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沖壓折彎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折彎氣壓沖床。
背景技術:
沖床在機械加工領域應用非常廣泛,沖壓生產(chǎn)主要是針對板材的;能過模具,能進行落料,沖孔,成型,拉深,修整,精沖,整形,折彎等等,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如我們用的開關插座,杯子,碗柜,碟子,電腦機箱,甚至導彈飛機,有非常多的配件都可以用沖床通過模具生產(chǎn)出來。沖床對材料施以壓力,使其塑性變形,而得到所要求的形狀與精度,因此必須配合一組模具(分上模與下模),將材料置于其間,由機器施加壓力,使其變形。
折彎模具是折彎機用來成型加工板料的工具,這種工具有各種零件構成。它主要通過所成型材料物理狀態(tài)的改變來實現(xiàn)物品外形的加工。用以在折彎機壓力的作用下使坯料成為有特定形狀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目前市場上的折彎模具,多是采用上模和下模配合,進行材料折彎,但是以這種方式?jīng)_壓一次,一般只能將材料折彎一次,而且不能上下兩個方向同時折彎,效率不高,因此,發(fā)明一種肉類快速冷凍裝置,去解決上述缺陷很有必要。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折彎氣壓沖床,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折彎氣壓沖床,包括沖床主體和底座,所述沖床主體通過氣缸與上模板固定連接,所述上模板左右兩端分別設有壓桿和連接桿,所述壓桿與上模固定連接,所述壓桿與上模之間設有彈簧,所述底座左端設有下模,所述連接桿中部也設有彈簧,所述連接桿下端與傳動桿滑動連接,所述傳動桿與支架滑動連接,所述支架與底座固定連接,所述傳動桿與動模固定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彈簧設置為2個。
優(yōu)選的,所述下模右側(cè)設有豎直滑槽。
優(yōu)選的,所述傳動桿中部和右側(cè)分別設有長孔。
優(yōu)選的,所述支架和連接桿上分別設有銷軸。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和優(yōu)點:該折彎氣壓沖床,設置氣缸可以帶動上模板上下運動,為沖壓折彎提供動力,通過設置彈簧可以減緩沖擊,提升折彎質(zhì)量,設置底座,可以為整個設備提供支撐,并且為下模和支架提供安裝平臺,設置上模和下模可以將需要折彎的材料按照預定的形狀完成第一次折彎,在第一次折彎完成后,通過設置連接桿和傳動桿,可以將繼續(xù)向下運動的上模板的力傳送給動模,使動模沿著下模的滑槽向上運動,完成第二次折彎,該實用新型通過上模、下模以及動模之間的相互配合,一次沖壓進行兩次折彎,提高了折彎效率和折彎質(zhì)量,結(jié)構簡單,成本低,安裝方便,值得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示意圖。
圖中:1沖床主體、2氣缸、3上模板、4壓桿、5彈簧、6上模、7下模、8連接桿、9傳動桿、10支架、11動模、12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jié)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圖1所示的一種折彎氣壓沖床,包括沖床主體1和底座12,所述沖床主體1通過氣缸2與上模板3固定連接,所述上模板3左 右兩端分別設有壓桿4和連接桿8,所述壓桿4與上模6固定連接,所述壓桿4與上模6之間設有彈簧5,所述底座12左端設有下模7,所述連接桿8中部也設有彈簧5,所述連接桿8下端與傳動桿9滑動連接,所述傳動桿9與支架10滑動連接,所述支架10與底座12固定連接,所述傳動桿9與動模11固定連接,所述彈簧5設置為2個,所述下模7右側(cè)設有豎直滑槽,所述傳動桿9中部和右側(cè)分別設有長孔,所述支架10和連接桿8上分別設有銷軸。
工作原理:工作時,設置氣缸2可以帶動上模板3上下運動,為沖壓折彎提供動力,通過設置彈簧5可以減緩沖擊,提升折彎質(zhì)量,設置底座12,可以為整個設備提供支撐,并且為下模7和支架10提供安裝平臺,設置上模6和下模7可以將需要折彎的材料按照預定的形狀完成第一次折彎,在第一次折彎完成后,通過設置連接桿8和傳動桿9,可以將繼續(xù)向下運動的上模板3的力傳送給動模11,使動模11沿著下模7的滑槽向上運動,完成第二次折彎,通過上模、下模以及動模之間的相互配合,一次沖壓進行兩次折彎,提高了折彎效率和折彎質(zhì)量,結(jié)構簡單,成本低,安裝方便,值得推廣。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