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具有權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的運輸容器系統(tǒng)和一種具有權利要求1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的用于裝備運輸容器系統(tǒng)的容器的方法。
背景技術:
原則上,主題是運輸容器系統(tǒng),其基本部件首先是具有基底、罩殼和蓋的容器。這種種類的容器在形式上可以是立方體或長方體。在該情況下,罩殼具有縱向壁和橫向壁。容器在形式上也可以是圓筒形或管形。在該情況下,罩殼具有圓筒形狀??蓪⒄謿づc基底制成一件式。關鍵點在于,存在至少一個蓋使得可從外側通達容器的內部。在這種背景下,蓋也可以是側向地布置的門,如果代替由蓋向上閉合的槽狀容器,其為由門向前閉合的柜狀容器。
運輸容器系統(tǒng)包括至少一個容器和適當數量的內壁元件。然而,運輸容器系統(tǒng)也可能包括具有對應的更大數量的內壁元件的多個容器。在多個容器的情況下,所述容器可具有彼此相同的大小和形狀或者具有不同的大小和/或形狀。
從WO 2004/104498 A2已知具有對應的絕熱容器的運輸容器系統(tǒng)。在這種情況下,容器采取具有外容器和內容器的柜的形式,所述外容器由金屬片或板狀塑料材料制成,且所述內容器配合在外容器內側。內容器由采取絕熱元件的形式的內容器壁元件形成。在這種情況下,所有這些內容器壁元件均是真空絕熱面板。這些是目前性能最佳的絕熱元件。我們可讓讀者具體參閱該說明書中所公開的內容,其是在先公開且所討論的類型的運輸容器的許多方面從其變得顯而易見。
從上文所論述的現有技術已知的運輸容器具有處于內部中的多個插入引導件??梢詫⒁欢〝盗浚ㄟm合于預期目的)的冷卻包(cooling pack)或潛熱儲存元件插入插入引導件中。同樣就該狀況而言,我們可讓讀者參閱此引文中所公開的內容。
潛熱儲存元件基于潛熱儲存材料的利用。潛熱儲存材料具有以下優(yōu)點:其能夠被用來在小溫差的情況下儲存相對大量的熱。由于相變在某個時間跨度上在大致恒定的溫度下發(fā)生,因此可能使溫度波動均衡并避免溫度峰。
已知呈各種形式的潛熱儲存材料。這些材料也稱為PCM材料(出自英語術語“相變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
如果目標溫度(相變的溫度)是大約0℃,那么可以使用具有不同添加劑的水作為潛熱儲存材料。對于0℃以下的冷儲存而言,可以使用(例如)合適地制備的鹽溶液。
在剛剛高于0℃的范圍中,其它材料(諸如,基于石蠟的那些材料)更為合適。
作為背景,讀者具體地參閱出自BINE信息服務的綜述文章“Themeninfo IV/02 aus dem Jahre 2002 [Focus IV/02 from 2002]”,(Fachinformationszentrum Karlsruhe,項目標識0329840A-D,可以在www.bine.info處獲得,搜索術語“Latentw?rmespeicher”)。讀者特此針對潛熱儲存材料中的一般背景及其可能的用途參閱該參考文獻的內容。
根據本發(fā)明的潛熱儲存元件是閉合護套(sheathing)中的潛熱儲存材料,所述閉合護套中適當地設有壓力均衡閥。這也被稱為大型封裝PCM材料。護套常由塑料材料制成。例如所謂的冷卻包的基本結構是已知的。
可以單個地考慮這種種類的潛熱儲存元件,或者也可以考慮這種種類的潛熱儲存元件作為例如結合在適當容器內的多個潛熱儲存元件。
