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鈍化性金屬材料表面改性技術領域,其具體涉及一種不銹鋼表面多孔結構的非均勻電化學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不銹鋼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工藝性能和耐腐蝕性能等,在工業(yè)生產(chǎn)和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近年來,隨著研究尺度的減小,其在微機械領域如微流體傳輸、生物醫(yī)療等方面的應用價值越發(fā)凸顯。潤濕及粘附性能是固體材料重要的表面性能,在微機械研究領域不可忽視,其直接影響機械的使用性能,如微機械的潤滑、微流體的減阻、植入性醫(yī)療器械的載藥、替代性醫(yī)療器械的生物相容性等。
微觀結構是影響材料表面性能的重要因素,而多孔結構是表面微結構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現(xiàn)有的一些方法由于加工原理的限制并不適用于不銹鋼材料,如脫合金法,陽極氧化法等,而少數(shù)能夠用于不銹鋼材料的方法(如電化學加工法等)由于工藝復雜、成本高、無法適用于復雜形狀表面等原因使其應用受到限制。不銹鋼是典型的鈍化性金屬,其表面容易發(fā)生小孔腐蝕(即點蝕)而形成孔洞,這是一種典型的電化學局部腐蝕形式,通常認為小孔腐蝕形成數(shù)量少,破壞性強,因此有關不銹鋼表面小孔腐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避免腐蝕的發(fā)生。本發(fā)明采用非均勻電化學加工方法在其表面加工數(shù)十微米的多孔結構,以期改善其表面性能,使其得到更好的利用,該方法亦可以推廣至其他鈍化性金屬材料。
擠壓法是在外力作用下,使基體材料表面發(fā)生塑性變形而在表面構建微觀結構的方法。華南理工大學湯勇等人在銅管的內壁加工出微溝槽結構,用于改善其傳熱性能。該方法所需設備復雜,且只適用于部分較軟的材料,如鋁、銅等。
粉末燒結法是一種較為成熟的表面多孔結構制造方法,它是在金屬基體表面涂上粘結劑溶液后,把金屬粉末均勻鋪開使其粘在基體上,待粘結劑溶液風干后將其燒結,在氧氣保護下加熱至金屬粉末表面熔化,恒溫約20min,使粘結劑分解揮發(fā),粉末與基體連成一體,形成多孔金屬表面。美國、日本、德國等發(fā)達國家采用該方法來提高熱管的傳熱,國內的華南理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也對此方法開展了大量研究。該方法的工藝簡單、成本低,但表面的孔隙率不高,并且連接強度較低。
電化學加工的影響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電源和電解液,本發(fā)明通過試驗研究電源和電解液參數(shù)對非均勻電化學加工過程及表面孔洞形貌的影響規(guī)律,為實際加工提供理論指導。
擠壓法是在外力作用下,使基體材料表面發(fā)生塑性變形而在表面構建微觀結構的方法。華南理工大學湯勇等人在銅管的內壁加工出微溝槽結構,用于改善其傳熱性能。該方法所需設備復雜,且只適用于部分較軟的材料,如鋁、銅等。
粉末燒結法是一種較為成熟的表面多孔結構制造方法,它是在金屬基體表面涂上粘結劑溶液后,把金屬粉末均勻鋪開使其粘在基體上,待粘結劑溶液風干后將其燒結,在氧氣保護下加熱至金屬粉末表面熔化,恒溫約20min,使粘結劑分解揮發(fā),粉末與基體連成一體,形成多孔金屬表面。美國、日本、德國等發(fā)達國家采用該方法來提高熱管的傳熱,國內的華南理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也對此方法開展了大量研究。該方法的工藝簡單、成本低,但表面的孔隙率不高,并且連接強度較低。