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指一種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及顯示面板。
背景技術:
目前,在顯示面板中可以采用雙邊驅動的方式,如圖1所示,在顯示面板的左右兩個側邊分別設置柵極驅動電路VSR,如圖1所示,各VSR內包含多個級聯(lián)的移位寄存器SR1、SR2……SRn,各移位寄存器的輸出端與顯示面板中一一對應的柵線連接Gate1、Gate2……Gate n,兩組VSR的第一級移位寄存器SR1分別連接同一個幀起始信號端STV,兩組VSR的各級移位寄存器SR1、SR2……SRn均連接時鐘控制信號端CKV1和CKV2。在幀起始信號端STV和時鐘控制信號端CKV1和CKV2的控制下,兩組VSR中的各移位寄存器同時從上往下依次向連接的柵線逐行掃描,同時集成驅動電路IC向各條數據線加載對應的顯示信號,以完成顯示一個畫面。
例如,如圖2所示,當顯示面板內部采用之字型(Rainbow Zigzag)的像素排列時,即每條數據線按照圖2中所示的之字型虛線分別與兩側的像素連接,在柵線逐行掃描的過程中,若要顯示諸如紅、綠、藍等純色畫面時,每條數據線加載的顯示信號的電平需要每行不斷變化,不利于節(jié)省功耗。并且,在實現靜態(tài)畫面時,若想要實現低頻顯示,需要通過軟件方式實現降頻。且如圖3所示,在對顯示面板中的各像素R、G、B加載顯示信號301時,采用點翻轉的顯示效果較好,即每行相鄰或列相鄰的兩個像素加載的顯示信號的正負極性不同,但是需要數據線302加載不斷正負極性變化的顯示信號301,功耗較大。
因此,如何實現可降頻的低功耗顯示,是本領域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及顯示面板,用以實現在低功耗下的降頻顯示功能。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所述顯示面板包括多條柵線、與所述柵線絕緣相交設置的多條數據線,與各條所述柵線電連接的柵極驅動電路,與各條所述數據線電連接的源極驅動電路;所述柵極驅動電路包括多個移位寄存器,每一所述移位寄存器與一條所述柵線對應電連接;所述移位寄存器分為至少兩組,一組移位寄存器中各移位寄存器級聯(lián)設置,且各組移位寄存器分別與不同的幀起始信號端和不同的時鐘控制信號端相對應連接;所述驅動方法包括:
在第一顯示頻率時,在一幀掃描時間內,控制各組移位寄存器順序工作;且在每組移位寄存器工作時,該組移位寄存器在電連接的幀起始信號端和時鐘控制信號端的控制下,該組移位寄存器中各移位寄存器對電連接的各條柵線逐行掃描;
在第二顯示頻率時,所述第二顯示頻率為所述第一顯示頻率的降頻,按照所述第二顯示頻率相對所述第一顯示頻率的降頻倍數以及所述移位寄存器組的數量,在所述一幀掃描時間內,控制部分組移位寄存器工作;且在每組移位寄存器工作時,該組移位寄存器在電連接的幀起始信號端和時鐘控制信號端的控制下,該組移位寄存器中各移位寄存器對電連接的全部或部分柵線逐行掃描;
所述源極驅動電路僅在各條所述柵線進行掃描的同時,對所述數據線加載對應的顯示信號。
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采用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上述驅動方法驅動。
