結構的蜂窩芯板的成型裝置,使用時,將各層原紙筒的原紙經牽引輥相應送入下膠輥組、上下膠輥組、復合輥組、烘干機構、上膠輥組、第一切斷機構、疊合機構以及包裝機構,通過上壓輥和第一下膠輥上的多個間隔式第一下施膠輥輪對第一層的原紙筒的原紙的下表面進行間隔式的施膠,形成了第一層原紙的下膠接點,同理通過第一上膠輥和第二下膠輥上的第一上施膠輥輪和第二下施膠輥輪對第三層的原紙筒的原紙的上下表面進行間隔式錯位施膠,形成第三層原紙的上下膠接點,然后在復合輥組的作用下將四層原紙進行各膠接點的輥壓復合,再通過烘干機構進行烘干,然后通過第二上膠輥上的第二上施膠輥輪進行復合后第一層原紙的外表面的間隔式施膠,形成復合后第一層原紙的上膠接點,再經第一切斷機構切斷,在疊合機構處進行多列蜂窩芯板的疊合。最后將疊合的蜂窩芯板在包裝機構作用下進行包裝。通過該專門設計的成型裝置,能使增強六邊形結構的蜂窩芯板快速成型封裝,不需要人工膠接成型,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保證了成型質量;利用該成型設備能大大降低勞動強度,節(jié)約人工成本;并且該成型設備的結構簡單緊湊,易于制造。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中第一層原紙的下施膠狀態(tài)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中第三層原紙的上下施膠狀態(tài)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中第一層原紙的上施膠狀態(tài)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的整體施膠狀態(tài)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fā)明成型后的拉伸狀態(tài)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各標號表示:

      1、原紙筒組;11、原紙筒;111、原紙;2、牽引輥組;21、牽引輥;3、下膠輥組;31、上壓輥;32、第一下膠輥;321、第一下施膠輥輪;4、上下膠輥組;41、第一上膠輥;411、第一上施膠輥輪;42、第二下膠輥;421、第二下施膠輥輪;5、復合輥組;6、烘干機構;7、上膠輥組;71、第二上膠輥;711、第二上施膠輥輪;72、下壓輥;8、第一切斷機構;9、疊合機構;10、包裝機構;12、第二切斷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

      圖1至圖6示出了本發(fā)明增強六邊形結構的蜂窩芯板的成型裝置的第一種實施例,包括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布置并聯接的原紙筒組1、牽引輥組2、下膠輥組3、上下膠輥組4、復合輥組5、烘干機構6、上膠輥組7、第一切斷機構8、疊合機構9以及包裝機構10,原紙筒組1包括四個相互間隔的原紙筒11,牽引輥組2包括與原紙筒11數量匹配并相互間隔的牽引輥21,下膠輥組3包括上壓輥31和第一下膠輥32,第一層的原紙筒11的原紙111經該層的牽引輥21穿于上壓輥31和第一下膠輥32之間,第一下膠輥32上設有多個間隔布置的第一下施膠輥輪321,上下膠輥組4包括第一上膠輥41和第二下膠輥42,第三層的原紙筒11的原紙111經該層的牽引輥21穿于第一上膠輥41和第二下膠輥42之間,第一上膠輥41上設有多個間隔布置的第一上施膠輥輪411,第二下膠輥42上設有多個間隔布置的第二下施膠輥輪421,上膠輥組7包括第二上膠輥71和下壓輥72,復合后的紙帶穿于第二上膠輥71和下壓輥72之間、且第一層原紙111的外表面靠近第二上膠輥71,第二上膠輥71上設有多個間隔布置的第二上施膠輥輪711。使用時,將各層原紙筒12的原紙111經牽引輥21相應送入下膠輥組3、上下膠輥組4、復合輥組5、烘干機構6、上膠輥組7、第一切斷機構8、疊合機構9以及包裝機構10,通過上壓輥31和第一下膠輥32上的多個間隔式第一下施膠輥輪321對第一層的原紙筒11的原紙111的下表面進行間隔式的施膠,形成了第一層原紙111的下膠接點,同理通過第一上膠輥41和第二下膠輥42上的第一上施膠輥輪411和第二下施膠輥輪421對第三層的原紙筒11的原紙111的上下表面進行間隔式錯位施膠,形成第三層原紙111的上下膠接點,然后在復合輥組5的作用下將四層原紙111各膠接點輥壓復合,再通過烘干機構6進行烘干,然后通過第二上膠輥71上的第二上施膠輥輪711進行復合后第一層原紙111的外表面的間隔式施膠,形成復合后第一層原紙111的上膠接點,再經第一切斷機構8切斷,在疊合機構9處進行多列蜂窩芯板的疊合。最后將疊合的蜂窩芯板在包裝機構10作用下進行包裝。通過該專門設計的成型裝置,能使增強六邊形結構的蜂窩芯板快速成型封裝,不需要人工膠接成型,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保證了成型質量;利用該成型設備能大大降低勞動強度,節(jié)約人工成本;并且該成型設備的結構簡單緊湊,易于制造。

