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電動汽車換電,具體涉及一種換電站。
背景技術:
1、與傳統(tǒng)燃油汽車相比,電動汽車具有綠色環(huán)保、智能化程度高等優(yōu)點,對于節(jié)能減排和城市交通智能化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逐漸成為未來汽車產業(yè)的戰(zhàn)略發(fā)展方向。
2、現有的電動車充電的方式通常分為更換電池和直接充電兩種,現有的對上述更換電池的電動汽車會建設相應的換電站,用戶在需要進行更換電池時行駛至換電站內進行電池的更換,傳統(tǒng)的換電位一般只能更換一種電池包,為了使換電站能夠對多種電動車進行換電,多數換電站會設置多種換電位以及換電設備以對不同的電動車換電。但由于一種換電位僅能實現一種電動車的換電,在換電高峰期,多輛同一種電動車進入到換電站內換電時可能會出現換電位不足而產生排隊的現象,并且會有部分換電位由于換電車輛較少而發(fā)生閑置的現象,進而導致?lián)Q電資源出現浪費或緊張的情況。
3、此外,用戶在駕駛車輛進入至換電站內后由于換電位種類以及數量較多且無法明確得知本電動車的換電位位置,在尋找相應換電位的過程中會耗費較長時間,進而延長換電時間,嚴重影響消費者使用體驗。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換電站,以解決現有換電站內一種換電位僅能實現一種電動車的換電,換電位換電高峰期出現供不應求或被閑置導致?lián)Q電資源出現浪費或緊張以及換電位種類以及數量較多,用戶在進入到換電站內換電時需要經過長時間尋找換電位來實現換電導致?lián)Q電過程耗費時間較長、換電體驗不佳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換電站,換電站包括用于存放換電設備的第一存放區(qū)、用于存放電池包的第二存放區(qū)以及換電位,第一存放區(qū)通過第一通道與換電位連通,換電設備通過第一通道在第一存放區(qū)與換電位之間移動,第二存放區(qū)通過第二通道與換電位連通,電池包通過第二通道在第二存放區(qū)與換電位之間移動,以對換電位的電動車輛更換電池包。
3、在本方案中,通過將換電站包括用于存放換電設備的第一存放區(qū)、用于存放電池包的第二存放區(qū)以及換電位,且換電設備通過第一通道在第一存放區(qū)與換電位之間移動,電池包通過第二通道在第二存放區(qū)與換電位之間移動,優(yōu)選地,第一存放區(qū)可以存放多種型號的換電設備且第二存放區(qū)可存放多種型號的電池包,使得用戶行駛進換電站內在換電位進行停放后,第一存放區(qū)內的換電設備以及第二存放區(qū)內的電池包能夠通過電動車輛的車輛信息匹配相應的換電設備和電池包,并分別通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移動至換電位上實現對電動車輛電池包的更換,實現了換電位的通用,換電設備和電池包分別在獨立通道移動,不會發(fā)生沖突阻塞等情況,可以更快到達換電位,提高了換電效率。并且當換電站內有多個換電位時,無論何種電動車輛進入到換電站內后,用戶能夠任意選擇換電位進行換電,省去了用戶自行駕駛車輛來找尋相應換電位所需的時間,有助于提升換電效率,有效避免了換電位過多時用戶需要駕駛車輛耗時較長來尋找換電位的情況,提升了用戶的換電體驗,同時能夠使換電站的所有換電位都能滿載運行,避免了充電資源出現浪費或緊張的情況。
4、進一步地,第一存放區(qū)的數量為多個;和/或,第二存放區(qū)的數量為多個。