本發(fā)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及顯示面板,對柵極驅動電路中的移位寄存器進行分組,并且對各組移位寄存器分別設置不同的幀起始信號端和不同的時鐘控制信號端,以便于根據所需顯示的頻率控制各組移位寄存器在不同幀顯示時間的工作狀態(tài)。具體地,在第一顯示頻率時,在每幀掃描時間內是按照各組移位寄存器的順序,控制其全部工作一次,以對全部柵線掃描一次以完成顯示一個畫面。相較于現有的依次順序掃描全部柵線,可以對各條數據線輸入功耗較低的列翻轉的顯示信號,以實現整個面板點翻轉的顯示效果。在進行降頻顯示即第二顯示頻率時,是通過變更每幀掃描時間內移位寄存器工作的數量,使得根據第二顯示頻率相對第一顯示頻率的降頻倍數以及移位寄存器組的數量,控制部分組移位寄存器在一幀掃描時間內工作,實現在連續(xù)多幀掃描時間內掃描全部柵線一次,達到顯示一個畫面,從而達到所需倍數的降頻顯示的效果。相比較于現有的增加一幀掃描時間的時長以降低顯示頻率的方式,可以降低每幀掃描時間內各條數據線加載的顯示信號個數,從而減少對每條數據線加載的顯示信號的正負極性切換次數,達到節(jié)省功耗的作用。并且,由于是通過多幀掃描時間顯示一個畫面的方式實現降頻顯示,相比較降頻前后,并不會變更每幀掃描時間的時長,因此,對于集成有觸控功能的顯示面板,觸控掃描頻率不會受到影響,可以保持觸控檢測功能不受顯示頻率變更的影響。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的顯示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中的顯示面板內部的一種像素排列方式的示意圖;
圖3為現有技術中的顯示面板內部的另一種像素排列方式在一幀掃描時間內數據線加載顯示信號的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在一幀掃描時間內數據線加載顯示信號的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在一幀掃描時間內數據線加載顯示信號的另一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中實施例一的顯示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7a為實施例一中在第二顯示頻率為30Hz時的信號時序圖;
圖7b為實施例一中在第二顯示頻率為15Hz時的信號時序圖;
圖8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中實施例三的顯示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實施例三中在第二顯示頻率為15Hz時的信號時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及顯示面板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地說明。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其中的顯示面板包括多條柵線、與柵線絕緣相交設置的多條數據線,與各條柵線電連接的柵極驅動電路,與各條數據線電連接的源極驅動電路;柵極驅動電路包括多個移位寄存器,每一移位寄存器與一條柵線對應電連接;移位寄存器分為至少兩組,一組移位寄存器中各移位寄存器級聯(lián)設置,且各組移位寄存器分別與不同的幀起始信號端和不同的時鐘控制信號端相對應連接。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驅動方法包括:
在第一顯示頻率時,在一幀掃描時間內,控制各組移位寄存器順序工作;且在每組移位寄存器工作時,該組移位寄存器在電連接的幀起始信號端和時鐘控制信號端的控制下,該組移位寄存器中各移位寄存器對電連接的各條柵線逐行掃描;
