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一種用于翅片管的脹管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218721閱讀:271來源:國知局
      一種用于翅片管的脹管設備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脹管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翅片管的脹管設備。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的脹管設備的脹管機頭較為靠近用于放置待脹管加工的換熱設備的工件放置臺,且脹管機頭整體不能遠離于放置待脹管加工的換熱設備的工件放置臺方向移動,如此使得換熱設備的翅片管完成脹管操作后,不方便工作人員在工件放置臺上更換換熱設備,工作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基于此,本發(fā)明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用于翅片管的脹管設備,它便于工作人員上下料,能提高工作效率。

      其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用于翅片管的脹管設備,包括:支撐架;脹管機頭,所述脹管機頭包括脹桿工作臺與脹桿安裝座,所述脹桿工作臺與所述支撐架滑動配合,所述脹桿安裝座用于裝設脹桿,所述脹桿安裝座與所述脹桿工作臺滑動配合;第一驅動機構與第二驅動機構,所述第一驅動機構用于驅動所述脹桿安裝座相對于所述脹桿工作臺滑動,所述第二驅動機構用于驅動所述脹桿工作臺相對于所述支撐架滑動。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脹桿工作臺設有第一導軌,所述脹桿安裝座設有與所述第一導軌滑動配合的第一滑動件,所述第一滑動件裝設于所述第一導軌上;所述第一驅動機構用于驅動所述脹桿安裝座相對于所述脹桿工作臺沿著所述第一導軌方向滑動。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脹桿工作臺設有第二導軌,所述支撐架設有與所述第二導軌滑動配合的第二滑動件,所述第二滑動件裝設于所述第二導軌上;所述第二驅動機構用于驅動所述脹桿工作臺相對于所述支撐架沿著所述第二導軌方向滑動。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支撐架包括底架、支架與升降座,所述底架與所述支架滑動配合,所述升降座與所述支架滑動配合;還包括第三驅動機構與第四驅動機構,所述第三驅動機構用于驅動所述支架相對于所述底架滑動,所述第四驅動機構用于驅動所述升降座相對于所述支架滑動。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底架設有第三導軌,所述支架設有與所述第三導軌滑動配合的第三滑動件,所述第三滑動件裝設于所述第三導軌上;所述第三驅動機構用于驅動所述支架相對于所述底架沿著所述第三導軌方向滑動。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支架設有第四導軌,所述升降座設有與所述第四導軌滑動配合的第四滑動件,所述第四滑動件裝設于所述第四導軌上;所述第四驅動機構用于驅動所述升降座相對于所述支架沿著所述第四導軌方向滑動。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脹管機頭還包括夾爪、爪套、第一橫梁、第二橫梁以及第五驅動機構,所述夾爪與所述脹桿相應設置,所述夾爪裝設在所述第一橫梁上,所述爪套用于裝設在所述第二橫梁上,所述爪套套設在所述夾爪外、且所述夾爪一部分伸出于所述爪套外,所述第一橫梁固定裝設在所述脹桿工作臺上,所述第二橫梁與所述脹桿工作臺滑動配合,所述第五驅動機構與所述第一橫梁、所述第二橫梁相連。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脹管機頭還包括一個以上脹桿導向塊,所述脹桿導向塊位于所述第一橫梁與所述脹桿安裝座之間,所述脹桿導向塊設有用于所述脹桿穿過的第一通孔,所述脹桿導向塊與所述脹桿工作臺滑動配合;所述脹管機頭還包括導向桿,所述導向桿與所述第一橫梁相連,所述脹桿導向塊設有用于導向桿穿過的第二通孔,所述脹桿安裝座設有用于導向桿穿過的第三通孔,所述導向桿通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套設于所述脹桿導向塊與所述脹桿安裝座中,且所述脹桿導向塊與所述脹桿安裝座能相對于所述導向桿移動。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脹管機頭還包括拉繩,所述拉繩一端與所述第一橫梁相連,所述拉繩另一端與脹桿安裝座相連,所述脹桿導向塊所述拉繩相連。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擴口機構,所述擴口機構裝設在所述脹桿工作臺上,所述擴口機構包括用于擴管的擴口頭。

