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機械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通用型沖壓復合模自動取料裝置。
背景技術:
:
復合模是指在沖壓的一次行程過程中,在同一工位上同時完成兩道或兩道以上沖壓工序的模具。復合模具有尺寸精度較高、生產效率高等優(yōu)點,在生產中廣泛獲得應用。倒裝復合模沖壓后的工件在模具表面,而正裝復合模沖壓后的工件和廢料都在模具表面,這些一般都需要機械手或人工取出。機械手可能由于反應遲鈍或故障被沖頭損壞,人工取料不僅嚴重降低了生產的效率而且操作不安全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現(xiàn)有的裝置采用電動機帶動偏心輪轉動,偏心輪上通過銷釘和連桿,帶動滑塊在導軌中來回移動,從而造成滑塊上的電磁鐵爪手完成吸住工件,并往復運動,完成自動取件動作。現(xiàn)有裝置存在如下不足之處:
1、需要額外的電機作為動力,成本較高。
2、取件必須要求上模的開合模運動時不能與取件機構相碰,否則會引起事故。而該裝置的來回往復的取件動作,與壓力機的開模和合模運動無關,所以不易協(xié)調一致,容易發(fā)生上模運動時與取件機構相碰,造成沖頭或取件機構損壞。
3、由于不同壓力機和模具的閉合高度不同,所以不同模具取件的高度是不一樣的,而該裝置取件高度無法調節(jié),適用范圍窄。
4、取件裝置不僅要取件,而且還要順利卸掉取出的工件或廢料,才能正常工作,但該裝置只完成取料,無法順利卸料。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
為了彌補現(xiàn)有技術問題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通用型沖壓復合模自動取料裝置,可以根據(jù)不同模具的取件高度不同,取件高度可以很方便的進行調節(jié),從而可以適用于大部分復合模具的自動取件。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通用型沖壓復合模自動取料裝置,包括沖壓上模板與沖壓下模板上下滑動安裝構成的沖壓復合模,其特征在于,
所述沖壓復合模一側安裝有底座,底座上方安裝有支撐框架,底座與支撐框架之間設有螺桿升降裝置,所述支撐框架前后側內壁前端安裝有墊板,兩塊墊板與支撐框架右側內壁之間設有導桿;
所述的導桿上滑動安裝有伸向沖壓上模板與沖壓下模板之間的取件板,取件板上端面前部嵌入安裝有磁鐵;
所述的沖壓上模板前端面、沖壓下模板前端面、取件板上端面后部均設有吊環(huán)螺栓,各個吊環(huán)螺栓之間通過鋼絲繩穿接相連。
所述的通用型沖壓復合模自動取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呈倒置的u型,前后側板上相對應位置設有用于螺桿升降裝置用的下導向槽,前后側板外壁底部還前后水平延伸設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間隔設置有固定槽,固定槽為向外的開口槽。
所述的通用型沖壓復合模自動取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框架包括前后側板及二者相對面之間設有的底板,所述的前后側板左端通過螺釘固定有左端蓋,右端設有右端蓋,右端蓋由導桿固定在框架上,導桿左端帶有螺紋固定在墊板上;所述的前側板、后側板上開設有螺桿升降裝置用上導向槽。
所述的通用型沖壓復合模自動取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桿升降裝置包括底座前后端面分別設置的兩根下連桿、支撐框架前后端面分別設置有兩根上連桿,其中底座前后端面兩根下連桿中部鉸接安裝呈x形,x形的兩根下連桿右下腳鉸接安裝于底座前后側板相對應位置的外壁上,左下角滑動安裝于底座的下導向槽中;
所述的支撐框架前后端面兩根上連桿中部鉸接安裝呈x形,x形的兩根連桿右上角鉸接于支撐框架前后側板相對應位置的外壁上,左上角滑動安裝于支撐框架的上導向槽中;