在第二顯示頻率時,第二顯示頻率為第一顯示頻率的降頻,按照第二顯示頻率相對第一顯示頻率的降頻倍數以及移位寄存器組的數量,在一幀掃描時間內,控制部分組移位寄存器工作;且在每組移位寄存器工作時,該組移位寄存器在電連接的幀起始信號端和時鐘控制信號端的控制下,該組移位寄存器中各移位寄存器對電連接的全部或部分柵線逐行掃描;
源極驅動電路僅在各條柵線進行掃描的同時,對數據線加載對應的顯示信號。
具體地,由于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上述驅動方法中的顯示面板對柵極驅動電路中的移位寄存器進行分組,并且對各組移位寄存器分別設置不同的幀起始信號端和不同的時鐘控制信號端,以便于控制各組移位寄存器在不同幀顯示時間的工作狀態(tài),即輸出狀態(tài)。
具體地,由于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上述驅動方法中,在進行正常頻率即第一顯示頻率的顯示時,在每幀掃描時間內是按照各組移位寄存器的順序,控制其全部工作一次,以對全部柵線掃描一次以完成顯示一個畫面。相較于現有的未對移位寄存器分組時,如圖3所示的按照從上至下的順序依次掃描全部柵線,需要對各條數據線輸入點翻轉的顯示信號,使得正負極性切換次數較多,不利于節(jié)省功耗。而本發(fā)明提供的上述驅動方法中,通過調節(jié)移位寄存器的分組情況,將每組移位寄存器中包含的移位寄存器交替排布,例如移位寄存器分為兩組,一組與奇數行的柵線連接,另一組與偶數行的柵線連接;此時,如圖4所示,在對顯示面板中的各像素R、G、B加載顯示信號401時,可以對各條數據線402輸入列翻轉的顯示信號401,即一幀掃描時間內僅翻轉一次顯示信號401,實現整個面板點翻轉的顯示效果即每行相鄰或列相鄰的兩個像素加載的顯示信號的正負極性不同,這樣,可以在保證顯示效果較佳的情況下,減少正負極性切換次數,從而降低功耗。
進一步地,在顯示某些特殊畫面時,例如圖5所示的一行像素501一翻轉的黑白橫條畫面時,圖5中以填充有點狀的像素501表示黑色橫條畫面,以白色填充的像素501表示白色橫條畫面,相較于現有技術中在每幀掃描時間內需要每條數據線均輸入點翻轉的顯示信號,采用本發(fā)明提供的上述驅動方法,在對顯示面板中的各像素501加載顯示信號502時,在每幀掃描時間內每條數據線503僅需進行一次正負極性切換,有利于降低功耗。
并且,在進行降頻顯示即第二顯示頻率時,是通過變更每幀掃描時間內移位寄存器工作的數量,使得根據第二顯示頻率相對第一顯示頻率的降頻倍數以及移位寄存器組的數量,控制部分組移位寄存器在一幀掃描時間內工作,并在每組移位寄存器工作時,控制該組移位寄存器在電連接的幀起始信號端和時鐘控制信號端的控制下,該組移位寄存器中各移位寄存器對電連接的全部或部分柵線逐行掃描的方式,實現在連續(xù)多幀掃描時間內掃描全部柵線一次,達到顯示一個畫面,從而達到所需倍數的降頻顯示的效果。相比較于采用現有的通過軟件方式增加一幀掃描時間的時長以降低顯示頻率時,每一幀掃描時間需對應增加時長倍數。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上述驅動方法中,每幀顯示時間的時長固定無變化,僅是根據降頻倍數變更每幀顯示時間內的掃描柵線的條數,因此,在源極驅動電路僅在各條柵線進行掃描的同時,對數據線加載對應的顯示信號,相較于在一幀掃描時間內完成全部行柵線的掃描來顯示一個畫面時對每條數據線加載的顯示信號的正負極性切換次數,可以減少對每條數據線加載的顯示信號的正負極性切換次數,從而達到節(jié)省功耗的作用。
在具體實施時,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上述驅動方法中的第一顯示頻率可以具體為60Hz,對應地,第二顯示頻率為60Hz的降頻,例如可以為30Hz,15Hz等。當然,第一顯示頻率也可以為30Hz,120Hz等其他頻率,在此不做限定。下面以第一顯示頻率為60Hz,對應的第二顯示頻率為30Hz和15Hz為例通過幾個實施例具體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上述驅動方法中在降頻顯示時,即在第二顯示頻率時的驅動方法。
