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焦透鏡以及攝像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適用于數(shù)碼照相機、攝影機或播放用照相機、監(jiān)控用照相機等的電子 照相機的變焦透鏡以及具備該變焦透鏡的攝像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以往,作為簡單的變焦透鏡的結構,提出了從物體側依次優(yōu)先配置具有負光焦度 的第一透鏡群、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鏡群的變焦類型。
[0003] 在上述變焦透鏡中,作為在可換鏡頭式照相機中所使用的可換鏡頭用的攝像透鏡 為了實現(xiàn)廣角化,還列舉了下述專利文獻1~5所記載的裝置。需要說明的是,通過采用負 先行類型,廣角化變得比較容易。
[0004] 在先技術文獻
[0005] 專利文獻
[0006]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10-217535號公報
[0007] 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10-249956號公報
[0008] 專利文獻3 :日本特開2010-176098號公報
[0009] 專利文獻4 :日本特開2012-208378號公報
[0010] 專利文獻5 :日本特開2012-225987號公報
[0011] 然而,隨著近年來的數(shù)碼照相機等的小型化、高畫質化,透鏡也存在逐漸要求小型 且更高的光學性能的趨勢。
[0012] 然而,專利文獻1、2所記載的透鏡中,將透鏡的后截距確保為較大,全長較長,從 而不能說是足夠小型化的透鏡。
[0013] 另外,專利文獻3所記載的透鏡,雖然是不將后截距確保為較大的結構,然而如果 觀察實施例的圖像尺寸,則成為對角線為21. 63_左右的圖像傳感器。如果欲將其與對角 線為28. 4mm左右的所謂APS-C型的圖像傳感器對應,則必須使整體按比例放大,會列舉出 透鏡系統(tǒng)過大的問題。
[0014] 另外,專利文獻4、5所記載的透鏡,在廣角端的全視場角最大為100度左右,不能 說是足夠廣角的透鏡。
【發(fā)明內容】
[0015] 發(fā)明要解決的課題
[0016] 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情況而實施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全長較短且小型、并且廣 角且諸像差被良好地補正的變焦透鏡以及具備該透鏡的攝像裝置。
[0017] 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0018] 本發(fā)明的變焦透鏡的特征在于,從物體側依次由具有負光焦度的第一透鏡群、光 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鏡群、具有負光焦度的第三透鏡群、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鏡 群、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鏡群構成,在從廣角端向望遠端變倍時,按照第一透鏡群與第二 透鏡群的間隔縮小、且第二透鏡群與第三透鏡群的間隔增大的方式,第一透鏡群至第四透 鏡群沿光軸移動以使彼此間隔改變,第五透鏡群在變倍時相對于像面固定,第一透鏡群從 物體側依次由具有負光焦度的第十一透鏡、具有負光焦度的第十二透鏡、具有負光焦度的 第十三透鏡、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十四透鏡構成。
[0019] 在本發(fā)明的變焦透鏡中,優(yōu)選為,滿足下述條件式(1)。
[0020] 50 < vdave < 60. . . (1)
[0021] 其中,vdave :第^ 、第十二、第十三透鏡的對d線(波長587. 6nm)的阿貝數(shù)的平 均值。
[0022] 另外,優(yōu)選為,第十一透鏡及第十二透鏡均呈朝向物體側凸出的彎月形狀,并且滿 足下述條件式(2)。
[0023] 0. 5 < Π 1/Π 2 < 1. 7. . . (2)
[0024] 其中,Π 1 :第^^一透鏡的焦距;Π 2 :第十二透鏡的焦距。
[0025] 另外,優(yōu)選為,第十二透鏡的至少一面為非球面,并且滿足下述條件式(3)。
[0026] 1. 2 < (rl2f+rl2r)/(rl2f-rl2r) < 4. 8. . . (3)
[0027] 其中,rl2f :第十二透鏡的物體側的面的曲率半徑;rl2r :第十二透鏡的像側的面 的曲率半徑。
[0028] 另外,優(yōu)選為,光闌在變倍時與第二透鏡群一體地移動。
[0029] 另外,優(yōu)選為,滿足下述條件式(4)。
[0030] 0. 15 < |fl I/f2 < 1. 00. . . (4)
[0031] 其中,Π :第一透鏡群的焦距;f2 :第二透鏡群的焦距。
[0032] 另外,優(yōu)選為,第一透鏡群從物體側依次由朝向物體側凸出的彎月形狀的且具有 負光焦度的第十一透鏡、朝向物體側凸出的彎月形狀的且具有負光焦度的第十二透鏡、雙 凹的且具有負光焦度的第十三透鏡、雙凸的且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十四透鏡構成。
[0033] 另外,優(yōu)選為,滿足下述條件式(5)。
[0034] 0. 8 < D12w/|fl | < 1. 5. . . (5)
[0035] 其中,D12w :在廣角端的從第一透鏡群的最靠像側面頂點到第二透鏡群的最靠物 體側面頂點的距離,Π :第一透鏡群的焦距。
