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剎車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剎車技術領域,特別涉及自行車剎車器。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騎自行車風氣盛行,常有自行車運動比賽,因此如何讓騎乘者能夠有更快的速度來進行移動,此目的為各家自行車業(yè)者所欲改良部分之一。除此之外,另一著重改良的部分是剎車系統(tǒng),因為剎車系統(tǒng)對于騎乘者的人身安全有直接地影響。一般已知自行車的剎車器皆有相對的兩臂件,通過剎車線先牽引其中一臂件擺動靠近輪圈的剎車邊,之后才再帶動另一臂件靠近另一剎車邊,通過兩邊臂件夾住輪圈達到剎車的目的。
[0003]然而,在此類已知裝配技術中,剎車器的兩臂件無法同步擺動來夾住輪框,因此左右兩邊會產生時間差,無法有效地剎車而會產生偏差,且造成煞車時,受力會偏重于其中一邊,使單邊的剎車件受到過多磨耗,進而影響到之后剎車效能,存在亟待改善的缺弊。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穎且具有進步性的自行車剎車器,以解決上述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0005]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行車剎車器,當受到剎車線驅動而作動時,相對地兩臂組件可以同步地對輪圈進行夾擺,不僅可減少剎車反應時間,且輪圈兩側邊的剎車件能受到平均地受力,因此能有較佳地剎車效果。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0007]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自行車剎車器,包括一基座、一第一臂組件及一第二臂組件。該基座供不相對運動地固接至一自行車的車架。該第一臂組件樞設于該基座,該第一臂組件具有一第一端部、一第二端部、及一第一抵靠部,該第一端部供一剎車線連接,該第二端部供朝一輪圈的一剎車邊夾擺。該第二臂組件相對于該第一臂組件樞設于該基座,該第二臂組件具有一第三端部、一第四端部、及一設于該第三端部的第二抵靠部,該第二抵靠部于樞轉方向上干涉地設于該第一抵靠部的上方,該第四端部供朝該輪圈的另一剎車邊夾擺。
[0008]所述第一臂組件設有一弧凹部,所述第二抵靠部穿入所述弧凹部中。
[0009]所述弧凹部的上部內面具有一限制面,所述第二抵靠部具有一面向所述限制面的抵止面,該限制面及所述抵止面具有相同的外輪廓,當所述第二及第四端部相距最遠時,該限制面及該抵止面相貼抵。
[0010]所述第一抵靠部的末端設有一與所述第二抵靠部相滾抵的滾件。
[0011]所述第一抵靠部的末端設有一第一卡部,所述第二抵靠部的末端設有一與所述第—部交錯相卡抵的第二卡部。
[0012]所述第一臂組件為一體成型。
[0013]所述第一抵靠部與所述第一端部位于不同的平面。
[0014]所述第一臂組件及第二臂組件位于同一平面。
[0015]所述第二及第四端部分別另設有一制動件,各該制動件供與所述各剎車邊接觸。
[0016]所述的自行車剎車器另包括一彈性件,該彈性件的兩端分別抵接于所述第一及第二臂組件。
[0017]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的自行車剎車器,第一及第二臂組件可同時被驅動,而向輪圈同步夾擺,可減少剎車反應時間而不會有剎車時間差,而各個剎車件也不會有單邊磨耗的情況,因此能擁有較佳的剎車效果。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
[0019]圖2為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的分解圖。
[0020]圖3及圖4為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的作動示意圖。
[0021]圖5為本發(fā)明另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
[0022]附圖標號:1:自行車剎車器;2:基座;3:第一臂組件;31、31A:第一端部;32:第二端部;33:弧凹部;331:限制面;34、34A:第一抵靠部;341:滾件;342:第一卡部;4:第二臂組件;41:第三端部;42:第四端部;43、43A:第二抵靠部;431:抵止面;432:第二卡部;5:制動件;6:彈性件;7:剎車線;8:輪圈;81:剎車邊。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以下僅以實施例說明本發(fā)明可能的實施態(tài)樣,然并非用以限制本發(fā)明所欲保護的范疇,合先敘明。
[0024]請參考圖1至圖4,其顯示本發(fā)明的一較佳實施例,本發(fā)明的自行車剎車器I包括一基座2、一第一臂組件3及一第二臂組件4。
[0025]該基座2供不相對運動地固接至一自行車的車架(圖未示)。該第一臂組件3樞設于該基座2,該第一臂組件3具有一第一端部31、一第二端部32、及一第一抵靠部34,該第一端部31供一剎車線7連接,該第二端部32供朝一輪圈8的一剎車邊81夾擺。該第二臂組件4相對于該第一臂組件3樞設于該基座2,該第二臂組件4具有一第三端部41、一第四端部42、及一設于該第三端部41的第二抵靠部43,該第二抵靠部43在樞轉方向上干涉地設于該第一抵靠部34的上方,該第四端部42供朝該輪圈8的另一剎車邊81夾擺。
[0026]其中,該基座2直接固定于該自行車的車架上,故可以不需要有剎車套與該基座2相抵,只要該剎車線7與該第一端部31相結合即可驅動該自行車剎車器I。對剎車作動做進一步的說明,剎車時該第一端部31受到該剎車線7的拉力而向上移動,使得該第一臂組件3相對該基座2樞擺,同時該第一抵靠部34會推抵該第二抵靠部43,驅動該第二臂組件4 一起樞擺,達到同步剎車的目的,故可以有效縮短剎車反應時間,不會有已知剎車反應延遲的問題。較佳地,該第一臂組件3為一體成型,能有較為堅固的結構與該第二臂組件4相互作動,且可較直接地傳遞作用力,又方便與其他零件相組裝。更佳地,該第一臂組件3及第二臂組件4位于同一平面,減少該自行車剎車器I所占用的體積空間,使得該自行車在整體結構配置上較為簡約。
[0027]可以理解的是,該第二及第四端部32,42會分別另設有一制動件5,各該制動件5供與各該剎車邊81接觸,可通過更換不同材質的各該制動件5,來提升剎車效果,并且當使用一段時間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