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工件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用于工件加工的機器人臂拋光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技術中,為了提高機械工件的光潔度及質量性能,會在機械工件加工好之后對機械工件進行拋光處理,傳統(tǒng)的方式多為人工操作,不僅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也存在著因拋光質量均一性低,降低了機械工件的成品率,現有的方式多采用機械拋光,機械拋光雖解決了人工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的問題,但其存在著拋光輪不便調節(jié)、不能對工件進行不同位置、不同角度拋光的不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工件拋光過程存在的拋光效率低、拋光輪不便調節(jié)、不能對工件進行不同位置、不同角度拋光,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拋光質量均勻性好、工作效率高、拋光輪調節(jié)方便、能夠對工件進行不同位置、不同角度拋光的用于工件加工的機器人臂拋光裝置。
本發(fā)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用于工件加工的機器人臂拋光裝置,包括操作臺、定位室、固定座、臂梁、固定板、電機一、拋光輪和電控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臺設置在支架上,并在操作臺上設置有底座,所述的定位室上設置有定位塊,在定位室內設置有電機二,并在電機二上設置有主動輪,所述的固定座上設置有底梁、電機三,在電機三上設置有傳動軸,并將固定座通過電機三的傳動軸與底座連接,所述的底梁的一端上設置有電機四、連接槽,并在電機四上設置有傳動軸,所述的臂梁一端設置在連接槽內,并與電機四的傳動軸連接,另一端上設置有電機五,所述的電機五上設置有傳動軸,所述的固定板與電機五的傳動軸連接,所述的電機一設置在固定板上,并在電機一上設置有旋轉軸,所述的拋光輪通過安裝塊設置在旋轉軸上,所述的電控柜設置在操作臺上,并在電控柜上設置有控制按鈕,在操作臺的底座上設置有固定座,在固定座上設置有底梁,在底梁上設置有臂梁,在臂梁上設置有固定板,并在臂梁上的電機一的旋轉軸上設置有拋光輪,將底梁設置為隨固定板能夠在底座上旋轉的結構、臂梁在底梁上旋轉的結構、固定板在臂梁上旋轉的結構,能夠根據工件拋光需要,調節(jié)拋光輪的拋光位置及拋光角度,不僅能夠提高工件的拋光效率,也能提高工件的拋光質量,在旋轉軸與固定板的連接處設置有穩(wěn)定塊,提高了旋轉軸旋轉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進而提高拋光輪在工作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在定位塊上的限位槽內設置有緊固塊,并在緊固塊上設置有緊固齒,通過緊固塊、緊固齒,既能提高需要拋光的工件在定位塊上的牢固度,又能夠適應不同大小的工件,擴大了拋光裝置的適用范圍,進而能夠降低了制造多個裝置的成本。
所述的固定座通過電機三及電機三上的傳動軸設置為可在底座上旋轉的結構。
所述的電控柜通過連接線分別與電機一、電機二、電機三、電機四、電機五連接。
所述的定位塊上設置有從動輪、緊固孔、限位槽,并將從動輪通過皮帶與電機二的主動輪連接。
所述的限位槽內設置為緊固塊,并在緊固塊上設置有緊固齒。
所述的緊固齒設置為階梯狀結構。
所述的固定板與旋轉軸的連接處設置有穩(wěn)定塊。
所述的拋光輪通過安裝塊設置為可在旋轉軸上更換的結構。
有益效果:本發(fā)明在操作臺的底座上設置有固定座,在固定座上設置有底梁,在底梁上設置有臂梁,在臂梁上設置有固定板,并在臂梁上的電機一的旋轉軸上設置有拋光輪,將底梁設置為隨固定板能夠在底座上旋轉的結構、臂梁在底梁上旋轉的結構、固定板在臂梁上旋轉的結構,能夠根據工件拋光需要,調節(jié)拋光輪的拋光位置及拋光角度,不僅能夠提高工件的拋光效率,也能提高工件的拋光質量,在旋轉軸與固定板的連接處設置有穩(wěn)定塊,提高了旋轉軸旋轉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進而提高拋光輪在工作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在定位塊上的限位槽內設置有緊固塊,并在緊固塊上設置有緊固齒,通過緊固塊、緊固齒,既能提高需要拋光的工件在定位塊上的牢固度,又能夠適應不同大小的工件,擴大了拋光裝置的適用范圍,進而能夠降低了制造多個裝置的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固定座與底梁的連接結構。
