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囊框總成及汽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技術,尤其涉及一種氣囊框總成及汽車。
【背景技術】
[0002]氣囊作為車身被動安全性的輔助配置,日漸受到人們的重視。氣囊設置在儀表板下方的氣囊框中,在汽車發(fā)生碰撞時,車身與障礙物的碰撞稱為一次碰撞,一次碰撞后車內乘員與車內部件發(fā)生的碰撞稱為二次碰撞,氣囊能夠在一次碰撞之后、二次碰撞之前迅速打開,并沖出氣囊框,使乘員因慣性而移動時撲在氣囊上,從而緩和乘員受到的沖擊并吸收碰撞能量,減輕人員傷害程度。
[0003]圖1為現有技術中氣囊框的斷面示意圖。如圖1所示,氣囊框設置在儀表板I的下方,由鉸鏈2以及氣囊框本體3組成,鉸鏈2與氣囊框本體3之間為一體成型結構,且分別與儀表板I固定連接,在儀表板I上設置有與鉸鏈2對應的爆破線,當氣囊打開時,爆破線斷開,氣囊從兩個鉸鏈2之間的間隙中沖出。
[0004]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在于,氣囊框多由熱塑性彈性體等材料制成,在低溫時會變得非常脆性化,由于氣囊沖出時的沖擊力較大,因此兩個鉸鏈2會向外翻折,氣囊框本體3與鉸鏈2容易折斷,產生的碎片會沖擊前風擋和乘員,對乘員造成傷害。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氣囊框總成及汽車,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氣囊打開時氣囊框本體與鉸鏈容易折斷、對車內乘員造成傷害的技術問題。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氣囊框總成,包括:儀表板、兩個鉸鏈以及與所述儀表板固定連接的氣囊框本體;
[0007]其中,所述鉸鏈包括與所述儀表板固定連接的第一平板、以及與所述第一平板成角度連接的第二平板;
[0008]所述氣囊框本體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所述第一側板和所述第二側板上分別開設有滑槽,兩個所述鉸鏈的第二平板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側板與所述第二側板的滑槽中。
[0009]進一步地,所述滑槽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平板的厚度。
[0010]進一步地,所述氣囊框總成,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氣囊框本體中的氣囊、以及兩個分別與所述氣囊相連接的掛鉤;
[0011]所述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上分別開設有第一通孔,兩個所述掛鉤分別穿過所述第一通孔。
[0012]進一步地,兩個所述鉸鏈的所述第二平板上分別開設有第二通孔,兩個所述掛鉤分別穿過所述第二通孔。
[0013]進一步地,在所述鉸鏈的所述第二平板上向外設置有第一凸起部,在所述鉸鏈對應的所述氣囊框本體的側板上、且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上方向內設置有第二凸起部;
[0014]所述第一凸起部與所述第二凸起部之間間隔預設距離。
[0015]進一步地,所述預設距離為5mm-10mm。
[0016]進一步地,所述氣囊框本體與所述儀表板之間通過振動摩擦焊固定。
[0017]進一步地,所述氣囊框本體與所述儀表板之間分別對應開設有螺紋通孔,螺釘穿過所述氣囊框本體與所述儀表板上的螺紋通孔后旋接有螺母,將所述氣囊框本體與所述儀表板固定連接。
[0018]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汽車,包括上述任一項所述的氣囊框總成。
[0019]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氣囊框總成及汽車中,鉸鏈和氣囊框本體分別與儀表板固定連接,鉸鏈與氣囊框本體不是一體成型結構,也不固定連接在一起,而是通過滑槽配合,當氣囊沖出儀表板時,鉸鏈會向上移動一定距離,緩解氣囊對鉸鏈的沖擊,使得鉸鏈和氣囊框本體不易被折斷,不會產生折斷的碎片沖擊前風擋和乘員,能夠避免對車內乘員造成傷害。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現有技術中氣囊框的斷面示意圖;
[0021]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氣囊框總成的斷面示意圖;
[0022]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氣囊框總成的斷面示意圖;