5、通過將第一存放區(qū)的數量為多個;和/或,第二存放區(qū)的數量為多個,使得第一存放區(qū)能夠存放更多的換電設備,且第二存放區(qū)能夠存放更多的電池包,使得單個換電位能夠更換更多種類的換電電池,進一步提升了換電位的通用性,滿足用戶使用需求。同時能夠有效避免換電高峰期時,換電位內滿電的電池包無法滿足換電需求導致用戶需要排隊甚至無法更換電池的情況,提升換電站的換電峰值,進一步提升用戶的換電體驗。
6、進一步地,多個第一存放區(qū)通過一個或多個第一通道與換電位相連通;和/或,多個第二存放區(qū)通過一個或多個第二通道與換電位相連通。
7、通過將第一存放區(qū)和/或第二存放區(qū)通過一個第一通道和/或第二通道與換電位連通,節(jié)省了第一通道和/或第二通道的布置,有助于簡化整個換電站的結構布置,不僅能夠降低換電站的生產成本,同時還能節(jié)省換電通道在換電站內占用的面積,進而有更多的面積來布置換電位,滿足用戶換電需求。
8、通過將第一存放區(qū)和/或第二存放區(qū)通過多個第一通道和/或第二通道與換電位連通,使得各第一存放區(qū)內的換電設備和/或第二存放區(qū)內的電池包能夠分別通過不同的第一通道和/或第二通道與換電位連通,保證各換電設備和/或電池包移動的順利進行。
9、進一步地,至少一個第一存放區(qū)的換電設備其他存放區(qū)的不同;和/或,至少一個第二存放區(qū)的電池包與其他存放區(qū)的不同。
10、通過將至少一個第一存放區(qū)的換電設備其他存放區(qū)的不同;和/或,至少一個第二存放區(qū)的電池包與其他存放區(qū)的不同,使得單個換電位內的第一存放區(qū)和第二存放區(qū)實現多種電池包和換電設備的存放,進而實現了換電位的通用,進而使得無論何種電動車輛進入到換電站內后,用戶能夠任意選擇換電位進行換電,省去了用戶自行駕駛車輛來找尋相應換電位所需的時間,有助于提升換電效率。
11、進一步地,第一通道包括第一主路與第一支路,第一主路分別與換電位以及第一支路相連通;多個第一存放區(qū)與第一支路相連通,且沿第一支路的延伸方向設置;和/或;
12、第二通道包括第二主路與第二支路,第二主路分別與換電位以及第二支路相連通;多個第二存放區(qū)與第二支路相連通,且沿第二支路的延伸方向設置。
13、通過將第一通道包括第一主路與第一支路,第一主路分別與換電位以及第一支路相連通;多個第一存放區(qū)與第一支路相連通,且沿第一支路的延伸方向設置;和/或;第二通道包括第二主路與第二支路,第二主路分別與換電位以及第二支路相連通;多個第二存放區(qū)與第二支路相連通,且沿第二支路的延伸方向設置,使得第一存放區(qū)的換電設備在移動至換電位時,先移動至第一支路上,而后再由第一支路移動到第一主路上,再由第一主路移動到換電位,和/或,第二存放區(qū)的電池包在移動至換電位時,先移動至第二支路上,而后再由第二支路移動到第二主路上,再由第二主路移動到換電位,實現對電動車輛的換電,省去了需要設置多個第一支路或第二支路以及第一存放區(qū)或第二存放區(qū)實現連通的結構,有助于簡化整個換電站的結構布置,不僅能夠降低換電站的生產成本,同時還能節(jié)省換電通道在換電站內占用的面積,進而有更多的面積來布置換電位,滿足用戶換電需求。
14、進一步地,第二存放區(qū)包括電池架與電池存放位,電池架與電池存放位相鄰設置于第二支路的一側,電池存放位與第二支路相連通,電池架上設有轉運設備,轉運設備用于在電池存放位與電池架之間轉運電池包。
15、通過將第二存放區(qū)包括電池架與電池存放位,且電池架與電池存放位相鄰設置與第二支路的一側,保證電池架上的電池能夠直接移動到電池存放位上,避免電池架和電池存放位距離過遠甚至位于第二支路的相對側導致電池包在電池存放位和電池架之間移動時不方便的情況,有助于提升電池包的移動效率,進而提升換電效率。同時電池存放位與第二支路相連通,電池架上設有電池轉運設備,電池轉運設備用于在電池存放位與電池架之間轉運電池包,使得自電動車輛上拆卸下來的電池包通過第二支路移動至電池存放位上后,通過電池轉運設備將電池包自電池存放位轉運至電池架上,同時在電池架上的充滿電的電池包能夠通過電池轉運設備轉運至電池存放位上,并由第二支路移動至換電位,實現對電動車輛電池包的更換。
