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焊接鋼管生產(chǎn)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焊接機的下料機構。
背景技術:
自動焊接機工作過程中,通常采用人工下料,下料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嚴重影響自動焊接機的工作效率,尤其是對于大批量的工件來說,目前還沒有一種省時省力的高效下料方式。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使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動焊接機的下料機構,能夠快速將焊接完成的工件進行下料。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使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自動焊接機的下料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氣缸、限位板、限位桿、限位銷、柱銷一、柱銷二、U型卡和平衡彈簧,所述限位板的一端開有一方形槽,且其另一端與所述氣缸固定,所述限位桿穿過所述方形槽,所述限位桿呈套管結構,其下端設有一限位銷,且所述限位桿的上端通過所述柱銷一與所述U型卡的一端連接,所述U型卡的中部通過所述柱銷二與所述氣缸連接,且所述U型卡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平衡彈簧,所述平衡彈簧的另一端與所述氣缸連接,所述限位桿的最大拉升高度小于所述氣缸的最大行程,當所述氣缸到達最大行程時,所述U型卡可繞柱銷二轉動一定角度。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氣缸向上運動時,限位桿在氣缸的作用下,向上拉升,當限位桿達到最大拉升高度時,限位銷工作,相當于給U型卡一個向下的拉力,此時,氣缸繼續(xù)向上運動,當氣缸到達最大行程時,U型卡以柱銷二的位置為支點,向限位桿一側轉動,工件在慣性作用下被拋出,此后在平衡彈簧的工作下,U型卡回到水平位置,氣缸向下運動,同時帶動限位桿回到最初的位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下料機構結構簡單、操控簡便,能夠代替人工進行下料,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工作時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氣缸;2、限位板;3、限位桿;4、限位銷;5、柱銷;6、柱銷;7、U型卡;8、平衡彈簧;9、方形槽。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焊接機的下料機構包括機架包括1氣缸、2限位板、3限位桿、4限位銷、5柱銷、6柱銷、7U型卡、8平衡彈簧和9方形槽。其中,限位板2的一端開有方形槽9,另一端與氣缸1固定,限位桿3穿過方形槽9,限位桿3的下端設有一限位銷4,且限位桿3的上端與U型卡7的一端通過柱銷5連接,U型卡7的中部與氣缸1通過柱銷6連接,U型卡的另一端與平衡彈簧8連接,平衡彈簧8的另一端與氣缸1連接。
限位桿3呈套管結構,在氣缸1的作用下,可拉升,當限位桿3拉升到達最大高度時,限位銷4工作,且限位桿3的最大拉升高度小于氣缸1的最大行程,目的是當氣缸1到達最大行程時,U型卡7受到限位桿3向下的拉力,此時U型卡可繞柱銷5的位置轉動一定角度。
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焊接機的下料機構的工作原理及動作簡單描述如下:
請參見圖2,當氣缸1向上運動時,限位桿3在氣缸1的作用下,向上拉升,當限位桿3到達最大拉升高度時,限位銷4工作,此時,限位桿的長度被固定,氣缸1繼續(xù)向上運動到達最大行程,U型卡7的一端受到限位桿3向下的拉力,以柱銷6的位置為支點轉動,焊接件被拋出,此后在平衡彈簧8的作用下,U型卡7回到水平位置,氣缸1向下運動帶動限位桿3回到最初的位置,完成一個工作流程。
上列詳細說明是針對本使用新型可行實施例的具體說明,該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發(fā)明的專利范圍,凡未脫離本發(fā)明所為的等效實施或變更,均應包含于本案的專利范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