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集裝箱側墻存儲及上總裝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649508閱讀:339來源:國知局
      集裝箱側墻存儲及上總裝系統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總地涉及集裝箱生產的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集裝箱側墻存儲及上總裝系統。



      背景技術:

      集裝箱一般由底架、頂板、兩個側墻、前端和門端等部件組成。通常的加工方式為,集裝箱的各個部件單獨加工,然后對完成加工的部件進行組裝以形成集裝箱的整體。在實際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是,集裝箱的各個部件之間以及各個部件與整體組裝之間的生產效率存在差異,完成幾套集裝箱部件加工的時間才足夠組裝好一個集裝箱。因此,預先加工出的部件就需要暫時儲存等到組裝加工時再轉移至總裝臺。對于底架等變形性較小的部件可以通過堆垛或其他方式進行儲存,但是集裝箱側墻的面積較大并且側墻本身的板料比較薄,如果采用簡單的堆垛等方式進行儲存非常容易導致側墻的變形進而影響集裝箱的組裝質量,同時還會占用較大的生產空間。另外,在組裝時還需要將堆放的側墻轉移至總裝臺,實際生產中通常采用人工操作行車起吊的方式進行轉移,這樣的生產方式效率低,而且占用較多的人工,側墻在吊運時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因此,需要提供一種集裝箱側墻存儲及上總裝系統,以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集裝箱側墻存儲及上總裝系統,其包括:

      兩個存儲裝置,所述存儲裝置間隔預定距離相對設置,構造為以齒鏈夾持方式固定集裝箱側墻;

      兩個輸送裝置,所述輸送裝置分別設置于兩個所述存儲裝置外側以將集裝箱側墻運送至所述存儲裝置;

      兩個承接裝置,所述承接裝置設置于兩個所述存儲裝置之間用以承接從所述存儲裝置分離出的集裝箱側墻;以及

      設置于所述承接裝置上方用以將分離出的集裝箱側墻運送至總裝臺的吊運裝置。

      可選地,還包括兩個推料裝置,所述推料裝置分別設置于兩個所述輸送裝置外側以將集裝箱側墻由所述輸送裝置轉移至所述存儲裝置。

      可選地,還包括兩個出料裝置,所述出料裝置分別設置于兩個所述存儲裝置的相對的內側以將被存儲的集裝箱側墻從所述存儲裝置分離出。

      可選地,所述存儲裝置包括位于上部的頂邊齒鏈和位于下部的底邊齒鏈,所述頂邊齒鏈和所述底邊齒鏈在豎直方向上相互對應,所述頂邊齒鏈的下表面與所述底邊齒鏈的上表面之間的距離與集裝箱側墻的高度相適應并可沿同一水平方向同步運動。

      可選地,所述輸送裝置包括大致水平設置的縱向鏈輸送輥和豎直設置的輸送墻,以使得集裝箱側墻的底邊位于所述縱向鏈輸送輥上,集裝箱側墻的頂邊倚靠于所述輸送墻上。

      可選地,所述承接裝置為兩個分別靠近兩個所述存儲裝置的內側設置的側墻取料架。

      可選地,所述吊運裝置包括至少兩個通過可伸縮的抓臂連接至吊架的抓鉤以分別抓取兩個所述存儲裝置分離出的集裝箱側墻。

      可選地,所述推料裝置包括上推料氣缸和下推料氣缸,其中,所述上推料氣缸對集裝箱側墻的上半部分施加朝向所述存儲裝置的力,所述下推料氣缸對集裝箱側墻的下半部分施加朝向所述存儲裝置的力。

      可選地,所述出料裝置包括一個靠近所述存儲裝置內側設置的出料氣缸,所述出料氣缸的高度低于所述存儲裝置內的集裝箱側墻的頂邊的高度,所述出料氣缸對集裝箱側墻施加朝向所述承接裝置的力。

