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乘客輸送機的欄桿裝置,其多個外蓋板沿著梯級的行進方向排列配置,且在欄桿柱的位置處彼此對接。
背景技術:
在以往的自動扶梯的欄桿裝置中,多個外蓋板沿著梯級的行進方向排列配置,且在欄桿柱的位置處彼此對接。各欄桿柱通過設于外蓋板的切口。切口在外蓋板的長度方向上的尺寸相對于欄桿柱在同方向上的尺寸具有富余。在外蓋板上設有封堵欄桿柱與外蓋板之間的間隙的罩蓋(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實公昭62-2231號公報
技術實現要素:
發(fā)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在上述那樣的以往的欄桿裝置中,由于罩蓋由罩蓋主體、配置在罩蓋主體的背側的按壓板、以及介于罩蓋主體與按壓板之間的間隔片構成,罩蓋的結構復雜。特別是,在從正上方觀察到的梯級的路徑彎曲成圓弧狀的螺旋自動扶梯中,難以僅通過玻璃保持欄桿面板,必須配置大量強度部件即欄桿柱。因此,罩蓋數量也增多,期望簡化罩蓋的結構。
而且,在以往的欄桿裝置中,設置外蓋板時必須在欄桿柱與外蓋板之間夾入罩蓋,由于外蓋板及罩蓋的開口尺寸的制造誤差,存在罩蓋容易產生松動的問題。此外,在未安裝罩蓋就誤設置了外蓋板的情況下,必須拆掉外蓋板再度設置,存在必須一邊在與欄桿柱之間夾入罩蓋一邊設置外蓋板的麻煩。
本發(fā)明是為了解決上述那樣的課題而完成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種乘客輸送機的欄桿裝置,其能夠使罩蓋部件的結構簡單,而且能夠無松動地安裝罩蓋部件,能夠在設置外蓋板后安裝罩蓋部件。
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本發(fā)明的乘客輸送機的欄桿裝置具有:多個欄桿柱,它們在梯級的行進方向上彼此隔開間隔地立起;以及多個外蓋板,它們沿著梯級的行進方向排列配置,且在欄桿柱的位置處彼此對接,在外蓋板的彼此相鄰的端部設有使欄桿柱通過的凹部,在凹部的緣部與欄桿柱之間設有間隙,在外蓋板上設有封堵間隙的多個罩蓋部件,各罩蓋部件借助固定在欄桿柱的所述梯級側的端面處的卡扣固定于欄桿柱。
發(fā)明效果
本發(fā)明的乘客輸送機的欄桿裝置中,罩蓋部件借助固定在欄桿柱的梯級側的端面處的卡扣固定于欄桿柱,因此能夠使罩蓋部件的結構簡單,而且能夠無松動地安裝罩蓋部件,能夠在設置外蓋板后安裝罩蓋部件。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螺旋自動扶梯的主視圖。
圖2是示出圖1的外蓋板中的一塊的俯視圖。
圖3是放大示出圖2的iii部的俯視圖。
圖4是示出圖1的外蓋板的接縫的俯視圖。
圖5是示出圖4的外蓋板的接縫的右側視圖。
圖6是沿圖4的vi-vi線的剖視圖。
圖7是示出圖4的罩蓋部件的俯視圖。
圖8是示出圖7的罩蓋部件的右側視圖。
圖9是示出圖7的罩蓋部件的主視圖。
圖10是示出圖4的卡扣的主視圖。
圖11是示出圖10的卡扣的左側視圖。
圖12是示出在圖4的欄桿裝置上安裝罩蓋部件前的狀態(tài)的俯視圖。
圖13是示出圖12的外蓋板的接縫的右側視圖。