所討論的類型的潛熱儲存元件現可用于廣泛范圍的目標溫度,包括來自申請人(手冊“va-Q-tec Packaging Portfolio,2011年1月”)的那些目標溫度。其為37℃、22℃、4℃、0℃、-19℃、-21℃和-32℃的目標溫度提供潛熱儲存元件。其它供應商在其銷售范圍內具有相當的潛熱儲存元件,在一些情況下也用于其它目標溫度。
所討論的類型的潛熱儲存元件在目前的應用領域中被用在絕熱容器中,具體地針對運輸目的。例如,其能夠應用于溫度敏感的產品的運輸,諸如藥物、生物工程產品、用于和出自臨床研究的測試設備或樣本、移植材料或血液儲備。在這種應用領域中,最佳的運輸和儲存溫度(觀察所述溫度是必要的)是例如2℃到8℃。經常地,產品僅在極窄的溫度范圍內才穩(wěn)定。出于該原因,在該溫度范圍中運輸和儲存這些產品是絕對至關重要的。此外,經常地,在運輸中對溫度極為敏感的這種種類的產品是絕不能允許冷凍的。在該情況下,必須可靠地防止低于0℃的溫度。
在開篇處(WO 2004/104498 A2)論述的絕熱容器的情況下,內容器的結構和單個內容器壁元件的布置從開始便是固定地預定的。所有內容器壁元件具有同樣的結構,優(yōu)選地為真空絕熱面板。如果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移除和插入單個內容器壁元件,那么其由結構相同的內容器壁元件替代。這發(fā)生在例如真空絕熱面板受損的情況下。
在已知的運輸容器系統(tǒng)中,插入引導件(在內容器的內側布置于內面上)中的潛熱儲存元件的數量是可變的??梢酝ㄟ^運輸容器中的潛熱儲存元件的更大或更小數量考慮針對所運輸的產品的不同熱要求。
上文描述的現有技術涉及用于溫度敏感的運輸產品的運輸容器,但更嚴格地說并不涉及運輸容器系統(tǒng)。
相比之下,從DE 203 01 839 U1已知所討論的類型的運輸容器系統(tǒng),其形成本發(fā)明的教導的出發(fā)點。運輸容器系統(tǒng)具有容器,所述容器帶有由絕熱材料制成的外容器和完全由真空絕熱面板制成的內容器。對于長方體容器而言,在該情況下,需要六個板狀真空絕熱面板以便形成內容器(在基底上、在四個側壁上和在蓋上)。
上文所論述的現有技術采取以下事實作為出發(fā)點:存在提供于容器的壁上(優(yōu)選地,在所有內面上)的內壁元件,可將所述內壁元件從容器移除和插入容器內,其中,每個內壁元件具有適應于容器的相關聯(lián)的內面的預定尺寸。已知的現有技術的構思僅針對兩個最大面上的內壁元件采取真空絕熱面板的形式,而四個更短的側向面上的內壁元件裝備有具有傳統(tǒng)結構的絕熱元件(例如,由常規(guī)泡沫塑料制成)。
該現有技術中的布置的靈活性得到了改進,因為代替呈真空絕熱面板的形式的內容器壁元件,可以使用呈冷卻包或保溫包(heat retaining pack)的形式并且具有相同尺寸的內容器壁元件。
在實踐中,已經發(fā)現,必須根據實際使用針對不同的熱要求來設置所討論的類型的運輸容器。具體地,所期望的服務周期(也就是說,在旨在接收運輸產品的運輸容器的內部中維持目標溫度所歷時的時間)(保存周期))也可有很大不同。
技術實現要素:
因此,教導是基于以下問題:構建和進一步研發(fā)所討論的類型的運輸容器系統(tǒng),使得其可以比迄今更加靈活地適應于不同熱要求。
最后,教導也基于以下問題:提供一種用于裝備這種種類的運輸容器系統(tǒng)的容器的對應地改進的方法。
上文所指出的問題由本發(fā)明實現,在運輸容器系統(tǒng)具有權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的情況下,由權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的特征實現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例和進一步改進形成與裝置相關的子權利要求的主題。