具體地,目前在顯示面板中實現觸控驅動,一般是在每半幀掃描時間進行一次觸控掃描,即當顯示頻率為60Hz時,觸控掃描頻率為120Hz。這樣,當采用現有的通過軟件方式增加一幀掃描時間的時長以降低顯示頻率時,每一幀掃描時間需對應增加一倍,以達到顯示頻率降為30Hz,此時觸控掃描頻率會受到影響,降為60Hz。而采用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上述驅動方法,在進行第二顯示頻率的降頻顯示時,是通過多幀掃描時間顯示一個畫面的方式實現降頻顯示,相比較降頻前后,并不會變更每幀掃描時間的時長,因此,觸控掃描頻率不會受到影響,依然可以實現120Hz的觸控掃描頻率,可以保持觸控檢測功能不受顯示頻率變更的影響。
實施例一:
在本實施例中,柵極驅動電路采用單邊驅動的方式,即柵極驅動電路包括的多個移位寄存器設置在各柵線的同一側,即可以同時僅設置在各柵線的左側或右側,也可以同時僅設置在各柵線的上側或下側。
具體地,移位寄存器可以分為N組,每組移位寄存器中各移位寄存器分別與間隔N-1行的柵線連接;N為大于1的整數;即每組移位寄存器中的各移位寄存器交替設置。例如如圖6所示,當N為2時,移位寄存器分為2組,其中第1組移位寄存器VSR的各級移位寄存器SR1、SR3……均連接同一時鐘控制信號端CKV1、CKV2,該組VSR的第一級移位寄存器SR1連接幀起始信號端STV1,第1組移位寄存器中各移位寄存器SR1、SR3……分別與奇數行的柵線Gate1、Gate3……連接;第2組移位寄存器VSR的各級移位寄存器SR2、SR4……均連接同一時鐘控制信號端CKV3、CKV4,該組VSR的第一級移位寄存器SR1連接幀起始信號端STV2,第2組移位寄存器中各移位寄存器SR2、SR4……分別與偶數行的柵線Gate2、Gate4……連接。又如,當N為3時,移位寄存器分為3組,第1組移位寄存器中各移位寄存器分別與第1、4、7……行的柵線連接,第2組移位寄存器中各移位寄存器分別與第2、5、8……行的柵線連接,第3組移位寄存器中各移位寄存器分別與第3、6、9……行的柵線連接。以此類推。
基于上述顯示面板的結構,在第一顯示頻率為第二顯示頻率的M*N倍時,M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數;在第二顯示頻率時,驅動方法,具體包括:
在一幀掃描時間內僅控制一組移位寄存器工作;在連續(xù)M*N幀掃描時間內,控制各組移位寄存器順序工作M次;
在每組移位寄存器工作時,該組移位寄存器在電連接的幀起始信號端和時鐘控制信號端的控制下,該組移位寄存器中各移位寄存器對電連接的每間隔M-1條的柵線逐行掃描,且每幀掃描時間內掃描的柵線均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每幀掃描時間相對固定,一般均為16.7ms,且每行柵線的掃描時間也相對固定。
例如:第一顯示頻率為第二顯示頻率的2倍時,即當第一顯示頻率為60Hz時,第二顯示頻率為30Hz;在第二顯示頻率即30Hz時,本實施例的驅動方法,具體包括:
如圖7a所示,在第一幀掃描時間a1內控制第1組移位寄存器工作,即第一幀掃描時間內奇數行的柵線順序掃描,即對柵線Gate1、Gate3……等順序掃描;在第二幀掃描時間a2內控制第2組移位寄存器工作,即第二幀掃描時間內偶數行的柵線順序掃描,即對柵線Gate2、Gate4……等順序掃描;其中,第一幀掃描時間與第二幀掃描時間為連續(xù)兩幀掃描時間,后面的每幀掃描時間以此類推。值得注意的是,圖7a中僅是以四條柵線Gate1、Gate2、Gate3、Gate4加載的信號為例進行說明,對于其他柵線加載的信號情況可以以此類推,不在單獨示出。
