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液態(tài)肥生產領域,具體是一種制作太陽能草本置換有機液態(tài)肥的裝置。
背景技術:
秸稈是成熟農作物莖葉(穗)部分的總稱。通常指小麥、水稻、玉米、薯類、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農作物(通常為粗糧)在收獲籽實后的剩余部分。農作物光合作用的產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稈中,秸稈富含氮、磷、鉀、鈣、鎂和有機質等,是一種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資源,秸稈也是一種粗飼料。特點是粗纖維含量高(30%-40%),并含有木質素等。木質素和纖維素雖不能為豬、雞所利用,但卻能被反芻動物牛、羊等牲畜吸收和利用。人們都會利用秸稈進行焚燒,隨著人們研究的進步,人們開始利用秸稈去生產有機肥,但是現有的生產有機肥的裝置投資成本高,這就為使用者帶來了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制作太陽能草本置換有機液態(tài)肥的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制作太陽能草本置換有機液態(tài)肥的裝置,包括暖室骨架、暖室門、生產池、提取泵和提取箱,所述暖室骨架的外部鋪設有外層,暖室門位于外層的側部,生產池位于外層的內部,提取箱位于生產池內部,提取泵安裝在提取箱內部并且提取泵上連接有管子,提取箱的底面和四面均鋪設有細鋼絲網。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外層采用陽光板或者塑料材質制作。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暖室骨架的高度為2.2-2.5m,暖室骨架的長度為5.2-6m。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生產池的長度為27-30m,生產池的寬度為3.5-4m。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提取箱的數量為三個,三個提取箱均勻分布在生產池內,提取箱的長度和寬度均為50cm,提取箱的高度為1.8-2.0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裝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故障率低,使用安全性好;該裝置使用簡單方便,只需將秸稈、水、發(fā)酵劑和可溶性礦物質元素放入生產池,提取泵就可以將液態(tài)肥抽取出來,該裝置制作成本低,使用壽命長,實際尺寸可以根據使用者的實際情況調整,可以滿足人們的不同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制作太陽能草本置換有機液態(tài)肥的裝置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制作太陽能草本置換有機液態(tài)肥的裝置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其中:1-暖室骨架,2-外層,3-暖室門,4-生產池,5-提取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2,一種制作太陽能草本置換有機液態(tài)肥的裝置,包括暖室骨架1、暖室門3、生產池4、提取泵和提取箱5,所述暖室骨架1的外部鋪設有外層2,暖室門3位于外層2的側部,生產池4位于外層2的內部,提取箱5位于生產池4內部,提取泵安裝在提取箱5內部并且提取泵上連接有管子,提取箱5的底面和四面均鋪設有細鋼絲網。外層2采用陽光板或者塑料材質制作。暖室骨架1的高度為2.2-2.5m,暖室骨架1的長度為5.2-6m。生產池4的長度為27-30m,生產池4的寬度為3.5-4m。提取箱5的數量為三個,三個提取箱5均勻分布在生產池4內,提取箱5的長度和寬度均為50cm,提取箱5的高度為1.8-2.0m。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采用鋼筋水泥或者土工膜襯制作生產池4,再將提取箱5放在生產池4中,提取箱5的底部和四周均采用特細的鋼絲網包住,上面敞口,將800-1000W的提取泵通過敞口放在提取箱5內;在生產池4內放置秸稈,秸稈的高度不超過1.4m,然后壓上鐵器,再向生產池4內抽入井水,水面離生產池4頂部5cm即可,然后添加發(fā)酵劑,每5噸秸稈放1kg發(fā)酵劑,再添加采用海洋生物制作的可溶性礦物質元素,每畝地用3kg,每年有四次發(fā)酵期,每個發(fā)酵期完成后將生產池4中的有機液態(tài)肥清除干凈。
該裝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故障率低,使用安全性好;該裝置使用簡單方便,只需將秸稈、水、發(fā)酵劑和可溶性礦物質元素放入生產池4,提取泵就可以將液態(tài)肥抽取出來,該裝置制作成本低,使用壽命長,實際尺寸可以根據使用者的實際情況調整,可以滿足人們的不同需求。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jié),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