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虛擬現實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車載虛擬現實的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虛擬現實技術是仿真技術的一個重要方向是仿真技術與計算機圖形學人機接口技術多媒體技術傳感技術網絡技術等多種技術的集合是一門富有挑戰(zhàn)性的交叉技術前沿學科和研究領域;虛擬現實技術(VR)主要包括模擬環(huán)境、感知、自然技能和傳感設備等方面。模擬環(huán)境是由計算機生成的、實時動態(tài)的三維立體逼真圖像;感知是指理想的VR應該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除計算機圖形技術所生成的視覺感知外,還有聽覺、觸覺、力覺、運動等感知,甚至還包括嗅覺和味覺等,也稱為多感知;自然技能是指人的頭部轉動,眼睛、手勢、或其他人體行為動作,由計算機來處理與參與者的動作相適應的數據,并對用戶的輸入作出實時響應,并分別反饋到用戶的五官。傳感設備是指三維交互設備。
而如今自駕游成了一種全新的有別于傳統(tǒng)的集團旅游的旅游形態(tài),在選擇對象、參與程序和體驗自由等方面給予旅游者提供伸縮自如的空間;但是自駕游旅游者在去野外旅游時有時會因為各種原因只能睡在車中,這是車內的空間和座椅就會導致自駕游旅游者在車內睡覺十分不適,導致身體疲勞;而且有認床習慣的人就會導致其根本在車上睡不著,使其無法睡覺休息,導致身體更加疲勞,嚴重影響第二天的旅游。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能提高車內睡眠舒適度,減輕認床習慣的車載虛擬現實的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車載虛擬現實的裝置,包括車體、設置在車體后方的后備廂、設置于車體兩側的四扇車門,所述車體內部設有車內空間,所述車內空間內的前端左側上設置有方向盤,所述方向盤后設置有駕駛座,所述駕駛座的一側設置有副駕駛座,所述駕駛座和副駕駛座之間設置有中控臺,所述駕駛座和副駕駛座的后方還設有后排座,所述后排座包括依次連接在一起的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和后排右座;所述駕駛座的下方設置有第一滑動軌道用于駕駛座的前后移動,所述駕駛座還通過第一轉軸連接有第一椅背,所述第一椅背上端還設置有第一凸塊,所述第一椅背的右側還通過轉軸連接有輔助椅背,所述輔助椅背上端還設置有第二凸塊;所述后排左座和后排中座的下端設置有與第一凸塊和第二凸塊配合的凹槽,所述后排左座和后排中座后還設置有后排椅背,所述后排椅背與后備廂連接處設置有第三滑動軌道,所述后排椅背設置于第三滑動軌道上,所述后備廂內還設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上方設置有虛擬顯示屏,所述虛擬顯示屏上方的后備廂內設置有虛擬現實裝置,所述第一空腔的下方設置有與后排左座和后排中座連接的擋板,所述擋板后端設置有滾輪;所述擋板下方還設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內設置有軟墊,所述第二空腔底部一側上設置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通過彈力繩與軟墊的一端連接,所述軟墊的另一端設有卡扣頭沿著滾輪伸出至第一空腔中;所述副駕駛座下也設置有第二滑動軌道和第二椅背;所述第一椅背后通過轉軸設置有第一支撐腳,所述第二椅背后通過轉軸設置有第二支撐腳;所述駕駛座的前端下方設置有與卡扣頭配合的第二卡扣槽;所述第一空腔的后側壁上設置有與卡扣頭配合的第一卡扣槽;所述第二空腔內設有用于方便軟墊收進拉出的若干檔條。
一種車載虛擬現實的裝置的使用方法,步驟如下:
步驟a:將副駕駛座沿著第二滑動軌道向前推動至車內空間的前端,再將駕駛座通過第一轉軸將第一椅背轉下呈水平狀態(tài),并將輔助椅背從第一椅背后翻轉過來與第一椅背呈同一水平面;
步驟b:將駕駛座沿第一滑動軌道推動,使第一椅背上的第一凸塊和第二椅背上的第二凸塊插入后排左座和后排中座下端設有的與第一凸塊和第二凸塊配合的凹槽中;
步驟c:將后排左座和后排中座后設有的后排椅背沿著第三滑動軌道向上推動露出第一空腔;然后將卡扣頭從第一卡扣槽上取下,通過滾輪將軟墊拉出平鋪在駕駛座、第一椅背、輔助椅背、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和擋板組成的平面上;然后將卡扣頭卡扣到駕駛座的前端下方設置有的第二卡扣槽中卡扣;
步驟d:將第一椅背后的第一支撐腳和輔助椅背后的第二支撐腳轉動到下方用于支撐第一椅背和輔助椅背;
步驟e:開啟后備廂內設有的虛擬現實裝置,通過虛擬現實裝置將預先存儲在里面的熟悉的環(huán)境用虛擬顯示屏顯示出來。
優(yōu)選的,所述步驟e中虛擬現實裝置還可以開啟音樂用于舒緩使用者情緒加快其睡眠。
