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鋼鐵冶煉,涉及一種5200mpa級鋼絲用熱軋盤條,還涉及一種由所述5200mpa級鋼絲用熱軋盤條進一步加工出的5200mpa級鋼絲,以及一種5200mpa級鋼絲用熱軋盤條的生產(chǎn)方法。
背景技術:
1、金剛線是光伏硅片制造環(huán)節(jié)的重要耗材,主要應用于光伏硅片的切割。作為一種線性切割工具,金剛線的制造原材料主要包括母線、金剛石微粉顆粒、鎳等。按照母線材質不同,目前光伏硅片用金剛線主要分為高碳鋼絲金剛線(亦稱碳鋼金剛線或碳鋼線)和鎢絲金剛線(亦稱鎢絲線),高碳鋼絲金剛線是目前光伏硅片切割中應用最多的一種。
2、硅片的切割質量、切削損耗量與金剛線的母線直徑、金剛石微粉顆粒的粒度密切相關。為了減少切割時光伏硅片的損耗,高碳鋼絲金剛線不斷朝著直徑更細、強度更高的方向發(fā)展,以滿足日益提高的市場需求。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為了解決如上技術問題的至少其一,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5200mpa級鋼絲用熱軋盤條,還涉及一種由所述5200mpa級鋼絲用熱軋盤條進一步加工出的5200mpa級鋼絲,以及一種5200mpa級鋼絲用熱軋盤條的生產(chǎn)方法。
2、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之一,本技術一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5200mpa級鋼絲用熱軋盤條,所述盤條的化學成分以質量百分比計包括:c?0.95~0.98%、si?0.45~0.65%、mn?0.20~0.40%、cr?0.20~0.40%、ni?0.05~0.30%,其余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并控制雜質元素的含量為:al≤0.002%、ti≤0.0008%、s≤0.005%、p≤0.008%、o≤0.0010%、n≤0.0020%。
3、該盤條可作為直徑為0.03~0.045mm、抗拉強度≥5200mpa的鋼絲的生產(chǎn)用母材,并且在所述盤條進一步拉拔制備鋼絲的過程中可實現(xiàn)不斷絲的里程數(shù)≥300km。
4、其中,c是鋼中重要的組成元素,能顯著提高鋼材強度,c含量還可影響鋼材的組織結構;在常見的鋼材組織中,共析組織具有強度高、加工硬化率高等特點,因而共析鋼特別適合高強鋼絲制品;然而,c含量過高會導致鋼材中形成先共析網(wǎng)狀滲碳體組織,該組織會破壞共析組織的連續(xù)性,導致拉絲加工過程中形成微裂紋,甚至造成斷絲。本技術中提高了避免出現(xiàn)局部網(wǎng)狀滲碳體的c含量上限,將c含量限定為0.95~0.98%。
5、si可以提高珠光體中鐵素體的強度,起到固溶強化的作用,進而提高最終制備的鋼絲的強度,還可降低鋼中氧含量;但si含量過高會降低鋼材的塑性,加劇鋼坯脫碳傾向,不利于盤條的表面質量控制;本技術中si含量限定為0.45~0.65%。
6、mn屬于碳化物形成元素,可起到固溶強化的作用,提高盤條強度,還可與有害元素s結合,降低熱脆性;但mn含量過高會導致鋼材的淬透性增強,熱軋后容易出現(xiàn)貝氏體或馬氏體,降低盤條的塑性和拉絲加工性能;本技術中mn含量限定為0.20~0.40%。
7、cr可細化珠光體組織,減小其片層間距,提高盤條的強度;但cr含量過高會提高淬透性,熱軋后容易出現(xiàn)貝氏體或馬氏體,本技術中cr含量限定為0.20~0.40%。
8、ni能夠顯著提升珠光體強度,但是ni含量過高時,容易在冷卻和熱處理過程形成馬氏體組織,影響盤條的拉拔性能。本技術中ni含量限定為0.05~0.30%。
9、al在本技術中屬于有害元素,al容易和鋼中的o結合形成al2o3夾雜物,al2o3尺寸大、易團聚、熔點高、塑性差,是導致細鋼絲斷絲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技術中限定al含量≤0.002%。
10、ti在本技術中屬于有害元素,ti極易與c、n形成大尺寸夾雜物,這些夾雜物棱角分明,容易造成應力集中,形成微裂紋。本技術中限定ti含量≤0.0008%。
11、s、p、o、n屬于有害雜質元素,其含量越低越好,本技術中限定s≤0.005%、p≤0.008%、o≤0.0010%、n≤0.0020%。