      下面結合上述技術方案對本發(fā)明的原理、效果進一步說明:

      1、上述的用于翅片管的脹管設備,脹桿工作臺能夠在第二驅動機構驅動下相對于支撐架移動,以靠近或遠離用于放置待脹管加工的換熱設備的工件放置臺。這樣,上下料時,可以通過第二驅動機構驅動脹桿工作臺遠離工件放置臺,從而能方便工作人員上下料,能提高工作效率。

      2、脹桿工作臺設有第一導軌,脹桿安裝座設有與第一導軌滑動配合的第一滑動件。第一滑動件裝設于第一導軌上。第一驅動機構驅動脹桿安裝座相對于脹桿工作臺沿著第一導軌方向滑動后,脹桿安裝座相應帶動脹桿進行脹管工作。

      3、脹桿工作臺設有第二導軌,支撐架設有與第二導軌滑動配合的第二滑動件。第二滑動件裝設于第二導軌上。第二驅動機構驅動脹桿工作臺相對于支撐架沿著第二導軌方向滑動時,便可以方便調整脹桿工作臺相對于工件放置臺的距離,以利于工作人員上下料。

      4、底架與支架滑動配合。升降座與支架滑動配合。第三驅動機構用于驅動支架相對于底架滑動,第四驅動機構用于驅動升降座相對于支架滑動。如此,第三驅動機構可以用于驅動支架相對于底架水平方向移動,第四驅動機構可以用于驅動升降座相對于支架豎直方向升降移動,方便完成脹桿安裝座中的脹桿與換熱設備中的擴管工件對接操作。

      5、底架設有第三導軌。支架設有與第三導軌滑動配合的第三滑動件,且第三滑動件裝設于第三導軌上。第三驅動機構驅動支架相對于底架沿著第三導軌方向滑動時,便可以方便調整支架在底架上的位置,以利于脹管機頭與工件放置臺上的換熱設備中的翅片管對準操作。

      6、支架設有第四導軌。升降座設有與第四導軌滑動配合的第四滑動件,所第四滑動件裝設于第四導軌上。第四驅動機構驅動升降座相對于支架沿著第四導軌方向滑動時,便可以方便調整支架在底架上的位置,以利于脹管機頭與工件放置臺上的換熱設備中的翅片管對準操作。

      7、脹管機頭還包括一個以上脹桿導向塊。脹桿導向塊位于第一橫梁與脹桿安裝座之間,脹桿導向塊設有用于脹桿穿過的第一通孔,脹桿導向塊與脹桿工作臺滑動配合。導向桿與第一橫梁相連。導向桿通過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套設于脹桿導向塊與脹桿安裝座中,且脹桿導向塊與脹桿安裝座能相對于導向桿移動。脹桿安裝座帶動脹桿推入到換熱設備的管道中,脹桿導向塊能避免脹桿在推入管道過程中因受到阻力而發(fā)生彎曲變形現(xiàn)象,從而能保證對換熱設備的脹管效果。

      8、脹管機頭還包括拉繩。拉繩一端與第一橫梁相連,拉繩另一端與脹桿安裝座相連。脹桿導向塊拉繩相連。這樣,脹桿安裝座推動脹桿進入到換熱設備的管道過程中,拉繩自然合攏,脹桿安裝座帶動脹桿導向塊相互堆疊在一起,并完成一次脹桿。脹桿安裝座將脹桿從換熱設備中抽出過程中,拉繩逐漸被拉直,拉繩拉直過程中同步帶動脹桿導向塊沿著第一導軌滑動,使得各個脹桿導向塊分散間隔設置于脹桿工作臺上。

      9、用于翅片管的脹管設備還包括擴口機構。擴口機構裝設在脹桿工作臺上,擴口機構包括用于擴管的擴口頭。換熱設備脹管完成后,將擴口頭與換熱設備中的待擴管操作的擴管工件進行對接,通過第二驅動機構驅動脹桿工作臺移動,脹桿工作臺帶動擴口頭并將擴口頭推入到擴管工件中,以完成擴管工件的脹管操作。如此,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中的將換熱設備的脹管與擴口在不同工位進行的方式,本發(fā)明在對換熱設備脹管結束后,換熱設備仍然在工件放置臺上,并可以對換熱設備進行擴口操作,無需將換熱設備取下移送至相應的擴口工位,從而免去了上下裝夾料步驟,脹管擴管工藝相應簡化,換熱設備的脹管擴口的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用于翅片管的脹管設備的正視圖;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用于翅片管的脹管設備的側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所述轉矩轉向機構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所述轉矩轉向機構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所述轉矩轉向機構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6為圖5在A-A處的剖視圖;