根據本發(fā)明的運輸容器系統(tǒng)的基本構思首先包括至少在內壁元件中的一些的情況下,保持具有至少大致相同的尺寸但從熱學觀點而言決然不同的多個變體有庫存。由于從呈不同變體的內壁元件的庫存中適當地選擇將用在所提供的內面上的內壁元件,因此能夠實現完美地適應于實際要求的運輸容器。
根據本發(fā)明,能夠因此選擇容器中的單個內壁元件,使得容器中的簡單和可靠的包裝布置維持不變,而且相比于容器的熱方面最佳的裝備,一個或多個內壁元件由尺寸相同但對熱要求更低且因此更廉價的變體的內壁元件取代。
具體地,根據本發(fā)明提供的是,對于以至少兩種變體提供的內壁元件,在第一變體中其為潛熱儲存元件或另一種熱儲存元件或真空絕熱面板,且在第二變體中其為具有小于真空絕熱面板的絕熱效應的占位元件。
然而,作為替代方案,也可以提供內壁元件的三種變體,即呈第一變體的潛熱儲存元件或另一熱儲存元件、呈第二變體的真空絕熱面板和呈第三變體的具有更小絕熱效應的占位元件。
在開篇處詳細描述的類型的潛熱儲存元件代表熱儲存元件的最有效的形式。然而,原則上,其它熱儲存元件也是可用的,例如顯熱儲存元件(諸如,冷藏包或甚至大質量的儲熱塊(諸如,由石頭或耐火粘土制成的儲熱塊))。
可針對占位元件進一步修改系統(tǒng),因為具有小于真空絕熱面板的絕熱效應的占位元件可以相應地以具有不同熱絕緣效應的不同變體的方式被保持有庫存以便選擇。
決定點在于,在容器中為相關內壁元件提供的位置處,可以可選地插入呈可用變體中的一種的內壁元件。因此,從熱的觀點而言,可極大地修改對容器的裝備。具有不同熱效應(例如,一方面絕熱且另一方面儲熱)的內壁元件可彼此交換,或者可從具有相同熱效應的不同內壁元件的選擇中選用品質不同和成本不同的變體。以這種方式,能夠將呈被選擇為適合于系統(tǒng)內的變體的運輸容器的整體性能調整到最佳。
將例如容器(呈熱最佳變體的其內壁元件全部采取真空絕熱面板的形式)作為出發(fā)點,可能用具有小于真空絕熱面板的絕熱效應的占位元件(例如,僅列舉幾個示例,由發(fā)泡聚苯乙烯(EPS)、發(fā)泡聚丙烯(EPP)、聚氨酯(PU)或與EPS、EPP或PU組合的聚乙烯制成的占位元件)來取代所述內壁元件中的一個或多個。
也可能使用由通常具有甚至更小的絕熱效應的其它材料制成的占位元件,所述其它材料例如木材,具體地木材產品(諸如,刨花板或MDF板)、紙/硬紙板或甚至輕型建筑材料(諸如,膨脹粘土板或輕型建筑材料板))。
可能通過用呈作為潛熱儲存元件(或在要求更低的情況下作為其它熱儲存元件)的變體的內壁元件取代呈作為真空絕熱面板的變體的一些內壁元件來修改呈熱最佳變體的上文描述的容器,以影響內部溫度。
在根據本發(fā)明的運輸容器系統(tǒng)的特別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操作在多個層中進行,即帶有外容器和配合在外容器內側的內容器。在這種情況下,提供的是,內容器就其本身而言包括可以被單個地移除和插入的單個內容器壁元件,且所述內容器壁元件采取絕熱元件的形式。
在帶有外容器和內容器的這種實施例中,容器中的內壁元件安置于內容器的內面上。內容器及其內容器壁元件提供熱絕緣,同時容器中的內壁元件可以全部為潛熱儲存元件,或實際上在一些情況下為潛熱儲存元件且在一些情況下為真空絕熱面板或占位元件。最后,在這種變型中,如果完全無需潛熱儲存元件,則所有內壁元件也可能是真空絕熱面板或占位元件。
關鍵點在于,在大量可能的變型的情況下,可能精確地滿足針對期望的應用由實際運輸容器作出的熱要求。
一般地,如果不同變體的內壁元件和/或內容器壁元件從機械觀點而言具有至少近似匹配的性質,那么這是有利的。不論使用內壁元件或內容器壁元件的何種變體,所使用的元件同樣大致滿足機械功能,例如硬化容器的功能或者放置在頂部或固定其它元件的功能。