12、綜上所述,本技術通過控制各化學成分及其質量百分比,來控制盤條的尺寸、強度以及純凈度,使盤條的成分偏析小、組織均勻,提高其拉拔性能;其中,提高了避免出現(xiàn)局部網(wǎng)狀滲碳體的c含量上限,使盤條組織以共析組織為主,以利于制備高強度的鋼絲,使盤條具有成分偏析小、組織均勻的優(yōu)點;通過si、mn的固溶強化作用以及cr、ni細化珠光體組織,提高盤條強度,并控制si、mn、cr、ni的含量上限,以避免盤條生產(chǎn)過程中鋼坯的脫碳傾向,避免熱軋后出現(xiàn)貝氏體或馬氏體,從而提高盤條的塑性和拉絲加工性能;通過限制雜質元素al、ti含量上限,可以減少al2o3夾雜物和ti與c、n形成的大尺寸夾雜物,避免形成微裂紋,造成拉拔斷絲;并控制s、p、o、n有害雜質元素,可以減少對盤條的性能損傷。
13、作為本技術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盤條的直徑為5.0~5.5mm,抗拉強度為1200~1300mpa,斷面收縮率≥28%,伸長率≥8%;
14、所述盤條在拉拔制備直徑為0.03~0.045mm的鋼絲的過程中不斷絲的里程數(shù)≥300km。
15、如此,所述盤條可進一步拉拔制備直徑為0.03~0.045mm、抗拉強度≥5200mpa的鋼絲,且可以降低所述盤條在拉拔時內(nèi)部的損傷,減少拉拔時的模具損耗,且在拉拔過程中不斷絲里程數(shù)≥300km,提高了拉拔良率。
16、作為本技術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盤條中,夾雜物的數(shù)量密度≤5個/mm2,夾雜物中尺寸≤4μm的夾雜物占比≥90%,最大夾雜物尺寸≤6μm;夾雜物中,al2o3夾雜物的占比≤3%,mns夾雜物的占比≥85%,其余為sio2及其它夾雜物;
17、采用苦味酸鈉腐蝕,所述盤條的金相組織中無網(wǎng)狀碳化物;
18、采用硝酸酒精腐蝕,所述盤條中無馬氏體和貝氏體組織。
19、如此可見所述盤條中夾雜物整體含量少,尤其是大尺寸夾雜物較少,尺寸小的夾雜物占比較大,al2o3夾雜物含量較少,盤條具有優(yōu)異的內(nèi)部質量和組織,拉拔性能優(yōu)異。
20、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之一,本技術一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5200mpa級鋼絲,所述鋼絲由前述熱軋盤條為母材制備而成。
21、作為本技術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鋼絲經(jīng)由以下步驟制備而成:
22、粗拉,將所述盤條粗拉拉拔至直徑為2.3mm后,加熱至970~990℃,再送入鹽浴槽中進行鹽浴處理,鹽浴溫度為560~600℃;
23、中拉,將所述盤條中拉拉拔至直徑為1.3mm后,加熱至940~950℃,再送入鹽浴槽中進行鹽浴處理,鹽浴溫度為580~610℃;
24、精拉,將所述盤條精拉成直徑為0.38mm后,加熱至920~940℃,再送入鹽浴槽中進行鹽浴處理,鹽浴溫度為550~590℃;
25、鍍銅和水箱拉絲,得到直徑為0.03~0.045mm的鋼絲。
26、通過對所述盤條進行粗拉-中拉-精拉,并在每次拉拔后進行熱處理,結合對熱處理中的加熱溫度和鹽浴處理溫度,進一步在精拉后進行鍍銅和水箱拉絲,可以使得最終制備的直徑為0.03~0.045mm的鋼絲具有極高的強度,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所述盤條拉拔制備鋼絲的過程中的不斷絲里程數(shù)。
27、作為本技術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鋼絲的直徑為0.03~0.045mm,抗拉強度≥5200mpa。該鋼絲不僅直徑小,而且具有極高的強度,抗拉強度級別達到了5200mpa級,可以用于金剛線母線用原料,并且在用于光伏硅片切割時,可以提高硅片切割質量,降低切削損耗。