      圖7示意出了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用于翅片管的擴口設備設有擴口機構的結構圖一;

      圖8為圖7中B處放大示意圖;

      圖9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用于翅片管的擴口設備中齒輪箱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圖9中C-C處剖視圖;

      圖1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用于翅片管的擴口設備中擴口頭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1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用于翅片管的擴口設備中擴口頭的結構示意圖二。

      附圖標記說明:

      10、支撐架,11、底架,111、第三導軌,12、支架,121、第三滑動件,122、第四導軌,13、升降座,131、第二滑動件,20、脹管機頭,21、脹桿工作臺,211、第一導軌,212、第二導軌,22、脹桿安裝座,221、第一滑動件,23、夾爪,24、爪套,25、第一橫梁,26、第二橫梁,261、第五滑動件,27、第五驅動機構,28、第七滑動件,40、第二驅動機構,41、第二電機,42、第二齒輪,43、第二齒條,51、第三電機,52、第三齒輪,53、第三齒條,54、第一轉軸,611、第四電機,612、第二轉軸,613、轉矩轉向機構,6131、轉矩輸入軸,6132、轉矩輸出軸,6133、渦桿,6134、渦輪,6135、第一傘齒輪,6136、第二傘齒輪,6137、箱體,62、絲桿,63、螺紋套,70、脹桿導向塊,71、第六滑動件,80、導向桿,90、擴口機構,91、擴口頭,911、扁平區(qū),92、底座,921、第五導軌,93、氣缸,94、齒輪箱,941、轉矩輸入軸,942、主動輪,943、從動輪,944、轉矩輸出軸,95、第五電機,96、連接桿,100、脹桿,120、換熱設備,121、擴管工件,140、工件放置臺。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2所示,本發(fā)明所述的用于翅片管的脹管設備,包括:支撐架10、脹管機頭20、第一驅動機構與第二驅動機構40。

      所述脹管機頭20包括脹桿工作臺21與脹桿安裝座22。所述脹桿工作臺21與所述支撐架10滑動配合。所述脹桿安裝座22用于裝設脹桿100,所述脹桿安裝座22與所述脹桿工作臺21滑動配合。所述第一驅動機構用于驅動所述脹桿安裝座22相對于所述脹桿工作臺21滑動,所述第二驅動機構40用于驅動所述脹桿工作臺21相對于所述支撐架10滑動。

      上述的用于翅片管的脹管設備,脹桿工作臺21能夠在第二驅動機構40驅動下相對于支撐架10移動,以靠近或遠離用于放置待脹管加工的換熱設備120的工件放置臺140。這樣,上下料時,可以通過第二驅動機構40驅動脹桿工作臺21遠離工件放置臺140,從而能方便工作人員上下料,能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脹桿工作臺21設有第一導軌211,所述脹桿安裝座22設有與所述第一導軌211滑動配合的第一滑動件221。所述第一滑動件221裝設于所述第一導軌211上。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包括第一電機、第一齒輪與第一齒條。所述第一電機與所述脹桿安裝座22傳動相連。所述第一電機的轉矩輸出軸與所述第一齒輪傳動相連,所述第一齒輪與所述第一齒條相嚙合,所述第一齒條裝設在所述脹桿工作臺21上、且第一齒條的設置方向與第一導軌211的設置方向相同。如此,第一電機轉動后,第一電機的轉矩輸出軸驅動第一齒輪轉動,第一齒輪將沿著第一齒條移動并帶動第一電機移動,第一電機移動過程中相應帶動脹桿安裝座22沿著第一導軌211滑動,從而便可以進行脹管工作。