本發(fā)明通過對駕駛座的移動和后排座椅之間的配合,形成用于在車內睡眠的平臺,并且在平臺上鋪設有軟墊使得使用者睡眠更加舒適,而且在后備廂的第一空腔內的上端設置有虛擬顯示屏,設置在后備廂內的虛擬現實裝置就可以將家里的環(huán)境通過虛擬顯示屏顯示出來用于減輕使用者的認床習慣,有助于睡眠。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之處在于:1)駕駛座和后排座椅之間配合形成較大的平臺使得在其上睡眠空間更大;2)駕駛座和后排座椅之間配合形成的平臺上鋪設軟墊使得在其上睡眠更加舒適;3)設置在后備廂內的虛擬現實裝置將家里的環(huán)境通過虛擬顯示屏顯示出來用于減輕使用者的認床習慣,有助于睡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平常模式的俯視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睡眠模式的俯視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平常模式的側視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睡眠模式的側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
見圖1至圖4,一種車載虛擬現實的裝置,包括車體1、設置在車體1后方的后備廂3、設置于車體1兩側的四扇車門2,所述車體1內部設有車內空間,所述車內空間內的前端左側上設置有方向盤1a,所述方向盤1a后設置有駕駛座4,所述駕駛座4的一側設置有副駕駛座5,所述駕駛座4和副駕駛座5之間設置有中控臺1b,所述駕駛座4和副駕駛座5的后方還設有后排座,所述后排座包括依次連接在一起的后排左座8、后排中座7和后排右座6;所述駕駛座4的下方設置有第一滑動軌道4a用于駕駛座4的前后移動,所述駕駛座4還通過第一轉軸4f連接有第一椅背4b,所述第一椅背4b上端還設置有第一凸塊4d,所述第一椅背4b的右側還通過轉軸連接有輔助椅背4c,所述輔助椅背4c上端還設置有第二凸塊4e;所述后排左座8和后排中座7的下端設置有與第一凸塊4d和第二凸塊4e配合的凹槽8a,所述后排左座8和后排中座7后還設置有后排椅背9,所述后排椅背9與后備廂3連接處設置有第三滑動軌道9a,所述后排椅背9設置于第三滑動軌道9a上,所述后備廂3內還設置有第一空腔3a,所述第一空腔3a上方設置有虛擬顯示屏3b,所述虛擬顯示屏3b上方的后備廂3內設置有虛擬現實裝置,所述第一空腔3a的下方設置有與后排左座8和后排中座7連接的擋板10,所述擋板10后端設置有滾輪11;所述擋板10下方還設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內設置有軟墊12,所述第二空腔底部一側上設置有限位塊12e,所述限位塊12e通過彈力繩12d與軟墊12的一端連接,所述軟墊12的另一端設有卡扣頭12b沿著滾輪11伸出至第一空腔3a中;所述副駕駛座5下也設置有第二滑動軌道5a和第二椅背5b;所述第一椅背4b后通過轉軸設置有第一支撐腳4g,所述第二椅背4c后通過轉軸設置有第二支撐腳4h;所述駕駛座4的前端下方設置有與卡扣頭12b配合的第二卡扣槽13;所述第一空腔3a的后側壁上設置有與卡扣頭12b配合的第一卡扣槽12a;所述第二空腔內設有用于方便軟墊12收進拉出的若干檔條1c。
本實施方式中,將副駕駛座5沿著第二滑動軌道5a向前推動至車內空間的前端,再將駕駛座4通過第一轉軸4f將第一椅背4b轉下呈水平狀態(tài),并將輔助椅背4c從第一椅背4b后翻轉過來與第一椅背4b呈同一水平面;將駕駛座4沿第一滑動軌道4a推動,使第一椅背4b上的第一凸塊4d和第二椅背5b上的第二凸塊4e插入后排左座8和后排中座7下端設有的與第一凸塊4d和第二凸塊4e配合的凹槽8a中;將后排左座8和后排中座7后設有的后排椅背9沿著第三滑動軌道9a向上推動露出第一空腔3a;然后將卡扣頭12b從第一卡扣槽12a上取下,通過滾輪11將軟墊12拉出平鋪在駕駛座4、第一椅背4b、輔助椅背4c、后排左座8、后排中座7和擋板10組成的平面上;然后將卡扣頭12b卡扣到駕駛座4的前端下方設置有的第二卡扣槽13中卡扣;將第一椅背4b后的第一支撐腳4g和輔助椅背4c后的第二支撐腳4h轉動到下方用于支撐第一椅背4b和輔助椅背4c;開啟后備廂3內設有的虛擬現實裝置,通過虛擬現實裝置將預先存儲在里面的熟悉的環(huán)境用虛擬顯示屏3b顯示出來。
本實施方式中,所述步驟e中虛擬現實裝置還可以開啟音樂用于舒緩使用者情緒加快其睡眠。
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后排左座8的內側與駕駛座4的內側在同一水平線上,便于駕駛座4的第一椅背4b上的第一凸塊4d插入后排左座8下的凹槽8a中,所述輔助椅背4c的寬度則與后排中座7的寬度相同,便于輔助椅背4c上的第二凸塊4e插入后排中座7下的凹槽8a中。
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空腔3a的后側壁上設置有與卡扣頭12b配合的第一卡扣槽12a,便于與軟墊12一端連接的卡扣頭12b可以卡扣在第一空腔3a的后側壁上的第一卡扣槽12a中;所述第二空腔內設有用于方便軟墊12收進拉出的若干檔條1c,使得軟墊12可以沿著檔條1c拉出收進,增加第二空腔內軟墊12的收納空間。
本實施方式中,需要將家里熟悉的環(huán)境或者有助于睡眠的環(huán)境先掃面存儲如虛擬現實裝置中,虛擬現實裝置就能通過后備廂3的第一空腔3a上方設置有的虛擬顯示屏3b將其顯示出來,給予使用者熟悉的感覺,減輕其認床的習慣,并且可以連接軟墊12,使其觸覺也接近使用者熟悉的觸覺,并且可以防止有助于睡眠的音樂,減輕使用者在車內睡眠的不適感,有助于睡眠。
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實施方式,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任何對本技術做出的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容易想到的替換、變形、改進均落入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