相較于在一幀掃描時間內完成全部行柵線的掃描來顯示一個畫面,通過第一幀掃描時間和第二幀掃描時間完成了對全部行的柵線進行掃描來顯示一個畫面,需要多一倍的幀掃描時間,因此,可以實現降一倍頻的顯示,即實現30Hz低頻顯示。并且,源極驅動電路僅在各條柵線進行掃描的同時,對數據線Data加載對應的顯示信號,相較于在一幀掃描時間內完成全部行柵線的掃描來顯示一個畫面時對每條數據線加載的顯示信號的正負極性切換次數,可以減少對每條數據線加載的顯示信號的正負極性切換次數,從而達到節(jié)省功耗的作用。
又如:第一顯示頻率為第二顯示頻率的2*2倍時,即當第一顯示頻率為60Hz時,第二顯示頻率為15Hz;在第二顯示頻率即15Hz時,在連續(xù)2*2幀掃描時間內,控制各組移位寄存器順序工作2次;在每組移位寄存器工作時,該組移位寄存器在電連接的幀起始信號端和時鐘控制信號端的控制下,該組移位寄存器中各移位寄存器對電連接的每間隔1條的柵線逐行掃描,且每幀掃描時間內掃描的柵線均不同,具體的實現方式如下:
如圖7b所示,在第一幀掃描時間內b1,第1組移位寄存器在電連接的幀起始信號端STV1和時鐘控制信號端CKV1和CKV2的控制下,對第1組移位寄存器中各移位寄存器SR1、SR3……電連接的每間隔1條的柵線逐行掃描,即對第1組移位寄存器中各移位寄存器SR1、SR3……對電連接的每間隔1條的柵線逐行掃描,也就是對第4k+1條的柵線逐行掃描,即第1、5、9……行的柵線順序掃描,具體可以采用在需要與第1、5、9……行的柵線連接的移位寄存器SR1、SR5、SR9……輸出掃描信號時,時鐘控制端CKV1和CKV2加載與其匹配的時鐘信號的方式,控制第1組移位寄存器中僅部分移位寄存器SR1、SR5、SR9……工作;在第二幀掃描時間內b2,第2組移位寄存器在電連接的幀起始信號端STV2和時鐘控制信號端CKV2和CKV4的控制下,對第2組移位寄存器中各移位寄存器SR2、SR4……電連接的每間隔1條的柵線逐行掃描,即對第2組移位寄存器中各移位寄存器SR2、SR4……對電連接的每間隔1條的柵線逐行掃描,也就是對第4k+2條的柵線逐行掃描,即第2、6、10……行的柵線順序掃描;在第三幀掃描時間內b3,第1組移位寄存器在電連接的幀起始信號端STV1和時鐘控制信號端CKV1和CKV2的控制下,對第1組移位寄存器中各移位寄存器SR1、SR3……電連接的每間隔1條的柵線逐行掃描,即對第1組移位寄存器中各移位寄存器SR1、SR3……對電連接的每間隔1條的柵線逐行掃描,且掃描的柵線與第一幀掃描時間內b1的掃描柵線不同,也就是對第4k+3條的柵線逐行掃描,即第3、7、11……行的柵線順序掃描;在第四幀掃描時間內b4,第2組移位寄存器在電連接的幀起始信號端STV2和時鐘控制信號端CKV3和CKV4的控制下,對第2組移位寄存器中各移位寄存器SR2、SR4……電連接的每間隔1條的柵線逐行掃描,即對第2組移位寄存器中各移位寄存器SR2、SR4……對電連接的每間隔1條的柵線逐行掃描,且掃描的柵線與第二幀掃描時間內b2的掃描柵線不同,也就是對第4k+4條的柵線逐行掃描,即第4、8、12……行的柵線順序掃描;其中,第一幀掃描時間、第二幀掃描時間、第三幀掃描時間與第四幀掃描時間為依次連續(xù)的掃描時間,后面的每幀掃描時間以此類推;k=0、1、2、3……。值得注意的是,圖7b中僅是以四條柵線Gate1、Gate2、Gate3、Gate4加載的信號為例進行說明,對于其他柵線加載的信號情況可以以此類推,不在單獨示出。
