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前后雙向縱折疊式自行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交通工具,具體涉及一種雙縱折疊式自行車。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國家的繁榮,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改善,騎自行車不再為了單純出行,更是成為了大眾一種綠色低碳時尚的潮流,折疊自行車攜帶方便而日益受人們的青睞。
[0003]目前,架上設置折疊器,將車架分為前、后兩段。其又可分為兩大類:橫向折疊法與縱向折疊法。
[0004]橫向折疊法多為二段式,橫向折疊式以折疊器為啟點,向外展開一定的角度,射線原理,到了輪子的未端兩輪間隙就大,橫向折疊也沒有角度限制做成兩輪折疊松散,二段式最小長度是原車一半,缺點是體積大。
[0005]縱向折疊法,多采用自行車后輪向車梁下方折疊,其折疊后車梁高度高于車輪,折疊后整車體積變大。同時,為了下方能夠放置后輪,車架車梁上拱,其既不夠美觀自然,又影響強度和剛度。此外,鉸軸與中軸平行,影響折疊的角度,其折疊后厚度較大,不采用偏移車梁折疊的原因是后叉中線和車身要在一直線上,但偏移車梁折疊需要多部件,后叉兩邊不同長度才能完成,若在焊接端有絲毫偏離,射線般延至后叉就會無窮放大,施工的難度也大。
[0006]目前大多數(shù)的縱向折疊自行車,五通和后叉不是一個整體,折疊轉點設在五通和后叉中間,折疊時鏈條會縮短而掉鏈,傳動部分的磨損,帶來折疊的不方便;
[0007]單個縱向轉軸的折疊自行車,折疊后最小長度也只能是原車一半,二個轉軸的折疊自行車,折疊后可縮小致原車三份一長度。
[0008]縱向折疊自行車的相抵處,大多都是靠摩擦力來連接,在騎行時容易出現(xiàn)晃動,影響安全。
[0009]按人體最佳騎車姿態(tài),五通應處于坐管之下,折疊自行車為了折疊后體積減少,只能把五通往前或往后移了,讓坐管能向下伸縮,這種結構會導致騎行發(fā)力不佳,人體關節(jié)容易受損。
【發(fā)明內(nèi)容】
[0010]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難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折疊后體積積達到最小化,減震舒適,輪子不易晃動,折疊時不易掉鏈的折疊式自行車,其結構穩(wěn)固,易于制造,減少焊接公差,折疊快捷。
[0011]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前后雙向縱折疊式自行車,包括前叉、后叉、車梁、頭管及中管,所述頭管及中管分別連接車梁的前后兩端,所述中管的下端鉸接安裝有縱折支座,所述后叉與所述縱折支座相連接,使得所述后叉可沿所述中管前的軸心擺動,所述前叉包括第一前叉腿、第二前叉腿和連桿,所述第一前叉腿的一端鉸接安裝于所述頭管的下端,所述第一前叉腿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前叉腿的一端相鉸接,所述第二前叉腿的另一端連接所述連桿的一端,所述連桿的另一端可開合拆解地連接于所述頭管上,構成一平衡聯(lián)動體框架,框架頂部受力傳動位置加設減震件。所述前叉由相互鉸接的第一前叉腿和第二前叉腿組成,通過連桿連接形成穩(wěn)定的擺桿機構,從而實現(xiàn)前叉可折疊的功能,該自行車形成前后雙向縱折結構。
