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彈性履帶以及具備該彈性履帶的履帶行駛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40954閱讀:774來源:國知局
      彈性履帶以及具備該彈性履帶的履帶行駛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彈性履帶以及具備該彈性履帶的履帶行駛裝置。



      背景技術:

      以往,履帶行駛裝置具備:驅動輪,連結于作為機體的履帶車(例如聯(lián)合收割機、拖拉機等)的驅動軸;誘導輪,自由旋轉地安裝于履帶車;以及彈性履帶,其為環(huán)形帶狀的彈性體,卷繞于驅動輪以及誘導輪進行使用。

      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一種彈性履帶,其具有:芯金,沿彈性體的周向埋沒有多個;以及支承部,以隆起的方式形成于彈性體的內周面。支承部配置于在彈性體的周向上相鄰的芯金之間。

      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一種彈性履帶,其中,在履帶周向上隔開間隔地配置有對驅動輪以及誘導輪的外周面進行支承的支承部,并且設置有在履帶周向上分割支承部的分割槽。

      現(xiàn)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1-222170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3-107472號公報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發(fā)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彈性履帶設有分割槽,由此,支承部容易從分割槽部分沿履帶周向發(fā)生變形。因此,彈性履帶能減小支承部在沿驅動輪、誘導輪的外周面彎曲時的彎曲變形的阻力(彎曲阻力)。也就是說,能減小履帶行駛裝置的行駛阻力。

      但是,彈性履帶有時候會由于泥等進入分割槽,使得支承部難以沿履帶周向發(fā)生變形,履帶行駛裝置的行駛阻力增大。

      此外,彈性履帶一邊使支承部抵接于驅動輪的外周面、誘導輪的外周面,一邊卷繞于驅動輪以及誘導輪。在彈性體的周向上,支承部與芯金鄰接設置,由此,有時,在履帶行駛裝置行駛時,支承部容易產生對于彎曲變形的阻力(彎曲阻力),履帶行駛裝置的行駛阻力增大。

      因此,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能減小因彎曲阻力而引起的行駛阻力的彈性履帶以及具備該彈性履帶的履帶行駛裝置。

      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

      本發(fā)明的第一方案的彈性履帶在卷繞于驅動輪以及誘導輪的環(huán)形帶狀的彈性體具備:支承部,以隆起的方式形成于該彈性體的內周面,并抵接在所述驅動輪以及誘導輪的外周面進行支承;以及分割槽,沿所述彈性體的周向分割所述支承部,所述彈性體的周向截面上的所述分割槽的截面積朝所述彈性體的寬度方向外側而變大。

      所述分割槽的寬度朝所述彈性體的寬度方向外側而變寬。

      所述分割槽的深度朝所述彈性體的寬度方向外側而變深。

      所述分割槽的寬度朝所述彈性體的寬度方向外側而變寬,并且所述分割槽的深度朝所述彈性體的寬度方向外側而變深。

      本發(fā)明的第一方案的履帶行駛裝置具備:驅動輪,傳遞驅動力;誘導輪,以自由旋轉的方式配設;以及彈性履帶,包括上述任一結構,卷繞于所述驅動輪以及誘導輪。

      本發(fā)明的第二方案的彈性履帶在卷繞于驅動輪以及誘導輪的環(huán)形帶狀的彈性體具備:芯金,在所述彈性體的周向上隔開間隔地埋沒有多個;以及支承部,形成于所述彈性體的內周面,并抵接在所述驅動輪以及誘導輪的外周面進行支承,該支承部以在相鄰的所述芯金彼此之間隆起的方式形成,并且與相鄰的所述芯金沿所述彈性體的周向隔開規(guī)定的間隔進行設置。

      所述支承部以分別在所述相鄰的芯金彼此之間以及在所述芯金上隆起的方式形成,形成于所述芯金的支承部與形成于所述相鄰的芯金彼此之間的支承部沿所述彈性體的周向隔開規(guī)定的間隔進行設置。

