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沖壓模具
技術(shù)領域:
,具體涉及一種拉延模分模線位置的確定方法及計算器。
背景技術(shù):
:拉延模是在壓床的作用下,通過凸模、凹模、壓邊圈的聯(lián)合作用使平板狀坯料經(jīng)過塑性變形得到穩(wěn)定空間形狀的一種工藝裝備。分模線的作用是將凸模和壓邊圈分開,合適的分模線的位置對零件的成形起到重要作用:分模線過遠成形易起皺,并且浪費原材料;分模線過近,可能會出現(xiàn)開裂,研修模具會影響到修邊線以內(nèi)的產(chǎn)品質(zhì)量。每個零件需要一套對應的拉延模,目前,在制造拉延模的過程中,確定分模線的步驟如圖1所示,先根據(jù)零件輪廓確定修邊線的位置,再由工程師的初步估算確定分模線的位置,然后對分模線拉伸-用壓料面分割-拔錐-倒凸模圓角,得到外形輪廓如圖2所示的凸模,檢查凸模圓角水平切線的切點至產(chǎn)品修邊線的距離,切點至產(chǎn)品修邊線距離需要控制在5~10mm之內(nèi),若距離超出該范圍,工程師們必須重新調(diào)整分模線位置,重復以上步驟,直到不超出范圍位置。這種方式效率低下,且會造成原材料的大量浪費,增加制造成本。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拉延模分模線位置的確定方法及計算器,能夠一次性準確地找到分模線的位置,提高效率,降低模具制造成本。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拉延模分模線位置的確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確定修邊線的位置:不需要翻邊的零件,其外形輪廓線即為修邊線;需要翻邊的零件,其外形輪廓線向外偏移距離d即為修邊線,d為翻邊的寬度;ii、根據(jù)公式l=h*tanθ+r/cosθ-r*tanθ+c計算分模線與修邊線的距離,其中,l為分模線到修邊線的距離;h為壓料面的高度,滿足100mm≥h≥15mm;θ為拔模角度,根據(jù)零件板料的厚度t和零件的拉延深度確定,零件板料的厚度t越大,θ越大,零件的拉延深度越大,θ越大,且滿足θmin+10°≥θ≥θmin,θmin為θ的最小值;r為凸模圓角的半徑,對于拉延深度小于100mm的零件,滿足8t≥r≥4t;對于拉延深度大于或等于100mm的零件,r≥10t;c為凸模圓角水平切線的切點到修邊線的距離,滿足10mm≥c≥5mm;iii、將修邊線向外偏移距離l,即得到分模線。還提供了一種拉延模分模線位置確定計算器,采用公式l=h*tanθ+r/cosθ-r*tanθ+c計算分模線與修邊線的距離l。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拉延模的分模線位置確定方法,能夠一次性地計算出分模線與修邊線的距離l,再將修邊線向外偏移距離l即得到滿足要求的分模線,避免了反復試驗,效率高,節(jié)省時間,降低模具制造成本。拉延模分模線位置確定計算器,使用時,將h、θ、r和c輸入計算器,計算機立刻算出分模線與修邊線的距離l,替代人工計算,十分方便快捷,且保證計算的準確性。附圖說明圖1是現(xiàn)有技術(shù)中分模線的確定流程圖;圖2是凸模的外形輪廓圖;圖3是分模線位置確定圖;圖4是本發(fā)明的凸模制造流程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如圖3所示,申請人通過大量的、長時間的工作積累,發(fā)現(xiàn)滿足要求的分模線所在的位置范圍中,全部包含補充面與連接面的交點位置d,因此提出設想:是否能夠?qū)⒀a充面與連接面的交點d作為固定的分模線位置,而不需要每次都取多個位置進行驗證。經(jīng)過對多種不同零件的試驗,驗證了設想的準確性。分模線選定在此處,不僅能夠滿足使用要求,還能夠方便地計算出分模線到修邊線的具體距離,設計不同零件的模具時,能夠快速地找準分模線在該模具的具體位置。根據(jù)圖3所示,分模線所在位置到修邊線的距離l可根據(jù)l=a+b+c算出,在rt△akd中,因為ak=h.tanθ,所以a=ak=h.tanθ。在rt△ofe中,oe=of/cosθ,在rt△abe中,be=ab*tanθ。因為:b=ob;ob=oe-be;r=of=ab所以:b=ob=of/cosθ-ab.tanθ=r/cosθ-r.tanθ綜上可得:l=h*tanθ+(r/cosθ-r*tanθ)+c因此,如圖4所示,本發(fā)明的拉延模的分模線位置確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確定修邊線的位置:不需要翻邊的零件,其外形輪廓線即為修邊線;需要翻邊的零件,其外形輪廓線向外偏移距離d即為修邊線,d為翻邊的寬度。部分零件在拉延后,需要進行翻邊,再進行其他加工,因此,需要在外形輪廓線的基礎上向外偏移翻邊寬度的距離d作為修邊線。ii、根據(jù)公式l=h*tanθ+r/cosθ-r*tanθ+c計算分模線與修邊線的距離,其中,l為分模線到修邊線的距離;h為壓料面的高度,即壓料面到合模面的距離,滿足100mm≥h≥15mm,具體根據(jù)零件拉延的成形性確定,對于復雜的、成形性較差的零件,h值取小值,倒凸凹圓角后,凸模側(cè)壁可以沒有直線段;對于成形剛度差、拉延淺的零件,h值取大值,倒凸凹圓角后,保證凸模側(cè)壁留有10~20mm直線段。θ為拔模角度,根據(jù)零件板料的厚度t和零件的拉延深度確定,零件板料的厚度t越大,θ越大,零件的拉延深度越大,θ越大,且滿足θmin+10°≥θ≥θmin,θmin為θ的最小值。θmin的具體值根據(jù)經(jīng)驗確定,可參照下表:t(mm)0.60.70.80.91.01.21.41.61.82.0θmin(°)5.78.09.210.311.513.916.218.621.123.5r為凸模圓角的半徑,對于拉延深度小于100mm的零件,滿足8t≥r≥4t;對于拉延深度大于或等于100mm的零件,r≥10t。c為凸模圓角水平切線的切點到修邊線的距離,滿足10mm≥c≥5mm。如果c值小于5mm,鉗工研修凸模圓角受到限制,不利于模具研修,如果c值大于10mm,將造成原材料的浪費。iii、將修邊線向外偏移距離l,即得到分模線。上述h、θ、r和c值均不是定值,一般是根據(jù)零件的板料厚度、零件復雜程度確定,對于復雜程度不高的常規(guī)零件,h、θ、r和c的取值和計算出的l值可參照下表:tc(5-10mm)hθrabl0.76208102.88.7180.862510129.710.1260.962011123.99.920162012134.310.5211.262014135.010.2211.462018146.510.223tc(5-10mm)hθrabl1.662018146.510.2231.862021157.710.324262024158.99.725在設計或制造模具時,直接根據(jù)t值在上表中查找到相應的l值即可,可省略計算的步驟,進一步提高效率。拉延模分模線位置確定計算器,采用公式l=h*tanθ+r/cosθ-r*tanθ+c計算分模線與修邊線的距離l。根據(jù)上述公式編寫計算器程序并將程序輸入計算器芯片,使用時,只需要輸入h、θ、r和c值,計算器就能夠快速地計算出l值,替代人工計算,十分方便快捷,且保證計算的準確性。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shù)人員來說,本發(fā)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