在常規(guī)立方體或長方體容器的情況下,建議內壁元件和/或內容器壁元件應具有板狀結構,且優(yōu)選地應在相互面向的邊緣處斜切以彼此配合。在最近提到且優(yōu)選的情況下,內壁元件或內容器壁元件之間存在最小的可能間隙。
針對其它容器的結構的示例性模型將在開篇處論述的現有技術(DE 203 01 839 U1)中找到。本文明確地參考其中所公開的內容。
此外,充當占位元件的內壁元件和/或內容器壁元件也可以具有用于接收對應的功能元件的切口。這在真空絕熱面板的情況下是困難的,但在由其它材料制成的其它占位元件的情況下可令人滿意地實現。因此,例如,可以在該處相應地提供切口以便安裝潛熱儲存元件或冷卻包或實際上用于數據載體、文件或其它測量儀器。
而且,本發(fā)明的主題是一種具有權利要求1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的用于裝備運輸容器系統(tǒng)的容器的方法,其由權利要求11的特征部分的特征更精確地限定。在這種背景下,根據本發(fā)明的方法的優(yōu)選實施例和進一步改進形成權利要求12到15的主題。
根據本發(fā)明的方法以以下方法步驟為特征:
1. 為容器提供內壁元件的選擇,且在這樣做時以至少兩種變體提供至少一些內壁元件,即作為潛熱儲存元件或另一熱儲存元件或真空絕熱面板的第一變體,以及作為具有小于真空絕熱面板的絕熱效應的絕熱占位元件的第二變體。
2. 從方法步驟1中提供的內壁元件中針對容器選擇所有內壁元件。
3. 在所提供的位置處將在方法步驟2中所選擇的呈分別選取的變體的內壁元件插入容器內側。
根據本發(fā)明,使用所述方法,可對容器中的內壁元件作出適當選擇。容器中的簡單和可靠的包裝布置維持不變。然而,從熱學觀點而言,可以在可能裝備的完整范圍中優(yōu)化容器。取決于針對待運輸的產品的要求概況,從熱學觀點而言裝備的要求可以更高或更低且因此更昂貴或更廉價。
在特定的程序中,可以建議以三種變體提供方法步驟1中的內壁元件,即在第一變體中為潛熱儲存元件或另一熱儲存元件、在第二變體中為真空絕熱面板和在第三變體中作為具有小于真空絕熱面板的絕熱效應的絕熱占位元件,或者建議以四種變體提供方法步驟1中的內壁元件,即在第一變體中作為潛熱儲存元件、在第二變體中作為另一熱儲存元件、在第三變體中作為真空絕熱面板和在第四變體中作為具有小于真空絕熱面板的絕熱效應的絕熱占位元件。
根據本發(fā)明的方法也可以適應于具有外容器和內容器的雙壁容器。出于該目的,然后可以在所述方法中實現以下額外方法步驟:
4. 為內容器提供對內容器壁元件的選擇,所述內容器可以配合在容器的外容器內。
5. 從方法步驟4中提供的內容器壁元件中為內容器選擇所有內容器壁元件。
6. 在所提供的位置處將在方法步驟5中選擇的內容器壁元件配合于外容器內。
在此,根據優(yōu)選的教導,可進一步提供的是,在方法步驟1中提供采取絕熱元件的形式的內容器壁元件,在這種情況下,優(yōu)選地以至少兩種變體提供內容器壁元件,即在至少一種變體中作為真空絕熱面板和在第二變體中作為具有小于真空絕熱面板的絕熱效應的絕熱占位元件。
在根據本發(fā)明的方法中,占位元件自身也可以采取不同變體的形式。在這種背景下,根據優(yōu)選教導提供的是,以不同變體提供就其本身而言采取絕熱占位元件的形式的內壁元件或內容器壁元件,即由塑料(具體地,泡沫塑料)制成的變體,和/或由紙/硬紙板制成的變體,和/或由木材(具體地,木材產品)制成的變體,和/或由輕型建筑材料制成的變體。
附圖說明
下文將參考附圖更詳細地解釋本發(fā)明,附圖僅圖示優(yōu)選的示例性實施例。在附圖中:
圖1以透視圖和分解圖示示出呈第一構造的根據本發(fā)明的運輸容器系統(tǒng)的運輸容器,
圖2以透視圖和分解圖示示出呈第二構造的根據本發(fā)明的運輸容器系統(tǒng)的運輸容器,
