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技術(shù),尤其是涉及一種自動卸料模具。
背景技術(shù):
物料可根據(jù)需要沖壓成型,也可在物料上沖壓形成各種形狀和紋路,但是在沖壓的過程容易導致模具的沖壓端直接與物料卡接一起,需要人工取下,降低了沖壓效率,也增加了取料人員的危險性。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shù)不足,提出一種自動卸料模具,解決現(xiàn)有技術(shù)中物料易與模具卡合一起導致沖壓效率低下、安全性不高的技術(shù)問題。
為達到上述技術(shù)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方案提供一種自動卸料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及分別與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連接的上模組件和下模組件;所述下模組件包括與所述下模座固定連接的下模板,與所述下模板固定連接的下沖壓柱,套設于所述下沖壓柱且可相對所述下沖壓柱上下運動的下卸料板,連接所述下卸料板與所述下模板的下彈性部件,所述下彈性部件產(chǎn)生抵壓所述下卸料板的彈力使所述下卸料板上表面突出于所述下沖壓柱沖壓端;所述上模組件包括分別與所述下模板、下沖壓柱、下卸料板和下彈性部件對稱設置的上模板、上沖壓柱、上卸料板和上彈性部件。
優(yōu)選的,所述上卸料板和下卸料板的相對面上分別設置有相對應的上卸料槽和下卸料槽,所述上卸料槽和下卸料槽分別與所述上沖壓柱和下沖壓柱相對應。
優(yōu)選的,所述上沖壓柱和下沖壓柱的自由端端面分別設置有相配合的上沖壓槽和下沖壓槽。
優(yōu)選的,所述上沖壓槽包括沿其長度方向布置且連通的第一上沖壓槽和第二上沖壓槽,所述第一上沖壓槽和第二上沖壓槽的形狀相異設置。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上沖壓槽為V型槽,所述第二上沖壓槽為U型槽。
優(yōu)選的,所述上沖壓槽和下沖壓槽的內(nèi)壁上均設置有均勻布置的沖壓紋。
優(yōu)選的,所述上沖壓槽和所述上卸料槽均為V型槽。
優(yōu)選的,所述V型槽的槽夾角為90°。
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對稱設置的上沖壓柱和下沖壓柱沖壓物料使物料上形成沖壓紋路,同時分別在上沖壓柱和下沖壓柱上套設上卸料板和下卸料板,并通過上彈性部件給予上卸料板以彈力將卡合于上沖壓柱上的物料分離、下彈性部件給予下卸料板以彈力將可卡合于下沖壓柱上的物料分離,并使分離后的物料放置于下卸料板上以便于移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自動卸料模具的連接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下膜組件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圖2的A-A向剖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上模組件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圖4的B-B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shù)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jié)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自動卸料模具,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及分別與所述上模座1和所述下模座2連接的上模組件3和下模組件4;所述下模組件4包括與所述下模座2固定連接的下模板41,與所述下模板41固定連接的下沖壓柱42,套設于所述下沖壓柱42且可相對所述下沖壓柱42上下運動的下卸料板43,連接所述下卸料板43與所述下模板41的下彈性部件44,所述下彈性部件44產(chǎn)生抵壓所述下卸料板43的彈力使所述下卸料板43上表面突出于所述下沖壓柱42沖壓端;所述上模組件3包括分別與所述下模板41、下沖壓柱42、下卸料板43和下彈性部件44對稱設置的上模板31、上沖壓柱32、上卸料板33和上彈性部件34。
具體沖壓時,將待沖壓物料放置于下卸料板43上,驅(qū)動上模座1向下運動,至上卸料板43接觸物料后,上彈性部件34和下彈性部件44發(fā)生彈性形變,上卸料板33相對上沖壓柱32向上運動,上沖壓柱32的沖壓端突出于上卸料板33的下表面,相對應的,下卸料板43相對下沖壓柱42向下運動,下沖壓柱42的沖壓端突出于下卸料板43的上表面,使得物料位于上沖壓柱32的沖壓端和下沖壓柱42的沖壓端之間,完成沖壓;沖壓后,上模座1向上運動,上沖壓柱32隨之向上運動,上彈性部件34給予上卸料板33彈力,避免物料隨上沖壓柱32向上運動,對應的,下彈性部件44給予下卸料板43以彈力使物料從下沖壓柱42上脫離。從而避免了物料卡合于上沖壓柱32或下沖壓柱42上。其中,上彈性部件34和下彈性部件44可根據(jù)需要設置,可將其設置為具有一定彈性的硅膠材質(zhì),也可設置為其他彈性材質(zhì),本實施例優(yōu)選將上彈性部件34和下彈性部件44設置彈簧。
如圖1所示,為了避免物料沖壓過程中在下卸料板43上移動而導致沖壓形狀精確度降低,故本實施例所述上卸料板33和下卸料板43的相對面上分別設置有相對應的上卸料槽331和下卸料槽431,所述上卸料槽331和下卸料槽431分別與所述上沖壓柱32和下沖壓柱42相對應,放料時,可將物料放置于下卸料槽431內(nèi),沖壓時,上沖壓柱32和下沖壓柱42分別突出于上卸料槽331和下卸料槽431即可。上卸料槽331和下卸料槽431的形狀可根據(jù)需要設置,本實施例優(yōu)選將其設置為V型槽,且該V型槽的槽夾角優(yōu)選設置為90°,從而有利于物料的固定,尤其是對于方形物料,其固定效果更佳。
如圖2~5所示,為了增加沖壓效果,本實施例所述上沖壓柱32和下沖壓柱42的自由端端面分別設置有相配合的上沖壓槽321和下沖壓槽421,設置時,上沖壓槽321和下沖壓槽421可根據(jù)上卸料槽331和下卸料槽431的形狀相配合設置,例如,當上卸料槽331和下卸料槽431設置為V型槽時,上沖壓槽321和下沖壓槽421也可設置為V型槽,且可設置為與上卸料槽331和下卸料槽431相配合的槽夾角90°。
其中,本實施例具體設置時,將所述上沖壓槽321設置為包括沿其長度方向布置且連通的第一上沖壓槽321a和第二上沖壓槽321b,所述第一上沖壓槽321a和第二上沖壓槽321b的形狀相異設置,對應的,下沖壓槽421包括與第一上沖壓槽321a和第二上沖壓槽321b分別相對應的第一下沖壓槽421a和第二下沖壓槽421b,從而便于沖壓呈不同的紋路,具體的可將第一上沖壓槽321a、第一下沖壓槽421a設置為V型槽,將第二上沖壓槽321b、第二下沖壓槽421b設置為U型槽,且在第一上沖壓槽321a的內(nèi)壁上設置沖壓紋,具體可將沖壓紋設置為條形紋,從而實現(xiàn)了U型槽打筋、條形紋壓槽同時進行,提高了加工效率。
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對稱設置的上沖壓柱和下沖壓柱沖壓物料使物料上形成沖壓紋路,同時分別在上沖壓柱和下沖壓柱上套設上卸料板和下卸料板,并通過上彈性部件給予上卸料板以彈力將卡合于上沖壓柱上的物料分離、下彈性部件給予下卸料板以彈力將可卡合于下沖壓柱上的物料分離,并使分離后的物料放置于下卸料板上以便于移開。
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并不構(gòu)成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定。任何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構(gòu)思所做出的各種其他相應的改變與變形,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權(quán)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