圖14是沿圖12的xiv-xiv線的剖視圖。
圖15是示出圖1的螺旋自動扶梯的水平部的外蓋板的接縫的側視圖。
圖16是示出圖15的罩蓋部件的俯視圖。
圖17是示出圖16的罩蓋部件的右側視圖。
圖18是示出圖16的罩蓋部件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用于實施本發(fā)明的方式進行說明。
實施方式1
圖1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螺旋自動扶梯的主視圖。在圖中,在主框1支承有連結成環(huán)狀的多個梯級2。從正上方觀察,梯級2沿著彎曲成圓弧狀的路徑(取出螺旋的一部分而成的形狀的路徑)循環(huán)移動。
在主框1上的梯級2的兩側,設有一對欄桿裝置3。各欄桿裝置3具有:四棱柱狀的多個欄桿柱4、沿著梯級2的行進方向彎曲的多個透明的欄桿面板5、稍微扭曲地設置的多個平板狀的外蓋板6、以及與梯級2同步地循環(huán)移動的環(huán)狀的移動扶手7。
欄桿柱4在梯級2的行進方向上彼此隔開間隔,鉛直地立在主框1上。欄桿面板5沿著梯級2的行進方向排列配置。而且,欄桿面板5配置在比欄桿柱4靠梯級2側的位置。從梯級2側觀察,外蓋板6配置在欄桿面板5的外側的下部。
圖2是示出圖1的外蓋板6中的一塊的俯視圖,圖3是放大示出圖2的iii部的俯視圖。外蓋板6沿著梯級2的行進方向排列配置,且在欄桿柱4的位置處彼此對接。在外蓋板6的長度方向兩端部的梯級2側端部設有欄桿柱用切口6a和罩蓋用切口6b。
圖4是示出圖1的外蓋板6的接縫的俯視圖,圖5是示出圖4的外蓋板6的接縫的右側視圖,圖6是沿著圖4的vi-vi線的剖視圖。在外蓋板6的彼此相鄰的端部,通過組合欄桿柱用切口6a而設有使欄桿柱4通過的矩形的凹部6c。在凹部6c的緣部與欄桿柱4之間設有間隙10(圖12)。
在外蓋板6上設有封堵間隙10的罩蓋部件8。各罩蓋部件8借助固定在欄桿柱4的梯級2側的端面處的卡扣9固定于欄桿柱4。各卡扣9被卡扣固定螺釘11固定于欄桿柱4。在欄桿柱4設有擰入卡扣固定螺釘11的螺紋孔。
各罩蓋部件8被一對罩蓋用緊固件12固定于卡扣9。作為罩蓋用緊固件12,使用罩蓋固定螺釘。另外,外蓋板6及罩蓋部件8與欄桿面板5之間的間隙被由軟質樹脂等形成的封裝部件13覆蓋。封裝部件13在設置外蓋板6及罩蓋部件8后、且設置欄桿面板5前被安裝。如圖4所示,該封裝部件13按照欄桿柱4及罩蓋部件8的端面而被切斷,并覆蓋外蓋板6的罩蓋用切口6b。
圖7是示出圖4的罩蓋部件8的俯視圖,圖8是示出圖7的罩蓋部件8的右側視圖,圖9是示出圖7的罩蓋部件8的主視圖。各罩蓋部件8具有:重疊在外蓋板6上并封堵間隙10的u字形的罩蓋主體8a、以及從罩蓋主體8a的梯級2側的端部向下方突出的一對罩蓋固定部8b。罩蓋固定部8b重疊在卡扣9的與梯級2相反一側的面,借助罩蓋用緊固件12固定于卡扣9。
圖10是示出圖4的卡扣9的主視圖(從梯級2側觀察到的圖),圖11是示出圖10的卡扣9的左側視圖。卡扣9具有:平板狀的卡扣主體9a、以及從卡扣主體9a的上端部向梯級2側呈直角突出的彎曲部9b。在卡扣主體9a設有使卡扣固定螺釘11通過的卡扣固定螺釘用長孔9c。由此,能夠在梯級2的行進方向調整卡扣9相對于欄桿柱4的固定位置。
