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書籍包裝裝置,具體是指包書皮機。
技術背景
給書籍包書皮是一種常見的書籍保護方式,很多圖書館采用此法保存舊書籍,大部分中小學校都要求學生對書本包書皮。目前常見的包書方式主要有報紙掛歷包書皮、透明書皮套和透明自粘書皮。第一種是將大于書皮尺寸的廢舊報紙或掛歷包在書上,雖節(jié)能環(huán)保,但使得書籍的名稱無法辨認;第二種是直接將書皮套套在書籍封面、封底上,簡單方便,但其材料較硬,與書是兩層皮,易滑脫和折損;第三種是將透明自粘書皮的粘貼在書面上,其材質較柔軟,不易脫落,缺點是粘貼過程中書皮容易粘連在一起,導致書皮起皺、產生氣泡,純手工操作,難度大,費時費力。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為透明自粘書皮設計包書皮機。該包書皮機結構簡單、合理,操作方便,效率高,質量好且穩(wěn)定。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該基于齒輪傳動的包書皮機主要包括殼體、一對嚙合齒輪、放紙軸、收紙軸、滾軸以及分離軸。其特征在于:從殼體內側向出紙口方向依次裝有放紙軸、收紙軸和滾軸,分離軸位于滾軸上方,各軸均垂直插入殼體兩側面板,其中放紙軸和收紙軸可相對殼體轉動,滾軸和分離軸相對殼體固定,一對嚙合齒輪分別與放紙軸、收紙軸構成間隙和過盈配合,且位于殼體一側面板外。
所述包書皮機還包括安裝在放紙軸上的自適應傳動比裝置,該裝置由摩擦片、壓縮彈簧、壓緊螺母組成,壓緊螺母旋合在放紙軸端,內側壓緊壓縮彈簧,壓縮彈簧另一端壓緊在放紙軸齒輪上,齒輪另一側與摩擦片接觸,摩擦片固定在放紙軸上。
所述包書皮機還包括一根張緊棒,位于放紙軸與收紙軸中間偏下位置的張緊棒垂直穿過殼體兩側面板,固定不動。
所述包書皮機還包括同軸安裝在放紙軸上的一對錐臺狀定位塊,小端相對,定位塊在一定軸向力作用下可相對放紙軸滑動,用于支承不同長度的書皮紙芯筒。
所述滾軸上安裝一滾子,滾子可相對滾軸轉動。
所述放紙軸和收紙軸無齒輪端易與該側側面板分離,以方便替換自粘書皮紙。
所述殼體后側為手持區(qū),手持區(qū)為與放紙軸同心的圓弧形,殼體下底面和上蓋分別與該 圓弧相外切。
所述殼體上蓋采用透明材料制作,且與外殼手持區(qū)通過鉸鏈連接。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fā)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粘貼后書皮平滑,有效提高包書效率和質量。
2、本發(fā)明通過分離裝置將書皮紙與防粘墊紙分離,并由收紙軸將防粘墊紙回收,非常整潔環(huán)保。
3、本發(fā)明能通過錐形定位螺母對不同尺寸的書皮紙卷進行定位和支承,對不同尺寸的書籍普遍適用。
附圖說明
圖1是包書皮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包書皮機的工作原理圖;
圖3是自適應傳動比裝置局部放大示意圖。
附圖中:1、放紙軸;2、齒輪a;3、張緊棒;4、齒輪b;5、殼體;6、分離軸;7、滾軸;8、滾子;9、收紙軸;10、側面板;11、錐臺狀定位塊;12、上蓋;13、書本;14、自粘書皮紙;15、墊紙;16、分離墊紙后的書皮紙;17、書皮紙芯筒;18、摩擦片;19、壓緊彈簧;20、壓緊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包書皮機,主要包括殼體5、一對嚙合齒輪a和齒輪b、放紙軸1、收紙軸9、滾軸7以及分離軸6。其特征在于:從殼體5內側向出紙口方向依次裝有放紙軸1、收紙軸9和滾軸7,分離軸6位于滾軸7上方,各軸均垂直插入殼體兩側面板10,其中放紙軸1和收紙軸9可相對殼體5轉動,滾軸7和分離軸6相對殼體5固定,一對嚙合齒輪a2和齒輪b4分別與放紙軸1、收紙軸9構成間隙和過盈配合,且位于殼體5一側面板10外。