所述的底座前后端面的x形下連桿上端、支撐框架前后端面x形上連桿下端相對面分別通過縱向的前軸和后軸轉動安裝連成一體,前軸和后軸中部相對應位置設有橫向貫穿的通孔,螺桿沿著通孔穿過前后軸,螺桿的螺紋段末端外壁上設有限位凸臺,其中前軸的通孔內設有內螺紋,后軸的通孔內壁不具有內螺紋,后軸通孔前端設有后軸端蓋,后軸端蓋旋合安裝于后軸通孔前端的圓凸臺上,螺桿的尾部設有操作手柄。
所述的通用型沖壓復合模自動取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塊墊板的前端面均間隔安裝有導向輪,導向輪中部設有卡槽。
所述的通用型沖壓復合模自動取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件板上端面兩側對稱設有橫向的導軌,橫向的導軌上端卡扣于導向輪的卡槽內,取件板右端一體成型的肩部,肩部寬度大于取件板,肩部的前后兩端滑動安裝于導桿上,導桿上套裝有彈簧,彈簧前、后兩端分別固定于墊板、肩部相對面上。
所述的通用型沖壓復合模自動取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沖壓上模板前端面間隔安裝有兩個吊環(huán)螺栓,兩個吊環(huán)螺栓分別安裝于沖壓上模板前端面的前拐角及中部,沖壓下模板前端面前拐角處安裝有一個吊環(huán)螺栓,此吊環(huán)螺栓水平面內投影位于沖壓上模板前拐角的吊環(huán)螺栓外側;取件板上端面后側中部設有一個吊環(huán)螺栓,各個吊環(huán)螺栓通過鋼絲繩穿接相連。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
1、本發(fā)明并不只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模具;可以作為獨立的工裝安裝在模具一側,不需對壓力機和模具進行改造;
2、本發(fā)明可以僅憑借壓力機的開合模動作就能完成自動卸料,而不需額外的動力;
3、本發(fā)明還與壓力機的開合模工作自動協(xié)調,當上模上行時,取件板自動伸入模具里面,當上模達到上死點時,取件板伸入模具最里面進行取料;當上模下行時,取件板立即退出模具,以免與上模相碰;取件板退出模具后能夠自動卸料,為下一取件工作做準備;
3、由于不同模具的取件高度不同,本發(fā)明可以很方便的進行調節(jié)取件高度,從而可以適用于大部分復合模具的自動取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俯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a-a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
通用型沖壓復合模自動取料裝置,包括沖壓上模板1與沖壓下模板2上下滑動安裝構成的沖壓復合模,
沖壓復合模一側安裝有底座3,底座3上方安裝有支撐框架4,底座3與支撐框架之間設有螺桿升降裝置,支撐框架4前后側內壁前端安裝有墊板5,兩塊墊板5與支撐框架右側內壁之間設有導桿6;
導桿6上滑動安裝有伸向沖壓上模板1與沖壓下模板2之間的取件板7,取件板7上端面前部嵌入安裝有磁鐵8;
沖壓上模板1前端面、沖壓下模板2前端面、取件板7上端面后部均設有吊環(huán)螺栓9,各個吊環(huán)螺栓之間通過鋼絲繩10穿接相連。
沖壓下模板2上端面左側兩個拐角處設有導柱11,沖壓上模板2上設有貫穿安裝的、與導柱相配合的導套12,導柱11、導套12實質屬于沖壓模架中后側導柱模架,本發(fā)明安裝在模架旁邊,沖壓模架可以是任一標準模架,不限于圖中模架。
底座3呈倒置的u型,前后側板上相對應位置設有用于螺桿升降裝置用的下導向槽13,前后側板外壁底部還前后水平延伸設置有固定板14,固定板14上間隔設置有固定槽15,固定槽15為向外的開口槽。
支撐框架4包括前后側板及二者相對面之間設有的底板,前后側板左端通過螺釘固定有左端蓋,右端設有右端蓋,右端蓋由導桿固定在框架上,導桿6左端帶有螺紋固定在墊板5上;前側板、后側板上開設有螺桿升降裝置用上導向槽16,左端蓋可以作為卸料板使用。
