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消聲設備制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上板下板咬合機。
背景技術:
目前,噪聲控制設備加工主要以傳統(tǒng)的板金加工方式進行,采用剪板機進行剪板下板,然后用折彎機進行折彎成型材,將型材通過焊接和鉚打接成形,此加工主要以人工為主,以師傅帶徒弟的方法加工制作,產品質量以工人的技術水平而定,難以穩(wěn)定,導致工作效率低以及產量低;
而且,我們公司研發(fā)的成型機可以實現(xiàn)將上板板材和下板板材的兩邊各滾壓5~15mm的折邊及2mm倒鉤,若采用人工進行壓合,大大增加了人力的使用,提高制造成本,并且人工進行壓合,很容易出現(xiàn)局部壓合不徹底,導致壓合效果差影響產品質量。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上板下板咬合機,解決產品質量以工人的技術水平而定,難以穩(wěn)定,導致工作效率低以及產量低以及人工進行壓合制造成本高和壓合效果差影響產品質量的問題。
本發(fā)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上板下板咬合機,包括機架、壓合部件和托料部件,所述托料部件設置在所述機架內側,所述托料部件與所述機架可轉動連接,所述壓合部件平行設置于所述托料部件上方,所述壓合部件可轉動設置在機架上。
進一步,所述壓合部件包括傳動軸和兩個壓滾,所述傳動軸可轉動設置在機架上,兩個所述壓滾可拆卸套設在所述傳動軸的兩端上,兩個所述壓滾與被壓合件的兩側邊緣上表面滾動連接。
進一步,所述托料部件包括托滾和用于為所述托滾提供動能的驅動電機,所述托滾可轉動設置在機架上,所述托滾與所述傳動軸平行設置,所述驅動電機設置在所述機架上。
進一步,所述托滾上設置有限位部件。
進一步,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兩個限位輪,兩個所述限位輪設置在所述被壓合件的兩側,兩個所述限位輪可拆卸套設在所述托滾的兩端上。
進一步,還包括同步傳動部件,所述同步傳動部件分別與所述壓合部件和托料部件傳動連接。
進一步,所述同步傳動部件包括第一傳動鏈輪、第二傳動鏈輪、第三傳動鏈輪和第四傳動鏈輪,所述第一傳動鏈輪固定設置所述壓合部件上,所述第四傳動鏈輪固定設置所述托料部件上,所述第二傳動鏈輪和第三傳動鏈輪可轉動固定設置在所述機架上,所述第二傳動鏈輪和第三傳動鏈輪上均設置有傳動齒輪,所述第二傳動鏈輪和第三傳動鏈輪通過所述傳動齒輪傳動連接,所述第一傳動鏈輪與所述第三傳動鏈輪傳動連接,所述第二傳動鏈輪與所述第四傳動鏈輪傳動連接。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上板下板咬合機,包括機架、壓合部件和托料部件,所述托料部件設置在所述機架內側,所述托料部件與所述機架可轉動連接,所述壓合部件平行設置于所述托料部件上方,所述壓合部件可轉動設置在機架上。這樣,在加工時,被壓合件的上板和下板由傳送機傳送到壓合部件和托料部件位置處,下板在托料部件上進行送料,由于壓合部件平行設置于所述托料部件上方,上板經(jīng)過壓合部件的壓合處理,壓合部件將上板邊緣位置的倒鉤壓合至下板的折邊內,實現(xiàn)被壓合件的壓合處理;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而言具有的優(yōu)點是:有效保證產品質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保證產量以及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一種上板下板咬合機正視圖;
圖2為本發(fā)明一種上板下板咬合機左視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5、機架,6、傳動軸,7、壓滾,8、托滾,9、限位輪,10、第一傳動鏈輪,11、第二傳動鏈輪,12、第三傳動鏈輪,13、第四傳動鏈輪,14、傳動齒輪。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fā)明的范圍。