      可選地,集裝箱側墻以豎直放置的狀態(tài)存儲于所述存儲裝置,其中集裝箱側墻的上下兩邊分別夾持在所述頂邊齒鏈和所述底邊齒鏈的對應的齒槽內。

      可選地,所述縱向鏈輸送輥的靠近所述存儲裝置的一側的高度高于所述縱向鏈輸送輥的遠離所述存儲裝置的一側的高度。

      可選地,所述輸送墻的與集裝箱側墻的頂邊接觸的位置設置有輸送輥。

      可選地,所述側墻取料架的朝向所述存儲裝置的一側設置有承接部,所述承接部的上表面與所述存儲裝置內的集裝箱側墻的底邊平齊。

      可選地,所述側墻取料架的高度低于所述存儲裝置內的集裝箱側墻的頂邊。

      可選地,還包括設置于兩個所述側墻取料架之間的操作臺。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集裝箱側墻存儲與上總裝系統,能夠實現集裝箱側墻的自動存儲與自動上總裝,具有非常高的自動化程度,大大節(jié)省了人工的使用,提高了安全性。將集裝箱側墻以豎直放置的狀態(tài)進行存儲,可以有效地避免集裝箱側墻產生變形等不利于組裝的因素,從而保證集裝箱產品的生產質量。采用可調節(jié)的吊具對集裝箱側墻進行轉運,使得在吊運過程中即可完成兩個集裝箱側墻距離的調整,節(jié)省了組裝時的調整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下列附圖在此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實用新型。附圖中:

      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方式的集裝箱側墻存儲及上總裝系統的結構示意圖;以及

      圖2為圖1所示的集裝箱側墻存儲及上總裝系統的吊運裝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給出了大量具體的細節(jié)以便提供對本實用新型更為徹底的理解。然而,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顯而易見的是,本實用新型可以無需一個或多個這些細節(jié)而得以實施。在其它的例子中,為了避免與本實用新型發(fā)生混淆,對于本領域公知的一些技術特征未進行描述。

      本實用新型所示的集裝箱側墻存儲及上總裝系統1用于存儲加工好的集裝箱側墻2,并在組裝集裝箱時將集裝箱側墻2轉移至總裝臺。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所示的集裝箱側墻存儲及上總裝系統1的一個優(yōu)選地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集裝箱側墻存儲及上總裝系統1包括存儲裝置10、輸送裝置20、推料裝置30、出料裝置40、承接裝置50、吊運裝置60和操作臺70。由于每個集裝箱具有尺寸大小相同的兩個側墻,因此為方便集裝箱組裝,存儲裝置10、輸送裝置20、推料裝置30、出料裝置40以及承接裝置50均為兩個且對稱布置,這樣可以方便吊運裝置60同時將組成集裝箱的兩個側墻轉移至總裝臺進行組裝,從而提高生產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存儲裝置10、輸送裝置20、推料裝置30、出料裝置40以及承接裝置50均為對稱布置的兩個,此處為描述簡潔,僅對其中一側進行詳細描述,可以理解另一側的布置與所詳細描述的一側的布置對稱相同。

      如圖1,存儲裝置10包括頂邊齒鏈11、底邊齒鏈12和支撐架13。支撐架13包括水平的底座131和兩個固定連接至底座131的間隔預定距離設置的豎架132。同一個存儲裝置10的頂邊齒鏈11和底邊齒鏈12在豎直方向上下對應地固定連接至同一個豎架132。頂邊齒鏈11和底邊齒鏈12均為與傳送帶形式類似的齒鏈結構,并可繞各自的兩個軸轉動。齒鏈的外表面設有一系列沿齒鏈寬度方向延伸并沿齒鏈長度方向排列的齒,齒具有預定的高度,相鄰的兩個齒之間構成齒槽用以對集裝箱側墻2的底邊和/或頂邊形成夾持作用以進行固定。頂邊齒鏈11和底邊齒鏈12在豎直方向的距離與集裝箱側墻2的高度相適應,以使得集裝箱側墻2的頂邊和底邊分別可以夾持在頂邊齒鏈11的下表面和底邊齒鏈12的上表面的在豎直方向上對應的齒槽內。以豎直放置的狀態(tài)進行存儲,可以避免集裝箱側墻2受到與自身重力有關的力以外的其他的力,從而可以有效的避免集裝箱側墻2在存儲過程中產生變形等進而影響集裝箱的組裝質量。頂邊齒鏈11和底邊齒鏈12可分別繞各自的軸轉動以使得頂邊齒鏈11的下表面和底邊齒鏈12的上表面同步地從存儲裝置10的外側向內側移動,以不斷將新轉移至的集裝箱側墻2夾持固定在存儲裝置10上,并將位于內側的集裝箱側墻2分離出。