28、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之一,本技術一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5200mpa級鋼絲用熱軋盤條的生產(chǎn)方法,所述盤條的化學成分以質量百分比計包括:c?0.95~0.98%、si?0.45~0.65%、mn0.20~0.40%、cr?0.20~0.40%、ni?0.05~0.30%,其余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并控制雜質元素的含量為:al≤0.002%、ti≤0.0008%、s≤0.005%、p≤0.008%、o≤0.0010%、n≤0.0020%;
29、所述盤條的生產(chǎn)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30、真空熔煉,在真空感應熔煉爐中熔化爐料,進行精煉并調控鋼液中的化學成分和夾雜物,出鋼澆注得到鋼錠;
31、重熔,將鋼錠作為自耗電極棒進行真空自耗結晶再重熔,得到重熔錠,所得重熔錠的偏析比為0.98~1.02;
32、開坯,將所得重熔錠開坯成小方坯,待小方坯的溫度降至950~1000℃時進行冷卻,控制小方坯的表面冷卻速度≤6℃/s,角部冷卻速度≤9℃/s,冷卻至600~650℃時入保溫坑緩冷,小方坯在保溫坑中的冷卻速度≤3℃/s;
33、修磨;
34、高線軋制,對小方坯加熱后依序進行粗軋、中軋、預精軋、精軋、減定徑軋制,得到盤條,加熱時控制小方坯的表面與芯部的溫差≤10℃,軋制時控制軋件扭轉角度≤20°,對粗軋前四架軋機的軋輥進行水冷,以控制坯料的角部溫度為1050~1100℃,精軋的開軋溫度為920~950℃,減定徑軋制時的軋制溫度為860~880℃;
35、斯太爾摩控冷,開啟第1~4臺風機和第7~8臺風機,其余風機關閉,關閉第5~6臺風機對應的保溫罩,其余保溫罩開啟,采用佳靈裝置調節(jié)第1~4臺風機所對應的輥道上盤條搭接點處風速為非搭接點處風速的1.5~2.0倍,調節(jié)第5~8臺風機所對應的輥道上盤條搭接點處風速為非搭接點處風速的1.2~1.6倍。
36、在本技術中,在前述化學成分設計方案的基礎上,通過生產(chǎn)方法的改進,可以在避免出現(xiàn)局部網(wǎng)狀滲碳體的前提下盡量提高化學成分中的c含量,提高了避免出現(xiàn)局部網(wǎng)狀滲碳體的c含量上限;結合si、mn、cr、ni的強化作用以及重熔、開坯、高線軋制工序,避免了盤條生產(chǎn)過程中鋼坯的脫碳傾向,避免熱軋后出現(xiàn)貝氏體或馬氏體,從而提高盤條的塑性和拉絲加工性能;通過限制雜質元素al、ti含量上限,結合真空熔煉和重熔工序,可以實現(xiàn)對盤條化學成分的精確控制,減少al2o3夾雜物和ti與c、n形成的大尺寸夾雜物,實現(xiàn)對夾雜物的成分和結晶方向的控制,提高其純凈度,避免形成微裂紋,并進一步控制盤條無中心偏析;結合斯太爾摩控冷工序中對風機、保溫罩、風速的控制,可以提高相變前中期盤條的冷卻均勻性,降低相變中后期的冷速,改善盤條的組織均勻性,提高拉拔性能,降低網(wǎng)狀碳化物和馬氏體等異常組織的產(chǎn)生;總而言之,使最終制備的盤條具有成分偏析小、組織均勻、拉拔性能優(yōu)異的優(yōu)點,保證其具有高強度、優(yōu)異的拉拔性能以及高純凈度,進而確保其拉拔制備出的鋼絲具有超小直徑、超高抗拉強度、超長不斷絲里程數(shù)和超高純凈度,為制備5200mpa級鋼絲奠定了基礎。
37、作為本技術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真空熔煉工序中,將超純fe塊、金屬cr、金屬ni、碳粒送入真空熔煉爐中通電熔煉,熔煉溫度為1620~1625℃,爐內(nèi)的真空壓力<0.3mbar,熔煉期間加入金屬mn、硅鐵進行成分調整,至目標成分后加入合成渣造渣并攪拌,造渣完成后將爐渣撈出,出鋼;
38、其中,所述超純鐵塊的純度≥99.96%。如此,可以控制超純鐵塊中的雜質元素含量≤0.04%,從而減少真空熔煉過程中雜質元素的帶入,降低最終制備的盤條中的雜質元素含量。
39、作為本技術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真空熔煉工序中,熔煉期間向真空熔煉爐底部通入氬氣對鋼液進行攪拌。氬氣攪拌可以促使鋼液的內(nèi)部循環(huán),加快夾雜物的上浮以及小尺寸夾雜物的聚集長大并上浮,進而減少鋼液中的夾雜物,提升鋼液的純凈度。
40、作為本技術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真空熔煉工序中,合成渣的堿度為0.95~0.98。也就是說,控制合成渣為酸性渣,通過調控sio2和cao的比例,以將夾雜物調整至適合變形的塑性夾雜物區(qū)間。