      本發(fā)明的第二方案的履帶行駛裝置具備:驅動輪,傳遞驅動力;誘導輪,以自由旋轉的方式配設;以及彈性履帶,包括上述任一結構,卷繞于所述驅動輪以及誘導輪。

      發(fā)明效果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方案的彈性履帶以及具備該彈性履帶的履帶行駛裝置,通過提高分割槽的排泥性,抑制支承部的彎曲阻力的增大,由此能減小履帶行駛裝置的行駛阻力。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方案的彈性履帶以及具備該彈性履帶的履帶行駛裝置,通過減小彈性履帶的彎曲阻力,能減小履帶行駛裝置的行駛阻力。

      附圖說明

      圖1為具備履帶行駛裝置的拖拉機的側視圖。

      圖2(a)為表示履帶行駛裝置的立體圖,圖2(b)為表示履帶行駛裝置的驅動輪的立體圖。

      圖3為表示彈性履帶的內周面的圖。

      圖4為圖3中的A-A剖視圖。

      圖5為圖3中的B-B剖視圖。

      圖6為表示彈性履帶的外周面的圖。

      圖7為表示彈性履帶卷繞于驅動輪的外周面的狀態(tài)的履帶寬度方向中央部的剖視圖。

      圖8為支承部彎曲時作用于分割槽內的泥等滯留物的力的圖。

      圖9(a)為分割槽的另一實施方式的履帶寬度方向中央部的剖視圖,圖9(b)為分割槽的另一實施方式的履帶寬度方向周邊部的剖視圖。

      圖10(a)為分割槽的另一實施方式的履帶寬度方向中央部的剖視圖,圖10(b)為分割槽的另一實施方式的履帶寬度方向周邊部的剖視圖。

      圖11(a)為分割槽的另一實施方式的履帶寬度方向中央部的剖視圖,圖11(b)為分割槽的另一實施方式的履帶寬度方向周邊部的剖視圖。

      圖12為表示另一實施方式的彈性履帶的內周面的圖。

      圖13為圖12中的A-A剖視圖。

      圖14為圖12中的B-B剖視圖。

      圖15為表示另一實施方式的彈性履帶的外周面的圖。

      圖16為表示另一實施方式的彈性履帶卷繞于驅動輪的外周面的狀態(tài)的履帶寬度方向中央部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方式的履帶行駛裝置具備:驅動輪,連結于作為機體的履帶車(例如聯(lián)合收割機、拖拉機等)的驅動軸;誘導輪,自由旋轉地安裝于履帶車;以及彈性履帶,卷繞于拖帶輪進行使用,該拖帶輪以配設于驅動輪與誘導輪之間、誘導輪與誘導輪之間的方式自由旋轉地安裝于履帶車。

      以下,采用拖拉機作為履帶車的一例,對履帶行駛裝置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具備彈性履帶1的履帶行駛裝置2設置于拖拉機3。

      拖拉機3具備:機體框架4、由發(fā)動機罩5覆蓋的發(fā)動機(未圖示)、駕駛室6、設置于機體框架4的前部的左右一對前輪7、以及設置于機體框架4的后部的左右一對履帶行駛裝置2等。

      關于拖拉機3經由升降連桿機構8,將旋耕機等耕耘裝置裝接于機體框架4的后部,由此能進行耕耘作業(yè)。

      如圖2所示,履帶行駛裝置2以如下方式構成:由環(huán)形帶狀的彈性體形成的彈性履帶1遍及上部的驅動輪11、前部以及后部的誘導輪12、以及在該誘導輪12之間沿前后方向并列配置的多個拖帶輪13地進行卷繞。

      在本實施方式中,彈性履帶1作為彈性體的一例,由將橡膠材料形成為環(huán)形帶狀的橡膠體形成。

      履帶行駛裝置2經由后車軸箱21可拆裝地安裝。從后車軸箱21伸出的后車軸(未圖示)安裝于驅動輪11。

      驅動輪11構成為包括:圓盤狀的輪部11a,連結于拖拉機3的驅動軸;以及左右一對齒部11b,在輪部11a的外周側的兩緣部沿圓周方向隔開一定間隔地設置,并朝徑向外側突出。

      在后車軸箱21的下方設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設置的履帶架31。在后車軸箱21,可拆裝地固定有法蘭構件32。在后車軸(未圖示)的前側設置有前連桿33,在后車軸(未圖示)的后側設置有后連桿34。經由前連桿33和后連桿34,履帶架31可前后擺動地連結于法蘭構件32。

