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鋁板沖壓前的雙面涂油設備。
背景技術:
薄鋁板卷材沖壓鋁部件時,需要在鋁板的雙面涂上一層薄油膜,這樣才能沖出小毛刺的鋁部件,現(xiàn)有技術中的沖產品時,不定時直接在模具工作表面上用刷子刷上一層潤滑油,這樣造成沖制產品時,工作效率低、產品質量不穩(wěn)定、潤滑油浪費大、沖床工作臺面及工作區(qū)地面到處都是油,并且油因涂的多,沖裁時油容易飛濺到作業(yè)員身上。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根據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種鋁板沖壓雙面涂油設備。能對需要沖壓的鋁板自動加油。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鋁板沖壓雙面涂油設備,其特征是,包括:
機架,其上設置有工作臺;
鋁卷板,安裝在支架上,相鄰機架放置;
下氈輥,兩端安裝在機架上且位于工作臺下方;
上氈輥,兩端安裝在機架上且位于工作臺上方,上氈輥直接壓在下氈輥上方;
油壺,通過機架懸掛在上氈輥的上方;
上油箱,經機架固定在油壺和上氈輥之間,上油箱的進口經管路連通到油壺的出口;
上滴油閥門,沿著鋁板寬度方向設置有多個,其進口與上油箱連通,其出口對準上氈輥的圓周面;上滴油閥門用于控制滴油量。
下油箱,安裝在下氈輥的下方,下氈輥的部分圓周面浸在下油箱內的油,下油箱的進口經過下油管、下滴油閥門連通油壺;
鋁卷板中的鋁板從工作臺上經上氈輥和下氈輥之間、再經工作臺臺面輸送到沖壓床加工。
由于上氈輥和上氈輥都有油,經滾動接觸后,能對鋁板上下均勻涂油。
作為優(yōu)選,所述上氈輥的兩端經拉簧懸掛在機架上。
為了控制鋁板的平整度,還包括:
第一限位輥,兩端安裝在所述工作臺的左側,所述鋁卷板中的鋁板從工作臺與第一限位輥之間的縫隙中穿過;
第二限位輥,兩端安裝在工作臺的右側,鋁卷板中的鋁板從工作臺與第二限位輥之間的縫隙中穿過;
第一限位輥、第二限位輥分別設置在上氈輥的左側和右側。
為了減少浪費,還包括:
回油板,固定在所述工作臺上且位于下氈輥的右側,回油板傾斜設置,最低部位于所述下油箱的上方,從所述鋁板滴下的油,能經回油板流入下油箱內。
為了能控制下氈輥的油面高度,還包括溢出管和回油壺,該溢出管的進口連通所述的下油箱,溢出管的進口高于所述下氈輥的最低圓周面,溢出管的出口連通回油壺,回油壺放置在所述機架上且位于下油箱的下方。
為了移動方便,所述機架的底部安裝有萬向輪。
所述油壺的出口設置有總閥門。
為了滴油均勻,所述上滴油閥門沿著鋁板寬度方向每間隔2-5cm設置一個。
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的有益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xiàn)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所示,一種鋁板沖壓雙面涂油設備,包括:
機架18,其上設置有工作臺;
鋁卷板1,安裝在支架上,相鄰機架18放置;
下氈輥4,兩端安裝在機架18上且位于工作臺下方;
上氈輥3,兩端安裝在機架18上且位于工作臺上方,上氈輥3直接壓在下氈輥4上方;
油壺5,通過機架18懸掛在上氈輥3的上方;
上油箱8,經機架18固定在油壺5和上氈輥3之間,上油箱14的進口經管路連通到油壺5的出口;
上滴油閥門2,沿著鋁板寬度方向設置有多個,其進口與上油箱14連通,其出口對準上氈輥3的圓周面;
下油箱14,安裝在下氈輥4的下方,下氈輥4的部分圓周面浸在下油箱14內的油,下油箱14的進口經過下油管13、下滴油閥門7連通油壺5;
鋁卷板1中的鋁板從工作臺上經上氈輥3和下氈輥4之間、再經工作臺臺面輸送到沖壓床17加工。
上氈輥3的兩端經拉簧9懸掛在機架18上。
還包括:
第一限位輥11,兩端安裝在工作臺的左側,鋁卷板1中的鋁板從工作臺與第一限位輥11之間的縫隙中穿過;
第二限位輥10,兩端安裝在工作臺的右側,鋁卷板1中的鋁板從工作臺與第二限位輥10之間的縫隙中穿過;
第一限位輥11、第二限位輥10分別設置在上氈輥3的左側和右側。
還包括:
回油板12,固定在工作臺上且位于下氈輥4的右側,回油板12傾斜設置,最低部位于下油箱14的上方,從鋁板滴下的油,能經回油板12流入下油箱14內。
還包括溢出管15和回油壺16,該溢出管15的進口連通下油箱14,溢出管15的進口高于下氈輥4的最低圓周面,溢出管15的出口連通回油壺16,回油壺16放置在機架18上且位于下油箱14的下方。
機架18的底部安裝有萬向輪。
油壺5的出口設置有總閥門6。
上滴油閥門2沿著鋁板寬度方向每間隔2-5cm設置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