如圖1-圖2所示,本發(fā)明提供一種上板下板咬合機,包括機架5、壓合部件和托料部件,所述托料部件設置在所述機架5內側,所述托料部件與所述機架5可轉動連接,所述壓合部件平行設置于所述托料部件上方,所述壓合部件可轉動設置在機架5上。這樣,在加工時,被壓合件的上板和下板由傳送機傳送到壓合部件和托料部件位置處,下板在托料部件上進行送料,由于壓合部件平行設置于所述托料部件上方,上板經(jīng)過壓合部件的壓合處理,壓合部件將上板邊緣位置的倒鉤壓合至下板的折邊內,實現(xiàn)被壓合件的壓合處理;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而言具有的優(yōu)點是:有效保證產品質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保證產量以及成本低。
本發(fā)明的上板下板咬合機,如圖1-圖2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可以是:所述壓合部件包括傳動軸6和兩個托滾7,所述傳動軸6可轉動設置在機架5上,兩個所述托滾7可拆卸套設在所述傳動軸6的兩端上,兩個所述托滾7與被壓合件的兩側邊緣上表面滾動連接。這樣,當被壓合件傳送至托滾7下方時,由于兩個托滾7與被壓合件的兩側邊緣上表面滾動連接,且兩個托滾7可拆卸套設在所述傳動軸6上,傳動軸6可轉動設置在機架5上,托料部件帶動被壓合件向出料方向移動,帶動托滾7轉動并對被壓合件的上板和下板進行壓合,由于托滾7在傳動軸6的作用下實習與被壓合件滾動連接,大大減少兩者之間的摩擦力,減小裝置的負荷,提高工作效率。進一步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托料部件包括托滾8和用于為所述托滾8提供動能的驅動電機,所述托滾8可轉動設置在機架5上,所述托滾8與所述傳動軸6平行設置,所述驅動電機設置在所述機架5上。這樣,驅動電機為托滾8提供動能,使得托滾8進行轉動,被壓合件在托滾8的帶動下,被壓合件向出料方向移動帶動托滾7轉動并對被壓合件的上板和下板進行壓合,由于托滾7在傳動軸6的作用下實習與被壓合件滾動連接,大大減少兩者之間的摩擦力,減小裝置的負荷,提高工作效率。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托滾8上設置有限位部件。這樣,通過在托滾8上設置限位部件,有效防止上板和下板在輸送過程中發(fā)生錯位的現(xiàn)象發(fā)生,使得上板和下板在卡接位置對齊,保證上板和下板有效壓合,提高工作精度,減少返工現(xiàn)象。進一步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兩個限位輪9,兩個所述限位輪9設置在所述被壓合件的兩側,兩個所述限位輪9可拆卸套設在所述托滾8的兩端上。這樣,在被壓合件的兩側設置兩個限位輪9,通過限位輪9對被壓合件的上板和下板進行位置限定,防止上板和下板向兩側產生位置移動,使得上板和下板在卡接位置對齊,保證上板和下板有效壓合,提高工作精度,減少返工現(xiàn)象。
本發(fā)明的上板下板咬合機,如圖1-圖2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可以是:還包括同步傳動部件,所述同步傳動部件分別與所述壓合部件和托料部件傳動連接。這樣,設置同步傳動部件使得壓合部件和托料部件實現(xiàn)同步運動,使得上板、下板的給進速度一致。進一步,所述同步傳動部件包括第一傳動鏈輪10、第二傳動鏈輪11、第三傳動鏈輪12和第四傳動鏈輪13,所述第一傳動鏈輪10固定設置所述壓合部件上,所述第四傳動鏈輪13固定設置所述托料部件上,所述第二傳動鏈輪11和第三傳動鏈輪12可轉動固定設置在所述機架5上,所述第二傳動鏈輪11和第三傳動鏈輪12上均設置有傳動齒輪14,所述第二傳動鏈輪11和第三傳動鏈輪12通過所述傳動齒輪14傳動連接,所述第一傳動鏈輪10與所述第三傳動鏈輪12傳動連接,所述第二傳動鏈輪11與所述第四傳動鏈輪13傳動連接。這樣,當托料部件轉動時,帶動第四傳動鏈輪13進行轉動,由于第一傳動鏈輪10固定設置所述壓合部件上,所述第四傳動鏈輪13固定設置所述托料部件上,第二傳動鏈輪11和第三傳動鏈輪12可轉動固定設置在機架5上,第二傳動鏈輪11和第三傳動鏈輪12上均設置有傳動齒輪14,第二傳動鏈輪11和第三傳動鏈輪12通過傳動齒輪14傳動連接,第一傳動鏈輪10與第三傳動鏈輪12傳動連接,第二傳動鏈輪11與第四傳動鏈輪13傳動連接,其連接特征可以實現(xiàn)第一傳動鏈輪10和第四傳動鏈輪13同步轉動,進而實現(xiàn)托料部件和壓合部件同步轉動,使得上板、下板的給進速度一致。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