      即,法蘭構件32、前后一對連桿33/34以及履帶架31構成四節(jié)連桿構造。

      誘導輪12為圓盤狀。經由液壓等加壓機構35,誘導輪12自由旋轉地安裝在履帶架31的前端側,誘導輪12自由旋轉地安裝于履帶架31的后端側的支承軸。設置于履帶架31的前端側的誘導輪12被加壓機構35朝著遠離驅動輪11的方向按壓,對彈性履帶1施加張緊力。

      拖帶輪13并列配置于在履帶架31的前后配置的誘導輪12之間。拖帶輪13構成為包括:軸部13a,自由旋轉地安裝于履帶架31;以及圓盤狀的一對輪部13b,設置于軸部13a的兩側,直徑比該軸部13a大。

      在以上結構中,來自發(fā)動機的動力傳遞至與驅動輪11連接的驅動軸(未圖示),由此,驅動輪11旋轉,彈性履帶1在驅動輪11與設置于履帶架31的前部的誘導輪12之間、設置于履帶架31的前部的誘導輪12與設置于履帶架31的后部的誘導輪12之間、以及設置于履帶架31的后部的誘導輪12與驅動輪11之間循環(huán)。

      在本實施方式中,將彈性履帶1的周向(圖3的箭頭S方向)記為“履帶周向”,將橡膠履帶的寬度方向(圖3的箭頭W方向)記為“履帶寬度方向”。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將卷繞于驅動輪11、誘導輪12、以及拖帶輪13并呈環(huán)狀(包括圓環(huán)狀、橢圓環(huán)狀、多角形環(huán)狀等)的彈性履帶1的內周側(圖4的箭頭IN方向側)記為“履帶內周側”,將上述彈性履帶1的外周側(圖4的箭頭OUT方向側)記為“履帶外周側”。圖4的箭頭IN方向以及箭頭OUT方向表示卷繞狀態(tài)的彈性履帶1的內外方向。

      需要說明的是,在從外周側或內周側觀察彈性履帶1的情況下,履帶周向與履帶寬度方向正交。

      采用圖3至圖5對彈性履帶1進行說明。

      如圖3所示,對于彈性履帶1而言,由金屬材料形成的芯金41沿著由橡膠材料形成的彈性體40的履帶周向隔開間隔地(在本實施方式中為固定間隔)埋沒有多個。該芯金41沿履帶寬度方向延伸,并具有從履帶寬度方向的中央部分別朝履帶寬度方向外側伸出的一對翼部41a。此外,該芯金41具有,從一對翼部41a的根部分別朝履帶內周側突出的一對芯金突起41b。

      芯金突起41b在側視履帶(從履帶寬度方向觀察)的情況下,形成為大致三角形。芯金突起41b的前端部側從彈性體40的內周部51突出。該突出部由與構成彈性體40的橡膠材料同樣的橡膠材料覆蓋,在內周部51形成有多個橡膠突起53。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方式中,芯金突起41b的突出部由橡膠材料覆蓋,但該突出部也可以不被橡膠材料覆蓋。

      在本實施方式中,驅動輪11以及誘導輪12一邊由橡膠突起53引導,一邊從一對橡膠突起53之間通過,拖帶輪13的一對輪部13b跨過一對橡膠突起53并分別通過履帶寬度方向兩外側。

      如圖4所示,在彈性體40的內周部51,所述驅動輪11的左右一對齒部11b分別插入并卡合于在履帶周向上相鄰的芯金41之間,形成了一對卡合凹部61。具體而言,卡合凹部61為形成于在彈性體40的履帶周向上相鄰的橡膠突起53之間并朝履帶外周側凹陷的凹坑,在側視履帶的情況下,大致呈倒梯形。

      如圖3以及圖4所示,在彈性體40的內周部51形成有塊狀的支承部71,該支承部71在履帶周向上相鄰的芯金41之間,并且在并列形成于履帶寬度方向上的一對卡合凹部61之間朝履帶內周側隆起。