螺桿升降裝置包括底座前后端面分別設置的兩根下連桿18、支撐框架前后端面分別設置有兩根上連桿17,其中底座前后端面兩根下連桿18中部鉸接安裝呈“x”形,“x”形的兩根下連桿右下腳鉸接安裝于底座前后側板相對應位置的外壁上,左下角滑動安裝于底座的下導向槽13中;
支撐框架4前后端面兩根上連桿17中部鉸接安裝呈“x”形,“x”形的兩根連桿右上角鉸接于支撐框架前后側板相對應位置的外壁上,左上角滑動安裝于支撐框架的上導向槽16中;
底座前后端面的“x”形下連桿上端、支撐框架前后端面“x”形上連桿下端相對面分別通過縱向的前軸19和后軸20轉動安裝連成一體,
前軸19和后軸20中部相對應位置設有橫向貫穿的通孔21、22,通孔21、22形成后其兩端均設有一段圓凸臺,螺桿24沿著通孔穿過前后軸,螺桿24的螺紋段末端外壁上設有限位凸臺,其中前軸19的通孔內設有內螺紋,后軸20的通孔內壁不具有內螺紋,后軸20通孔22前端的圓凸臺外壁設有外螺紋并旋合有后軸端蓋23,后軸端蓋23內孔中設有與后軸相配合的內螺紋,螺桿的尾部設有操作手柄25。
當螺桿24旋轉時后軸20沒有內螺紋并且其與后軸端蓋23約束了螺桿24的限位凸臺部位,所以螺桿旋轉,后軸20不能移動,迫使前軸19在螺桿作用下向后軸靠攏,從而將螺桿升降裝置升起,反之則下降。
兩塊墊板5的前端面均間隔安裝有導向輪26,導向輪26中部設有卡槽。
取件板7上端面兩側對稱設有橫向的導軌27,導軌27上端卡扣于導向輪26的卡槽內,取件板7的右端設有縱向的肩部28,肩部28寬度大于取件板7,肩部27的前后兩端滑動安裝于導桿6上,導桿6上套裝有彈簧29,其中彈簧前、后兩端分別固定于墊板5、肩部28相對面上。
沖壓上模板1前端面間隔安裝有兩個吊環(huán)螺栓,兩個吊環(huán)螺栓分別安裝于沖壓上模板1前端面的前拐角及中部,沖壓下模板2前端面前拐角處安裝有一個吊環(huán)螺栓,此吊環(huán)螺栓水平面內投影位于沖壓上模板前拐角的吊環(huán)螺栓外側;取件板7上端面后側中部設有一個吊環(huán)螺栓,各個吊環(huán)螺栓通過鋼絲繩穿接相連。
本發(fā)明工作原理如下:
本發(fā)明為主要由磁鐵8、取件板7、吊環(huán)螺栓9、鋼絲繩10、墊板5、導滑輪26、彈簧29、導桿6、支撐框架4、螺桿升降裝置、前軸19、后軸20、螺桿24、底座3等組成,能夠完成自動取料和任意調節(jié)取料高度的功能。
沖壓上模板1安裝兩個吊環(huán)螺栓9,沖壓下模板2和取件板7各安裝一個吊環(huán)螺栓9,鋼絲繩10穿過這4個吊環(huán)螺栓,并將它們連接起來;鋼絲繩10的長度可調,其長度為模具開模至上死點時,取件板7至模具內部的工件取件處所需的鋼絲繩長度。當開模時,模具的上模板上移,上模板和下模板的距離增大,而鋼絲繩的長度已經是調節(jié)好的固定值,導致沖壓上模板1上吊環(huán)螺栓與取件板上的吊環(huán)螺栓之間的鋼絲繩長度減少,由此迫使取件板7在鋼絲繩10的牽引下向模具方向運動。
取件板的上端面前后兩側為導軌27,可以在導滑輪26上進行導滑。除此外,取件板還在導桿6上進行滑動。取件板7在導桿滑動的同時,其后部的臺階肩將套在導桿上的彈簧29進行壓縮,當沖壓上模板運動到上死點時,彈簧29壓縮到最大程度,此時取件板7已經在鋼絲繩10的牽引下,到達模具的取料處。
取件板上7通過過盈配合安裝的磁鐵8恰好位于取件處,通過磁力將取件板上表面或下表面的工件或廢料吸住,完成取料。當合模時,沖壓上模板1下移,沖壓上模板1和下模板2的距離減少,造成沖壓上模板1的吊環(huán)螺栓與取件板7上的吊環(huán)螺栓之間的鋼絲繩長度增加,鋼絲繩松弛。此時取件板7在彈簧29回彈作用下向模具外側移動,直至支撐框架4右端蓋處。取件板7所吸附的工件或廢料由于無法通過取件板與支撐框架4的左端蓋之間間隙而被卸掉,從而完成卸料。
當順時針轉動螺桿24的操作手柄25,螺桿24發(fā)生旋轉。在旋合過程中由于后軸端蓋23約束作用,螺桿24至后軸端蓋23端面后無法軸向運動,而此時螺桿與前軸的通孔21相連的部位由于有螺紋連接,所以不僅發(fā)生旋轉還迫使前軸19、沿軸向靠近后軸20。由此前軸19和后軸20固定的兩根下連桿18、兩根上連桿17一端相互靠近,連桿升起。由此可以根據(jù)不同模具的高度完成卸料高度的調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