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環(huán)衛(wèi)設備,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導流垃圾箱后門。
背景技術:
目前,垃圾車箱體采用如圖1所示結構,垃圾車箱體內的垃圾可通過垃圾車箱體內的推壓機構將垃圾壓縮至垃圾箱的后門處,使得垃圾在垃圾箱的后門處堆積,便于傾倒垃圾,但是推壓機構每次壓縮垃圾時,因無法確定垃圾量,容易出現(xiàn)問題。當垃圾量少時,垃圾被推壓機構推至垃圾箱后門處后受壓,因垃圾壓實后無法移動,容易導致垃圾箱的上部無法裝滿垃圾,使得垃圾車箱體的容積無法有效的利用,令垃圾車箱體的實際裝載量變小,垃圾箱單次運載量變小,運輸成本增加。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導流垃圾箱后門,克服現(xiàn)有的垃圾箱垃圾無法充分滿載的問題,提高垃圾箱的裝載量。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
一種導流垃圾箱后門,包括裝設于垃圾箱上的垃圾箱后門和與所述垃圾箱后門相適配的導流板,所述導流板包括一次導流板和二次導流板,所述一次導流板處于所述二次導流板的上方并與所述一次導流板連接配合,所述一次導流板朝向所述垃圾箱前側的前側面呈向前凸的凸弧面,所述二次導流板朝向垃圾箱前側的前側面呈向后凹的凹弧面。
所述一次導流板和所述二次導流板的連接處位于所述垃圾箱后門的上側,所述一次導流板的下側安裝于所述垃圾箱后門的底部上,所述二次導流板的上側安裝于所述垃圾箱的箱頂上。
所述二次導流板與所述垃圾箱的箱頂?shù)倪B接處位于所述垃圾箱的箱頂靠近所述垃圾箱后門處。
所述一次導流板和所述二次導流板一體設置。
所述一次導流板的下側邊和所述垃圾箱后門上分別開設有相對應的安裝孔,所述安裝孔與固定銷相適配。
所述一次導流板的下側邊和所述垃圾箱后門上分別開設有相對應的安裝孔,且相對應的所述安裝孔與螺栓相配合。
所述二次導流板的上側邊和所述垃圾箱的箱頂上分別開設有相對應的安裝孔,且相對應的所述安裝孔與螺栓相配合。
所述安裝孔內設置有內螺紋,所述螺栓上設置有與所述內螺紋相適配的外螺紋。
所述二次導流板的上側邊和所述垃圾箱的箱頂上分別開設有相對應的安裝孔,所述安裝孔與固定銷相適配。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垃圾箱內的垃圾在一次導流板和二次導流板的作用下,能夠實現(xiàn)垃圾在受壓時會由垃圾箱的下側向上側同時向垃圾箱的前側移動,使得垃圾逐漸充滿整個垃圾箱內,從而實現(xiàn)垃圾箱充分滿載,避免了垃圾箱的上側或前側出現(xiàn)真空位置,但其真空位置無法裝載垃圾的缺陷,提高了垃圾的裝載量和實際運載能力,進而節(jié)約了使用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現(xiàn)有技術中垃圾車箱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垃圾箱后門 2-一次導流板
3-二次導流板 41-推板
42-壓縮油缸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
本實用新型一種導流垃圾箱后門,此垃圾箱后門采用常見的垃圾車上的垃圾箱所裝設的后門,如圖2所示,以垃圾箱正常使用時的方位為參考方向,包括垃圾箱后門1和導流板,此垃圾箱后門1與導流板相適配,導流板包括一次導流板2和二次導流板3。此外,常見的垃圾箱具有推壓機構,此推壓機構包括推板41和驅動推板移動的壓縮油缸42,推板按常規(guī)方式可移動的設置于垃圾箱的箱內,且壓縮油缸42安裝常規(guī)的方式與推板41連接。