      支承部71的頂面72與驅動輪11的輪部11a的外周面11c抵接并支承該驅動輪11。此外,支承部71的頂面72與誘導輪12的外周面12a抵接并支承該誘導輪12。

      如圖5所示,在彈性體40的內周部51,隔著一對橡膠突起53分別形成有朝履帶寬度方向兩側隆起的拖帶輪支承部73。拖帶輪支承部73沿履帶周向連續(xù),在側視履帶的情況下,頂面呈平坦狀,與拖帶輪13的輪部13b的外周面13c抵接并支承該拖帶輪13。

      如圖6所示,在彈性體40的外周部52,沿著履帶寬度方向并列形成有朝履帶外周側隆起并沿履帶寬度方向延伸的一對凸耳81。這一對凸耳81沿履帶周向隔開間隔地(在本實施方式中為固定間隔)并列配置。一對凸耳81設置于在所述彈性體40的周向上相鄰的芯金41之間。

      對于彈性履帶1而言,在驅動輪11的左右一對齒部11b插入并卡合于彈性體40的卡合凹部61的狀態(tài)下,驅動輪11進行旋轉,由此,驅動力被傳遞。由此,彈性履帶1在驅動輪11與誘導輪12之間以及誘導輪12與誘導輪12之間循環(huán),具備履帶行駛裝置2的拖拉機3在地面上移動。此時,誘導輪12一邊從支承部71的頂面72朝在履帶周向上相鄰的支承部71的頂面72依次轉移,一邊在各自的支承部71的頂面72轉動。同樣,驅動輪11也一邊從支承部71的頂面72朝在履帶周向上相鄰的支承部71的頂面72依次轉移,一邊在各自的支承部71的頂面72轉動。

      需要說明的是,支承部71的頂面72抵接于驅動輪11的外周面11c,驅動力通過摩擦傳遞力,由該抵接部來傳遞。也就是說,驅動輪11不僅通過齒部11b與卡合凹部61的卡合來傳遞驅動力,還以支承部71的頂面72和驅動輪11的外周面11c作為動力傳遞面來傳遞驅動力。

      如圖3至圖5所示,在彈性體40的支承部71形成有分割槽91,該分割槽91從一方的卡合凹部61朝另一方的卡合凹部61延伸并沿著履帶周向分割頂面72。分割槽91通過從頂面72朝履帶外周側切割出槽而形成。

      如圖7所示,彈性履帶1卷繞于驅動輪11時,抵接于驅動輪11的外周面11c以及誘導輪12的外周面12a的支承部71彎曲。此時,在彈性履帶1的支承部71上產生因彎曲而引起的壓縮力,但通過在支承部71設置分割槽91,壓縮力被釋放,能減小支承部71的履帶周向上的彎曲阻力。

      需要說明的是,彈性履帶1卷繞于誘導輪12時也同樣,通過在支承部71設置分割槽91,能減小支承部71的履帶周向上的彎曲阻力。

      由此,彈性履帶1減小了履帶周向上的彎曲阻力,在卷繞于驅動輪11、誘導輪12時,容易沿著它們的外周面11c、外周面12a彎曲。

      履帶周向的彎曲阻力是指彈性履帶1在卷繞于驅動輪11、誘導輪12并沿著這些驅動輪11的外周面11c、誘導輪12的外周面12a彎曲時的彎曲變形的阻力。

      以下,對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分割槽91進行具體說明。

      如圖3所示,分割槽91以其槽寬(履帶周向的長度)朝彈性履帶1的寬度方向外側變寬的方式構成。

      在本實施方式中,分割槽91的槽寬形成為從中央部到周邊部(寬度方向外側)變寬。如圖3以及圖8所示,分割槽91的中央部的槽寬W1形成為比分割槽91的周邊部的槽寬W2小。在支承部71切割出槽,由此形成分割槽91。具體而言,分割槽91以如下方式構成:在俯視履帶的情況下,將支承部71大致二等分,使得以履帶寬度方向的中央部為頂部的大致三角形的凸部對置形成。通過如此構成,對于分割槽91而言,彈性體41的周向截面上的分割槽91的截面積越往彈性體41的寬度方向外側越大。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方式中,以在俯視履帶的情況下在支承部71形成有大致三角形的凸部的方式切割出槽,由此形成了分割槽91,但只要以分割槽91的槽寬朝履帶寬度方向外側變寬的方式構成即可,因此并不限于上述形狀。例如,支承部71通過在俯視履帶的情況下(從履帶內外方向觀察)將槽切割成彎曲狀,也能形成分割槽91。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以將支承部71大致二等分的方式設置了分割槽91,但也可以不將支承部71等分分割,還可以不限于二分。