[0012]所述后叉呈“7”字形或“Y”字形或三角形,所述后叉的前上端可開合拆解地連接于所述中管上,所述后叉的前下端連接有五通,所述五通通過鉸軸連接所述縱折支座,其中,所述五通通過焊接方式固定地連接于所述后叉的前下端,或兩者一體成形,可保證連接精度;所述五通包括一體成形的主體,其主體呈圓筒狀,所述主體兩側分別延伸出一長掛耳和一短掛耳,所述長掛耳和短掛耳上分別開設有通孔,且所述長掛耳和短掛耳上通孔的連軸線與所述主體的軸線間的夾角為1?10°,以使五通形成折疊偏心。為了折疊體積最小化,輪子折疊時和車梁錯開,可降低其高度減低體積,所述鉸軸可設計為帶一定的角度偏心。與現(xiàn)有生產(chǎn)技術相比,后叉偏一方折疊,這種方式需要調(diào)整后叉臂二邊長度不等才能達成,但這施工難度很大,我們把這調(diào)整放了在五通前,五通上設有掛耳,掛耳一長一短可使縱折時偏向一方,如掛耳每個都是用焊接施工,非常難掌控,尺寸不準確就會導致車架偏離預定。本實用新型由于將五通件和掛耳設計成一體件,五通件為一體地延伸出兩條長短的且具有軸孔的掛耳,兩個軸孔的軸線同軸且該軸線與五通件主體的縱向中心線具有1?10°夾角,一體五通降低了施工難度,不會因人手焊接而出現(xiàn)公差;后叉和五通焊接,其邊緣為轉向啟點,基座固定在中管前方,后叉段與基座鉸接,后叉、五通、傳動為一整體,不會出現(xiàn)掉鏈、因折疊而磨損傳動部件現(xiàn)象。后叉向前縱折時,(由于自行車的傳動變速都在右側,變檔器右側外露凸出,如果后叉向左縱折,變檔器會干涉前叉,使折疊后體積松散)所以后輪偏向車梁右側,為前輪向后縱折時留出空間,使折疊更緊密,實現(xiàn)了折疊體積最小化。
[0013]還包括有坐管,所述坐管套接于所述中管上方,并且可沿所述中管方向上下滑動,所述中管上設有固定所述坐管位置的鎖定裝置(鎖緊螺栓),坐管用于連接鞍座,且套接方式可起伸縮作用,不僅可調(diào)節(jié)鞍座位置的高低,折疊時更可收縮節(jié)省空間。為了確保騎行正確姿態(tài),所述五通安裝于所述坐管下方,后叉和五通連成一整體為鉸接的一方,所述縱折支座的鉸軸轉點設于所述中管前方,所述縱折支座的兩端分別鉸接所述中管和所述五通,這樣自行車完全展開時五通剛好在坐管下,折疊時五通轉到中管之前,五通在軸向位置偏離坐管,起到避讓坐管的作用,且方便坐管可向下收縮。
[0014]所述中管上設有基座,所述基座通過回力彈簧和支點螺絲安裝有后鎖扣,所述后叉上設有配合所述后鎖扣的鎖口,所述后叉的前上端還安裝有減震膠,所述減震膠設有與基座配合的弧口,自行車展開時基座與減震膠相互嵌合。鎖扣式固定使自行車通過高低不平的路面時,由于顛簸,對折疊器轉點產(chǎn)生較大沖擊力,因而使金屬勞損,影響騎行的安全和舒適;自行車過彎位時有個向外引力,因而相抵處容易脫離。本自行車設置的減震膠的底座兩延伸出限位,限制著減震膠脫離晃動,使騎行更安全舒適,限位呈斜弧面,減震膠也有相互對應斜弧面,可在折疊回復后自動歸中;減震膠用螺絲固定,并在膠與螺絲頭位留有開口用于鎖扣,減震底座設有一扣鉤,鉤端呈三角,當鎖住減震膠螺絲以外力推動三角位,鉤端向上自動打開,螺絲頭行程過了三角位后,鉤端通過彈簧自然回復把螺絲銷釘頭鎖住,起到自動扣合作用;運動時隨之避震壓縮,后叉頂部部分也會受到擠壓,一般的固定鎖扣式會都向上拱起,甚至斷裂,本自行車后叉的可開合拆解連接結構可解決上述問題,該開合拆解連接方式,其特征在于利用一種自鎖裝置,由扣鉤、回力彈簧、支點螺絲組成,利用基座加入扣鉤,扣鉤一端有塑膠手柄,鉤端呈三角形,{外力推動三角位鉤端向上自動打開,通過回力彈簧自然回復,}回力彈簧帶動扣鉤鎖住后避震的銷釘和前避震彈簧,形成開合拆解連接,所述連桿或所述后叉上設有配合所述扣鉤的卡口。
