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人機可折疊機翼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無人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無人機可折疊機翼。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場上的無人機的機翼多采用固定翼,這種結構雖然在強度、剛度等方面有些優(yōu)點,但是隨著無人機在民用領域的發(fā)展,其在包裝、運輸?shù)确矫鎺淼牟槐阈栽絹碓酵怀?。由于無人機兩側的機翼都向外有一定伸展,因而占用了很大的空間,這給無人機的包裝和運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為了適應市場的發(fā)展,在滿足無人機性能的前提下,需要對無人機兩側的機翼部分進行改進,使得在包裝和運輸過程中能更節(jié)省空間,提高包裝和運輸效率。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無人機可折置機翼。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無人機可折疊機翼,包括機臂、鎖臂和槳葉,所述機臂的一端與無人機主體連接,所述機臂的另一端和鎖臂的一端通過螺栓和螺母轉動連接,所述槳葉設置在所述鎖臂遠離所述機臂一端,并可自由轉動。
[000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無人機可折疊機翼,對機翼部分采用折疊的結構,即鎖臂與機臂之間用螺母螺柱進行連接,鎖臂上的定位球通過處于機臂上卡槽的不同位置在飛行狀態(tài)與收起狀態(tài)之間進行切換,這種折疊翼的結構在便攜性、節(jié)省空間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優(yōu)勢,對于無人機的包裝和運輸帶來了很大的方便,節(jié)約了包裝和運輸?shù)某杀尽?br>[0006]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0007]進一步:所述機臂一端軸向設有水平凹槽,所述水平凹槽的上壁設有第一通孔,所述水平凹槽的下壁設有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與所述第二通孔在垂直方向上對齊;所述鎖臂的一端設有與所述水平凹槽相匹配的凸臺,所述凸臺上設有第三通孔,且當所述鎖臂一端的凸臺完全伸入所述機臂一端的凹槽內(nèi)時,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在垂直方向上對齊,所述螺栓依次穿過所述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一通孔,并配合所述螺母將所述水平凹槽和所述凸臺轉動連接。
[0008]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所述水平凹槽和所述凸臺配合,可以使得所述鎖臂可以沿著所述機臂的一端轉動,方便無人機機翼在飛行狀態(tài)和收起狀態(tài)之間切換。
[0009]進一步:所述鎖臂可從所述機臂一側與所述機臂垂直的地方轉動到所述機臂的另一側與所述機臂垂直的地方。
[0010]進一步:所述第一通孔為與所述螺母相匹配的形狀,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深不小于所述螺母的厚度。
[0011]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這種方式使得機翼在折疊過程中螺母不易松動或脫洛,提尚無人機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能。
[0012]進一步:所述水平凹槽的上壁上以所述第一通孔為圓心的圓周上設有至少三個卡槽,所述凸臺上以所述第三通孔為圓心,,以所述卡槽與所述第一通孔之間的距離為半徑的圓周上設有與所述卡槽相匹配的定位球,當所述鎖臂轉動時,所述定位球可依次卡入每個卡槽中。
[0013]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孔卡槽和定位球配合,可以更好的調(diào)節(jié)所述機臂和所述鎖臂的相對位置,同時無人機在飛行過程中不會由于受到風的阻力使機臂和鎖臂之間發(fā)生轉動,影響無人機正常飛行。
[0014]進一步:所述水平凹槽上壁上其中一個卡槽位于所述水平凹槽上壁末端中部,使得所述定位球卡入其內(nèi)時,所述機臂與所述鎖臂軸向之間的夾角為15至30度,其余卡槽對稱的設置在所述水平凹槽上壁末端中部卡槽兩側的圓周上。
[0015]進一步:所述鎖閉上遠離所述凸臺的一端設有用于固定所述槳葉的垂直凹槽。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無人機可折疊機翼主視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無人機可折疊機翼的機臂俯視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無人機可折疊機翼的鎖臂側視圖;
[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無人機可折疊機翼的鎖臂俯視圖;
[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無人機可折疊機翼飛行狀態(tài)圖;
[0021]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無人機可折疊機翼收起狀態(tài)圖。
[0022]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3]1、機臂,2、鎖臂;
[0024]11、水平凹槽,21、凸臺,31、螺栓,32、螺母;
[0025]111、第一通孔,112、第二通孔,113、卡槽,211、第三通孔,212、定位球,213、垂直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0027]如圖1所示,一種無人機可折疊機翼主視圖,包括機臂1、鎖臂2和槳葉,所述機臂I的一端與無人機主體連接,所述機臂I的另一端和鎖臂2的一端通過螺栓31和螺母32轉動連接,所述槳葉設置在所述鎖臂2遠離所述機臂I 一端,并可自由轉動。
[0028]如圖2、3、4所示,所述機臂I 一端軸向設有水平凹槽11,所述水平凹槽11的上壁設有第一通孔111,所述水平凹槽11的下壁設有第二通孔112,且所述第一通孔111與所述第二通孔112在垂直方向上對齊;所述鎖臂2的一端設有與所述水平凹槽11相匹配的凸臺21,所述凸臺21上設有第三通孔211,且當所述鎖臂2 —端的凸臺21完全伸入所述機臂I一端的凹槽11內(nèi)時,所述第一通孔111、第二通孔112和第三通孔211在垂直方向上對齊,所述螺栓31依次穿過所述第二通孔112、第三通孔211和第一通孔111,并配合所述螺母32將所述水平凹槽11和所述凸臺21轉動連接。
[0029]本實施例中,所述鎖臂2可從所述機臂I 一側與所述機臂I垂直的地方轉動到所述機臂I的另一側與所述機臂I垂直的地方。從圖5和圖6中可以看出,當無人機機翼處于飛行狀態(tài)時,所述機臂I和所述鎖臂2之間呈一個較小的角度,這里我們設定的是15到30度,當無人機機翼處于收起狀態(tài)時,所述鎖臂2折疊并與所述機臂I成90度夾角,即所述鎖臂2收容與所述機臂I以內(nèi),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