41、作為本技術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真空熔煉工序中,造渣完成后通過撈渣棒將爐渣撈出,出鋼溫度為1552~1558℃。該溫度區(qū)間不僅可以保證鋼液具有良好的可澆鑄性,還可以保證夾雜物的穩(wěn)定上浮,進一步提升鋼液的純凈度。
42、作為本技術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重熔工序中,重熔的熔速為2.5~2.8kg/min。該范圍內(nèi)的熔速不僅能夠保證重熔錠具有良好的結晶質量和表面質量,且重熔錠中無縮孔、疏松、偏析等凝固缺陷,重熔錠表面光潔,進而保證最終所制備的盤條具有高強度、優(yōu)異的韌性和拉拔性能。
43、作為本技術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開坯工序中,對所得重熔錠進行6道次往復式開坯,得到小方坯,開軋溫度為1180~1230℃,前三道次的延伸系數(shù)為1.82~1.90,后三道次的延伸系數(shù)為1.58~1.72。通過開坯工序采用大壓下軋制,并根據(jù)鋼種特性控制軋制溫度,可以提高小方坯的組織成分均勻性。
44、作為本技術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修磨工序采用24目砂輪,單次修磨深度≤0.4mm,修磨總深度≥1.2mm,修磨時控制砂輪的線速度為72~76m/s,修磨表面時砂輪壓力控制為65~78mpa,修磨角部時砂輪壓力控制為48~60mpa。坯料表面的修磨質量與砂輪顆粒度密切相關,采用24目砂輪可以保證修磨后坯料表面的粗糙度更合適;通過控制修磨過程砂輪壓力,可以減少修磨毛刺的產(chǎn)生,進一步提升修磨后坯料表面的質量。
45、作為本技術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修磨工序中,控制修磨后小方坯的探傷缺陷數(shù)量≤0.2個/m,以減少最終制備的盤條的表面缺陷,降低拉拔斷絲率。
46、作為本技術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高線軋制工序中,加熱時向加熱爐中通入高爐煤氣和空氣,控制爐內(nèi)壓力為6.5~8kpa,控制預熱段和加熱段的溫度≥960℃,控制加熱爐中爐頂?shù)臏囟雀哂跔t底的溫度,且爐頂與爐底的溫度差≤100℃。這樣可以保證小方坯上下表面加熱均勻。
47、作為本技術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高線軋制工序采用28機架軋機進行軋制,28機架軋機包括6架次粗軋機+6架次中軋機+4架次預精軋機+10架次精軋機+2架次減定徑軋機。
48、作為本技術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高線軋制工序中,對粗軋前四架軋機的軋輥進行水冷時,控制冷卻水的溫度≤30℃,水壓為0.1~0.8mpa。通過控制冷卻水的溫度和水壓,可以將軋件軋制過程表面和角部溫度控制到合適的溫度,減少表面尤其是角部裂紋的產(chǎn)生。
49、作為本技術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斯太爾摩控冷工序中,所述第1~4臺風機所對應的佳靈裝置的角度為10~13°,所述第5~8臺風機所對應的佳靈裝置的角度為8~11°。通過對佳靈裝置角度的調整,可以提升冷風在斯太爾摩冷卻線的橫向分布均勻性,根據(jù)斯太爾摩冷卻線上不同區(qū)域盤條的相變特點對風機風量進行調整,從而對冷卻速度進行控制,進而提高盤條的組織性能均勻性。
50、作為本技術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斯太爾摩控冷工序中,風機的最大風量為28萬m3/h,控制第1~4臺風機的風量為30~100%,第7~8臺風機的風量為20~30%。如此,可以合理地控制盤條在相變前中后期的冷速,進而提高盤條的組織均勻性,提高拉拔性能,降低網(wǎng)狀碳化物和馬氏體等異常組織的產(chǎn)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