      輸送裝置20用于將集裝箱側墻2從生產工位轉移至存儲裝置10,因此,輸送裝置20的末端設置于存儲裝置10的外側,起始端視生產車間內工位的具體布置設置于集裝箱側墻2的生產工位的下游與存儲裝置10之間。輸送裝置20包括從起始端到末端并列延伸設置的大致為水平狀態(tài)的縱向鏈輸送輥21和豎直設置的輸送墻22。縱向鏈輸送輥21的移動方向與存儲裝置10的頂邊齒鏈11和底邊齒鏈12的垂直,從而使得集裝箱側墻2在由縱向鏈輸送輥21轉移至存儲位置時集裝箱側墻2的長度方向與頂邊齒鏈11和底邊齒鏈12的齒槽方向平行。為保證集裝箱側墻2在從生產工位至存儲位置轉移的過程中保持穩(wěn)定放置的狀態(tài),集裝箱側墻2以大致傾斜的狀態(tài)倚靠在輸送墻22上。在輸送墻22的與集裝箱側墻2的頂邊接觸的位置設置沿轉移方向的輸送輥,通過滾動的方式移動集裝箱側墻2,避免因為摩擦導致集裝箱側墻2的變形或損壞,也可以減輕輸送墻22的磨損。優(yōu)選地,設置縱向鏈輸送輥21靠近存儲裝置10的一側的高度稍高于縱向鏈輸送輥21遠離存儲裝置10的一側的高度,這樣的設置有利于使集裝箱側墻2在由生產工位至存儲位置的轉移過程中穩(wěn)定保持傾斜的依靠狀態(tài),防止集裝箱側墻2在重力或其他作用下從輸送裝置20上滑落從而引起安全事故。

      集裝箱側墻2在輸送裝置20上以大致傾斜的狀態(tài)轉移至存儲位置,但是集裝箱側墻2是以豎直放置的狀態(tài)放置于存儲裝置10內。因此在輸送裝置20的末端的外側設置有推料裝置30,以將集裝箱側墻2從輸送裝置20轉移至存儲裝置10,同時也對集裝箱側墻2的放置狀態(tài)進行調整。推料裝置30包括上推料氣缸31和下推料氣缸32。其中上推料氣缸31設置于集裝箱側墻2的中部靠上的位置,下推料氣缸32設置于集裝箱側墻2的靠近底邊的位置。在將集裝箱側墻2由輸送裝置20轉移至存儲裝置10時,上推料氣缸31和下推料氣缸32同時動作對集裝箱側墻2施加朝向存儲裝置10的推力,以將集裝箱側墻2由輸送裝置20推送至存儲裝置10。同時設置上推料氣缸31的動作行程稍大于下推料氣缸32的動作行程以將集裝箱側墻2由傾斜放置的狀態(tài)調整為豎直放置的狀態(tài)。優(yōu)選地沿集裝箱側墻2的長度方向設置多組推料裝置30,多組推料裝置30同時動作可以使集裝箱側墻2受力均勻,避免因為受力不均而傾倒或引發(fā)其他安全事故。

      組裝集裝箱時,因此需要先將集裝箱側墻2從存儲裝置10中分離出來再轉移至總裝臺,其中分離的過程需要出料裝置40和承接裝置50配合。出料裝置40為設置在靠近存儲裝置10的頂邊齒鏈11的內側的位置的出料氣缸,用于對存儲裝置10的內側邊緣的即將脫離齒槽夾持固定的集裝箱側墻2施加使其遠離存儲裝置10的力使此集裝箱側墻2脫離存儲裝置10。出料裝置40對集裝箱側墻2所施加的力作用于集裝箱側墻2的上部靠近頂邊的位置。與推料裝置30類似,出料裝置40也可以沿集裝箱側墻2的長度方向設置多組以使得集裝箱側墻2受力均勻。

      靠近存儲裝置10的內側設置有承接從存儲裝置10分離出的集裝箱側墻2的承接裝置50。如圖1所示,承接裝置50由側墻取料架51和承接部52組成。側墻取料架51為與存儲裝置10的內側間隔預定距離豎直設置的鋼架,用以使分離出的集裝箱側墻2倚靠在其上以待轉移。在側墻取料架51的靠近存儲裝置10的一側,水平設置有與存儲裝置10的底邊齒鏈12的上表面平行的承接部52,并且在不影響底邊齒鏈12繞自身的軸轉動的前提下,盡量使承接部52與底邊齒鏈12的上表面在垂直于集裝箱側墻2的方向上的距離小于集裝箱側墻的底邊的厚度。

