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具有隱藏流水槽的客車。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客車在出廠時大多數客戶都要求安裝流水槽。流水槽一般包括設置在客車左右側圍的頂部的橫向流水槽和設置在客車左右側圍前部靠近前擋風玻璃的位置(即客車的A柱位置)的縱向流水槽,橫向流水槽能夠將車頂的積水導向車頭和/或車尾處排出,避免車頂的積水由側窗玻璃流下而污損左右兩側的車身;縱向流水槽設置在前擋風玻璃的左右兩側,能夠阻擋雨刮器刮向車身左右兩側的雨水流向側窗和左右兩側的車身。
在車輛正常行駛時,車輛的前圍要推動空氣形成氣流,氣流由車輛前端的A柱兩側流經側圍,如圖1所示,由于A柱處于氣流加速區(qū)域,而現有的縱向流水槽均是突出設置在A柱處的車身外部,因此會在縱向流水槽部位產生較強的氣體分離及渦流,如圖箭頭所示,從而會產生較大的風阻和氣動噪聲,實際道路測試結果表明,這種流水槽結構在車輛高速行駛時,會增加車輛的油耗,且車速較高時,氣動噪聲也較大,會影響舒適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隱藏流水槽的客車,以解決現有客車上的縱向流水槽會增加風阻和產生氣動噪聲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中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具有隱藏流水槽的客車,包括車身和位于前擋風玻璃的左右兩側的縱向流水槽,所述車身上設有供縱向流水槽向車身外部伸出和向車身內部縮回的流水槽過孔,所述縱向流水槽活動設置在車身上并具有伸出車身的導流位和至少部分縮回車身內的收起位。
所述車身內設有延伸方向與縱向流水槽的長度方向一致的轉軸,轉軸上設有支撐臂,所述縱向流水槽為橫截面呈弧形的弧形片,弧形片的內側邊通過所述支撐臂固定在轉軸上。
所述縱向流水槽處于收起位時,弧形片的外側邊與所述流水槽過孔平齊。
所述車身內設有用于容納縱向流水槽的封閉空間,封閉空間的底部設有排水孔。
所述車身包括位于前擋風玻璃的左右兩側的A柱,所述縱向流水槽設置在A柱內,所述A柱內于縱向流水槽的下方設有封堵A柱的內腔的封堵件,所述封閉空間由封堵件和A柱的內壁圍成。
所述縱向流水槽的下端低于所述前擋風玻璃的底部邊緣。
所述轉軸上設有從動輪,所述車身的儀表臺內設有與所述從動輪傳動連接的主動輪和用于驅動所述主動輪轉動的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連接有控制裝置。
所述流水槽過孔處設有與縱梁流水槽滑動密封配合的密封件。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車身上設有流水槽過孔,活動設置在車身上的縱向流水槽能夠從流水槽過孔內向車身外部伸出和向車身內部縮回,伸出至導流位時能夠起到導流作用,縮回至收起位時能夠部分隱藏而減少突出的高度或完全隱藏,與現有技術中的縱向流水槽一直突出設置在車身上相比,能夠通過收起而減小風阻和氣動噪聲,提高燃油經濟性和舒適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氣流由車輛前端的A柱兩側流經縱向流水槽部位時的氣流狀態(tài)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縱向流水槽與A柱的裝配關系示意圖;
圖3是圖2中的縱向流水槽處于導流位時的示意圖;
圖4是圖2中的縱向流水槽處于收起位時的示意圖;
圖5是縱向流水槽處于收起位時氣流流經車輛前端的A柱兩側時的氣流狀態(tài)示意圖;
