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余量提醒活塞和帶有余量提醒活塞的容器。
背景技術:
近來由于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國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化妝保養(yǎng)品已多被視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其市場規(guī)模逐年擴大,對社會文化的影響也日漸顯著。目前,真空瓶、環(huán)保新鮮瓶等是常用的化妝品瓶,用以盛放液體或膠狀的化妝品或洗護用品。真空瓶的內(nèi)容物與空氣可以完全隔絕,避免產(chǎn)品因接觸空氣而氧化變質(zhì)、滋生細菌,并以它的高科技概念提升產(chǎn)品檔次。市場上通行的真空瓶是由一個圓柱體或橢圓體容器加一個安置底部的活塞組成。它的設計原理可以是用彈簧的收縮力,且不讓空氣進入瓶中,造成真空狀態(tài),而利用大氣壓力來推動瓶底的活塞前進。也有如申請?zhí)枮?01420441769.9、于2014年8月6日申請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真空瓶包括瓶體、設于瓶體開口處的泵液活塞機構以及與泵液活塞機構相連的控制機構,其中瓶體內(nèi)設有瓶活塞,該瓶活塞與瓶體的內(nèi)壁氣密封配合,該瓶活塞的上側形成一個液腔,該瓶活塞的下側形成一個氣腔,該瓶體的底部開設有通氣孔,該通氣孔與氣腔相連通。本實用新型在使用過程中,隨著液腔中化妝品的使用,瓶活塞逐漸向上移動,即保證整個液腔中的化妝品能夠完全被排出。
然而現(xiàn)有技術中各類真空瓶或環(huán)保新鮮瓶等容器都沒有余量提醒的設置,而如果用透明玻璃或塑料來實現(xiàn)余量可見,則無法解決包裝的防摔或密封要求等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余量提醒活塞和帶有余量提醒活塞的容器。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余量提醒活塞,包括活塞主體、頂桿、頂出件;
所述活塞主體設有一通孔,所述通孔連通所述活塞主體的頂面和底面,所述通孔靠近頂面的一端與所述頂桿套接,所述通孔靠近底面的一端與所述頂出件可分離地連接;
所述頂桿朝活塞主體底面運動的過程中帶動所述頂出件向活塞主體底面運動,直至所述頂出件與活塞主體分離。
作為一種優(yōu)化方案,所述通孔靠近頂面的一端設有彈性結合部,所述通孔通過所述彈性結合部夾持所述頂出件實現(xiàn)所述可分離地連接。
作為一種優(yōu)化方案,所述彈性結合部包括彈性套環(huán)、或彈性夾腳。
作為一種優(yōu)化方案,所述頂出件為球體或圓柱體。
作為一種優(yōu)化方案,所述頂出件設有彈性抓取部;所述通孔靠近底面的一端設有與所述彈性抓取部對應的凸緣;所述頂出件通過所述彈性抓取部與所述凸緣外側的對應連接而與所述通孔靠近底面的一端可分離地連接。
作為一種優(yōu)化方案,所述彈性抓取部包括彈性連接環(huán)、或彈性抓腳。
作為一種優(yōu)化方案,所述頂出件的材料為塑料、或金屬、或玻璃。
基于同一構思,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容器,包括容器主體和所述的余量提醒活塞;所述余量提醒活塞設于所述容器主體內(nèi),且與所述容器主體內(nèi)壁氣密配合,所述余量提醒活塞的頂面與所述容器主體內(nèi)置的內(nèi)容物接觸,所述余量提醒活塞的底面朝向所述容器主體的底部;所述容器主體設有與所述頂桿對應的突出結構;
在所述余量提醒活塞上升至預設余量提醒位置后,所述突出結構抵設于所述頂桿的頂部,使得所述頂桿在余量提醒活塞上升過程中朝活塞主體底面運動,進而帶動所述頂出件運動至與活塞主體分離,所述頂出件掉入所述活塞主體底面與容器主體的底部之間后實現(xiàn)余量提醒。
