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包裝機械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雙提手的排列整理,并將其壓裝到瓶子上的裝置。
背景技術:
食用油是指在制作食品過程中使用的油,其常溫下為液態(tài),常用的儲存物品即為油瓶,而為了增加單個油瓶的儲存量和降低包裝成本,大體積大容量的油瓶被廣泛使用,但這卻又會因為大容量帶來的重量導致人們搬運不便,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常見的辦法是在油瓶的頸部安裝一個提手,而其中雙提手為常見的提手結構。如圖1、2所示,是油瓶雙提手的結構示意圖,其由套于油瓶頸部的壓套101和設置于壓套兩側的提手102組成,其中壓套的中部為厚度超出提手的凸緣面103。
在油瓶灌裝完成并安裝瓶蓋后,即需要將雙提手安裝在油瓶的頸部。傳統(tǒng)的處理方法是用人工來完成雙提手的整理,再把它掛在瓶蓋上,然后用專用工具把它壓裝在瓶子的頸部。該種處理方法的原因在于雙提手的外形結構特點,對于實現(xiàn)自動化生產(chǎn)有一定的難度,在產(chǎn)量不高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由人工來完成,但隨著生產(chǎn)力高速化和自動化的發(fā)展,手工操作已不能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因為其導致的工作效率低下和人力成本高昂嚴重制約了生產(chǎn)制造的發(fā)展。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能夠自動整理雙提手并將其壓裝到瓶子上的裝置,以提高生產(chǎn)速度和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雙提手整理壓裝裝置,包括分別繞自身軸線旋轉的旋轉筒和傾斜轉盤,傾斜轉盤設置于旋轉筒內,且兩者間的軸線成一夾角;有固定安裝的固定筒,固定筒設置于旋轉筒的頂面之上;有輸送雙提手的滑槽,滑槽的入口設置于固定筒的內壁,滑槽的出口處安裝有將雙提手壓裝到瓶子上的壓裝機構。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雙提手整理壓裝裝置,利用有一定角度的傾斜轉盤與之相配合的旋轉筒,在離心力的作用下,雜亂無章的雙提手在裝置內作傾斜橢圓軌道運行,使得符合篩選要求的雙提手轉到傾斜轉盤的最高點,然后雙提手過渡到旋轉筒的頂部,在轉動慣量和旋轉筒轉動之下,雙提手沿著固定筒的內壁邊緣繼續(xù)前行,由于固定筒位于旋轉筒的頂面上方,使雙提手自動排列成所需的狀態(tài),然后以一定的速度和方向進入滑槽,再由滑槽出口進入壓裝組件,最后由壓裝組件將其壓裝到瓶子的頸部,由此完成雙提手的整理和壓裝工作。該裝置結構巧妙,利用旋轉筒與傾斜轉盤的轉速疊加,使得雙提手在裝置內成傾斜橢圓軌道運動,從而實現(xiàn)雙提手的自動整理工作,然后再由壓裝組件壓裝即可,其利用了較為簡單的結構解決了現(xiàn)有的技術問題,順利提高了自動化程度,進而提高了生產(chǎn)速度和工作效率,同時降低了所需的人工成本。
附圖說明
圖1、2是油瓶雙提手的結構示意圖。
圖3、4、5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雙提手整理壓裝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2所示雙提手整理壓裝裝置的壓裝機構和升降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6所示壓裝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圖6所示升降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3所示,一種雙提手整理壓裝裝置,包括分別繞自身軸線旋轉的旋轉筒19和傾斜轉盤10,傾斜轉盤設置于旋轉筒內,且兩者間的軸線成一夾角;有固定安裝的固定筒16,固定筒設置于旋轉筒的頂面之上;有輸送雙提手的滑槽17,滑槽的入口連通固定筒的內壁,滑槽的出口處安裝有將雙提手壓裝到瓶子上的壓裝機構50。
