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電動汽車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電動汽車頂邊梁。
背景技術:
電動汽車作為一種新能源汽車,具有節(jié)能環(huán)保的優(yōu)勢,電動汽車越來越成為汽車領域研究的熱點。目前電動汽車領域普遍存在的難題為電動汽車蓄電池續(xù)航里程有限,這限制了電動汽車的推廣應用。
現(xiàn)有的車身上頂邊梁多為鋼結構,重量大,不利于電動汽車輕量化,不利有效延長電動汽車續(xù)航里程,且金屬件制作裝配及維護成本均較高,不利于降低成本,不能滿足節(jié)能環(huán)保要求;為達到碰撞要求,頂邊梁結構重量大,碰撞和重量兩者難以同時兼顧。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不足,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電動汽車頂邊梁,以達到重量輕,結構強度大的目的。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該電動汽車頂邊梁,所述頂邊梁為沿側圍總成的整個長度方向延伸設置,所述頂邊梁為中空的鋁型材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頂邊梁的前端與車身上A柱下結構相連,頂邊梁的后端與車身上尾立柱相連。
所述頂邊梁的內(nèi)部設有將頂邊梁內(nèi)中空腔體分隔成一組獨立空腔的加強筋。
所述頂邊梁為等截面梁。
所述頂邊梁的頂部靠外側設有凸筋,頂邊梁的頂部位于凸筋內(nèi)側的頂面用于固定前風擋玻璃和頂蓋總成。
所述頂邊梁的相連接的兩個頂邊梁側壁之間為圓弧過渡連接。
所述頂邊梁的前端與A柱下結構上的連接梁相連,頂邊梁的后端通過連接板與尾立柱以及車身上的后頂橫梁相連。
所述加強筋與頂邊梁為一體結構。
所述加強筋為十字加強筋。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該電動汽車頂邊梁結構設計合理,頂邊梁為中空的鋁型材結構,重量輕,結構強度大,具有較好的碰撞效果,碰撞和重量兩者可以同時兼顧;有利于電動汽車輕量化,可有效延長電動汽車續(xù)航里程。
附圖說明
下面對本說明書各幅附圖所表達的內(nèi)容及圖中的標記作簡要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車身頂部骨架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車身頂部骨架局部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頂邊梁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頂邊梁剖視圖。
圖中:1.頂蓋中橫梁、2.前風擋下橫梁、3.前頂橫梁、
4.頂邊梁、
407.第一頂梁側壁、408.第二頂梁側壁、409.第三頂梁側壁、410.第四頂梁側壁、411.第五頂梁側壁、412.第六頂梁側壁、413.第七頂梁側壁、414、凸筋、415.加強筋、
5.后頂橫梁、6.尾立柱、7.連接板、8.A柱下結構、9.連接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至圖4所示,該電動汽車頂邊梁,頂邊梁4為沿側圍總成的整個長度方向延伸設置,貫穿整個側圍總成;A柱下結構8上端前部焊接有縱向的連接梁9,連接梁9的長度方向與車身的Y方向相平行,頂邊梁4前端的端面為平端面,頂邊梁4的前端面焊接在連接梁9的上表面上,頂邊梁4的后端通過連接板7與尾立柱6以及車身上的后頂橫梁5焊接相連,頂邊梁4前后兩端固定可靠。
頂邊梁4、A柱下結構8、連接梁9、尾立柱6以及后頂橫梁5均中空的鋁型材結構。鋁型材結構通過模具擠出成型,重量小,結構強度大,碰撞和重量兩者可以同時兼顧,并且有利于電動汽車輕量化,可有效延長電動汽車續(xù)航里程。
頂邊梁4的前端還與前風擋下橫梁2相連,頂邊梁4的后端與后頂橫梁5相連,在前頂橫梁3和后頂橫梁5之間設有頂蓋中橫梁1,頂蓋中橫梁1的端部固定在頂邊梁上。前風擋下橫梁2、頂蓋中橫梁1、后頂橫梁5以及前頂橫梁3均為中空的鋁型材結構,與頂邊梁4配合形成框架結構,重量輕,結構強度大,從而提高頂邊梁的固定可靠性。
頂邊梁4的材質(zhì)為鋁型材,通過原材料擠出成型,然后將具有成型出的空腔結構的管材按照車身設計形狀折彎,即可形成頂邊梁4。