      被存儲的集裝箱側墻2隨頂邊齒鏈11和底邊齒鏈12的轉動逐漸移動至存儲裝置10的內側邊緣,需要分離時,出料裝置40對集裝箱側墻2的上部靠近頂邊的位置施加朝向承接裝置50的力,使集裝箱側墻2倒向承接裝置50并倚靠在承接裝置50的側墻取料架51上。在集裝箱側墻2的底邊處,由于承接裝置50的承接部52與底邊齒鏈12的距離小于集裝箱側墻2的底邊的厚度,因此,集裝箱側墻2的底邊隨底邊齒鏈12的轉動,移動至承接裝置50的承接部52上。這樣就完成了集裝箱側墻2從存儲狀態(tài)到待轉移至總裝臺的狀態(tài)。優(yōu)選地,設置側墻取料架51的高度低于存儲裝置10的頂邊齒鏈11的下表面的高度,也即,低于存儲裝置10中的集裝箱側墻2的頂邊,這樣的設置使得集裝箱側墻2倚靠在側墻取料架51上時,集裝箱側墻2的頂邊處于自由狀態(tài),可以方便后續(xù)吊運裝置60的抓取。

      吊運裝置60設置于承接裝置50的正上方,用于將位于承接裝置50的集裝箱側墻2吊運至總裝臺進行集裝箱的組裝。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吊運裝置60的結構示意圖。吊運裝置60的主體結構為矩形的吊架61。在吊架61的長度方向的兩側各設置有兩個抓鉤62,同一側的兩個抓鉤62用于抓取固定同一個集裝箱側墻2。為方便起見,將抓鉤62設置于吊架61的長度方向的兩端。

      特別地,每個抓鉤62通過各自的可伸縮的抓臂63連接至吊架61,抓臂63由設置于吊架61上的液壓站64進行控制以使得抓臂63的長度可伸縮。這樣就現了位于同一端的兩個抓鉤62之間的距離可調節(jié),也就是吊運裝置60所吊運的兩個集裝箱側墻2之間的距離可調節(jié)。由于各種原因,每次所分離出的兩個集裝箱側墻2倚靠在承接裝置50上時,其兩個頂邊的距離均存在一定的差異,無法做到完全一致,因此,設置距離可調節(jié)的抓鉤62即可根據兩個集裝箱側墻2的頂邊的實際距離調節(jié)抓鉤62之間的距離,實現對集裝箱側墻2的快速抓取,提高吊運效率。另一方面,在吊運裝置60將集裝箱側墻2吊運至總裝臺的過程中,還可以根據所要組裝的集裝箱的寬度,在吊運過程中即控制液壓站64通過抓臂63調節(jié)抓鉤62之間的距離,也即調節(jié)所吊運的兩個集裝箱側墻2之間的寬度,使其與所要組裝的集裝箱的寬度相適應,這樣就省去了將集裝箱側墻2吊運到位以后再進行位置調整的時間,對于非標準集裝箱,比如超寬箱或者窄箱也有很高的適應性,提高了集裝箱的組裝效率。優(yōu)選地在每個抓鉤62上還設置有鎖緊油缸65,以使得抓鉤62在抓緊集裝箱側墻2時保持鎖緊狀態(tài),防止吊運過程中抓鉤62的松脫導致集裝箱側墻2掉落從而引起安全問題。

      優(yōu)選地,在兩個承接裝置50之間還設置有操作臺70,以便于對集裝箱側墻存儲及上總裝系統1進行人工操作或者檢修等。

      可以理解的是,為了自動化考慮,在本實用新型所示的集裝箱側墻存儲及上總裝系統中,集裝箱側墻由輸送裝置轉移至存儲裝置以及集裝箱側墻由存儲裝置中分離出分別通過推料裝置和出料裝置完成,而在應用中,根據實際情況,這兩個步驟也可以由人工或其他方式完成。

      下面對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集裝箱側墻存儲及上總裝系統1的工作過程進行詳細介紹。