圖3是本發(fā)明的部分結構示意圖,示意臂梁與固定板的連接結構。
圖4是本發(fā)明的部分結構示意圖,示意定位塊與緊固塊的連接結構。
圖5是本發(fā)明的部分結構示意圖,示意緊固塊與緊固齒的連接結構。
圖中:1.操作臺、2.定位室、3.固定座、4.臂梁、5.固定板、6.電機一、7.拋光輪、8.電控柜、9.支架、10.底座、11.電機二、12.定位塊、13.主動輪、14.從動輪、15.皮帶、16.緊固孔、17.限位槽、18.緊固塊、19.底梁、20.電機三、21.電機四、22.連接槽、23.傳動軸、24.電機五、25.旋轉軸、26.安裝塊、27.穩(wěn)定塊、28.控制按鈕、29.連接線、30.緊固齒。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較為詳細的說明。
如附圖1-5所示,一種用于工件加工的機器人臂拋光裝置,包括操作臺1、定位室2、固定座3、臂梁4、固定板5、電機一6、拋光輪7和電控柜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臺1設置在支架9上,并在操作臺1上設置有底座10,所述的定位室2上設置有定位塊12,在定位室2內設置有電機二11,并在電機二11上設置有主動輪13,所述的定位塊12上設置有從動輪14、緊固孔16、限位槽17,并將從動輪14通過皮帶15與電機二11的主動輪13連接,所述的限位槽17內設置為緊固塊18,并在緊固塊18上設置有緊固齒30,所述的緊固齒30設置為階梯狀結構,在定位塊12上的限位槽17內設置有緊固塊18,并在緊固塊18上設置有緊固齒30,通過緊固塊18、緊固齒30,既能提高需要拋光的工件在定位塊12上的牢固度,又能夠適應不同大小的工件,擴大了拋光裝置的適用范圍,進而能夠降低了制造多個裝置的成本,所述的固定座3上設置有底梁19、電機三20,在電機三20上設置有傳動軸23,并將固定座3通過電機三20的傳動軸23與底座10連接,所述的固定座3通過電機三20及電機三20上的傳動軸23設置為可在底座10上旋轉的結構,所述的底梁19的一端上設置有電機四21、連接槽22,并在電機四21上設置有傳動軸23,所述的臂梁4一端設置在連接槽22內,并與電機四21的傳動軸23連接,另一端上設置有電機五24,將臂梁4設置為可隨電機四21的傳動軸23在底梁19上的連接槽22內旋轉的結構,所述的電機五24上設置有傳動軸23,所述的固定板5與電機五24的傳動軸23連接,并將固定板5設置為可隨電機五24的傳動軸23旋轉的結構,所述的電機一6設置在固定板5上,并在電機一6上設置有旋轉軸25,所述的固定板5與旋轉軸25的連接處設置有穩(wěn)定塊27,在旋轉軸25與固定板5的連接處設置有穩(wěn)定塊27,提高了旋轉軸25旋轉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進而提高拋光輪7在工作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所述的拋光輪7通過安裝塊26設置在旋轉軸25上,并將拋光輪7通過安裝塊26設置為可在旋轉軸25上更換的結構,所述的電控柜8設置在操作臺1上,并在電控柜8上設置有控制按鈕28,所述的電控柜8通過連接線29分別與電機一6、電機二11、電機三20、電機四21、電機五24連接,將電控柜8與外部電源連接,能夠分別為電機一6、電機二11、電機三20、電機四21、電機五24提供電能,使電機一6、電機二11、電機三20、電機四21、電機五24正常工作,提高工件的拋光效率,在操作臺1的底座10上設置有固定座3,在固定座3上設置有底梁19,在底梁19上設置有臂梁4,在臂梁4上設置有固定板5,并在臂梁4上的電機一6的旋轉軸25上設置有拋光輪7,將底梁19設置為隨固定板5能夠在底座10上旋轉的結構、臂梁4在底梁19上旋轉的結構、固定板5在臂梁4上旋轉的結構,能夠根據工件的拋光需要,調節(jié)拋光輪7的拋光位置及拋光角度,不僅能夠提高工件的拋光效率,也能提高工件的拋光質量。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本發(fā)明未涉及部分均與現有技術相同或可采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