所述的雙提手整理壓裝裝置,有設備支架7,支架上裝有可轉動的第一轉軸組件1,第一轉軸組件上裝有隨其轉動的旋轉架2,旋轉筒19安裝于旋轉架上;旋轉架上還裝有帶傾斜面的傾斜安裝座4,傾斜安裝座的傾斜面上裝有第二轉軸組件13,傾斜轉盤10安裝于第二轉軸上;有與旋轉架2連接的第一齒輪組3,和與傾斜轉盤10連接的第二齒輪組12,有分別帶動第一齒輪組和第二齒輪組運動的齒輪驅動轉軸5,兩個齒輪驅動轉軸通過萬向聯(lián)軸器6連接,還有輸送動力的動力裝置8,動力裝置連接其中一個齒輪驅動轉軸并帶動其轉動。
動力裝置工作將動力輸出,帶動與之相連接的齒輪驅動轉軸轉動,然后,該齒輪驅動轉軸在帶動與之相連接的齒輪組的同時,也通過萬向聯(lián)軸器依次帶動另一齒輪驅動轉軸和另一齒輪組工作,兩組齒輪組分別帶動傾斜轉盤和旋轉架轉動,而旋轉架又帶動旋轉筒轉動,從而實現(xiàn)旋轉筒與傾斜轉盤的轉動疊加。該結構可使得旋轉筒和傾斜轉盤同步轉動,其工作過程配合準確,有利于提高裝置的整理效果。
如圖3、4、5所示,固定筒16的直徑稍大于旋轉筒19,固定筒的內壁和旋轉筒的頂面形成雙提手在固定筒內移動的轉運通道,固定筒的內壁上安裝有擋塊15,擋塊與旋轉筒的頂面距離大于雙提手的橫向寬度而小于雙提手的縱向高度;固定筒16的內壁出口和滑槽17的入口之間設置有篩選雙提手的篩選槽27,篩選槽的下方安裝有排放不合格雙提手的排放通道21,篩選槽處安裝有檢測雙提手是否合格的檢測器30,篩選槽處還安裝有對不合格雙提手進行吹氣的吹氣嘴29,檢測器檢測到雙提手不合格時即反饋至控制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控制吹氣嘴工作并將不合格雙提手吹送至排放通道送走。
通過擋塊和固定筒、旋轉筒的調整控制,雙提手以一定的速度和方向進入篩選槽,當檢測器檢測到雙提手不合格,或者是形狀不符合要求的異形環(huán)時,吹氣嘴立即斷掉進入篩選槽的雙提手,篩選槽將自動打開,排掉異形環(huán)之后再進行閉合,并恢復轉運功能,將合格的雙提手送至滑槽。所述的雙提手的橫向寬度,即雙提手豎直立放且兩個提手的連線為水平方向時,雙提手的整體高度;而雙提手的縱向高度,即雙提手豎直立放且兩個提手的連線為垂直方向時,雙提手的整體高度。通過擋塊的設置,可以將符合后續(xù)工序要求的雙提手放行進入滑槽,而不符合要求的雙提手則被擋塊攔截而掉落旋轉筒內部重新整理。固定筒的直徑稍大于旋轉筒,使得旋轉筒的頂面即自動形成轉運通道,其既可滿足雙提手在旋轉慣性下的轉運需要,又可使得不符合要求的雙提手輕松回落旋轉筒內部。而篩選槽、排放通道、吹氣嘴的設置,則可有效篩選雙提手,避免不合格雙提手進行壓裝工序。
如圖6、7所示,壓裝機構50包括將雙提手送入的進料槽板51,進料槽板的出料口末端傾斜設置,且出料口外側設有阻擋雙提手的導塊54,進料槽板的出料口上方裝有向雙提手施加壓力的壓板52和驅動壓板施壓的彈簧53;有傾斜設置的壓裝軌道55和輸送瓶子的輸送帶56,瓶子沿輸送帶運動直至安裝瓶蓋的瓶口進入雙提手中間的壓套101,然后沿輸送帶運動繼續(xù)運動,帶動雙提手將壓板52頂起并越過導塊54進入壓裝軌道,壓裝軌道與輸送帶的距離沿輸送方向減小,壓裝軌道的末端水平設置。
雙提手由進料槽板進入,下落到導塊處被擋住,壓板防止雙提手繼續(xù)下滑,依靠彈簧的回復力壓緊;當瓶子送進來時,瓶蓋剛好掛住雙提手中間的圓環(huán)壓套,壓板被頂起,雙提手越過導塊進入壓裝軌道;瓶子在輸送帶的作用下向前運動,壓裝軌道把雙提手往下壓,直至把其壓裝到瓶子的頸部。通過壓裝機構可以實現(xiàn)雙提手的自動化壓裝工作,其中,雙提手在進料槽板的停留位置須向下傾斜,確保進瓶蓋的高度剛好掛住其中間圓環(huán)壓套,而不是前后提手空間的位置;壓裝軌道的下壓行程根據(jù)瓶蓋到瓶頸的高度來定,以保證雙提手壓裝到位;壓裝軌道行程末端為水平段,主要是保證雙提手在壓裝到位后把其壓正。
如圖6、8所示,所述的雙提手整理壓裝裝置,有帶動壓裝機構升降的升降機構60,升降機構包括可升降的升降機架63和驅動升降機架運動的升降驅動器65,壓裝機構的支架固定安裝于升降機架上;還有檢測升降機架位置的檢測器64,和向控制系統(tǒng)反饋控制信息的編碼器66,編碼器與升降驅動器65的驅動軸連接。
升降驅動器驅動升降機架上下運動,進而帶動壓裝機構的工作單元調整工作位置;檢測器監(jiān)控升降的行程位置,升降的位置參數(shù)輸入設備的控制程序,由與升降驅動器驅動軸連接的編碼器精確控制。通過升降機構的設置,當生產(chǎn)線更換產(chǎn)品瓶型時可實現(xiàn)設備的自動調整,減少切換時間;壓裝機構采用即掛即壓的方式,其結構緊湊,穩(wěn)定高效。
除此之外,還有吹送雙提手的風力輸送機構,風力輸送機構對滑槽(17)和導向槽(28)內的雙提手推動移動。該機構結構簡單,并可利用雙提手的轉動慣性,其所需的能耗少,工作準確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