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具彈性固定設計的顯示模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9433977閱讀:343來源:國知局
      具彈性固定設計的顯示模塊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顯示模塊;具體而言,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具彈性固定設計的顯示模塊。
      【背景技術(shù)】
      [0002]顯示裝置主要由顯示面板、背光模塊、膠框及外框所組成。現(xiàn)有的顯示裝置是將顯示面板設置于膠框上,并藉由膠框限制顯示面板在膠框所在平面方向上的移動范圍,以固定顯示面板。然而,顯示面板端面與膠框之間預留的間距有限,當環(huán)境溫度變化或是因顯示裝置運作而使內(nèi)部溫度發(fā)生變化時,顯示面板端面與膠框可能會接觸,并進一步造成膠框橫向擠壓顯示面板的情形。此時背光模塊產(chǎn)生的光線在顯示面板發(fā)生擠壓處可能有亮度不均勻及漏光的問題。
      [0003]特別是采窄邊框設計的顯示裝置,利用窄邊框技術(shù)雖可減少膠框及外框在顯示裝置邊緣區(qū)域所占空間,使顯示畫面的范圍增加,但由于窄邊框設計的顯示裝置在顯示面板端面與膠框之間的間距會更小,使得前述漏光的問題更容易發(fā)生,造成畫面上對應顯示裝置的邊緣位置會有多個明亮不均的視覺效果。這樣的顯示效果仍不盡理想。因此,現(xiàn)有顯示裝置的結(jié)構(gòu)仍有待改進。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本發(fā)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顯示模塊,可減少顯示面板因承載框的壓迫而產(chǎn)生的漏光情形,并維持一定的組裝可靠度。
      [0005]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顯示模塊,可減少顯示面板因熱脹冷縮而承受的應力。
      [0006]顯示模塊包含承載框以及顯示面板。承載框具有側(cè)壁及擋片。擋片自側(cè)壁的承載頂面的外側(cè)朝遠離承載頂面的方向伸出。側(cè)壁于擋片的兩側(cè)分別形成下切側(cè)壁的縫隙,且側(cè)壁于擋片下方形成弱化孔。顯示面板設置于承載框上,且顯示面板的底面為承載頂面所支撐,而擋片則相對于顯示面板的端面。藉擋片兩側(cè)與側(cè)壁部分分離的設計,當顯示面板受承載框壓迫時,擋片具有彈性而可以朝外移動,可減少承載框?qū)︼@示模塊的側(cè)向壓迫力。
      [0007]以下結(jié)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定。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發(fā)明顯示模塊的實施例爆炸圖;
      [0009]圖2A為本發(fā)明顯示模塊的實施例剖視圖;
      [0010]圖2B為本發(fā)明顯示模塊的實施例側(cè)視圖;
      [0011]圖2C為顯示模塊推動擋片的剖視圖;
      [0012]圖3為承載框的不同實施例剖視圖;
      [0013]圖4為承載框的實施例上視圖;
      [0014]圖5及圖6A為承載框的不同實施例上視圖;
      [0015]圖6B為對應圖6A的實施例的剖面圖;
      [0016]圖7A及圖7B為承載框設置于外框的實施例示意圖;
      [0017]圖7C為顯示模塊推動擋片的剖視圖;
      [0018]圖8A至圖8C為本發(fā)明顯不t旲塊的另一實施例不意圖;
      [0019]圖9為側(cè)壁具有不同縫隙的實施例側(cè)視圖;以及
      [0020]圖1OA至圖1OC為本發(fā)明顯示模塊的另一實施例示意圖。
      [0021]其中,附圖標記
      [0022]100 顯示模塊
      [0023]110承載框
      [0024]110a, IlOb 短邊
      [0025]110c, IlOd 長邊
      [0026]111容置空間
      [0027]112 側(cè)壁
      [0028]113 外表面
      [0029]114 擋片
      [0030]116承載頂面
      [0031]117 頂面
      [0032]118 縫隙
      [0033]120弱化孔
      [0034]120a 頂緣
      [0035]120b 底緣
      [0036]130顯示面板
      [0037]132 端面
      [0038]134 底面
      [0039]150偏光片
      [0040]170 外框
      [0041]172 孔洞
      [0042]200緩沖材
      [0043]h 深度
      [0044]wl, w2 寬度
      【具體實施方式】
      [0045]下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結(jié)構(gòu)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體的描述:
      [0046]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顯示模塊,其承載框具有擋片的設計。擋片可在受壓時移動,可減少承載框擠壓顯示面板時所產(chǎn)生的應力。在較佳實施例中,顯示模塊較佳可用于平面顯示裝置,例如液晶顯示裝置等。