相較于在一幀掃描時間內完成全部行柵線的掃描來顯示一個畫面,通過第一幀掃描時間至第四幀掃描時間完成了對全部行的柵線進行掃描來顯示一個畫面,需要多兩倍的幀掃描時間,因此,可以實現降兩倍頻的顯示,即實現15Hz低頻顯示。并且,源極驅動電路僅在各條柵線進行掃描的同時,對數據線加載對應的顯示信號,相較于在一幀掃描時間內完成全部行柵線的掃描來顯示一個畫面時對每條數據線加載的顯示信號的正負極性切換次數,可以減少對每條數據線加載的顯示信號的正負極性切換次數,從而達到節(jié)省功耗的作用。
上面僅是以M=1或2,N=2為例進行舉例說明,在具體實施時,并不限于移位寄存器分為兩組,也可以分為三組或四組等,對應地,可以進行三倍降頻、六倍降頻等或四倍降頻、八倍降頻等頻率的顯示,其驅動方式與前述兩個例子相似,在此不做詳述。
實施例二:
在本實施例中,柵極驅動電路采用雙邊驅動的方式,即在每條柵線的兩端均設置移位寄存器,這樣,使得每個移位寄存器包含分別設置于同一柵線兩端的左側移位寄存器和右側移位寄存器。
在本實施例中的移位寄存器的分組情況和驅動方法與實施例一類似,不同之處在于:在各組移位寄存器工作時,與同一柵線連接的左側移位寄存器和右側移位寄存器同時工作,因此重復之處不再贅述。
實施例三:
在本實施例中,柵極驅動電路采用雙邊驅動的方式,即在每條柵線的兩端均設置移位寄存器。
具體地,移位寄存器可以分為N組,每組移位寄存器中各移位寄存器分別與間隔N-1行的柵線連接;N為大于1的整數;每組移位寄存器中的每個移位寄存器包含分別設置于同一柵線兩端的左側移位寄存器SL和右側移位寄存器SR,即每組移位寄存器中的各移位寄存器交替設置。例如如圖8所示,當N為2時,移位寄存器分為2組。第1組移位寄存器中各移位寄存器包含的左側移位寄存器SL1、SL3……和右側移位寄存器SR1、SR3……分別與奇數行的柵線Gate1、Gate3……連接,第1組移位寄存器VSR的各級左側移位寄存器SL1、SL3……均連接同一時鐘控制信號端CKV1、CKV2,該組VSR的左側第一級移位寄存器SL1連接幀起始信號端STV1,第1組移位寄存器VSR的各級右側移位寄存器SR1、SR3……均連接同一時鐘控制信號端CKV5、CKV6,該組VSR的右側第一級移位寄存器SR1連接幀起始信號端STV3。第2組移位寄存器中各移位寄存器包含的左側移位寄存器SL2、SL4……和右側移位寄存器SR2、SR4……分別與偶數行的柵線Gate2、Gate4……連接,第2組移位寄存器VSR的各級左側移位寄存器SL2、SL4……均連接同一時鐘控制信號端CKV3、CKV4,該組VSR的左側第一級移位寄存器SL2連接幀起始信號端STV2,第2組移位寄存器VSR的各級右側移位寄存器SR2、SR4……均連接同一時鐘控制信號端CKV7、CKV8,該組VSR的右側第一級移位寄存器SR2連接幀起始信號端STV4。又如,當N為3時,移位寄存器分為3組,第1組移位寄存器中各移位寄存器包含的左側移位寄存器和右側移位寄存器分別與第1、4、7……行的柵線連接,第2組移位寄存器中各移位寄存器包含的左側移位寄存器和右側移位寄存器分別與第2、5、8……行的柵線連接,第3組移位寄存器中各移位寄存器包含的左側移位寄存器和右側移位寄存器分別與第3、6、9……行的柵線連接。以此類推。
基于上述顯示面板的結構,在第一顯示頻率為第二顯示頻率的N倍時,在第二顯示頻率時,本實施例的驅動方法與實施例一類似,具體可以為:
在一幀掃描時間內僅控制一組移位寄存器工作;在連續(xù)N幀掃描時間內,控制各組移位寄存器順序工作1次;且在每組移位寄存器工作時,該組移位寄存器在電連接的幀起始信號端和時鐘控制信號端的控制下,該組移位寄存器中各左側移位寄存器對電連接的每條的柵線逐行掃描,或各右側移位寄存器對電連接的每條的柵線逐行掃描,或各左側移位寄存器和各右側移位寄存器同時對電連接的每條的柵線逐行掃描。
基于上述顯示面板的結構,第一顯示頻率為第二顯示頻率的M*N倍時,M為大于1的整數;在第二顯示頻率時,驅動方法,具體包括:
在連續(xù)M*N幀掃描時間內,以在一幀掃描時間內僅控制一組移位寄存器中各左側或各右側移位寄存器工作的方式,控制各組移位寄存器順序工作;