圖3以透視圖和分解圖示示出呈第三構造的根據本發(fā)明的運輸容器系統(tǒng)的運輸容器,以及
圖4以透視圖和分解圖示示出呈第四構造的根據本發(fā)明的運輸容器系統(tǒng)的運輸容器。
具體實施方式
圖1中圖示的根據本發(fā)明的運輸容器系統(tǒng)的運輸容器1首先具有基底2、罩殼3和蓋4。在圖示的和優(yōu)選的示例性實施例中,容器1在形式上為長方體。因此,罩殼3具有兩個縱向側和兩個橫向側。在說明書的發(fā)明內容部分中,已經提及其它容器形狀也是已知的(例如,具有圓筒形罩殼)??梢詤⒖紝嵤├?。
在圖1中圖示的示例性實施例中,內壁元件6布置在容器1的壁上,布置于其內面5上,且可以將這些內壁元件6從容器1移除和插入容器1內。每個內壁元件6均具有適應于容器1的相關聯(lián)的內面5的預定尺寸。
由于存在內壁元件6的不同變體,因此該附圖包括不同變體的具體附圖標記6.1、6.2和6.3。
在圖1中圖示的示例性實施例中,呈現具體結構,其中容器1自身具有外容器7和配合在外容器7內側的內容器8。因此,圖示的示例性實施例中的容器1的結構對應于存在于形成出發(fā)點的現有技術的容器中的結構。
然而,本發(fā)明也涉及一種具有僅包括外容器7且因此不具有配合在內側的內容器8的至少一個容器1的運輸容器系統(tǒng)。
在圖示的示例性實施例中,外容器7是例如由相對薄壁的泡沫塑料材料制成(例如,EPP模制)的容器。在圖示的示例性實施例中,容器1呈帶有放置在頂部上的蓋4的槽狀形式。在這種情況下,基底2與罩殼3被制成一件工件。
如也已在本說明書的發(fā)明內容部分中所指出的,也存在帶有可以打開的門的柜狀容器,本發(fā)明的教導也以確切相同的方式適用于所述柜狀容器。
以這種方式圖示的容器1也可以額外地在外側設有硬紙板包裝。以這種方式成形的具體示例性實施例的外箱可帶有廣告詞或用戶指令。
如外側上那樣,在容器1的內部中可額外地提供內壁,例如限定容器1的內部的內箱或內襯(inliner)。這也僅是優(yōu)選實施例。
圖1中圖示的優(yōu)選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總共6個板狀內壁元件6。在此,所述內壁元件6中的每一個均是潛熱儲存元件。它們因此是呈作為潛熱儲存元件的第一變體6.1的內壁元件6。
圖2示出呈修改的形式的來自圖1的示例性實施例。在此,呈作為潛熱儲存元件的第一變體的一些內壁元件6.1是呈作為具有小于真空絕熱面板的絕熱效應的占位元件的變體的內壁元件6.3。具體而言,在底部在基底2處和在頂部在蓋4處,在每種情況下均可見呈潛熱儲存元件的形式的內壁元件6.1,且在縱向側上的左邊和右邊,在每種情況下均存在呈潛熱儲存元件的形式的內壁元件6.1,并在端面處存在呈占位元件的形式的內壁元件6.3。后者(第三變體的端面內壁元件6.3)取代來自圖1的內壁元件6.1。這是可能的,因為在根據本發(fā)明的運輸容器系統(tǒng)的范圍內已被取代的內壁元件6具有至少大致相同的尺寸。
在圖3中圖示的進一步修改的示例性實施例中,進一步地,與罩殼3的縱向側相關聯(lián)的內壁元件6.1(呈作為潛熱儲存元件的變體)已由呈作為真空絕熱面板的變體的內壁元件6.2所取代。因此,在容器1的罩殼3的大的縱向側上,熱儲存元件也已由絕熱元件所取代,而且由絕熱元件的最有效形式(即,由呈作為真空絕熱面板的第二變體的內壁元件6.2)所取代。因此,熱絕緣在大的表面上和更小的端面上是特別有效的,在不對實際上以此方式構建的運輸容器的整體性能造成極大損害的情況下,使用呈作為具有更小絕熱效應的占位元件的第三變體的內壁元件6.3是可能的。
如已經解釋的那樣,在圖1到圖3中圖示的示例性實施例中,容器1由外容器7和內容器8構建。
