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粘貼封口袋,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握持孔及粘貼件單元的粘貼封口袋。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粘貼封口袋,譬如較環(huán)保的紙袋,為了令使用者方便提拿,常見于袋體上加裝提把,或是于靠近袋口處切割出穿孔,供使用者的手指穿伸。然而,在袋體上加裝提把大多需靠人力加工,而無法完全自動化生產,因此,需耗費較多的人力及時間成本,而在袋體上切割穿孔的方式雖可由機器完成,但是,此種方式會使袋體承重時的應力集中在穿孔附近,若承裝較重的物品,便會使袋體變形、破損,因此并不耐用,再者,考量到粘貼封口袋的機能、質感,以及使用者的隱私,如何讓使用者提拿同時能適切地使袋口封閉,也是設計粘貼封口袋時的重要考量。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提拿且可適切封閉袋口的粘貼封口袋。
本實用新型粘貼封口袋包含一底面層、二側面層、二表面層,及一粘貼件單元;所述側面層分別由該底面層相反二側緣向上延伸;所述表面層分別由該底面層相反二側緣向上延伸且彼此相對并各連接所述側面層,所述表面層的頂緣及所述側面層的頂緣共同配合界定出一袋口,每一表面層包括一第一橫向折線、一介于該第一橫向折線及該袋口之間的第二橫向折線、一位于該第一橫向折線以下的第一封口部、一位于該第一橫向折線及該第二橫向折線之間的第二封口部,及一位于該第二橫向折線及該袋口之間的第三封口部,每一第一封口部形成至少一第一握持孔,每一第二封口部形成至少一第二握持孔,每一第三封口部形成至少一第三握持孔,所述表面層的所述第三封口部能沿所述第二橫向折線往相同方向折疊,且所述第二封口部能沿所述第一橫向折線往相同方向折疊,以使所述第一封口部、所述第二封口部,及所述第三封口部互相層疊,且所述第一握持孔、所述第二握持孔,及所述第三握持孔彼此對應連通,而形成一折疊狀態(tài);該粘貼件單元固設于所述表面層的其中一者,以使其中一表面層的該第一封口部與另一表面層的該第三封口部在該折疊狀態(tài)時彼此粘合固定。
在一些實施態(tài)樣中,該粘貼件單元是固設于該表面層的該第一封口部。
在一些實施態(tài)樣中,該粘貼件單元呈長條形,且是橫向地固設于該第一封口部的該第一握持孔下方。
在一些實施態(tài)樣中,該粘貼件單元包括一固設于該第一封口部的粘貼件,及一可被移除地覆蓋于該粘貼件的離形紙,該離形紙的形狀與該粘貼件相配合。
在一些實施態(tài)樣中,該粘貼件具有一固定貼合于該第一封口部的第一粘貼面,及一相反于該第一粘貼面的第二粘貼面,該第二粘貼面是可重復地粘貼于該第三封口部,及與該第三封口部分離。
在一些實施態(tài)樣中,每一第一封口部形成三第一握持孔,每一第二封口部形成三第二握持孔,每一第三封口部形成三第三握持孔。
在一些實施態(tài)樣中,每一第一封口部還形成一第一懸掛孔,每一第二封口部還形成一第二懸掛孔,每一第三封口部還形成一第三懸掛孔,當該粘貼封口袋處于該折疊狀態(tài)時,所述第一懸掛孔、所述第二懸掛孔,及所述第三懸掛孔彼此對應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的效果在于:借由折疊所述表面層且使所述第一握持孔、所述第二握持孔及所述第三握持孔彼此連通,能令該包裝袋便于提拿,且借由該粘貼件單元使其中一表面層的第一封口部與另一表面層的第三封口部彼此粘合固定,使該粘貼封口袋的袋口在折疊狀態(tài)時能適切地被封閉。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粘貼封口袋的一實施例的一立體示意圖;
圖2是該實施例處于一折疊狀態(tài)時的一立體示意圖;及
圖3是一不完整的剖面示意圖,繪示該實施例處于該折疊狀態(tài)時,其中一表面層的一第一封口部及另一表面層的一第三封口部借一粘貼件彼此粘合固定。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參閱圖1及圖2,本實用新型粘貼封口袋包含一底面層1、二側面層2、二表面層3,及一粘貼件單元5。
所述側面層2分別由該底面層1相反二側緣向上延伸,所述表面層3分別由該底面層1相反二側緣向上延伸且彼此相對,并各連接所述側面層2,所述表面層3的頂緣及所述側面層2的頂緣共同配合界定出一袋口4。