在每組移位寄存器中各左側或各右側移位寄存器工作時,在電連接的幀起始信號端和時鐘控制信號端的控制下,該組移位寄存器中各左側或各右側移位寄存器對與該組移位寄存器中各左側或各右側移位寄存器電連接的每間隔M-1條的柵線逐行掃描,且每幀掃描時間內掃描的柵線均不同。
例如:第一顯示頻率為第二顯示頻率的2*2倍時,即當第一顯示頻率為60Hz時,第二顯示頻率為15Hz;在第二顯示頻率即15Hz時,在連續(xù)2*2幀掃描時間內,以在一幀掃描時間內僅控制一組移位寄存器中各左側或各右側移位寄存器工作的方式,控制各組移位寄存器順序工作;在每組移位寄存器中各左側或各右側移位寄存器工作時,在電連接的幀起始信號端和時鐘控制信號端的控制下,該組移位寄存器中各左側或各右側移位寄存器對與該組移位寄存器中各左側或各右側移位寄存器電連接的每間隔1條的柵線逐行掃描,且每幀掃描時間內掃描的柵線均不同,具體的實現方式如下:
如圖9所示,在第一幀掃描時間內c1,第1組移位寄存器中各左側移位寄存器SL1、SL3……在電連接的幀起始信號端STV1和時鐘控制信號端CKV1和CKV2的控制下,對第1組移位寄存器中各左側移位寄存器SL1、SL3……電連接的每間隔1條的柵線逐行掃描,即對第1組移位寄存器中各左側移位寄存器SL1、SL3……對電連接的每間隔1條的柵線逐行掃描,也就是對第4k+1條的柵線逐行掃描,即第1、5、9……行的柵線通過連接的左側移位寄存器SL1、SL5、SL9……順序掃描,具體可以采用在需要與第1、5、9……行的柵線連接的左側移位寄存器SL1、SL5、SL9……輸出掃描信號時,其連接的時鐘控制端CKV1和CKV2加載與其匹配的時鐘信號的方式,控制第1組移位寄存器中僅左側部分移位寄存器即SL1、SL5、SL9……工作;在第二幀掃描時間內c2,第2組移位寄存器中各左側移位寄存器SL2、SL4……、在電連接的幀起始信號端STV2和時鐘控制信號端CKV3和CKV4的控制下,對第2組移位寄存器中各左側移位寄存器SL2、SL4……電連接的每間隔1條的柵線逐行掃描,即對第2組移位寄存器中各左側移位寄存器SL2、SL4……對電連接的每間隔1條的柵線逐行掃描,也就是對第4k+2條的柵線逐行掃描,即第2、6、10……行的柵線通過連接的左側移位寄存器SL2、SL6、SL10……順序掃描;在第三幀掃描時間內c3,第1組移位寄存器中各右側移位寄存器SR1、SR3……在電連接的幀起始信號端STV3和時鐘控制信號端CKV5和CKV6的控制下,對第1組移位寄存器中各右側移位寄存器電SR1、SR3……連接的每間隔1條的柵線逐行掃描,即對第1組移位寄存器中各右側移位寄存器SR1、SR3……對電連接的每間隔1條的柵線逐行掃描,且掃描的柵線與第一幀掃描時間內c1的掃描柵線不同,也就是對第4k+3條的柵線逐行掃描,即第3、7、11……行的柵線通過連接的右側移位寄存器SR3、SR7、SR11……順序掃描;在第四幀掃描時間內c4,第2組移位寄存器中各右側移位寄存器SR2、SR4……在電連接的幀起始信號端STV4和時鐘控制信號端CKV7和CKV8的控制下,對第2組移位寄存器中各右側移位寄存器SR2、SR4……電連接的每間隔1條的柵線逐行掃描,即對第2組移位寄存器中各右側移位寄存器SR2、SR4……對電連接的每間隔1條的柵線逐行掃描,且掃描的柵線與第二幀掃描時間內b2的掃描柵線不同,也就是對第4k+4條的柵線逐行掃描,即第4、8、12……行的柵線通過連接的右側移位寄存器SR4、SR8、SR12……順序掃描;其中,第一幀掃描時間、第二幀掃描時間、第三幀掃描時間與第四幀掃描時間為依次連續(xù)的掃描時間,后面的每幀掃描時間以此類推;k=0、1、2、3……。值得注意的是,圖9中僅是以四條柵線Gate1、Gate2、Gate3、Gate4加載的信號為例進行說明,對于其他柵線加載的信號情況可以以此類推,不在單獨示出。