      所述脹桿工作臺21設有第二導軌212,所述支撐架10設有與所述第二導軌212滑動配合的第二滑動件131。所述第二滑動件131裝設于所述第二導軌212上。所述第二驅動機構40包括第二電機41、第二齒輪42與第二齒條43。所述第二電機41裝設在所述支撐架10上,所述第二電機41的轉矩輸出軸與所述第二齒輪42傳動相連。所述第二齒輪42與所述第二齒條43相嚙合。所述第二齒條43裝設在所述脹桿工作臺21上、且第二齒條43的設置方向與第二導軌212的設置方向相同。如此,第二電機41轉動后,第二電機41的轉矩輸出軸驅動第二齒輪42轉動,第二齒輪42將沿著第二齒條43移動并帶動第二電機41移動,第二電機41移動過程中相應帶動脹桿工作臺21沿著第二導軌212滑動,從而便可以方便調整脹桿工作臺21相對于工件放置臺140的距離,以利于工作人員上下料。

      所述支撐架10包括底架11、支架12與升降座13。所述底架11與所述支架12滑動配合。所述升降座13與所述支架12滑動配合,且所述升降座13設有所述第二滑動件131與所述第二電機41。所述用于翅片管的脹管設備還包括第三驅動機構與第四驅動機構。所述第三驅動機構用于驅動所述支架12相對于所述底架11滑動,所述第四驅動機構用于驅動所述升降座13相對于所述支架12滑動。如此,第三驅動機構可以用于驅動支架12相對于底架11水平方向移動,第四驅動機構可以用于驅動升降座13相對于支架12豎直方向升降移動,方便完成脹桿安裝座22中的脹桿100與換熱設備120中的擴管工件121對接操作。

      請再參閱圖1,所述底架11設有第三導軌111。所述支架12設有與所述第三導軌111滑動配合的第三滑動件121,且所述第三滑動件121裝設于所述第三導軌111上。所述第三驅動機構包括第三電機51、第三齒輪52與第三齒條53。所述第三電機51裝設在所述支架12上,所述第三電機51的轉矩輸出軸與所述第三齒輪52傳動相連。所述第三齒輪52與所述第三齒條53相嚙合,所述第三齒條53裝設在所述底架11上、且第三齒條53的設置方向與第三導軌111的設置方向相同。第三電機51轉動后,第三電機51的轉矩輸出軸驅動第三齒輪52轉動,第三齒輪52將沿著第三齒條53移動并帶動第三電機51移動,第三電機51移動過程中相應帶動支架12沿著第三導軌111滑動,從而便可以方便調整支架12在底架11上的位置,以利于脹管機頭20與工件放置臺140上的換熱設備120中的翅片管對準操作。

      請參閱圖2,第三導軌111為兩條、并分別位于支架12兩端,這樣使得支架12在底架11上移動更加平穩(wěn)。第三電機51的轉矩輸出軸與第三齒輪52之間設有第一轉軸54。第一轉軸54可轉動裝設在支架12上,第一轉軸54兩端分別設有第三齒輪52。第三電機51的轉矩輸出軸通過齒輪結構驅動第一轉軸54轉動。當?shù)谌姍C51驅動第一轉軸54轉動后,第一轉軸54將帶動兩個第三齒輪52同步轉動,第三齒輪52相應沿著第三齒條53移動,并帶動支架12沿著底架11移動。

      所述支架12設有第四導軌122。所述升降座13設有與所述第四導軌122滑動配合的第四滑動件,所述第四滑動件裝設于所述第四導軌122上。所述第四驅動機構包括轉矩輸出機構、絲桿62與螺紋套63。所述轉矩輸出機構用于驅動所述絲桿62轉動。所述螺紋套63裝設在所述升降座13上,且所述螺紋套63套設在所述絲桿62上。

      升降座13與絲杠均為兩個、并分別設置在支架12兩側,如此絲桿62帶動升降座13沿著第四導軌122升降移動過程較為平穩(wěn)。相應的,轉矩輸出機構包括第四電機611、第二轉軸612與兩個轉矩轉向機構613。第四電機611的轉矩輸出軸通過齒輪結構與第二轉軸612相連,用于驅動第二轉軸612轉動。第二轉軸612水平、且可轉動設置在支架12上,第二轉軸612兩端分別與兩個轉矩轉向機構613的轉矩輸入軸6131相連。轉矩轉向機構613的轉矩輸出軸6132分別與絲桿62相連,轉矩轉向機構613用于將豎直方向轉矩轉換成水平方向轉矩。當?shù)谒碾姍C611轉動后,便可以實現(xiàn)支架12側部的兩個絲桿62相應轉動,從而能實現(xiàn)驅動升降座13升降動作。