作為一種優(yōu)化方案,所述活塞頂面設置為環(huán)形凸面并在所述通孔處形成一凹陷,所述通孔設于所述凹陷的底部,所述凹陷與所述突出結構的形狀相配合。
基于同一構思,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容器,包括容器主體和所述的余量提醒活塞;所述余量提醒活塞設于所述容器主體內(nèi),且與所述容器主體內(nèi)壁氣密配合,所述余量提醒活塞的頂面與所述容器主體內(nèi)置的內(nèi)容物接觸,所述余量提醒活塞的底面朝向所述容器主體的底部;所述頂桿的頂部伸出所述活塞主體;
在所述余量提醒活塞上升至預設余量提醒位置后,所述頂桿的頂部抵設于所述容器主體的頂部,使得所述頂桿在余量提醒活塞上升過程中朝活塞主體底面運動,進而帶動所述頂出件運動至與活塞主體分離,所述頂出件掉入所述活塞主體底面與容器主體的底部之間后實現(xiàn)余量提醒。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在作為頂出件的塑膠珠落下后,搖動瓶身會產(chǎn)生聲響,以提醒使用者內(nèi)容物即將用罄,僅可再使用一段時間,最后終至使用完畢。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在現(xiàn)有結構的基礎上稍作改進即可實現(xiàn)余量提醒功能,易于加工,利于批量適配。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yōu)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4為帶有余量提醒活塞的容器中隨著內(nèi)容物的使用活塞主體上升過程示意圖;
圖5為余量提醒活塞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1-活塞主體,12-彈性結合部,13-頂出件,14-頂桿,2-容器主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將有助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實用新型。應當指出的是,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帶有余量提醒活塞的容器在未使用時,活塞主體11位置在容器底部,頂桿14位于活塞主體11的中央,而頂出件13與大活塞可分離地連接,并固定在頂桿14下方。帶有余量提醒活塞的容器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活塞主體11受大氣壓力逐漸往上移動,頂桿14上端碰觸到泵氣缸底部構成的突出結構。隨著活塞主體11的繼續(xù)上移,頂桿14受氣缸底部頂住而與活塞主體11發(fā)生滑動,進而向下壓頂出件13,使其脫離活塞主體11掉落容器瓶底。由此可估計剩余容量。在作為頂出件13的塑膠珠落下后,搖動瓶身會產(chǎn)生聲響,以提醒使用者內(nèi)容物即將用罄,僅可再使用一段時間,最后終至使用完畢。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圖5所示的一種余量提醒活塞,包括活塞主體11、頂桿14、頂出件13;
所述活塞主體11設有一通孔,所述通孔連通所述活塞主體11的頂面和底面,所述通孔靠近頂面的一端與所述頂桿14套接,所述通孔靠近底面的一端與所述頂出件13可分離地連接;
所述頂桿14朝活塞主體11底面運動的過程中帶動所述頂出件13向活塞主體11底面運動,直至所述頂出件13與活塞主體11分離。
作為所述通孔靠近底面的一端與所述頂出件13可分離地連接的第一種實施例:所述通孔靠近頂面的一端設有彈性結合部12,所述通孔通過所述彈性結合部12夾持所述頂出件13實現(xiàn)所述可分離地連接。所述彈性結合部12包括彈性套環(huán)、或彈性夾腳。所述頂出件13為球體或圓柱體。在本實施例中,頂出件13由活塞主體11夾持,主要依靠通孔靠近活塞主體11底面一端的夾持實現(xiàn),頂出件13本身可以是塑膠珠、鋼珠等。
