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車輛應急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車輛在發(fā)生碰撞時,座位仍然在原來的位置,無法向上抬起,這對于乘坐在座位上的人員還是有極大的危險。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車輛應急系統(tǒng),以解決在現(xiàn)有技術中的車輛座位無法向上抬起,乘員直接面臨危險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車輛應急系統(tǒng),包括車架,所述車架包括前架和后架;在所述前架和所述后架的下部設有輪胎;在所述前架和所述后架之間設有能使所述車架向上折起的鉸鏈;在所述前架的上方設有與所述后架相連接的抬起板;在所述抬起板上設有座位。
進一步地,在所述抬起板的前方設有能向后滑動并頂起所述抬起板的頂板。
進一步地,所述頂板的前端凸出于所述前架的前端。
進一步地,所述前架上設有能將所述頂板套入并能沿其滑動的滑槽。
進一步地,所述前架上設有能將所述頂板裝入并能沿其滑動的滑軌。
進一步地,在所述頂板的后端設有下長上短的第一斜面。
進一步地,在所述抬起板的前端設有與所述第一斜面相對應的下短上長的第二斜面。
進一步地,所述抬起板與所述后架是一體的。
進一步地,所述抬起板與所述鉸鏈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后架與所述鉸鏈固定連接;所述前架與所述鉸鏈轉動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車輛應急系統(tǒng)中,由于采用了前架、后架、抬起板,從而達到的了發(fā)生碰撞時座位向上抬起以降低乘員危險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車輛應急系統(tǒng)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車輛應急系統(tǒng)的第一側面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車輛應急系統(tǒng)的第二側面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車輛應急系統(tǒng)的第一種前架側面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車輛應急系統(tǒng)的第二種前架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車輛應急系統(tǒng),包括車架,所述車架包括前架和后架;在所述前架和所述后架的下部設有輪胎;在所述前架和所述后架之間設有能使所述車架向上折起的鉸鏈;在所述前架的上方設有與所述后架相連接的抬起板;在所述抬起板上設有座位。
由于采用了前架、后架、抬起板,從而達到的了發(fā)生碰撞時座位向上抬起以降低乘員危險的目的。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實現(xiàn)進行詳細的描述。
如圖1、圖2、圖3、圖4、圖5所示,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車輛應急系統(tǒng)的示意圖,包括車架1,車架1包括前架2和后架3;在前架2和后架3的下部設有輪胎4;在前架2和后架3之間設有能使車架1向上折起的鉸鏈5;在前架2的上方設有與后架3相連接的抬起板6;在抬起板6上設有座位7;通過把車架1折彎,同時把座位7抬起,就可以使乘員不直接與碰撞的正面相對,同時把橫向的沖擊力轉化成向上的旋轉力,這樣就可以有效地保護乘員不被直接撞擊;抬起板6與后架3固定連接,這樣可以保證在后架3上翹時,抬起板6也同時上翹。
進一步地,在抬起板6的前方設有能向后滑動并頂起抬起板6的頂板8;這樣就能保證抬起板6可靠抬起。
進一步地,頂板8的前端凸出于前架2的前端;這樣就能保證在受撞擊時頂板8能最先動作。
進一步地,前架2上設有能將頂板8套入并能沿其滑動的滑槽9;這樣就能讓頂板8能順著滑槽9可靠推動抬起板6。
進一步地,前架2上設有能將頂板8裝入并能沿其滑動的滑軌10;同樣這也起到讓頂板8能順著滑槽9可靠推動抬起板6的目的。
進一步地,在頂板8的后端設有下長上短的第一斜面11;這樣就能保證抬起板6遇到?jīng)_擊時向上翹。
進一步地,在抬起板6的前端設有與第一斜面11相對應的下短上長的第二斜面12;這樣就能進一步保證抬起板6遇到?jīng)_擊時上翹。
進一步地,抬起板6與后架3是一體的;這樣可以一次成型,方便制造。
進一步地,抬起板6與鉸鏈5固定連接;這種是與后架3分開成型的,與鉸鏈5固定成一個整體,而后架3與鉸鏈5也固定連接,這樣就等同于后架3與抬起板6固定連接,這樣就可以增加制造的靈活度。
進一步地,后架3與鉸鏈5固定連接;前架2與鉸鏈5轉動連接,通過這樣的設計;可保證抬起板6遇到?jīng)_擊時上翹。
總之,通過采用采用了前架、后架、抬起板,從而達到的了發(fā)生碰撞時座位向上抬起以降低乘員危險的目的。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