      需要說明的是,分割槽91的槽寬也能以從履帶寬度方向一方側到另一方側變寬的方式構成。例如,也能以分割槽91的俯視履帶時的形狀形成為大致梯形的方式,在支承部71切割出槽,由此構成分割槽91。

      如圖8所示,對于滯留在分割槽91內的泥等(圖8中的網(wǎng)點部分),當支承部71在彈性履帶1卷繞于驅動輪11、誘導輪12之際彎曲時,形成分割槽91的側壁92(支承部71的對置的槽切面)相互接近,產生履帶周向的壓縮力。對泥等施加壓縮力的平行于側壁92的方向的分力和垂直于側壁92的方向的分力。因此,滯留于分割槽91內的泥等通過平行于側壁92的方向的分力,被朝著分割槽91的履帶寬度方向外方擠出。

      此外,分割槽91以其槽寬朝彈性履帶1的寬度方向外側變寬的方式構成,由此,在滯留于分割槽91內的泥等被排出時,側壁92不會成為障礙物。

      對于滯留于分割槽91的泥等而言,當支承部71彎曲時,側壁92不會成為障礙物,泥等被朝著履帶寬度方向外側擠出。

      如上所述,分割槽91的槽寬(履帶周向的長度)以朝彈性履帶1的寬度方向外側變寬的方式形成,由此能提高分割槽91內的排泥性。通過提高分割槽91內的排泥性,能抑制支承部71的履帶周向的彎曲阻力的增大。也就是說,能抑制履帶行駛裝置2的行駛阻力的增大。

      此外,通過提高分割槽91內的排泥性,支承部71的頂面72與驅動輪11的外周面11c之間的摩擦力的降低得以抑制,通過產生于支承部71的頂面72的摩擦傳遞力來傳遞的動力的比例不會減小。由此,經由驅動輪11的齒部11b和卡合凹部61傳遞的動力的比例的增加得以抑制,能維持卡合凹部61的耐久性。

      而且,如圖5所示,分割槽91的深度(履帶內外方向的長度)以朝履帶寬度方向外側變深的方式構成。

      在本實施方式中,分割槽91的底面93由朝彈性履帶1的寬度方向(履帶寬度方向)外側傾斜的傾斜面構成。使分割槽91的底面93從彈性履帶1的寬度方向中央到寬度方向外側朝下方傾斜。

      如圖4以及圖5所示,以分割槽91的周邊部(履帶寬度方向端部側)的深度D2深于分割槽91的中央部的深度D1的方式構成分割槽91。通過如此構成,對于分割槽91而言,彈性體41的周向截面上的分割槽91的截面積越往彈性體41的寬度方向外側越大。

      對于滯留于分割槽91內的泥等,當支承部71在彈性履帶1卷繞于驅動輪11、誘導輪12之際彎曲時,形成分割槽91的側壁92(支承部71的對置的槽切面)相互接近,產生履帶周向的壓縮力。分割槽91通過使被該壓縮力壓縮的泥等沿著朝履帶寬度方向外側變深的傾斜面而流向履帶寬度方向外側,從而提高了排泥性。此外,同樣地,通過將分割槽91的深度(履帶內外方向的長度)以朝彈性履帶1的寬度方向外側變深的方式形成,在分割槽91的泥等被排出時,底面93不會成為障礙物,因此能更進一步提高排泥性。

      如上所述,通過提高分割槽91內的排泥性,能抑制支承部71的履帶周向的彎曲阻力的增大。也就是說,能抑制履帶行駛裝置2的行駛阻力的增大。

      此外,通過提高分割槽91內的排泥性,抑制了支承部71的頂面72與驅動輪11的外周面11c之間的摩擦力的降低,通過產生于支承部71的頂面72的摩擦傳遞力來傳遞的動力的比例不會減小。因此,經由驅動輪11的齒部11b和卡合凹部61傳遞的動力的比例的增加得以抑制,能維持卡合凹部61的耐久性。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方式中,使分割槽91的底面93從履帶寬度方向中央朝履帶寬度方向外側向下方傾斜,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能將底面93以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形成為彎曲狀。

