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工裝設計技術,具體涉及一種外形尺寸小于500mm的小型鈑金類變形鋁合金零件的熱處理輔助裝置。
背景技術:
熱處理是通過改變零件內部的顯微組織,或改變工件表面的化學成分,賦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熱處理工藝一般包括加熱、保溫、冷卻三個過程。其中,冷卻是熱處理工藝過程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對于變形鋁合金零件,為了獲得高強度、高韌性及較好的耐蝕性能,必須采用最快的淬火冷卻速度。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為了實現淬火介質快速全面接觸零件表面,必須確保每個零件之間的間距。目前,在批量熱處理生產時,缺少有效的零件裝夾措施,零件之間的間隔距離不能滿足相關標準的要求如編號為HB/Z 276-95《變形鋁合金零件熱處理》的航空工業(yè)標準,第3.2.3條要求零件的間隔至少為50mm,工件熱處理后綜合性能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能夠快速裝夾定位、且能夠同時確保零件的間隔要求的熱處理的裝置,實現淬火過程冷卻介質快速接觸零件表面,提高加工效率,確保熱處理后的綜合性能。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小型鈑金類變形鋁合金零件的熱處理輔助裝置,用于對外形尺寸小于500mm的零件進行熱處理,該裝置包括吊架和蛇形桿,所述吊架下端具有相對的上、下兩組環(huán)狀結構;所述蛇形桿的數量為兩個,分別穿過一組零件上、下端的工藝孔,其兩端與分別所述上、下兩組環(huán)狀結構結合。
進一步地,所述吊架上端具有掛孔。
進一步地,所述蛇形桿由彈簧鋼絲加工構成,利用彈簧鋼絲的彈性確保順利穿入所述環(huán)狀結構內,實現對零件的裝夾。
進一步地,所述蛇形桿通過其節(jié)距來確保相鄰零件的間隔距離。
進一步地,上、下兩個蛇形桿之間的距離根據零件的外形長度進行調整。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能夠快速裝夾定位,一次裝夾后可多件加工,實現了相鄰零件之間的距離定位,有效控制了零件的熱處理過程中零件間隔的變化,實現了淬火過程冷卻介質快速接觸零件表面,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試驗證明,加工效率提高了5倍以上,產品合格率提高了50%。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熱處理輔助裝置在裝夾鋁合金零件后的狀態(tài)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熱處理輔助裝置的吊架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熱處理輔助裝置的蛇形桿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參閱附圖,本實用新型用于非大型鈑金類鋁合金零件熱處理的輔助裝置在裝夾狀態(tài)下的結構示意圖,該裝置包括吊架1和蛇形桿2,所述吊架1在其兩側各具有上、下兩個環(huán)扣結構,將需要進行熱處理的一組零件3通過預留工藝孔從一對蛇形桿2的一端穿入并定位在類似蛇形彈簧的部分的底部,確保相鄰零件的間隔固定對于不同的間隔要求,可以通過改變蛇形桿的類似蛇形彈簧的部分的節(jié)距實現,再將所述一對蛇形桿2分別裝入吊架2的上、下環(huán)扣結構內。
放入熱處理爐時,利用吊車或鐵鉤鉤住吊架1上部的半圓環(huán)實現對該裝置的轉運,然后吊掛放入熱處理爐中,即可進行熱處理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