      本實施例中,本實施例中,第一下施膠輥輪321、第一上施膠輥輪411、第二下施膠輥輪421以及第二上施膠輥輪711上的施膠面寬度比一個六邊形單元邊的尺寸大15%-25%。本實施例中,施膠面寬度比一個六邊形單元邊的尺寸大25%,這樣設置,能保證成型后的s型加強邊為一條完全中心對稱的s型結構,以確保s型加強邊的穩(wěn)定性,同時保證各六邊形單位孔的加強強度一致。

      本實施例中,第一下膠輥32上的各第一下施膠輥輪321與第一上膠輥41上相應的各第一上施膠輥輪411相互錯位,錯位寬度為施膠面大于六邊形單元邊的尺寸的寬度。即錯位寬度為一個六邊形單元邊的尺寸的25%,這樣設置,能保證成型后每一列的六邊形單元孔內的s型加強邊成一直線布置,提高了規(guī)整性和強度。

      本實施例中,第二下膠輥42上的各第二下施膠輥輪421與第二上膠輥71上相應的各第二上施膠輥輪711相互錯位,錯位寬度為施膠面大于六邊形單元邊的尺寸的寬度。即錯位寬度為一個六邊形單元邊的尺寸的25%,這樣設置,能保證成型后每一列的六邊形單元孔內的s型加強邊成一直線布置,提高了規(guī)整性和強度。

      本實施例中,第一下膠輥32上的各第一下施膠輥輪321同一方的邊側相距為四個六邊形單元邊的尺寸;第一上膠輥41上的各第一上施膠輥輪411同一方的邊側相距為四個六邊形單元邊的尺寸;第二下膠輥42的各第二下施膠輥輪421同一方的邊側相距為四個六邊形單元邊的尺寸;第二上膠輥71上的各第二上施膠輥輪711同一方的邊側相距為四個六邊形單元邊的尺寸。這樣設置,能保證各層施膠輥輪具有統一的間距,利于成型為正六邊形單元孔。

      本實施例中,第一上膠輥41上的各第一上施膠輥輪411與第二下膠輥42上相應的各第二下施膠輥輪421相互錯位,錯位寬度為兩個六邊形單元邊的寬度與施膠面大于六邊形單元邊的尺寸的寬度之差,這樣設置,能保證相鄰列的正六邊形單元孔內的s型加強邊膠接點能相互靠近,以提高強度。

      本實施例中,通過第一切斷機構8切斷為規(guī)格尺寸后再進行疊合,直接產生規(guī)格厚度的蜂窩紙成品;優(yōu)點是效率高,無損耗。

      本實施例中,成型工藝為:原紙筒→輥膠→復合→烘干→輥膠→切斷(規(guī)格尺寸)→疊合→收集包裝。

      實施例2:

      圖2至圖7示出了本發(fā)明增強六邊形結構的蜂窩芯板的成型裝置的第二種實施例,該成型設備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區(qū)別僅在于:本實施例中,疊合機構9和包裝機構10之間還設有第二切斷機構12。該結構中,通過第一切斷機構8切斷為大幅面的非規(guī)格尺寸后進行疊合,然后再通過第二切斷機構12進行規(guī)格尺寸的切斷,產生規(guī)格厚度的蜂窩紙成品;優(yōu)點是蜂窩紙成品的厚度均勻。

      本實施例中,成型工藝為:原紙筒→輥膠→復合→烘干→輥膠→切斷(大幅面尺寸)→疊合→切斷(規(guī)格尺寸)→收集包裝。

      雖然本發(fā)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范圍的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對本發(fā)明技術方案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因此,凡是未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fā)明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應落在本發(fā)明技術方案保護的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