圖6是圖A柱的封堵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中具有隱藏流水槽的客車的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中具有隱藏流水槽的客車的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各附圖標記對應的名稱為:1-前圍,2-側圍,3-A柱,4-縱向流水槽,6-內側邊,7-外側邊,8-轉軸,9-支撐臂,10-主動鏈輪,11-從動鏈輪,12-鏈條,13-驅動電機,14-流水槽過孔,15-內封板,16-排水孔,17-導向桿,18-齒輪,19-連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本實用新型中具有隱藏流水槽的客車的實施例1如圖1~圖6所示,包括前圍1、側圍2、A柱3和縱向流水槽4,其中縱向流水槽4為橫截面呈弧形的弧形片。前圍1上設有前擋風玻璃,A柱3對應于側圍2的前端部設置且其內部設有上下兩只軸承,相應的轉軸8通過軸承轉動裝配在A柱3內,轉軸8的延伸方向與縱向流水槽4一致,其上固定有支撐臂9,支撐臂9的末端與縱向流水槽4的內側邊6固定連接。為了保證導流效果,縱向流水槽4的頂部高于前擋風玻璃的頂部邊緣,縱向流水槽4的下端低于所述前擋風玻璃的底部邊緣。
轉軸8與車輛的儀表臺水平對應的位置設有從動鏈輪11,客車的儀表臺內設有主動鏈輪10,主動鏈輪10和從動鏈輪11通過鏈條12傳動連接,主動鏈輪10固定在驅動電機13的輸出軸上,驅動電機13與相應的控制裝置連接,由控制裝置控制實現正反向轉動。
A柱3和車身的蒙皮的朝向車輛外部的側面上設有與縱向流水槽4平行的流水槽過孔14,流水槽過孔14供縱向流水槽4向車身外部伸出和向車身內部縮回。為了便于縱向流水槽4的轉動并盡量減小流水槽過孔14與縱向流水槽4之間的間隙,轉軸8與流水槽過孔14的間距與轉軸8上的支撐臂9的長度相等,轉軸8轉動即可實現縱向流水槽4的伸出和縮回。在縱向流水槽4處于收起位時,轉軸8上的支撐臂9的朝向與流水槽過孔14的朝向相背。
為了避免雨水從流水槽過孔14進入車身內部,可以在流水槽過孔14處設置與縱梁流水槽滑動密封配合的密封件,密封件可采用如汽車車門上的升降玻璃與車門之間設置的密封件。為了避免雨水意外進入A柱3內,A柱3內于縱向流水槽4的下方設有內封板15,內封板15構成封堵件,用于封堵A柱3的內腔,與A柱3的內壁共同圍成相對封閉的空間,避免雨水進一步流向A柱3底部導致車輛的重要位置進水。A柱3朝向車輛外部的側面上還于內封板15的上部設有排水孔16,用于將意外進入A柱3內部的雨水排出。
當外界天氣是雨天時,可以通過控制系統(tǒng)控制驅動電機13正轉,帶動轉軸8正轉,使縱向流水槽4從流水槽過孔14內伸出至導流位,縱向流水槽4能夠像現有的縱向流水槽4一樣起到導流作用,避免車身受到污損。當外界為非下雨天氣時,可以通過控制裝置控制驅動電機13反轉,帶動轉軸8反轉,使縱向流水槽4從流水槽過孔14內縮回至收起位,縱向流水槽4的外側邊7與流水槽過孔14平齊,能夠實現完全隱藏。
本實用新型中具有隱藏流水槽的客車的實施例2如圖7所示,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中縱向流水槽4采用的是現有技術中常用的U形槽的形式,并且縱向流水槽4是固定在導向桿17上,導向桿17沿車身寬度方向導向移動裝配在車身上而實現縱向流水槽4的活動設置,導向桿17上設有嚙合齒,與相應的齒輪18形成齒輪18齒條機構以驅動縱向流水槽4伸縮運動。在其他實施例中,縱向流水槽4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實現驅動,例如通過正弦機構、正切機構驅動實現導向伸縮。
本實用新型中具有隱藏流水槽的客車的實施3如圖8所示,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中縱向流水槽4是通過平行四邊形機構實現平動伸縮,平行四邊形機構中的其中一只連桿19的鉸接端連接驅動輪。
在上述實施例中,縱向流水槽4運動到收起位時完全縮回到車身內,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例中,縱向流水槽4也可以部分縮回到車身內。另外,上述實施例中縱向流水槽4設置在A柱3內,充分利用了A柱3的空間,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在車身內單獨設置縱向流水槽4安裝空間,例如設置在內外蒙皮之間的夾層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