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1、針對擠壓法只適用于部分較軟的材料,采用非均勻電化學加工方法可以在不銹鋼表面加工數(shù)十微米的多孔結構,以改善其表面性能,使其得到更好的利用,該方法亦可以推廣至其他鈍化性金屬材料;2、針對粉末燒結法表面的孔隙率不高,并且連接強度較低采用非均勻電化學加工方法在不銹鋼表面加工數(shù)十微米的多孔結構,以改善其表面性能。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提出一種不銹鋼表面多孔結構的非均勻電化學加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樣品制備、電解液濃度選取、及脈沖電源參數(shù)和電解液濃度的組合確定。
進一步的,其中的樣品制備具體包括:取amm厚304不銹鋼板,采用線切割或激光切割制備尺寸為xmm×ymm×zmm樣品,除加工表面外其余表面均采用環(huán)氧樹脂絕緣封裝,用砂紙對加工表面進行拋光,然后分別在丙酮及純水中超聲清洗去除油污及雜質,再進行冷風干燥,使被加工表面具有一致的表面狀態(tài)。
進一步的,其中的電解液為nano3溶液,所述電解液濃度選取濃度為大于等于20%。
進一步的,其中的脈沖電源參數(shù)和電解液濃度的組合確定為,選取電解液濃度為20%,并且選取脈沖電源參數(shù)為脈沖幅值為5v、頻率13k、占空比80%。
附圖說明
圖1是不同濃度nano3溶液中表面形貌圖
圖2是各加工表面局部形貌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出一種不銹鋼表面多孔結構的非均勻電化學加工方法。包括樣品制備、制備裝置、nano3溶液濃度選取、及脈沖電源參數(shù)和電解液濃度的組合確定:
(1)樣品制備:取2mm厚304不銹鋼板,采用線切割或激光切割制備尺寸為5mm×5mm×2mm樣品,除加工表面外其余表面均采用環(huán)氧樹脂絕緣封裝。分別采用320#、800#、2000#、5000#砂紙對加工表面進行拋光,然后分別在丙酮及純水中超聲清洗去除油污及雜質,再進行冷風干燥,使被加工表面具有一致的表面狀態(tài)。
(2)制備裝置:采用脈沖電源,電解液為nano3溶液。
(3)電解液濃度選?。?/p>
為了對比不同濃度nano3溶液中孔洞生長及分布特征,設計如下試驗:采用nano3溶液濃度分別為5%、10%、15%、20%,試驗參數(shù)為恒定電壓5v(陽極過電壓約2.2v),由于加工表面的形貌是隨時間不斷變化的,到加工后期,表面孔洞大量產(chǎn)生,大部分孔洞彼此連接難于區(qū)分,為了便于研究電解液濃度對孔洞生長特性的影響,選擇加工時間為2min,使孔洞生長還處于早期階段。加工后,在激光共聚焦顯微鏡下觀察各樣片表面局部二維形貌,結果如圖1所示,可知,孔洞的溶解速度隨電解液濃度的增大而增大,nano3溶液的濃度越高,其溶液中離子越多,電導率越大,電阻越小,因而陽極表面的電流密度更大,材料的溶解速度也更快,故應選取濃度高的nano3溶液。,
(4)脈沖電源參數(shù)和電解液濃度的組合確定
脈沖電源有三個可調參數(shù),即幅值參數(shù)v,頻率參數(shù)f,占空比d,電解液濃度也是影響電化學加工材料溶解過程的重要因素,因此選取這四個因素,每個因素取三個水平,具體參數(shù)值見表1
表1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表
考查指標為孔洞分布密度、孔洞生長速度和表面孔洞覆蓋率。每個試驗重復兩次,各加工表面局部形貌如圖2所示。
對各加工表面圖像進行處理,統(tǒng)計各指標結果見表2
表2正交試驗安排與實驗結果
采用正交試驗方法,以脈沖幅值、頻率、占空比及電解液濃度為影響因素,以孔洞生長速度、孔密度和表面孔洞覆蓋率為評價指標,研究加工參數(shù)對各指標的影響規(guī)律。結果表明,脈沖幅值為5v、頻率13k、占空比80%及電解液濃度為20%制備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