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沖壓機械設備,更具體地說,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方便調換無縫傳動帶的可開式液壓機。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的四柱液壓機都為閉式結構,旋轉式傳動帶自動上下料的設備無法與之配套,因為旋轉式傳動帶是無縫的,所以無法套到工作臺的工作面位置上,而且開機后傳動帶處于長時間負載,極易產(chǎn)生磨損老化,遇有傳動帶磨損需要更換時,現(xiàn)有技術只能采用大卸八塊的方式,將液壓機很多部件拆除后,才能將無縫傳動帶安裝就位。這樣的調換傳動帶的方法,導致生產(chǎn)效率的下降,費工費料,增加生產(chǎn)經(jīng)營成本。而且頻繁的拆裝機械設備,也會影響機械設備的精度,進而影響產(chǎn)品的加工質量。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方便調換無縫傳動帶的可開式液壓機。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可開式液壓機,由上梁、導柱、滑塊、后立柱、前立柱、工作臺和底座連接構成。所述的上梁與工作臺通過兩根前立柱和兩根后立柱連接而成,所述的前立柱分為上下兩節(jié),其中上節(jié)的一端設有螺紋,通過連接螺母與下節(jié)構成一體,所述工作臺的下端與底座的上端 設有四塊墊塊,所述的四塊墊塊分別置放在與前后立柱垂直的底座的直角上,且四塊墊塊之間形成空腔,其中與前立柱垂直的墊塊為可抽墊塊。
本發(fā)明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所述連接螺母的下端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等分排列的通孔。所述上梁的中心設有一垂直置放的導柱,所述導柱的下端連接一滑塊。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生產(chǎn)效率顯著提高;
2.生產(chǎn)成本進一步降低;
3.設備完好率得到提升。
附圖說明
圖1為可開式液壓機示意圖。
圖中:上梁1、導柱2、滑塊3、后立柱4、前立柱5、連接螺母6、工作臺7、可抽墊塊8、底座9、通孔10。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內(nèi)容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一種可開式液壓機,由上梁1、導柱2、滑塊3、后立柱4、前立柱5、工作臺7和底座9連接構成。上梁1與工作臺7通過兩根前立柱5和兩根后立柱4連接而成,前立柱5分為上下兩節(jié),其中上節(jié)的一端設有螺紋,通過連接螺母6與下節(jié)構成一體,當逆時針轉動連接螺母6時,連接螺母6的端面脫離前立柱5下節(jié)的端面,直至露出無縫傳動帶能夠放入的空隙;當順時針轉動連接螺母6 時,連接螺母6的端面與前立柱5下節(jié)的端面結合,使前立柱5能夠承載上梁1的荷載。工作臺7的下端與底座9的上端設有四塊墊塊,四塊墊塊分別置放在與前后立柱5、4垂直的底座9的直角上,此時的四塊墊塊5、4承載上梁1的均布載荷。四塊墊塊5、4之間形成空腔,用于無縫傳動帶的置放。其中與前立柱5垂直的墊塊為可抽墊塊8,當轉動連接螺母6、使連接螺母6的端面脫離前立柱5下節(jié)的端面時,可將可抽墊塊8抽出。連接螺母6的下端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等分排列的通孔10,用于插進杠桿,轉動連接螺母6。上梁1的中心設有一垂直置放的導柱2,導柱2的下端連接一滑塊3,用于加工產(chǎn)品。
實施例:在一根前立柱5連接螺母6的通孔10中插進杠桿,逆時針轉動連接螺母6,使連接螺母6的端面脫離前立柱5下節(jié)的端面,直至露出可以放入無縫傳動帶的縫隙,將無縫傳動帶的上段套進該前立柱6內(nèi)。此時,工作臺7與底座9之間的可抽墊塊8處于無載荷的情況下,將可抽墊塊8從中抽出,將無縫傳動帶的下段從工作臺7和底座9中的空隙中放入空腔內(nèi),將可抽墊塊8重新安放就位,順時針轉動連接螺母6,直至連接螺母6的端面結合前立柱5下節(jié)的端面。另一前立柱5和可抽墊塊8放入無縫傳動帶的方法和步驟與此相同,在此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