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工光纖連接器插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光纖連接器的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應用于雙工光纖連接器的插頭結構,而能以推擠向上的方式進行操作的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傳統(tǒng)網(wǎng)絡通訊技術大多使用銅金屬(copper)類線材作為網(wǎng)絡跳線,以連接網(wǎng)絡機房中各個不同的機柜,并可通過電信號傳遞的方式作為資料間傳輸用的媒介。然而,隨著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且信息量越來越大的狀況下,一般以電信號傳遞的方式已漸漸的不敷使用,因此改為以傳遞速度更快的光信號作資料的傳遞,這種方式多使用于大型機房間的連接,例如:由電信局的局網(wǎng)連接到社區(qū)大樓或是辦公大樓的機房。
[0003]隨著網(wǎng)絡上使用的信息越來越多,造成資料大量流入網(wǎng)絡機房之中,并在各個機柜間作傳遞,也漸漸地發(fā)現(xiàn)到既有的銅金屬(copper)網(wǎng)絡跳線所傳遞的資料量也逐漸跟不上需求,導致目前在機房中也逐漸采用光纖跳線作傳遞資料。采用光纖跳線相較于傳統(tǒng)的銅金屬網(wǎng)絡跳線,其優(yōu)勢在于:在固定直徑內所能容納的光纖線會比傳統(tǒng)銅金屬網(wǎng)絡線多,且多數(shù)光纖連接器的尺寸也較傳統(tǒng)網(wǎng)絡連接器的尺寸小,在同樣具有高密度排列需求的狀況下,其所能容納的光纖連接器也較傳統(tǒng)網(wǎng)絡連接器來的多。為此,光纖連接器由以往體積較大的ST TYPE與FC TYPE改進到現(xiàn)在常用的LC connector,已大幅縮減其占用的空間,致使在機房內所能容納的連接器數(shù)量大為增加。
[0004]正因為如此,當進行所述的這些光纖連接器的施工或維修時,由于維修人員或施工人員經(jīng)常因為手指無法插入其中而進行光纖連接器的插拔工作,造成必須連同鄰接的各個光纖連接器都拔起;但是,遇到在工作中狀態(tài)進行插拔時,就必須面臨到不能觸動到其他光纖連接器的狀況。
[0005]為解決上述的問題,目前一般市面上有兩種處理方式,一種是利用夾持工具的方式將連接器夾持出來,而另一種則是設計具有特殊結構的光纖連接器,以便操作時進行拉動拔出。如:美國專利US7, 588,373號“Optical connector plug”,揭示一種光纖連接器插頭,其中該插頭上具有一如端連接插頭王體后端向后向上延伸的彈片,且在彈片中段具有與光纖適配器(adapter)相互卡合的卡點,而彈片后端具有一個凸緣結構,插頭后端連接一滑動件,且滑動件前端具有與凸緣結構相接觸的凸輪結構,此外滑動件可以朝向后端位移時,凸輪結構即頂壓彈片后端凸緣結構,迫使彈片向下靠近插頭本體,致使彈片中段卡點與光纖適配器脫離,進而可將光纖連接器拔出光纖適配器?;蛉?美國專利US8,152,384號 “Push-pull fiber optic connector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揭不一種光纖連接器插頭結構,在插頭上具有一前端連接插頭主體并向上向后延伸的彈片,在彈片中段具有與光纖適配器相互卡合的卡點,并且,該光纖連接器還包含了一個可在插頭主體上滑動的覆蓋體,且覆蓋體上具有一與彈片前端接觸的脫鉤件,覆蓋體可在插頭主體上滑動,并當覆蓋體與脫鉤件同時向后滑動時,脫鉤件迫使彈片后端向下移動,致使彈片中段的卡點與光纖適配器相互脫離從而使光纖連接器脫離光纖適配器。或如:美國專利US8, 221,007 “Plug connector having unlocking mechanism,,所揭不的光纖連接器插頭,其具有一前端連接插頭主體并向上向后延伸的彈片,在彈片中段具有可與光纖適配器相卡合的卡點,彈片尾端兩側具有斜面,光纖連接器插頭還包含了一個可與插頭主體相對移動的移動件,前端形成一與彈片尾端兩側的斜面相接觸的解鎖件,通過動作移動件與插頭主體相對位移后,解鎖件迫使彈片向下移動,致使彈片上卡點脫離光纖適配器。又或是如:美國專利 US8, 465,317 號 “Latching connector with remote release” 所揭不的光纖連接器插頭,具有一前端連接插頭主體并向上向后延伸的彈片,在彈片中段具有可與光纖適配器相卡合的卡點,彈片后端有一解鎖結構,且解鎖結構連接一拉帶,憑借拉動拉帶后帶動拉帶結構迫使彈片向下,進而使彈片上卡點脫離光纖適配器。