[0015]進一步地,所述前叉可向后縱折,所述第一前叉腿、第二前叉腿平面呈“U”形,把管材彎曲成“U”型,比一些中間分開的,要用焊接拼合連起來的安全、更省工;所述第二前叉腿側面呈“〈”狀,使得所述前叉呈一個菱框架構造,更加穩(wěn)定;所述第一前叉腿和第二前叉腿鉸接處設置避震膠。第一前叉腿和第二前叉腿相互接近平衡,向后縱接的鉸點在對角線下方,第一前叉腿、第二前叉腿和連桿三者聯(lián)動式配合,受作用力做功運動時有利于作用力的分解和轉移作力到頂部的避震膠,能夠吸收掉大部分的沖擊力,對騎行的安全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但這種結構有一問題,車子的前輪是以碗組轉軸心線而轉向擺動,輪組如直接安裝在框架對角線內(nèi),輪胎的著地點和車子的碗組轉軸心線重疊,著地點變成和轉向同軸,會使車輪十分容易擺動,只有把輪子向前移動使碗組轉軸心線的著地支點變歪、不同心,提高擺動的磨擦力才能使輪子在騎行時更穩(wěn)定,所以我們設計了所述第二前叉腿下方設有前輪軸耳,所述前輪軸耳上開設有用于安裝前輪軸的軸孔,所述前輪軸耳斜向前延伸至使所述軸孔置于所述頭管的轉軸線(即碗組轉軸心線)的前方。
[0016]其中,所述連桿為一根避震彈簧條,所述避震彈簧條內(nèi)還安裝有防晃內(nèi)套管,限制避震彈簧條的活動方向只能上下壓縮,不能隨意左右搖擺,從而提高了自行車的剛性和穩(wěn)定性,所述避震彈簧條與所述頭管的可拆解連接與后叉的自鎖扣鉤同理,所述頭管上安裝有前鎖扣,所述前鎖扣可扣住所述避震彈簧條。
[0017]折疊時所述后叉可通過所述縱折支座沿所述中管的軸心向右擺動,使所述后叉偏向車梁右側。
[001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9]1、前叉腿為“U”型彎管,減化結構和工藝,更結實安全、更省工。
[0020]2、前叉的菱框架平衡構造,轉點與叉腿聯(lián)動式配合,受作用力做功運動時有利于作用力的分解和轉移最大的作用力到頂部的避震件,能夠吸收掉大部分的沖擊力,對騎行的安全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0021 ] 3、軸耳向前斜伸設計,使輪子的著地點偏離碗組轉軸心線,轉軸支點的不同心,使輪子不易晃動,更穩(wěn)定操控。
[0022]4、前減震鎖扣(前叉可拆解連接機構)、后減震鎖扣(后叉可拆解連接機構)都采用自鎖式,當自行車折疊后回復時,叉體帶動鎖釘觸動鉤子三角面,鉤子自動扣緊鎖釘,自鎖開關柄設向上方,方便提取,不用彎腰才能解扣,人站立手握住開關,把車提起叉部自然下落,這自鎖裝置大大減少折疊時間和繁瑣。
[0023]5、一般轉點在五通件后,折疊時五通件與輪軸距離縮短至使掉鏈;本實用新型的折疊自行車,折疊轉點在五通件前,后叉和五通件及轉點成一個整體,折疊時鏈條不會發(fā)生任何變化,不會掉鏈,傳動部件不存在折疊后復位磨損,大大增加了折疊的方便。
[0024]6、后避震可舒緩轉軸部分的沖擊力,降低金屬勞損,對車手可提供更好的舒適性。
[0025]7、五通件和掛耳采用一體式結構,減化工序,減少公差,減少焊接的技術難度。
[0026]8、“U”型后減震套合設計,降低左右晃動,限制了過彎時的外引力,使車輪和車身保持同線,自動復原糾正錯位特點,簡化了折疊,節(jié)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