頂邊梁4包括由多個側壁包圍形成的空心管體和設置于空心管體內(nèi)的加強筋415,加強筋415將空心管體的內(nèi)腔分隔成多個獨立的空腔,加強筋與頂邊梁為一體結構,通過模具一起擠出成型,頂邊梁4的剛度好、重量輕。
頂邊梁4為等截面梁,頂邊梁4具有依次連接的第一頂梁側壁407、第二頂梁側壁408、第三頂梁側壁409、第四頂梁側壁410、第五頂梁側壁411、第六頂梁側壁412和第七頂梁側壁413。第一頂梁側壁407和第二頂梁側壁408用于安裝電動汽車車身的外飾件,車身頂部的外飾件可以通過緊固件和/或卡接的方式安裝到頂邊梁4上,方便拆裝。
B柱總成與第三頂梁側壁409和第四頂梁側壁410連接,C柱總成與第三頂梁側壁409連接,第七頂梁側壁413用于安裝前擋風玻璃和頂蓋總成,第六頂梁側壁412用于安裝車身骨架頂部的其它梁體。
在車身骨架上,具有兩個側圍總成,兩個側圍總成的頂邊梁4分別前擋風玻璃和頂蓋總成的一端對前擋風玻璃和頂蓋總成提供支撐,因此作為頂邊梁4的頂壁的第七頂梁側壁413的寬度方向與X向相平行。第三頂梁側壁409和第四頂梁側壁410作為頂邊梁的底壁部分且與第七頂梁側壁413為相對設置,第一頂梁側壁407和第六頂梁側壁412分別位于第七頂梁側壁413的一側且朝向第七頂梁側壁413的同一側延伸,第一頂梁側壁407和第六頂梁側壁412為相對設置,第二頂梁側壁408和第五頂梁側壁411為相對設置。
作為優(yōu)選的,第五頂梁側壁411和第六頂梁側壁412作為頂邊梁位于駕駛室一側的側壁,第六頂梁側壁412相對于大致呈水平狀態(tài)的第七頂梁側壁413為豎直設置,第六頂梁側壁412與第七頂梁側壁413之間的夾角大致為90度,第五頂梁側壁411相對于大致呈水平狀態(tài)的第七頂梁側壁413為傾斜設置,第五頂梁側壁411與第七頂梁側壁413之間的夾角為銳角,而且第五頂梁側壁411為向下朝向第七頂梁側壁413的內(nèi)側下方傾斜延伸,第五頂梁側壁411與第六頂梁側壁412之間的夾角為鈍角,第五頂梁側壁411的上端與第六頂梁側壁412的下端連接,第五頂梁側壁411的下端偏向第三頂梁側壁409。頂邊梁4的第五頂梁側壁411位于乘員的頭部上方,而將第五頂梁側壁411設置成相對于乘員頭部為朝向外側下方傾斜延伸的,從而可以提高車內(nèi)乘員頭部空間,提高乘坐舒適性。
作為優(yōu)選的,頂邊梁4的相連接的兩個頂梁側壁之間為圓弧過渡連接,第一頂梁側壁407和第二頂梁側壁408為V形布置,第三頂梁側壁409和第四頂梁側壁410為V形布置,第一頂梁側壁407、第二頂梁側壁408、第三頂梁側壁409和第四頂梁側壁410相對于呈水平狀態(tài)的第七頂梁側壁413均為傾斜設置,第一頂梁側壁407與第二頂梁側壁408之間的夾角為鈍角,第二頂梁側壁408與第三頂梁側壁409之間的夾角為鈍角,第三頂梁側壁409與第四頂梁側壁410之間的夾角為鈍角,第四頂梁側壁410與第五頂梁側壁411之間的夾角為鈍角。
作為優(yōu)選的,頂邊梁4還具有位于第一頂梁側壁407和第七頂梁側壁413之間且朝向第七頂梁側壁413的外側上方凸出的凸筋414,凸筋414與第一頂梁側壁407的端部和第七頂梁側壁413的端部連接,凸筋414的寬度較小,凸筋414與頂邊梁4的七個頂梁側壁使頂邊梁4的橫截面形成封閉環(huán)形結構。頂邊梁4上設置凸出的凸筋414,可以增大頂邊梁4的尺寸,提高頂邊梁4整體的剛度。
作為優(yōu)選的,頂邊梁4的內(nèi)部還具有一個加強筋415,加強筋415優(yōu)選為橫截面為十字形的十字加強筋,十字加強筋使頂邊梁內(nèi)部形成四個獨立的空腔。加強筋415在周向上具有四個端部,加強筋415的第一端與第二頂梁側壁408連接,第二端在第三頂梁側壁409和第四頂梁側壁410的連接處與第三頂梁側壁409和第四頂梁側壁410連接,第三端在第五頂梁側壁411和第六頂梁側壁412的連接處與第五頂梁側壁411和第六頂梁側壁412連接,第四端與第七頂梁側壁413連接。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發(fā)明具體實現(xiàn)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發(fā)明的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zhì)性的改進,或未經(jīng)改進將本發(fā)明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