頂桿14的外徑因大于活塞主體11通孔內(nèi)壁的孔徑,由此在徑向干涉配合的壓力下封閉住活塞主體11的通道,防止頂桿14被大氣壓壓入容器的內(nèi)容物中,同時防止活塞主體11靠近頂面液腔內(nèi)液體泄漏至氣腔內(nèi)。將頂桿14與通孔內(nèi)壁的摩擦系數(shù)或粗糙度設置為大于活塞主體11與容器內(nèi)壁的摩擦系數(shù)或粗糙度。防止活塞上升到到余量提醒前該頂桿14與活塞主體11產(chǎn)生滑動而滑入內(nèi)容物中。
作為所述通孔靠近底面的一端與所述頂出件13可分離地連接的第二種實施例:所述頂出件13設有彈性抓取部;所述通孔靠近底面的一端設有與所述彈性抓取部對應的凸緣;所述頂出件13通過所述彈性抓取部與所述凸緣外側的對應連接而與所述通孔靠近底面的一端可分離地連接。所述彈性抓取部包括彈性連接環(huán)、或彈性抓腳。本實施例中頂出件13與活塞主體11之間的可分離連接主要是通過頂出件13的彈性抓取部來實現(xiàn)。
所述頂出件13的材料為塑料、或金屬、或玻璃。頂出件13的形狀不限,材質(zhì)可以是多種或組合,優(yōu)選塑料珠。在塑料珠掉落進活塞主體11與容器底部之間的空間中之后,搖動容器,塑料珠可以具有較明顯的余量提醒聲響,且塑料珠造價低,降低成本。
基于同一構思,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容器,包括容器主體2和所述的余量提醒活塞;所述余量提醒活塞設于所述容器主體2內(nèi),且與所述容器主體2內(nèi)壁氣密配合,所述余量提醒活塞的頂面與所述容器主體2內(nèi)置的內(nèi)容物接觸,所述余量提醒活塞的底面朝向所述容器主體2的底部;所述容器主體2設有與所述頂桿14對應的突出結構;
在所述余量提醒活塞上升至預設余量提醒位置后,所述突出結構抵設于所述頂桿14的頂部,使得所述頂桿14在余量提醒活塞上升過程中朝活塞主體11底面運動,進而帶動所述頂出件13運動至與活塞主體11分離,所述頂出件13掉入所述活塞主體11底面與容器主體2的底部之間后實現(xiàn)余量提醒。
所述活塞頂面設置為環(huán)形凸面并在所述通孔處形成一凹陷,所述通孔設于所述凹陷的底部,所述凹陷與所述突出結構的形狀相配合。所述容器還包括壓頭和與壓頭連接的真空泵。上述與所述頂桿14對應的突出結構可以是容器的瓶口專設的一個突起結構,但更優(yōu)選為噴頭安裝于瓶體上后其真空泵伸入瓶體形成的一個突起結構,真空泵的入料口設于該突起結構的底部,在活塞主體11上升至頂端后,該入料口與凹陷的底部(即通孔靠近活塞主體11頂面的一端端口)相重合。
基于同一構思,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容器,如圖1-4所示,包括容器主體2和所述的余量提醒活塞;所述余量提醒活塞設于所述容器主體2內(nèi),且與所述容器主體2內(nèi)壁氣密配合,所述余量提醒活塞的頂面與所述容器主體2內(nèi)置的內(nèi)容物接觸,所述余量提醒活塞的底面朝向所述容器主體2的底部;所述頂桿14的頂部伸出所述活塞主體11;
在所述余量提醒活塞上升至預設余量提醒位置后,所述頂桿14的頂部抵設于所述容器主體2的頂部,使得所述頂桿14在余量提醒活塞上升過程中朝活塞主體11底面運動,進而帶動所述頂出件13運動至與活塞主體11分離,所述頂出件13掉入所述活塞主體11底面與容器主體2的底部之間后實現(xiàn)余量提醒。本實施例與上一實施例中的容器的區(qū)別在于本實施例中所述頂桿14的頂部伸出所述活塞主體11,而活塞主體11的頂面可以是圖5所示的凹凸型面,也可以是平面,本實施例不限于此,因此無論活塞頂面是什么型面,突出的頂桿14都能在活塞主體11頂面之前接觸該容器頂面,并將頂出件13頂出活塞主體11,實現(xiàn)余量提醒。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權利要求的范圍內(nèi)做出各種變形或修改,這并不影響本實用新型的實質(zhì)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