      [0047]圖1為本發(fā)明顯示模塊100的實施例爆炸圖。如圖1所示,顯示模塊100包含承載框I1以及顯示面板130。顯示面板130設置于承載框110上,且顯示面板130上下側(cè)可選地設置有偏光片150。承載框110具有側(cè)壁112及擋片114,且擋片114相對于顯示面板130的端面132。請參考圖1及圖2A,如圖1所示,承載框圍110繞形成一容置空間111,供容納顯示面板130。在較佳實施例中,容置空間111內(nèi)亦可設置背光模塊(未繪示)以提供背光。側(cè)壁112具有承載頂面116,形成于擋片114內(nèi)側(cè)。如圖2A的剖視圖所示,顯示面板130的底面134為承載頂面116所支撐。擋片114較佳自側(cè)壁112的承載頂面116的外側(cè)朝遠離承載頂面116的方向伸出。亦即,在圖2A所示的剖面上,擋片114縱向突出于承載頂面116,使擋片114的頂面117與承載頂面116間具有高度差,藉此限制顯示面板130在水平方向的移動。
      [0048]如圖2A所示,擋片114相對于顯示面板130的端面132。在此實施例,擋片114兩側(cè)的側(cè)壁112的高度較擋片114的高度低,如圖2B所示,顯示面板130位于承載頂面上(沿擋片114上標示虛線處,為承載頂面的水平位置)。顯示面板130的端面部分為擋片114所遮蔽,其余部分則曝露于側(cè)壁112及擋片114外。藉由擋片114來限制顯示面板130在水平方向的移動,減少顯示面板130端面與承載框110的接觸范圍,而避免產(chǎn)生漏光情形
      [0049]如圖1所示,側(cè)壁112于擋片114的兩側(cè)分別形成下切側(cè)壁112的縫隙118。在本實施例中,由于擋片114突出于承載頂面116,而縫隙118是由承載頂面116向下切入側(cè)壁112,因此縫隙118實質(zhì)位于擋片114的下方,但不以此為限。于一實施例,側(cè)壁112與擋片114較佳為一體的材質(zhì),以前述下切側(cè)壁112的方式形成擋片114。但在其它實施例中,側(cè)壁與擋片亦可為不同材質(zhì)。舉例而言,在側(cè)壁上欲設置擋片的位置(例如圖中圈示處)先形成凹陷部,然后將擋片設置于凹陷部中,使擋片突出于承載頂面之上,并且使擋片與兩側(cè)的側(cè)壁分別夾有縫隙。藉由下切的縫隙,使擋片的左右兩側(cè)與側(cè)壁形成分離的設計而具有彈性。圖2C為顯示模塊推動擋片的剖視圖。如圖2C所示,當顯示面板130受承載框110壓迫時,擋片114具有彈性而朝外移動,以減少對顯示面板130的壓迫力。
      [0050]圖3為承載框的不同實施例剖視圖。如圖3所示,側(cè)壁112的外表面113相對擋片114朝內(nèi)退縮,于擋片114下方形成內(nèi)凹空間。該內(nèi)凹空間可用于與外框組合之用,以減少承載框100與外框所占空間。藉此,除了提供改善漏光的效果外,還可兼顧窄邊框的需求。
      [0051]就擋片的設置而言,請參考圖4至圖6A的說明。圖4為承載框110的實施例上視圖。如圖4所示,在接近承載框110四個角落的位置形成擋片114。藉此,當顯示面板受承載框110壓迫時,顯示面板于對應擋片114的位置可減少承載框110對顯示模塊的側(cè)向壓迫力,并改善漏光情形。另外,擋片114的數(shù)量和形成的位置可視需求而調(diào)整。舉例而言,請參考圖5及圖6A的承載框的不同實施例上視圖。如圖5所示,沿承載框110兩側(cè)的短邊(110a, 110b)形成多個擋片114,但不限于此,亦可視需求增設于長邊(110c,I 1d)。藉此在擋片增設處亦可減少承載框?qū)︼@示模塊的側(cè)向壓迫力,并改善漏光情形。
      [0052]如圖6A所示,沿承載框110兩側(cè)的短邊(110a,110b)及一長邊IlOc形成多個擋片114,且沿承載框110的另一長邊IlOd不設置擋片114。在此實施例,不設置擋片114的長邊IlOd的對應位置是采用緩沖材減少壓迫漏光的情形。如圖6B的剖面圖所示,顯示面板130的底面134為承載框110的承載頂面116所支撐。外框170覆蓋于顯示面板130上,且外框170上設有緩沖材200。緩沖材200填充于外框170及顯示面板130的端面132之間。換言之,緩沖材200對應于顯示面板130的一端面(與長邊IlOd同側(cè)),而多個擋片114則分別分布對應于顯示面板130的其他端面。藉此設計,在使用較大尺寸的顯示面板時,由于懸掛后的顯示面板于底邊的位置(例如對應于前述的長邊I1d)為承重邊,可能容易產(chǎn)生壓迫漏光的情形,可利用對應底邊的端面與外框之間填充的緩沖材,藉由緩沖材較佳的彈性,進一步減少對顯示面板的壓迫,以改善漏光,而顯示面板的其它端面仍可藉擋片保持固定。
      [0053]承載框與外框的配合請參考圖7A及圖7B。如圖7A所示,顯示模塊100包含外框170,外框170覆蓋于顯示面板130上并圍繞于側(cè)壁112外側(cè)。如圖7B所示(僅示出承載框和外框),外框170上對應擋片114的位置形成孔洞172,以允許擋片114朝孔洞172移動。藉此,當顯示面板130受承載框110壓迫時,如圖7C所示,擋片114具有彈性而可以朝外框170的方向移動,而外框170上的孔洞172則預留了擋片114移動的空間,避免擋片114受到外框170的限制而無法外推,以提供漏光改善的效果。
      [0054]除前述僅由擋片限制顯示面板移動的設計,在其他實施例,亦可視需求將承載框調(diào)整為以擋片與側(cè)壁共同限制顯示面板移動的結(jié)構(gòu)。請參考圖8A至圖SC。如圖8A所示,
      當前第1頁1 2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