而且,在卡扣主體9a的卡扣固定螺釘用長孔9c的兩側設有使罩蓋用緊固件12通過的一對緊固件用長孔9d。由此,能夠在梯級2的行進方向調整罩蓋部件8相對于卡扣9的固定位置。
如圖6所示,在欄桿柱4的與梯級2相反一側的端面設有供罩蓋主體8a插入而防止罩蓋部件8翹起的防翹起槽4a。罩蓋主體8a的緣部鉤住防翹起槽4a,由此防止罩蓋主體8a從外蓋板6翹起。
圖12是示出在圖4的欄桿裝置3上安裝罩蓋部件8前的狀態(tài)的俯視圖,圖13是示出圖12的外蓋板6的接縫的右側視圖,圖14是沿著圖12的xiv-xiv線的剖視圖。從這些圖可知,罩蓋部件8在設置了外蓋板6后被嵌入欄桿柱4的設于梯級2相反側的防翹起槽4a,并且能夠從梯級2側借助卡扣9固定于欄桿柱4。
圖15是示出圖1的螺旋自動扶梯的水平部(上部水平部或下部水平部)的外蓋板6的接縫的側視圖,圖16是示出圖15的罩蓋部件8的俯視圖,圖17是示出圖16的罩蓋部件8的右側視圖,圖18是示出圖16的罩蓋部件8的主視圖。
在螺旋自動扶梯的傾斜部,如圖7、8所示,為了將罩蓋用緊固件12配置得盡量接近卡扣固定螺釘11,罩蓋固定部8b從罩蓋主體8a向斜下方突出,但在水平部,使用罩蓋固定部8b從罩蓋主體8a向鉛直下方突出的罩蓋部件8。另外,雖然水平部的罩蓋部件8的形狀與傾斜部的罩蓋部件8的形狀不同,但為了簡便而標注了相同標號。
在這樣的螺旋自動扶梯中,由于罩蓋部件8借助固定在欄桿柱4的梯級2側的端面處的卡扣9固定于欄桿柱4,因此能夠使罩蓋部件8的結構簡單,而且能夠在設置外蓋板6后安裝罩蓋部件8。此外,能夠容易將罩蓋部件8從梯級2側固定于卡扣9。并且,能夠無松動地安裝罩蓋部件8。
另外,在外蓋板6的凹部6c的緣部與欄桿柱4之間設有間隙10,間隙10被罩蓋部件8封堵,因此能利用間隙10吸收欄桿柱4間長度與對應的外蓋板6的長度之間的尺寸誤差,從而能防止設計性下降,并使外蓋板6的安裝性提高。
并且,在設于欄桿柱4的防翹起槽4a中插入罩蓋部件8,因此能夠通過簡單的結構,防止罩蓋部件8翹起,能夠進一步無松動地安裝罩蓋部件8。
而且,卡扣9被卡扣固定螺釘11固定于欄桿柱4,在卡扣9設有卡扣固定螺釘用長孔9c,因此能夠容易將卡扣9固定于欄桿柱4,并且能夠容易進行卡扣9的位置調整。
此外,罩蓋部件8通過從罩蓋主體8a的梯級2側的端部向下方突出的罩蓋固定部8b固定于卡扣9,因此能夠防止設計性下降,并容易將罩蓋部件8從梯級2側固定于卡扣9。
并且,在罩蓋部件8設置有一對罩蓋固定部8b,因此能夠以抱住欄桿柱4的形式將罩蓋部件8牢固地固定于卡扣9。
另外,罩蓋部件可以以覆蓋外蓋板的整個接縫的方式遍及外蓋板的整個寬度方向而配置。
此外,卡扣固定用螺釘及罩蓋固定用緊固件的數量并未特別限定。
并且,如果能將罩蓋部件牢固地固定于卡扣,罩蓋固定部也可以為一處。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為了防止罩蓋部件8翹起,在欄桿柱4設置了防翹起槽4a,但也可以省略防翹起槽4a。另外,可以在欄桿柱4設置用于防止翹起的凸部,使罩蓋部件8的緣部鉤住凸部。
而且,在上述例子中示出了螺旋自動扶梯,但本發(fā)明也能應用于通常的直線狀的自動扶梯。
另外,本發(fā)明也能應用于水平型或傾斜型的移動人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