      此外,以分割槽91的深度朝履帶寬度方向外側變深的方式構成分割槽91即可,分割槽也能設為不具有底面的形狀。例如,分割槽91在側視履帶的情況下形成為V字狀,并能將其深度形成為朝履帶寬度方向外側變深。

      分割槽91也可以通過將其槽寬、槽深度分別以朝彈性體41的寬度方向外側變大的方式形成,從而使周向截面上的分割槽91的截面積朝彈性體41的寬度方向外側變大。

      具體而言,如圖9所示,分割槽91能以彈性體41的周向截面的形狀為大致矩形的方式形成。分割槽91以履帶寬度方向周邊部的槽寬W2比履帶寬度方向中央部的槽寬W1大的方式形成。在以上構成中,對于分割槽91而言,彈性體41的周向截面上的分割槽91的截面積越往彈性體41的寬度方向外側越大。

      此外,如圖10所示,分割槽91能以彈性體41的周向截面的形狀為大致矩形的方式形成。分割槽91以履帶寬度方向周邊部的深度D2比履帶寬度方向周邊部的深度D1大的方式形成。在以上構成中,對于分割槽91而言,彈性體41的周向截面上的分割槽91的截面積越往彈性體41的寬度方向外側越大。

      而且,如圖11所示,分割槽91能以彈性體41的周向截面的形狀為大致V字狀的方式形成。分割槽91以履帶寬度方向周邊部的槽寬W2以及履帶寬度方向周邊部的深度D2分別比履帶寬度方向中央部的槽寬W1以及履帶寬度方向中央部的深度D1大的方式形成。在以上構成中,對于分割槽91而言,彈性體41的周向截面上的分割槽91的截面積越往彈性體41的寬度方向外側越大。

      采用圖12至圖16對作為另一實施方式的彈性履帶101進行說明。

      如圖12以及圖13所示,在彈性體40的內周部51,交互地形成有塊狀的支承部71a/71b,該支承部71a/71b沿履帶周向朝履帶內周側隆起。通過交互地形成有支承部71a以及支承部71b,在履帶周向上相鄰的支承部71a與支承部71b之間形成有凹部111。

      支承部71a的頂面72a與驅動輪11的輪部11a的外周面11c抵接,并支承該驅動輪11。此外,支承部71a的頂面72a與誘導輪12的外周面12a抵接,并支承該誘導輪12。

      同樣地,支承部71b的頂面72b與驅動輪11的輪部11a的外周面11c抵接,并支承該驅動輪11。此外,支承部71b的頂面72b與誘導輪12的外周面12a抵接,并支承該誘導輪12。

      如圖14所示,在彈性體40的內周部51,隔著一對橡膠突起53分別形成有向履帶寬度方向兩側隆起的拖帶輪支承部73。拖帶輪支承部73沿履帶周向連續(xù),在側視履帶的情況下,頂面呈平坦狀,與拖帶輪13的輪部13b的外周面13c抵接,并支承該拖帶輪13。

      如圖15所示,在彈性體40的外周部52,沿履帶寬度方向并列形成有往履帶外周側隆起并沿履帶寬度方向延伸的塊狀的一對凸耳81。這一對凸耳81沿履帶周向隔開間隔地(在本實施方式中為固定間隔)并列配置。一對凸耳81設置于在所述彈性體40的周向上相鄰的芯金41之間。

      彈性履帶101通過使驅動輪11在驅動輪11的左右一對齒部11b插入卡合于彈性體40的卡合凹部61的狀態(tài)下,旋轉,從而使驅動力被傳遞。由此,彈性履帶101在驅動輪11與誘導輪12之間以及誘導輪12與誘導輪12之間循環(huán),具備履帶行駛裝置2的拖拉機3在地面上移動。此時,誘導輪12一邊從支承部71a(支承部71b)的頂面72a(頂面72b)向在履帶周向上相鄰的支承部71b(支承部71a)的頂面72b(頂面72a)交替轉移,一邊在支承部71a/71b的頂面72a/72b轉動。同樣地,驅動輪11也一邊從支承部71a(支承部71b)的頂面72a(頂面72b)向在履帶周向上相鄰的支承部71b(支承部71a)的頂面72b(頂面72a)交替轉移,一邊在各個支承部71a/71b的頂面72a/72b上轉動。