在此將看到,內容器8就其本身而言包括能夠單個地移除的內容器壁元件9。在此,所有內容器壁元件9采取絕熱元件的形式。在本文圖示的優(yōu)選示例性實施例中,所有內容器壁元件9具有匹配的結構,即作為內容器真空絕熱面板。在此,根據本發(fā)明也可以作出修改,即,可提供的是,存在多個變體,作為內容器真空絕熱面板的至少一個變體和具有至少大致相同尺寸的作為具有小于真空絕熱面板的絕熱效應的占位元件的另一變體。具體地,內容器壁元件9也可能采取潛熱儲存元件或另一熱儲存元件的形式。
在作為具有小于真空絕熱面板的絕熱效應的占位元件的實施例中,可在內壁元件6和內容器壁元件9中引入另外的步驟(例如,具有不同水平的絕熱效應的占位元件)。這可在于例如以下事實:可以可選地使用由不同材料(良好地發(fā)泡的塑料、木材、紙/硬紙板)制成的占位元件。
此外,至關重要的是,根據優(yōu)選教導,呈不同變體的內壁元件6和/或內容器壁元件9從機械觀點而言具有至少近似匹配的性質。
在內容器8的情況下,內容器壁元件9在形式上是板狀的。它們被成形為平滑的且呈板狀的真空絕熱面板,且因此未被在邊緣處斜切。而且,它們被并入外容器7內從而平坦對接。
相比之下,內容器8的內部中的內壁元件6在相互面向的邊緣處被斜切以彼此配合,如在此從附圖中容易看到的那樣。
圖4中圖示的另一經修改的示例性實施例清楚地表明,根據優(yōu)選教導,對于采取占位元件的形式的內壁元件6.3和/或內容器壁元件9中的至少一者,進一步可能具有至少一個切口10以便接收另一類型的功能元件11。在具體示例性實施例中,在所指出的功能元件11是基于水的冷卻包,其具有與作為內壁元件6.1定位在容器1的基底2和蓋4上的潛熱儲存元件不同的目標溫度。因此,能夠在容器1的內部中針對位于該處的運輸產品實現特定的熱邊界條件。
原則上,具體地,在采取占位元件的形式的內壁元件6.3和/或內容器壁元件9的情況下,可能實現儲存濕氣和/或調節(jié)濕氣的實施例。
例如,可如下修改根據本發(fā)明的運輸容器系統(tǒng):
在基本形狀中,所有內容器壁元件9均以作為真空絕熱面板的變體使用。所有六個內壁元件6均是呈潛熱儲存元件的形式的內壁元件6.1。
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六個潛熱儲存元件中的兩個被取代,使得以潛熱儲存元件的形式提供四個內壁元件6.1,且以真空絕熱面板的形式提供兩個內壁元件6.2,或者以具有小于真空絕熱面板的絕熱效應的占位元件的形式且以相同尺寸提供兩個內壁元件6.3(見圖2)。
在下一階段中,原則上六個可能的潛熱儲存元件中的四個由真空絕熱面板或占位元件取代(見圖3)。最后,也存在其中容器1的內部中根本不存在潛熱儲存元件的階段。在該情況下,僅提供呈真空絕熱面板的形式的內壁元件6.2或呈占位元件的形式的內壁元件6.3。
內容器壁元件9可經歷對應的改型,且在端面處例如用具有小于真空絕熱面板的絕熱效應的占位元件取代相對昂貴的真空絕熱面板。
圖4中指出的切口10可用于任何種類的功能元件11。其無需是在此實際示出的水冷卻包。例如,這些呈占位元件的形式的內壁元件6.3也可以簡單地被構建為空白塑料護套(可能在一側開放)。然后可以將運輸產品所需或對運輸產品有利的文件例如放置于這種種類的塑料護套中。
在說明書的發(fā)明內容部分中,關于切口10的利用給出了一些進一步的指示,且在此可對其作出參考。
由于匹配的且實質上同樣的尺寸以及優(yōu)選地從機械觀點而言也存在的匹配性質,一個變體的所有內壁元件6由另一個變體的內壁元件6的普遍可交換性對本發(fā)明的教導是至關重要的。這對應地適用于內容器壁元件9。
以上關于運輸容器系統(tǒng)的陳述也包括在每種情況下在適當位置處關于根據本發(fā)明的用于裝備這種種類的運輸容器系統(tǒng)的容器1的方法的陳述。就此而言無需額外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