[0023]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提供的氣囊框總成的局部斷面示意圖。
[0024]附圖標記:
[0025]1-儀表板 2-鉸鏈3-氣囊框本體21-第一平板
[0026]22-第二平板31-第一側板 32-第二側板 4_第一通孔
[0027]5-第二通孔 6-第一凸起部7-第二凸起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28]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9]實施例一
[0030]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一種氣囊框總成。圖2為本實施例提供的氣囊框總成的斷面示意圖。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的氣囊框總成,可以包括:儀表板1、兩個鉸鏈以及與儀表板I固定連接的氣囊框本體;
[0031]其中,鉸鏈包括與儀表板I固定連接的第一平板21、以及與第一平板21成角度連接的第二平板22 ;
[0032]氣囊框本體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側板31和第二側板32,第一側板31和第二側板32上分別開設有滑槽,兩個鉸鏈的第二平板22分別設置在第一側板31與第二側板32的滑槽中。
[0033]具體地,本實施例中提供的氣囊框本體,可以固定在副駕駛前方的儀表板I下方,用于為乘坐在副駕駛位置的乘員提供安全防護。氣囊框本體可以是由四個側板圍成的一個框狀結構,套設在鉸鏈的外側,其中氣囊框本體與鉸鏈均可以采用塑料制成。
[0034]氣囊框本體中,每個側板的頂端均與儀表板I固定連接。具體地,氣囊框本體與儀表板I的固定可以有多種方式,例如,氣囊框本體與儀表板I之間可以通過振動摩擦焊固定,振動摩擦焊能夠降低焊接變形,有效防止焊接裂紋的形成和氣囊框本體的畸變,并且使氣囊框本體與儀表板I之間的焊接更加牢固;或者,氣囊框本體與儀表板I之間可以分別對應開設有螺紋通孔,螺釘穿過氣囊框本體與儀表板I上的螺紋通孔后旋接有螺母,將氣囊框本體與儀表板I固定連接,這種連接方式簡單、快速,且成本較低。
[0035]鉸鏈由第一平板21和第二平板22組成,第一平板21與第二平板22可以為一體成型結構,其中第一平板21可以與儀表板I固定連接,第二平板22可以與第一平板21成角度連接。第一平板21與儀表板I之間也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固定連接,如螺接固定或焊接固定等,其具體固定方式類似于上述氣囊框本體與儀表板I的固定方式,此處不再贅述。
[0036]本實施例中的鉸鏈與氣囊框本體不是一體成型結構,兩者也不固定連接在一起,而是通過滑槽配合。具體地,在氣囊框本體相對設置的第一側板31和第二側板32上,分別開設有滑槽,兩個鉸鏈的第二平板22分別設置在第一側板31與第二側板32的滑槽中,即,其中一個鉸鏈的第二平板22設置在第一側板31的滑槽中,另一個鉸鏈的第二平板22設置在第二側板32的滑槽中。
[0037]在氣囊框本體中可以設置有氣囊,氣囊與氣囊框本體相連接。儀表板I上對應鉸鏈設置有爆破線,具體地,兩個鉸鏈的第一平板21之間的間隙上方可以設置有一條爆破線,氣囊框本體的四個側板與兩個第一平板21之間間隙的上方對應設置有方形的一圈爆破線,這一圈爆破線位于四個側板內部、第一平板21外部的上方,上述的一條爆破線和一圈爆破線圍成類似“日”字的形狀。在氣囊打開時,爆破線會斷開,方便氣囊沖出儀表板1,由于爆破線的特殊結構,儀表板I位于第一平板21上方的部分與儀表板I的其它部分分離,向上移動,同時第一平板21也會向上移動,而氣囊框本體與儀表板I的其它部分固定連接,在氣囊沖出時不會發(fā)生運動。
[0038]在實際使用中,當車輛與障礙物發(fā)生碰撞時,儀表板I上的爆破線斷開,設置在氣囊框本體中的氣囊從兩個鉸鏈的第一平板21之間的間隙中沖出,由于氣囊框本體與鉸鏈之間是通過滑槽配合的,因此,鉸鏈在氣囊的沖擊作用下會向外翻折,同時向上移動一定距離,緩解氣囊對鉸鏈的沖擊,使得鉸鏈不易被折斷。
[0039]本實施例提供的氣囊框總成,包括儀表板1、鉸鏈和氣囊框本體,其中鉸鏈和氣囊框本體分別與儀表板I固定連接,鉸鏈與氣囊框本體不是一體成型結構,也不固定連接在一起,而是通過滑槽配合,當氣囊沖出儀表板I時,鉸鏈會向上移動一定距離,緩解氣囊對鉸鏈的沖擊,使得鉸鏈和氣囊框本體不易被折斷,不會產生折斷的碎片沖擊前風擋和乘員,避免對車內乘員造成傷害。
[0040]在上述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優(yōu)選的是,滑槽的厚度大于設置在其中的第二平板22的厚度,即滑槽中用于容納第二平板22的空間的厚度大于第二平板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