每一表面層3包括一第一橫向折線31、一介于該第一橫向折線31及該袋口4之間的第二橫向折線32、一位于該第一橫向折線31以下的第一封口部33、一位于該第一橫向折線31及該第二橫向折線32之間的第二封口部34,及一位于該第二橫向折線32及該袋口4之間的第三封口部35。
在本實施例中,每一第一封口部33形成三個第一握持孔331及一個第一懸掛孔332,每一第二封口部34形成三個第二握持孔341及一個第二懸掛孔342,每一第三封口部35形成三個第三握持孔351及一個第三懸掛孔352,所述表面層3的所述第三封口部35能沿所述第二橫向折線32往相同方向折疊,且所述第二封口部34能沿所述第一橫向折線31往相同方向折疊,以使所述第一封口部33、所述第二封口部34,及所述第三封口部35互相層疊,而形成一折疊狀態(tài)(如圖2所示),在該折疊狀態(tài)時,所述第一握持孔331、第二握持孔341,及第三握持孔351彼此對應連通,且所述第一懸掛孔332、第二懸掛孔342及第三懸掛孔352彼此對應連通。補充說明的是:在折疊狀態(tài)時,第一握持孔331、第二握持孔341及第三握持孔351是用于供使用者的手指穿伸以方便提拿該粘貼封口袋,而第一懸掛孔332、第二懸掛孔342及第三懸掛孔352則使該粘貼封口袋具有懸掛功能,更增加使用時的方便性。配合參閱圖3,在折疊狀態(tài)時,所述表面層3的所述第一封口部33、第二封口部34及第三封口部35彼此層疊,而形成總共六層袋體的結構,因此在使用者借所述第一握持孔331、第二握持孔341及第三握持孔351提拿該粘貼封口袋,或借所述第一懸掛孔332、第二懸掛孔342及第三懸掛孔352懸掛該粘貼封口袋時,多層袋體的結構可平均地分擔粘貼封口袋內物品的重量,而能有效改善該粘貼封口袋的耐用性及承重能力。另外,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握持孔331、第二握持孔341、第三握持孔351,以及所述第一懸掛孔332、第二懸掛孔342、第三懸掛孔352的形狀、數(shù)量并不以本實施例為限,僅需在折疊狀態(tài)時能夠彼此對應連通而適當?shù)陌l(fā)揮功能即可。
在本實施例中,該粘貼件單元5是呈長條形并橫向地固設于其中一表面層3的第一封口部33,且是橫向地固設于該第一封口部33的所述第一握持孔331下方,該粘貼件單元5包括一固設于該第一封口部33的粘貼件51,及一可被移除地覆蓋于該粘貼件51的離形紙52(示于圖1),該離形紙52的形狀與該粘貼件51相配合,以使該離形紙52在被移除前是完全地覆蓋該粘貼件51。如圖3所示,該粘貼件51具有一固定貼合于該第一封口部33的第一粘貼面511,及一相反于該第一粘貼面511的第二粘貼面512,具體而言,該離形紙52是預先地覆蓋于該粘貼件51的第二粘貼面512上,當使用者移除該離形紙52,并將該粘貼封口袋變換至折疊狀態(tài)時,該粘貼件51能借該第一粘貼面511及該第二粘貼面512使該第一封口部33與另一表面層3的第三封口部35彼此粘合固定,進而適切地封閉該袋口4,使該袋口4不易因外力而意外性地顯露。值得注意的是:該粘貼件51的第一粘貼面511的粘性是大于該第二粘貼面512,且該第二粘貼面512是可重復地粘貼于該第三封口部35及與該第三封口部35分離,也就是說,該粘貼件51能多次的與該第三封口部35粘合、分離,而不會從該第一封口部33脫落,也不會在與該第三封口部35分離的過程中損傷該第三封口部35的表面。另外,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粘貼件單元5也可是固設于其中一表面層3的第三封口部35,且在該折疊狀態(tài)時可拆分地粘合于另一表面層3的第一封口部33,而并不以本實施例為限。
綜上所述,該粘貼封口袋在折疊狀態(tài)時,借所述表面層3的所述第一封口部33、第二封口部34及第三封口部35彼此層疊,使所述第一握持孔331、第二握持孔341,及第三握持孔351彼此對應連通,且所述第一懸掛孔332、第二懸掛孔342及第三懸掛孔352也彼此對應連通,使用者借所述第一握持孔331、第二握持孔341及第三握持孔351提拿該粘貼封口袋,或借所述第一懸掛孔332、第二懸掛孔342及第三懸掛孔352懸掛該粘貼封口袋時,多層袋體的結構可平均地分擔粘貼封口袋內物品的重量,而能有效改善該粘貼封口袋的耐用性及承重能力。再者,該粘貼件51能借該第一粘貼面511及該第二粘貼面512使該第一封口部33與該第三封口部35彼此粘合固定,進而適切地封閉該袋口4,并使該袋口4不易因外力而意外性地顯露,所以確實能達成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凡是依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