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動車的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電動汽車脫困裝置。
背景技術:
當前,由于石油資源的大量開采及使用,石油資源趨于枯竭,同時,也由于如今中國的空氣污染日益加劇,所以當前中國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就是現(xiàn)在很常見的一種新能源汽車,但是由于諸多問題,新能源汽車還未能大面積推廣。
電動汽車由蓄電池提供動力,并由電動機帶動車輛行駛,電動汽車由于其安靜、環(huán)保、靈活等特性,深受某些敢于嘗試新鮮事物的人們所喜愛,但是由于電動機自身的特性以及生產商對電動機設置的保護系統(tǒng),可能會造成當車輛陷入泥地、沙地、雪地時車輛失去動力的情況發(fā)生,給駕駛人員帶來麻煩。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動汽車脫困裝置,當電動汽車陷入泥地、沙地或者雪地失去動力后,可以使得車輛順利的脫困。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電動汽車脫困裝置,包括電動機、齒輪一、齒輪二、短軸一、摩擦片一、摩擦片二、短軸二、齒輪三、U形支座一、彈簧一、液壓缸一、聯(lián)軸器一、齒輪四、主軸、聯(lián)軸器二、齒輪減速器、聯(lián)軸器三、短軸三、摩擦片三、摩擦片四、短軸四、齒輪五、U形支座二、彈簧二、液壓缸二、聯(lián)軸器四和齒輪六,電動機為雙頭電動機,其中:
電動機的一端連接有齒輪一,這一端是提供日常行駛時車輛的動力,與齒輪一嚙合的是齒輪二,與齒輪二一同固定在短軸一上的是離合器的摩擦片一,齒輪二在短軸一的一端,摩擦片一在短軸一的另一端,與離合器的摩擦片一相對的是離合器的摩擦片二,離合器的摩擦片二安裝于短軸二的一端,另外在短軸二的中間位置還安裝有齒輪三,短軸二活動安裝在U形支座一上,其中齒輪三位于U形支座一的凹槽處,且凹槽寬度大于齒輪三的寬度,短軸二沿其軸線方向進行滑動,短軸二上在U形支座一與摩擦片二之間套有彈簧一,在短軸二的另一端有液壓缸一,液壓缸一與短軸二之間通過聯(lián)軸器一進行連接,液壓缸一的伸縮帶動摩擦片一和摩擦片二結合和分開,與齒輪三嚙合的是齒輪四,齒輪四安裝于汽車的主軸上,繼而帶動車輪轉動;
電動機另一端是在車輛脫困時提供動力,這一端通過聯(lián)軸器二與齒輪減速器的輸入端相連,在齒輪減速器的輸出端通過聯(lián)軸器三與短軸三進行連接,在短軸三的另一端是離合器的摩擦片三,與離合器摩擦片三相對的是離合器的摩擦片四,摩擦片四固定在短軸四的一端,在短軸四的中間位置還安裝有齒輪五,短軸四活動安裝在U形支座二上,其中齒輪五位于U形支座二的凹槽處,且凹槽寬度大于齒輪五的寬度,短軸四沿其軸線方向進行滑動,在U形支座二靠近摩擦片四一端與齒輪五之間套有彈簧二,保證了在日常行駛過程中摩擦片三與摩擦片四不進行接觸,避免影響正常行駛,在短軸四的另一端有液壓缸二,液壓缸二與短軸四之間通過聯(lián)軸器四進行連接,液壓缸二的伸縮帶動摩擦片三和摩擦片四結合和分開,與齒輪五嚙合的是齒輪六,齒輪六安裝于汽車的主軸上,繼而帶動車輪轉動。
進一步的,齒輪三與齒輪五寬度合理設計,保證齒輪三與齒輪五在移動的過程中始終可以與相嚙合的齒輪保持嚙合狀態(tài)。
進一步的,在電動車內設置有控制裝置,控制裝置控制液壓缸一、液壓缸二氣動停止和檢測電動機狀態(tài)。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在不提升電動機功率的情況下,可以使得電動汽車順利從沙地、泥地、雪地等特殊情況下進行脫困,降低了電動汽車使用的成本,節(jié)約了能源。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脫困系統(tǒng)使用間隙時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脫困系統(tǒng)使用中時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