[0006]以上各種已揭示的光纖連接器,都是由原來的光纖連接器進行結構上的修改,對于早期已進行安裝的光纖連接器完全無通用性可言,并且,全部進行更換也會耗時費力,對于機房施工人員來說也相當?shù)夭环奖?,故有必要進行改善。
【發(fā)明內容】
[0007]有鑒于此,本發(fā)明的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種雙工光纖連接器插頭,俾利用一釋放桿以軸接方式結合于一第一殼體表面的方式,形成類似蹺蹺板的設計,并能夠以直覺方便的方式釋放該雙工光纖連接器插頭,故可大幅提升使用操作時的便利性的功效。并且,該釋放桿還能以一體成型或是額外樞接等方式結合于該第一殼體表面,因而能夠符合各種不同的使用需求。
[0008]為達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雙工光纖連接器插頭,以供連接一光纖插座而完成信號連接者,其包括:至少一光纖連接器,該光纖連接器的表面具有一解除彈片,該解除彈片沿著該光纖連接器前端朝后端斜向上延伸,且該解除彈片中段具有一卡點,以供與該光纖插座作結合;一第一殼體,連接設于該光纖連接器的后端;一第二殼體,蓋合設于該第一殼體的一側,使該光纖連接器被固定于其內;一釋放桿,其中段軸接于該第二殼體的頂面,該釋放桿的前端形成一第一接觸面而與該解除彈片接觸連接,且該釋放桿的后端往上翹起而形成一第二接觸面;據(jù)而在插入該光纖插座時,憑借該解除彈片上的該卡點扣合固定于該光纖插座內,當該第二接觸面受力向上移動后,該釋放桿則以樞接處作支點而帶動該第一接觸面向下,使該解除彈片上的該卡點與該光纖插座分離形成釋放狀態(tài)。
[0009]于一實施例中,為了方便進行光纖跳線的操作,特別將該第一殼體分為一前段及一后段,且該前段及該后段之間以一撓曲部相連接,使該前段可相對該后段作翻折,并該前段設有一卡槽,該光纖連接器的后端對應設有一卡扣部,憑借該卡扣部卡合于該卡槽內而形成固定。故能在不需完全分離該第一殼體及該第二殼體的情況下,進行所述的這些光纖連接器的交換工作,也可避免拆開零件后的遺失問題。
[0010]并且,為了提升使用時的省力效果,該釋放桿的該第一接觸面的端部至該軸接處的距離,及該軸接處至該第二接觸面的端部的距離的比例介于1:2?1:5之間。而,該第一接觸面的端部向下設有一倒鉤部,且該解除彈片的端部向上設有一頂靠部,使該倒鉤部及該頂靠部形成互相卡掣,而能避免使用時的松脫問題。
[0011]于另一實施例中,該釋放桿可以一體成型設于該第一殼體的該軸接處,或是于該第一殼體設有一第一軸接部,該釋放桿設有一第二軸接部,憑借一軸桿分別穿設該第一軸接部及該第二軸接部以形成活動軸接狀態(tài),以上二種不同的軸接方式,于使用壽命或制造成本上或有不同的功效,均可達到使用時的便利性需求,大幅提升設計彈性。并且,于該釋放桿底面設有一墊高部,且該墊高部位于該軸接處及該第二接觸面之間,用來墊高該釋放桿而使該第一接觸面向下移動,該第一接觸面呈開口向下的彎弧面,使該解除彈片的端部沿該第一接觸面接觸移動,用來減少其動作時的順暢性。
[0012]其中,該第二接觸面上翹的角度介于10度至35度之間,其所產(chǎn)生之間隙能夠便于操作人員的手指插入,且能夠沿著該第二接觸面作導向移動。
[0013]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較,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本發(fā)明具有的優(yōu)點在于:操作時,該釋放桿受到手指插入時的擠壓力道,使該釋放桿的一端向上抬升,則另一端向下擠壓該釋放彈片,以作為插置于一光纖插座內后的釋放手段,對于施工人員而言相當?shù)刂庇X且方便,而能提升使用操作時的便利性。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0015]圖2是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組裝后的立體外觀圖;
[0016]圖3是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組裝后的剖視圖;
[0017]圖4是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操作時的狀態(tài)示意圖(一);
[0018]圖5是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操作時的狀態(tài)示意圖(二)。
[0019]附圖標記說明:1-雙工光纖連接器插頭;11_光纖連接器;111-解除彈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