16、進一步地,第一通道和/或第二通道包括運輸系統(tǒng),各換電設備和/或電池包通過運輸系統(tǒng)在第一通道和/或第二通道中移動。
17、通過將第一通道和/或第二通道設置為包括運輸系統(tǒng),各換電設備和電池包通過運輸系統(tǒng)在第一通道和/或第二通道中移動,使得換電設備和電池包均能夠通過運輸系統(tǒng)的運輸移動至換電位上以對電動車輛進行換電,保證換電過程的順利進行。
18、進一步地,運輸系統(tǒng)包括傳送軌道、傳送帶、滾筒傳送設備、倍速鏈傳送設備中的至少一種。
19、通過將運輸系統(tǒng)設置為包括傳送軌道、傳送帶、滾筒傳送設備、倍速鏈傳送設備中的至少一種,使得換電設備和電池包能夠通過上述設備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實現在存放區(qū)和換電位之間轉運,保證換電設備和電池包實現快速轉運,提升轉運的穩(wěn)定性。
20、進一步地,第一主路包括第一倍速鏈傳送設備,第一支路包括第一傳送軌道,第一傳送軌道上設有第一轉運機構,第一轉運機構用于在第一存放區(qū)與第一倍速鏈傳送設備之間轉運換電設備。
21、進一步地,第二主路包括第二倍速鏈傳送設備,第二支路包括第二傳送軌道,第二傳送軌道上設有第二轉運機構,第二轉運機構用于在第二存放區(qū)與第二倍速鏈傳送設備之間轉運電池包。
22、通過將第一主路設置為包括第一倍速鏈傳送設備,和/或,第二主路包括第二倍速鏈傳送設備,借助倍速鏈傳送設備的特性,使得換電設備和/或電池包在第一主路和/或第二主路上移動時更加穩(wěn)定,避免了轉運時對換電設備和/或電池包造成較大碰撞損壞的情況,實現對換電設備和/或電池包的保護,有助于延長其使用壽命。同時通過在第一轉運機構用于在第一存放區(qū)與第一倍速鏈傳送設備之間轉運換電設備,和/或,第二轉運機構用于在第二存放區(qū)與第二倍速鏈傳送設備之間轉運電池包,使得第一存放區(qū)內的換電設備能夠通過第一轉運機構在第一傳送軌道上移動并實現轉移,和/或,第二存放區(qū)內的電池包能夠通過第二轉運機構在第二傳送軌道上移動并實現轉移,保證換電設備和電池包轉移過程的穩(wěn)定性。
2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所取得的有益效果為:
24、通過將換電站包括用于存放換電設備的第一存放區(qū)、用于存放電池包的第二存放區(qū)以及換電位,且換電設備通過第一通道在第一存放區(qū)與換電位之間移動,電池包通過第二通道在第二存放區(qū)與換電位之間移動,優(yōu)選地,第一存放區(qū)可以存放多種型號的換電設備且第二存放區(qū)可存放多種型號的電池包,使得用戶行駛進換電站內在換電位進行停放后,第一存放區(qū)內的換電設備以及第二存放區(qū)內的電池包能夠通過電動車輛的車輛信息匹配相應的換電設備和電池包,并分別通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移動至換電位上實現對電動車輛電池包的更換,實現了換電位的通用,換電設備和電池包分別在獨立通道移動,不會發(fā)生沖突阻塞等情況,可以更快到達換電位,提高了換電效率。并且當換電站內有多個換電位時,無論何種電動車輛進入到換電站內后,用戶能夠任意選擇換電位進行換電,省去了用戶自行駕駛車輛來找尋相應換電位所需的時間,有助于提升換電效率,有效避免了換電位過多時用戶需要駕駛車輛耗時較長來尋找換電位的情況,提升了用戶的換電體驗,同時能夠使換電站的所有換電位都能滿載運行,避免了充電資源出現浪費或緊張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