      需要說明的是,支承部71a/71b的頂面72a/72b抵接于驅動輪11的外周面11c,驅動力通過摩擦傳遞力,由該抵接部來傳遞。也就是說,驅動輪11不僅通過齒部11b與卡合凹部61的卡合來傳遞驅動力,還以支承部71a/71b的頂面72a/72b和驅動輪11的外周面11c作為動力傳遞面來傳遞驅動力。

      如圖12以及圖13所示,支承部71a形成于在彈性體40的周向上相鄰的芯金41彼此之間。此外,支承部71a與在彈性體40的周向上相鄰于支承部71a的芯金41隔開規(guī)定的間隔地設置。

      支承部71b形成于芯金41上,該芯金41在彈性體40的周向上隔開間隔地埋沒有多個。具體而言,形成于朝芯金41的履帶內周側突出的一對芯金突起41b之間。此外,支承部71b與在履帶周向上相鄰的支承部71a沿所述彈性體的周向隔開規(guī)定的間隔地設置。

      規(guī)定的間隔是指,將彈性履帶101裝接于履帶行駛裝置2時,形成于在履帶周向上相鄰的支承部71a與支承部71b之間的凹部111彎曲并卷繞于驅動輪11以及誘導輪12的間隔。而且,規(guī)定的間隔是指,將彈性履帶101裝接于履帶行駛裝置2時,支承部71a/71b能支承由履帶行駛裝置2的加壓機構35施加的張緊力,并且在適當?shù)那闆r下,在履帶周向上相鄰的支承部71a與支承部71b不接觸的間隔。

      在本實施方式中,支承部71b的履帶周向的長度與芯金41之間的履帶周向的長度大致相同。

      彈性履帶101通過沿驅動輪11的外周面11c、誘導輪12的外周面12a彎曲,從而卷繞于驅動輪11以及誘導輪12。也就是說,在彈性履帶101彎曲時,在彈性履帶101的內周部51側產生因彎曲而引起的壓縮力。

      如圖16所示,在彈性履帶101彎曲時,位于彈性體40的內周部51側的支承部71a/71b因設置于其間的凹部111而互不接觸,因此壓縮力不發(fā)揮作用。因此,彈性履帶101彎曲時產生的壓縮力作用于凹部111的底面。

      另一方面,彈性履帶101的凹部111的履帶內外方向的厚度比彈性履帶101的支承部71a/71b的履帶內外方向的厚度薄。因此,彈性履帶101彎曲時產生的壓縮力變小。

      也就是說,與未設置凹部111的情況相比,在彈性履帶101的內周部51側產生的壓縮力變小,因此能減小彈性履帶101的彎曲阻力。因此,能減小因彈性履帶101的彎曲阻力引起的行駛阻力。

      芯金41比構成彈性體40的橡膠材料的彎曲剛性高,因此在彈性履帶101彎曲時,在履帶周向上形成于相鄰的芯金41彼此之間的彈性體40比設置于芯金41上的彈性體40更容易彎曲。

      通過與芯金41隔開規(guī)定的間隔地設置支承部71a,從而在履帶周向上相鄰的芯金41與支承部71a之間形成有凹部111。因此,在彈性履帶101彎曲時,芯金41與支承部71a之間的凹部111彎曲,因此,能高效地減小壓縮力,減小彈性履帶101的彎曲阻力。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方式中,雖然在芯金41上設置了支承部71b,但也可以不配置支承部71b。也就是說,可以采用沿履帶周向僅并列設置多個支承部71a的結構。

      產業(yè)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fā)明可利用于彈性履帶以及具備該彈性履帶的履帶行駛裝置。

      附圖標記說明

      1:彈性履帶;2:履帶行駛裝置;11:驅動輪;12:誘導輪;40:彈性體;41:芯金;41b:芯金突起;61:卡合凹部;71:支承部;71a/71b:支承部;72:頂面;72a/72b:頂面;91:分割槽;92:側壁;93:底面;101:彈性履帶;111:凹部。

      當前第1頁1 2 3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