如附圖所示,一種電動汽車脫困裝置,包括電動機1、齒輪一2、齒輪二3、短軸一4、摩擦片一5、摩擦片二6、短軸二7、齒輪三8、U形支座一9、彈簧一10、液壓缸一11、聯(lián)軸器一12、齒輪四13、主軸14、聯(lián)軸器二15、齒輪減速器16、聯(lián)軸器三17、短軸三18、摩擦片三19、摩擦片四20、短軸四21、齒輪五22、U形支座二23、彈簧二24、液壓缸二25、聯(lián)軸器四26和齒輪六27,電動機1為雙頭電動機,其中:
電動機1的一端連接有齒輪一2,這一端是提供日常行駛時車輛的動力,與齒輪一2嚙合的是齒輪二3,與齒輪二3一同固定在短軸一4上的是離合器的摩擦片一5,齒輪二3在短軸一4的一端,摩擦片一5在短軸一4的另一端,與離合器的摩擦片一5相對的是離合器的摩擦片二6,離合器的摩擦片二6安裝于短軸二7的一端,另外在短軸二7的中間位置還安裝有齒輪三8,短軸二7活動安裝在U形支座一9上,其中齒輪三8位于U形支座一9的凹槽處,且凹槽寬度大于齒輪三8的寬度,短軸二7沿其軸線方向進行滑動,短軸二7上在U形支座一9與摩擦片二6之間套有彈簧一10,在短軸二7的另一端有液壓缸一11,液壓缸一11與短軸二7之間通過聯(lián)軸器一12進行連接,液壓缸一11的伸縮帶動摩擦片一5和摩擦片二6結合和分開,與齒輪三8嚙合的是齒輪四13,齒輪四13安裝于汽車的主軸14上,繼而帶動車輪轉動。
電動機1另一端是在車輛脫困時提供動力,這一端通過聯(lián)軸器二15與齒輪減速器16的輸入端相連,在齒輪減速器16的輸出端通過聯(lián)軸器三17與短軸三18進行連接,在短軸三18的另一端是離合器的摩擦片三19,與離合器摩擦片三19相對的是離合器的摩擦片四20,摩擦片四20固定在短軸四21的一端,在短軸四21的中間位置還安裝有齒輪五22,短軸四21活動安裝在U形支座二23上,其中齒輪五22位于U形支座二23的凹槽處,且凹槽寬度大于齒輪五22的寬度,短軸四21沿其軸線方向進行滑動,在U形支座二23靠近摩擦片四20一端與齒輪五22之間套有彈簧二24,保證了在日常行駛過程中摩擦片三19與摩擦片四20不進行接觸,避免影響正常行駛,在短軸四21的另一端有液壓缸二25,液壓缸二25與短軸四21之間通過聯(lián)軸器四26進行連接,液壓缸二25的伸縮帶動摩擦片三19和摩擦片四20結合和分開,與齒輪五22嚙合的是齒輪六27,齒輪六27安裝于汽車的主軸14上,繼而帶動車輪轉動。
在此摩擦片三19、摩擦片四20、摩擦片一5、摩擦片二6均要求使用優(yōu)質的離合器摩擦片,保證在惡劣情況下不會發(fā)生打滑失效。
為保證正常運行,齒輪三8與齒輪五22寬度合理設計,選擇合理的寬度,保證齒輪三8與齒輪五22在移動的過程中始終可以與相嚙合的齒輪保持嚙合狀態(tài)。
在電動車內設置有控制裝置,控制裝置可以是由一個按鍵啟動,然后控制裝置分別控制控制液壓缸一11、液壓缸二25氣動停止和在電機轉動的過程中檢測電動機1狀態(tài)。
在正常情況下行駛,液壓缸一11伸長,液壓缸二25收縮,使得摩擦片一5與摩擦片二6接觸,摩擦片三19與摩擦片四20分離,此時電動機1的動力只通過幾個齒輪與一個離合器將動力傳輸給車輪,汽車可進行正常的高速行駛。當車輛遇困時,駕駛員啟動脫困系統(tǒng),此時,液壓缸一11收縮,摩擦片一5與摩擦片二6分離,駕駛員深踩油門,電動機1進行高速空轉,并通過減速器進行減速增距,當電動機1達到額定轉速和額定功率時,此時電動機1處于最佳狀態(tài)。當控制系統(tǒng)檢測到電機處于最佳狀態(tài)后,液壓缸二25緩慢進行伸長,使得摩擦片三19與摩擦片四20之間處于半聯(lián)動狀態(tài),此時既使得車輪擁有足夠大的轉矩和功率由靜止開始進行轉動,又使得電動機1處于最佳轉動狀態(tài),不至于因惡劣的路面狀況對電動機1造成損傷,當車輪到達一定轉速后,液壓缸二25繼續(xù)伸長,使得摩擦片三19與摩擦片四20完全進行接觸,從而使得將電動機1的動力完全傳遞給車輪,繼而使得汽車完全從困境中駛出。當行駛到正常路面后,再由駕駛員關閉脫困系統(tǒng),液壓缸二25收縮,摩擦片三19與摩擦片四20分離,液壓缸一11伸長,摩擦片一5與摩擦片二6接觸,汽車可以以正常狀態(tài)行駛。
以上所述的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定,任何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