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涂料,具體是指一種含氟硅丙烯酸酯涂料。
背景技術:
丙烯酸酯樹脂涂料因其優(yōu)異的耐紫外老化性、成膜性、環(huán)保無污染等優(yōu)點,目前已經廣泛的應用于各個領域,對其改性成為研究的熱點。在海洋中的船只或者水下設備都會受到海洋生物的污損,對于它們的性能、使用壽命等造成負面的影響。海洋防污涂料應運而生。現(xiàn)階段的海洋防污涂料要達到防污的效果,主要通過兩個途徑,其一是毒殺,通過毒性物質直接殺死吸附在表面的海洋生物,現(xiàn)有毒殺型海洋防污涂料由于釋放后對海洋環(huán)境存在潛在危害,已經被禁用或限用,環(huán)境友好型生物防污劑取而代之。其二是低表面能防污,通過疏水疏油性表面涂料防止海洋生物在表面富集,主要有有機硅和有機氟兩大類。目前有關海洋低表面能防污方面的現(xiàn)有技術很多,但把有機硅、有機氟、丙烯酸酯及生物防污劑四者結合的技術并沒有,耐污性有待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含氟硅丙烯酸酯涂料,防污性好,適用于海洋防污,具有耐污性好,污染少的特點。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含氟硅丙烯酸酯涂料,由下列重量組份組成:含氟硅丙烯酸酯樹脂30-45份,填料30-45份,溶劑10-25份,助劑5-15份,生物防污劑5-10份。
作為優(yōu)選,所述助劑是消泡劑、流平劑、增稠劑、潤濕分散劑中的一種或者多種組合。
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溶劑為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醋酸丁酯、乙二胺的中的一種或者多種組合。
作為優(yōu)選,所述填料為沸石、有機膨潤土、鈦白粉、高嶺土、云母粉中的任意一種或者多種組合。
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生物防污劑是辣椒素、蛇床子素、高凹頂藻醇和蛋白酶中的一種或者多種組合。
作為優(yōu)選,所述含氟硅丙烯酸酯樹脂的聚合方法如下:將含氟丙烯酸單體、含硅丙烯酸單體及丙烯酸酯主單體加入溶劑中,再加入引發(fā)劑進行聚合,聚合所得樹脂即為含氟硅丙烯酸酯樹脂。其中含氟丙烯酸單體為甲基丙烯酸十三氟辛酯、乙基丙烯酸十三氟辛酯、甲基基丙烯酸十氟丁酯中的至少一種。其中含硅丙烯酸單體為乙烯基三異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種。其中丙烯酸酯主單體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甲氧基乙酯、丙烯酸乙氧基乙酯、丙烯酸甲氧基丁酯中的至少一種。其中引發(fā)劑為過氧化二苯甲酰、偶氮二異丁腈、過硫酸鉀、過硫酸胺、氧化氫-亞鐵鹽中的一種、任意兩種或者任意兩種以上的混合物。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fā)明具有如下優(yōu)點:從化學改性和物理改性的兩角度出發(fā),從化學角度出發(fā)共聚含氟硅的丙烯酸酯樹脂涂料,并從物理角度添加對海洋環(huán)境無毒害作用的生物防污劑,取得較好的耐污性,尤其適用于海洋防污涂料。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含氟硅丙烯酸酯涂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原料:含氟硅丙烯酸酯樹脂30份,沸石20份、有機膨潤土25份,醋酸丁酯15份,助劑5份,、辣椒素5份。
實施例2
一種含氟硅丙烯酸酯涂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原料:含氟硅丙烯酸酯樹脂45份,鈦白粉15份、云母粉15份,鄰苯二甲酸二甲酯7份、醋酸丁酯8份,助劑5份,蛇床子素5份。
實施例3
一種含氟硅丙烯酸酯涂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原料:含氟硅丙烯酸酯樹脂40份,高嶺土30份,溶劑10份,乙二胺10份,高凹頂藻醇10份。
實施例4
一種含氟硅丙烯酸酯涂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原料:含氟硅丙烯酸酯樹脂35份,沸石10份、有機膨潤土10份、鈦白粉10份,鄰苯二甲酸二甲酯15份,助劑12份,蛋白酶8份。
另外需要說明,4個實施例中的含氟硅丙烯酸酯樹脂聚合方式相同,具體方式為:將含氟丙烯酸單體、含硅丙烯酸單體及丙烯酸酯主單體加入溶劑中,再加入引發(fā)劑進行聚合,聚合所得樹脂即為含氟硅丙烯酸酯樹脂。其中含氟丙烯酸單體為甲基丙烯酸十三氟辛酯、乙基丙烯酸十三氟辛酯、甲基基丙烯酸十氟丁酯中的至少一種。其中含硅丙烯酸單體為乙烯基三異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種。其中丙烯酸酯主單體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甲氧基乙酯、丙烯酸乙氧基乙酯、丙烯酸甲氧基丁酯中的至少一種。其中引發(fā)劑為過氧化二苯甲酰、偶氮二異丁腈、過硫酸鉀、過硫酸胺、氧化氫-亞鐵鹽中的一種、任意兩種或者任意兩種以上的混合物。
參照國家標準《防污漆樣板淺海浸泡試驗方法》(GB/T 5370-2007),檢驗本發(fā)明實施例在上海海區(qū)的防污效能。海區(qū)掛板試驗結果所示(參見表1),在天然海區(qū)掛板12個月后,實施例表面的生物污損顯著低于空白對照樣板和市售漆涂層板,表明生物防污劑具良好的防污效果。
表1
除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外,本發(fā)明還有其他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jù)本發(fā)明作出各種改變,只要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均應屬于本發(fā)明所附權利要求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