      生產好的集裝箱側墻2若不需要即時參與集裝箱組裝時,則要先存儲待到需要參與組裝時再轉運至總裝臺。此時,需要將集裝箱側墻2通過行車或其他工具由生產工位轉移至輸送裝置20上并通過輸送裝置20轉運至存儲裝置10處。集裝箱側墻2在此轉運過程中以大致傾斜放置的狀態(tài)倚靠在輸送裝置20的輸送墻22上。當集裝箱側墻2到達輸送裝置20的末端時,輸送裝置20保持停止,推料裝置30和存儲裝置10同時動作。上推料氣缸31作用于集裝箱側墻2的中部靠上的位置對其施加朝向存儲裝置10的力,下推料氣缸32作用于集裝箱側墻2的靠近底部的位置對其施加朝向存儲裝置10的力,以使得集裝箱側墻2從輸送裝置20轉移至存儲裝置10同時將集裝箱側墻2大致傾斜放置的狀態(tài)調整至豎直放置的狀態(tài)以進行存儲。當集裝箱側墻2被推料裝置30推送至存儲裝置10處時,集裝箱側墻2的頂邊和底邊分別抵靠在頂邊齒鏈11的下表面和底邊齒鏈12的上表面的齒的側面上。此時頂邊齒鏈11和底邊齒鏈12分別繞各自的軸轉動,使得頂邊齒鏈11的下表面和底邊齒鏈12的上表面朝向存儲裝置10的內側移動,集裝箱側墻2在推料裝置30的推力作用下也向存儲裝置10的內側移動,移動過預定的距離后,集裝箱側墻2的頂邊和底邊的朝向輸送裝置20的一側也抵靠于頂邊齒鏈11的下表面和底邊齒鏈12的上表面的齒的側面,此時集裝箱側墻2的頂邊和底邊分別被頂邊齒鏈11的下表面和底邊齒鏈12的上表面的齒槽所夾持固定,推料裝置30停止動作并收回,這樣就完成了集裝箱側墻2在存儲裝置10上的以豎直狀態(tài)放置的存儲。

      當需要將存儲的集裝箱側墻2轉運至總裝臺參與集裝箱的組裝時,應先將存儲的集裝箱側墻2從存儲裝置10中分離至承接裝置50上,再由吊運裝置60吊運至總裝臺參與組裝。

      具體地,被存儲的集裝箱側墻2隨頂邊齒鏈11和底邊齒鏈12的繞各自軸的轉動移動至存儲裝置10的內側邊緣,此時出料裝置40的氣缸動作,對此集裝箱側墻2的上部靠近頂邊的位置施加朝向承接裝置50的力,集裝箱側墻2的頂邊即脫離頂邊齒鏈11并最終倚靠在承接裝置50的側墻取料架51上,此時出料裝置40的氣缸即可停止動作并收回。集裝箱側墻2的底邊則隨底邊齒鏈12的轉動移動至承接裝置50的承接部52上。如此集裝箱側墻2從存儲裝置10分離出來并以傾斜狀態(tài)倚靠在承接裝置50上。然后吊運裝置60動作,首先吊運裝置60高度下降至抓鉤62能夠抓取集裝箱側墻2的頂邊的位置,控制液壓站64動作根據兩個集裝箱側墻2的頂邊的距離調整抓臂63的長度使抓鉤62能夠分別對應地抓取兩個集裝箱側墻2的頂邊,并控制抓鉤62抓緊集裝箱側墻2的頂邊。此時鎖緊油缸65動作使得抓鉤62保持抓緊狀態(tài)以防止松脫。然后控制吊運裝置60將兩個集裝箱側墻2吊運至總裝臺參與集裝箱的組裝即可。在吊運過程中還可以調整兩個集裝箱側墻2的距離使之與所要組裝的集裝箱的寬度相適應。這樣即完成集裝箱側墻上總裝的工序。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集裝箱側墻存儲與上總裝系統,能夠實現集裝箱側墻的自動存儲與自動上總裝,具有非常高的自動化程度,大大節(jié)省了人工的使用,提高了安全性。將集裝箱側墻以豎直放置的狀態(tài)進行存儲,可以有效地避免集裝箱側墻產生變形等不利于組裝的因素,從而保證集裝箱產品的生產質量。采用可調節(jié)的吊具對集裝箱側墻進行轉運,使得在吊運過程中即可完成兩個集裝箱側墻距離的調整,節(jié)省了組裝時的調整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已經通過上述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應當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只是用于舉例和說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將本實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實施例范圍內。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教導還可以做出更多種的變型和修改,這些變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范圍以內。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由附屬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范圍所界定。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