具體的,一次導流板2的下側和二次導流板3的上側相連接,且一次導流板2和二次導流板3的連接處位于垃圾箱后門1的上側,一次導流板2的下側邊安裝于垃圾箱后門1的底部,且一次導流板2的前側面(即朝向推板41的一面)呈向前凸的凸弧面,二次導流板3的上側邊安裝于垃圾箱的箱頂靠近垃圾箱后門1處,且二次導流板3的前側面(即朝向推板41的一面)呈向后凹的凹弧面,且一次導流板2的上側與二次導流板的下側呈圓弧過渡。本新型中,通過該一次導流板2的凸弧面和二次導流板3的凹弧面使垃圾箱內部位于推板與導流板的空間形成有三個區(qū)域(區(qū)域一、區(qū)域二和區(qū)域三),區(qū)域一為垃圾箱的底部至一次導流板2的凸出部位,區(qū)域二為一次導流板2 的凸出部位至二次導流板3的凸出部位,區(qū)域三為二次導流板3的凸出部位至垃圾箱頂部。其中,區(qū)域一的寬度由下至上逐漸變寬,區(qū)域二的寬度由下至上逐漸變寬,區(qū)域三的寬度由下至上逐漸變窄,且區(qū)域二的寬度大于區(qū)域一的寬度。垃圾量少時,推板被推至垃圾箱后門處,且垃圾位于區(qū)域一內時,此時受推板的推壓力的作用,并且由于區(qū)域一的底部空間小、壓力大的原因,垃圾會向上移動;當垃圾箱有新增垃圾時,垃圾箱內的垃圾受推板41的推壓力作用,且由于區(qū)域一的寬度小于區(qū)域二的寬度,使得垃圾會向上移動;當垃圾向上移動至區(qū)域三時,由于區(qū)域二的寬度大于區(qū)域三的寬度,且垃圾受推板41的推壓力的作用下,使得垃圾向上移動并向前移動。
在本實施例中,一次導流板2和二次導流板3一體設置。
進一步,一次導流板2和垃圾箱后門1通過螺栓安裝在一起,一次導流板2下側邊上分別開設有多個第一安裝孔,垃圾箱后門1對應于各第一安裝孔的位置分別開設有第二安裝孔,各第一安裝孔與相對應的第二安裝孔分別供螺栓旋入進行緊固,各第一安裝孔與相對應的第二安裝孔內分別設置有內螺紋,各螺栓上設置有與內螺紋相適配的外螺紋,當各螺栓分別旋入各第二安裝孔和與其對應的第一安裝孔內后,各螺栓的自由端分別凸出于第一導流板2的相應板面,并且螺母分別旋入各螺栓的自由端內進行緊固,即可將第一導流板2與垃圾箱后門1安裝在一起。二次導流板3的上側邊與垃圾箱的箱頂之間亦可以采用一次導流板2與垃圾箱后門1之間的安裝方式進行安裝,一次導流板2與二次導流板3的連接處和垃圾箱后門1安裝在一起,此安裝方式與前面所述的一次導流板2與垃圾箱后門1之間的安裝方式相同,在此不再展開敘述,較佳地,所述螺栓可采用膨脹螺栓。
在本實用新型中,還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對導流板進行安裝固定,如一次導流板2下側邊上開設有多個安裝孔一,垃圾箱后門1上對應于各安裝孔一的位置分別開設有安裝孔二,各安裝孔一與對應的安裝孔二相對位,相對位的安裝孔一、安裝孔二通過固定銷進行緊配合,使得一次導流板安裝于垃圾箱后門1處。其中,二次導流板3的上側邊與垃圾箱的箱頂之間的安裝以及一次導流板2和二次導流板3之間的連接處與垃圾箱后門1之間的安裝亦可采用此種安裝方式實現(xiàn)。此外,一次導流板2與垃圾箱后門1之間的安裝、二次導流板3與垃圾箱的箱頂之間的安裝以及一次導流板2和二次導流板3之間的連接處與垃圾箱后門1之間的安裝還可采用機械領域內其他常規(guī)的方式進行安裝固定。
垃圾箱后門1上裝設導流板后垃圾的移動過程為:垃圾箱內的垃圾受到推板41推力的作用向垃圾箱的后側移動,當垃圾到達垃圾箱后門1處時,垃圾受到推板41的推壓力作用,并由于垃圾箱底部的空間小、壓力大的原因,垃圾在一次導流板2的導流作用下會向垃圾箱上側空間大、受壓力小的地方移動,從而實現(xiàn)垃圾自動向垃圾箱的上側移動。當垃圾箱內投入新增的垃圾時,新增的垃圾亦在推板41的作用下被推至垃圾箱后門1處,并且垃圾受到推板41的推壓力的作用,并在一次導流板2的導流作用下向垃圾箱的上側移動。隨著投入垃圾箱內的垃圾增多,新增垃圾不斷受到推板41的推壓力的作用,并在一次導流板2的導流作用下向垃圾箱的上側移動,當?shù)竭_一定程度時,垃圾在推板41持續(xù)的推壓力的作用下,開始在二次導流板3導流作用下向垃圾箱的前側和繼續(xù)向垃圾箱的上側移動。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垃圾箱內的垃圾在一次導流板和二次導流板的作用下,能夠實現(xiàn)垃圾由垃圾箱的下側向上側同時向垃圾箱的前側移動,使得垃圾逐漸充滿于整個垃圾箱內,從而實現(xiàn)垃圾箱充分滿載,避免了垃圾箱的上側或前側出現(xiàn)真空位置,但其真空位置無法裝載垃圾的缺陷,提高了垃圾箱的裝載量和實際運載能力,進而節(jié)約了使用成本。
在本實用新型中,一次導流板2和二次導流板3可分體設置。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施例的優(yōu)選實施例,凡跟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和修飾,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