相較于在一幀掃描時間內完成全部行柵線的掃描來顯示一個畫面,通過第一幀掃描時間至第四幀掃描時間完成了對全部行的柵線進行掃描來顯示一個畫面,需要多兩倍的幀掃描時間,因此,可以實現降兩倍頻的顯示,即實現15Hz低頻顯示。并且,源極驅動電路僅在各條柵線進行掃描的同時,對數據線加載對應的顯示信號,相較于在一幀掃描時間內完成全部行柵線的掃描來顯示一個畫面時對每條數據線加載的顯示信號的正負極性切換次數,可以減少對每條數據線加載的顯示信號的正負極性切換次數,從而達到節(jié)省功耗的作用。
上面僅是以M=1或2,N=2為例進行舉例說明,在具體實施時,并不限于移位寄存器分為兩組,也可以分為三組或四組等,對應地,可以進行三倍降頻、六倍降頻等或四倍降頻、八倍降頻等頻率的顯示,其驅動方式與前述兩個例子相似,在此不做詳述。
基于同一發(fā)明構思,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采用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上述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進行驅動。由于顯示面板解決問題的原理與前述一種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相似,因此該顯示面板的實施可以參見驅動方法的實施,重復之處不再贅述。并且,該顯示面板可以為:手機、平板電腦、電視機、顯示器、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框、導航儀等任何具有顯示功能的產品或部件。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上述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及顯示面板,對柵極驅動電路中的移位寄存器進行分組,并且對各組移位寄存器分別設置不同的幀起始信號端和不同的時鐘控制信號端,以便于根據所需顯示的頻率控制各組移位寄存器在不同幀顯示時間的工作狀態(tài)。具體地,在第一顯示頻率時,在每幀掃描時間內是按照各組移位寄存器的順序,控制其全部工作一次,以對全部柵線掃描一次以完成顯示一個畫面。相較于現有的依次順序掃描全部柵線,可以對各條數據線輸入功耗較低的列翻轉的顯示信號,以實現整個面板點翻轉的顯示效果。在進行降頻顯示即第二顯示頻率時,是通過變更每幀掃描時間內移位寄存器工作的數量,使得根據第二顯示頻率相對第一顯示頻率的降頻倍數以及移位寄存器組的數量,控制部分組移位寄存器在一幀掃描時間內工作,實現在連續(xù)多幀掃描時間內掃描全部柵線一次,達到顯示一個畫面,從而達到所需倍數的降頻顯示的效果。相比較于現有的增加一幀掃描時間的時長以降低顯示頻率的方式,可以降低每幀掃描時間內各條數據線加載的顯示信號個數,從而減少對每條數據線加載的顯示信號的正負極性切換次數,達到節(jié)省功耗的作用。并且,由于是通過多幀掃描時間顯示一個畫面的方式實現降頻顯示,相比較降頻前后,并不會變更每幀掃描時間的時長,因此,對于集成有觸控功能的顯示面板,觸控掃描頻率不會受到影響,可以保持觸控檢測功能不受顯示頻率變更的影響。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fā)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發(fā)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發(fā)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發(fā)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