[0036] 另外,優(yōu)選為,滿足下述條件式(6)。
[0037] 0. 05 < X2/f2 < 1. 20. . . (6)
[0038] 其中,X2 :從廣角端到望遠端的第二透鏡群的移動量,f2 :第二透鏡群的焦距。
[0039] 另外,優(yōu)選為,滿足下述條件式(7)。
[0040] 50 < ω · · · (7)
[0041] 其中,ω :廣角端的半視場角(度)。
[0042] 另外,優(yōu)選為,滿足下述條件式(1-1)。
[0043] 55 < vdave < 58. . . (1~1)
[0044] 另外,優(yōu)選為,第十一透鏡以及第十二透鏡均呈朝向物體側凸出的彎月形狀,并且 滿足下述條件式(2-1)。
[0045] 0· 6 < Π 1/Π 2 < 1. 6. · · (2-1)
[0046] 另外,優(yōu)選為,第十二透鏡的至少一面為非球面,并且滿足下述條件式(3-1)。
[0047] I. 6 < (rl2f+rl2r)/(rl2f-rl2r) < 4. 4. . . (3-1)
[0048] 另外,優(yōu)選為,滿足下述條件式(4-1)。
[0049] 0· 25 < |fl |/f2 < 0· 90. · · (4-1)
[0050] 另外,優(yōu)選為,滿足下述條件式(5-1)。
[0051] 0· 9 < D12w/|fl I < 1. 4. · · (5-1)
[0052] 另外,優(yōu)選為,滿足下述條件式(6-1)。
[0053] 0· 10 < X2/f2 < 1. 00. · · (6-1)
[0054] 本發(fā)明的攝像裝置的特征在于具備上述記載的本發(fā)明的變焦透鏡。
[0055]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由~構成」是指,除作為構成要素而列舉的透鏡群以外,還可 以包括實質上不具有光焦度的透鏡、光闌、色罩、保護玻璃、濾光片等透鏡以外的光學要素、 透鏡凸緣、透鏡鏡筒、攝像元件、手抖補正機構等的機構部分等。
[0056] 另外,上述透鏡的面形狀、光焦度的符號在含有非球面的情況下是指近軸區(qū)域。
[0057] 發(fā)明效果
[0058] 本發(fā)明的變焦透鏡從物體側依次由具有負光焦度的第一透鏡群、光闌、具有正光 焦度的第二透鏡群、具有負光焦度的第三透鏡群、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鏡群、具有正光焦 度的第五透鏡群構成,在從廣角端向望遠端變倍時,按照第一透鏡群與第二透鏡群的間隔 縮小、且第二透鏡群與第三透鏡群的間隔增大的方式,第一透鏡群至第四透鏡群沿光軸移 動以使彼此間隔改變,第五透鏡群在變倍時相對于像面固定,第一透鏡群從物體側依次由 具有負光焦度的第十一透鏡、具有負光焦度的第十二透鏡、具有負光焦度的第十三透鏡、具 有正光焦度的第十四透鏡構成,因此能夠形成全長較短且小型、并且全視場角為110度左 右的廣角且諸像差被良好地補正的變焦透鏡。
[0059] 另外,本發(fā)明的攝像裝置具備本發(fā)明的變焦透鏡,因此能夠實現(xiàn)小型化,并且能夠 獲得高畫質的影像。
【附圖說明】
[0060]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變焦透鏡(與實施例1共用)的透鏡 結構的剖視圖。
[0061] 圖2是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變焦透鏡(與實施例1共用)的光路圖。
[0062] 圖3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2的變焦透鏡的透鏡結構的剖視圖。
[0063] 圖4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3的變焦透鏡的透鏡結構的剖視圖。
[0064] 圖5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4的變焦透鏡的透鏡結構的剖視圖。
[0065] 圖6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5的變焦透鏡的透鏡結構的剖視圖。
[0066] 圖7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的變焦透鏡的各像差圖(A~L)。
[0067] 圖8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2的變焦透鏡的各像差圖(A~L)。
[0068] 圖9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3的變焦透鏡的各像差圖(A~L)。
[0069] 圖10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4的變焦透鏡的各像差圖(A~L)。
[0070] 圖11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5的變焦透鏡的各像差圖(A~L)。
[0071] 圖12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攝像裝置的概要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72]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 施方式所涉及的變焦透鏡的透鏡結構的剖視圖,圖2是上述變焦透鏡的光路圖。圖1以及 圖2所示的結構例與后述的實施例1的變焦透鏡的結構共用。在圖1以及圖2中,左側為物 體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