      請參閱圖3與圖4,轉矩轉向機構613包括蝸桿與渦輪6134。蝸桿與轉矩輸入軸6131傳動相連,渦輪6134與轉矩輸出軸6132傳動相連。渦輪6134與蝸桿相嚙合。蝸桿與渦輪6134外可以設置有箱體6137。當轉矩輸入軸6131轉動后,轉矩輸入軸6131帶動蝸桿轉動,蝸桿帶動渦輪6134轉動,渦輪6134相應帶動轉矩輸出軸6132轉動,從而能實現(xiàn)豎直方向轉矩到水平方向轉矩的切換。

      請參閱圖5與圖6,在另一個實施例中,轉矩轉向機構613包括第一傘齒輪6135與第二傘齒輪6136。第一傘齒輪6135與轉矩輸入軸6131傳動相連,第二傘齒輪6136與轉矩輸出軸6132傳動相連。第一傘齒輪6135與第二傘齒輪6136相嚙合。第一傘齒輪6135與第二傘齒輪6136外可以設置有箱體6137。當轉矩輸入軸6131轉動后,轉矩輸入軸6131帶動第一傘齒輪6135轉動,第一傘齒輪6135帶動第二傘齒輪6136轉動,第二傘齒輪6136相應帶動轉矩輸出軸6132轉動,從而能實現(xiàn)豎直方向轉矩到水平方向轉矩的切換。

      請參閱圖7-8,所述脹管機頭20還包括夾爪23、爪套24、第一橫梁25、第二橫梁26以及第五驅動機構27。所述夾爪23與所述脹桿100相應設置,所述夾爪23裝設在所述第一橫梁25上。所述爪套24用于裝設在所述第二橫梁26上,所述爪套24套設在所述夾爪23外、且所述夾爪23一部分伸出于所述爪套24外。所述第一橫梁25固定裝設在所述脹桿工作臺21上,所述第二橫梁26與所述脹桿工作臺21滑動配合。具體的,第二橫梁26連接有第五滑動件261,第五滑動件261裝設于第一導軌211上,第五滑動件261能沿第一滑軌滑動。所述第五驅動機構27與所述第一橫梁25、所述第二橫梁26相連。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第五驅動機構27為氣缸、油缸、液壓缸或者絲桿62驅動結構。

      所述脹管機頭還包括一個以上脹桿導向塊70。所述脹桿導向塊70位于所述第一橫梁25與所述脹桿安裝座22之間,所述脹桿導向塊70設有用于所述脹桿100穿過的第一通孔,所述脹桿導向塊70與所述脹桿工作臺21滑動配合。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脹桿導向塊70連接有第六滑動件71,第六滑動件71裝設在第一導軌211上、且能沿第一導軌211滑動。所述脹管機頭還包括導向桿80。所述導向桿80與所述第一橫梁25相連。所述脹桿導向塊70設有用于導向桿80穿過的第二通孔,所述脹桿安裝座22設有用于導向桿80穿過的第三通孔。所述導向桿80通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套設于所述脹桿導向塊70與所述脹桿安裝座22中,且所述脹桿導向塊70與所述脹桿安裝座22能相對于所述導向桿80移動。脹桿安裝座22帶動脹桿100推入到換熱設備120的管道中,脹桿導向塊70能避免脹桿100在推入管道過程中因受到阻力而發(fā)生彎曲變形現(xiàn)象,從而能保證對換熱設備120的脹管效果。