所述包書皮機還包括安裝在放紙軸1上的自適應傳動比裝置,該裝置由摩擦片18、壓縮彈簧19、壓緊螺母20組成,壓緊螺母20旋合在放紙軸1端部,內側壓緊壓縮彈簧19,壓縮彈簧19另一端壓緊在放紙軸1齒輪a2上,齒輪a2另一側與摩擦片18接觸,摩擦片18固定在放紙軸1上。
所述包書皮機還包括一根張緊棒3,位于放紙軸1與收紙軸9中間偏下位置的張緊棒3垂直穿過殼體5兩側面板10,固定不動。
所述包書皮機還包括同軸安裝在放紙軸1上的一對錐臺狀定位塊11,小端相對,定位塊 11在一定軸向力作用下可相對放紙軸1滑動,用于支承不同長度的書皮紙芯筒17。
所述滾軸7上安裝一滾子8,滾子8可相對滾軸7轉動。
所述放紙軸1和收紙軸9無齒輪端易與該側側面板10分離,以方便替換自粘書皮紙14。
所述殼體5后側為手持區(qū),手持區(qū)為與放紙軸1同心的圓弧形,殼體5下底面和上蓋12分別與該圓弧相外切。
所述殼體5上蓋12采用透明材料制作,且與殼體5手持區(qū)通過鉸鏈連接。
具體實施例如下:
如圖1、2及3所示,該包書皮機的工作原理是,通過一對錐臺狀定位塊11將書皮紙芯筒17夾緊在放紙軸1上,可通過滑動錐臺狀定位塊11,來適應不同尺寸的書皮紙。在嚙合齒輪a2和齒輪b4的作用下,自粘書皮紙14繞過張緊棒3到達分離軸6和滾子8,此時自粘書皮紙14被分離成分離墊紙后的書皮紙16與墊紙15,分離墊紙后的書皮紙16在滾子8的碾壓作用下,平滑粘貼在書本13的表面;墊紙15繞過分離軸6卷繞到收紙軸9,達到回收的目的。
使用時,將分離墊紙后的書皮紙16先粘貼在書本13邊緣,并超出2厘米左右,然后手持包書皮機向前推動,由滾子8將撕扯開來的分離墊紙后的書皮紙16平整地粘貼在書本13的表面,到書脊處時將書本13翻轉過來繼續(xù)向前推動包書皮機,直至完全包住書本13繼續(xù)向前推2厘米左右,割斷分離墊紙后的書皮紙16,再將兩頭多出的各約2厘米的分離墊紙后的書皮紙16翻貼在書本13封底和封面的內側,即完成一本書包書皮工作。由于自粘書皮紙14線速度和收紙軸9表面墊紙15線速度是時刻在變化的,假設推動包書皮機的速度是均勻的,放紙軸1上自粘書皮紙卷越用越細,線速度會越來越小,而收紙軸9上的墊紙卷越變越粗,線速度越來越大,這將導致放紙與收紙的速度不協(xié)調。如果只包一兩本書,可能影響不大,但如果包書較多,放紙和收紙的速度差導致的不協(xié)調則表現(xiàn)明顯。于是專門設計了自適應傳動比裝置,該裝置由摩擦片18、壓縮彈簧19、壓緊螺母20組成,壓緊螺母20旋合在放紙軸1端部,內側壓緊壓縮彈簧19,壓縮彈簧19另一端壓緊在放紙軸1齒輪a2上,齒輪a2另一側與摩擦片18接觸,摩擦片18固定在放紙軸1上。當速度差不明顯時,齒輪a2通過與摩擦片18之間的摩擦力可帶動放紙軸1一起轉動,而當速度差累積到一定程度時,收紙軸9拉扯墊紙15的力變大到能克服齒輪a2摩擦片18之間的摩擦力時,齒輪a2與摩擦片18發(fā)生打滑,放紙軸1轉相對齒輪a2滑轉,不再服從齒輪a2和齒輪b4之間的傳動比,從而保證書皮紙不會拉不動甚至扯斷。
放紙軸1和收紙軸9無齒輪端易與該側側面板10分離,當自粘書皮紙14用完后,可拆下放紙軸1換上新的紙,同時拆下收紙軸9取下墊紙15。
上述具體實施方式用來解釋說明本發(fā)明,而不是對本發(fā)明進行限制,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凡對本發(fā)明采取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所獲得的技術方案,都落入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