      所述脹管機頭20還包括拉繩。所述拉繩一端與所述第一橫梁25相連,所述拉繩另一端與脹桿安裝座22相連。所述脹桿導向塊70所述拉繩相連。這樣,脹桿安裝座22推動脹桿100進入到換熱設備120的管道過程中,拉繩自然合攏,脹桿安裝座22帶動脹桿導向塊70相互堆疊在一起,并完成一次脹桿。脹桿安裝座22將脹桿100從換熱設備120中抽出過程中,拉繩逐漸被拉直,拉繩拉直過程中同步帶動脹桿導向塊70沿著第一導軌211滑動,使得各個脹桿導向塊70分散間隔設置于脹桿工作臺21上。

      請再參閱圖7,所述用于翅片管的脹管設備還包括擴口機構90。所述擴口機構90裝設在所述脹桿工作臺21上,所述擴口機構90包括用于擴管的擴口頭91。換熱設備120脹管完成后,將擴口頭91與換熱設備120中的待擴管操作的擴管工件121進行對接,通過第二驅動機構40驅動脹桿工作臺21移動,脹桿工作臺21帶動擴口頭91并將擴口頭91推入到擴管工件121中,以完成擴管工件121的脹管操作。如此,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中的將換熱設備120的脹管與擴口在不同工位進行的方式,本發(fā)明在對換熱設備120脹管結束后,換熱設備120仍然在工件放置臺140上,并可以對換熱設備120進行擴口操作,無需將換熱設備120取下移送至相應的擴口工位,從而免去了上下裝夾料步驟,脹管擴管工藝相應簡化,換熱設備120的脹管擴口的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所述擴口機構90包括底座92、氣缸93、齒輪箱94以及第五電機95。底座92與脹桿工作臺21滑動配合。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底座92設有第五導軌921,脹桿工作臺21設有與第五導軌921滑動配合的第七滑動件28,第七滑動件28裝設于第五導軌921上。氣缸93裝設在脹桿工作臺21上,氣缸93用于驅動底座92相對于脹桿工作臺21移動。齒輪箱94裝設在底座92上。

      請參閱圖9與圖10,齒輪箱94具有一個轉矩輸入軸941、主動輪942、多個從動輪943與多個轉矩輸出軸944。轉矩輸入軸941將轉矩傳動至主動輪942,主動輪942與從動輪943相互嚙合,主動輪942與從動輪943均連接有轉矩輸出軸944。轉矩輸入軸941與電機的轉矩輸出軸944相連,齒輪箱94的轉矩輸出軸944與擴口頭91相連。如此,第五電機95轉動后,通過齒輪箱94帶動多個擴口頭91同步轉動,可以實現(xiàn)多個管道同步擴管操作。

      請參閱圖11,擴口頭91通過連接桿96與轉矩輸出軸944相連。在擴管工件121擴管操作之前,通過氣缸93驅動底座92沿著脹桿工作臺21的第五導軌921移動,將擴口頭91伸出,使得擴口頭91與擴管工件121相對接,以準備進入擴管工件121的后續(xù)擴口操作。擴管工件121結束擴管操作之后,再通過氣缸93驅動底座92沿著脹桿工作臺21的第五導軌921移動,再將擴口頭91收回。

      請參閱圖12,擴口頭91為錐形狀,擴口頭91的側壁與擴口頭91軸向方向的夾角a為10~20度。這樣,擴口頭91推進到擴管工件121中所受到的阻力較小,擴管工件121在擴管過程中便不易于發(fā)生變形現(xiàn)象。較好的,采用脹桿工作臺21將擴口頭91推進到擴管工件121過程中,第五電機95驅動擴口頭91轉動,轉動推進方式,能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直推方式,能大大減小擴口頭91所受到的阻力,擴口頭91能便于對擴管工件121進行擴管操作。

      錐形狀擴口頭91側壁設有一個以上凹部或者一個以上扁平區(qū)911,且凹部或者扁平區(qū)911繞擴口頭91側壁設置。擴口頭91上具有扁平區(qū)911或者凹部,擴口頭91轉動過程中,整體仍然為錐形狀,能正常實現(xiàn)擴管操作。擴口頭91上的凹部或者扁平區(qū)911使得擴口頭91與擴管工件121內側壁之間形成間隙,以便于擴管工件121在擴管過程中內外氣流流通,并且便于將擴管過程中所產生的熱量及時散發(fā)出去。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fā)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發(fā)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fā)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當前第1頁1 2 3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