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電氣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線纜工具車。
背景技術:
電網是城市各部門、各行業(yè)正常運行的基礎,一旦城市電網發(fā)生故障,可能影響到眾多家庭及公司的日常生活、工作,甚至會導致醫(yī)院內的患者無法及時救治?,F(xiàn)有技術的電纜較重,大多由專用的推出輸送,而電力人員大多自身攜帶工具箱進行維修,線纜與工具分開,使用不便,不僅勞動強度大,而且施工維修效率低。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至少一種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全可靠的線纜工具車。
為了實現(xiàn)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線纜工具車,包括:
承重底板;
萬向輪,設置于所述承重底板下側;
支撐架,設為一對,分別設置于所述承重底板頂部兩側邊緣,所述支撐架呈倒“V”狀結構;
線纜盤轉軸,其兩端分別與所述支撐架的頂部對應連接;
固定連桿,設為一對,每一個所述固定連桿的一端與線纜盤轉軸固連,另一端向后上方延伸;
推動手柄,水平設置于相鄰的固定連桿之間;
轉軸支撐桿,設為一對,豎向設置于所述線纜盤轉軸與承重底板之間;
線纜轉盤,同軸設置于所述線纜盤轉軸上,并繞所述線纜盤轉軸轉動;
線纜繞置槽,具有一開口的“U”狀結構,分別間隔設置于所述線纜轉盤的內側邊緣處,且每一個線纜繞置槽的開口朝向所述線纜轉盤的中心;
線纜輔助盤,為一圓環(huán)形結構,所述線纜輔助盤的邊緣處于線纜繞置槽的一端固連;
定位裝置,設置于所述承重底板上;
攝像裝置,設置于所述固定連桿;
無線信號發(fā)送裝置,分別與所述定位裝置、攝像裝置電性連接。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推動手柄朝向線纜盤轉軸的一端具“U”形結構。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轉軸支撐桿分別設置于支撐架的內側。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還包括:
一止動手柄,設置于所述線纜盤轉軸的一端。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還包括:
一出線套環(huán),設置于所述線纜盤轉軸上。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承重底板上設有工具箱,所述工具箱設置于所述支撐架外側。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還包括:
一防偏槽體,設置于所述承重底板上部中央,所述防偏槽體具有一與所述線纜轉盤相配合的“凹”形結構。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還包括:
重力傳感器,安裝于所述承重底板上。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還包括:
遮陽傘,設置于所述固定連桿頂部。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還包括:
照明燈,安裝于所述固定連桿上。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具備以下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中的至少之一:
本實用新型所述線纜工具車能將線纜和工具箱于一個操作平臺上,便于整體運輸,克服了現(xiàn)有技術中操作人員攜帶不便的問題,有利于電力電氣施工維修,提高了作為效率;采用定位裝置、攝像裝置及無線信號發(fā)送裝置,便于對所述線纜工具車的監(jiān)控及管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線纜工具車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線纜工具車的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線纜工具車另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所示線纜工具車的側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1-承重底板;
2-萬向輪;
3-支撐架;
4-推動手柄;
5-線纜盤轉軸;
6-轉軸支撐桿;
7-線纜繞置槽;
8-線纜轉盤;
9-線纜輔助盤;
10-止動手柄;
11-出線套環(huán);
12-固定連桿;
13-工具箱;
14-防偏槽體;
15-照明燈;
16-重力傳感器;
17-定位裝置;
18-攝像裝置;
19-遮陽傘。
具體實施方式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術語“內”、“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狀態(tài)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狀態(tài)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線纜工具車實施方式一
參見圖1、2,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線纜工具車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線纜工具車的側視圖。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線纜工具車,包括承重底板1、萬向輪2、支撐架3、推動手柄4、線纜盤轉軸5、轉軸支撐桿6、線纜繞置槽7、線纜轉盤8、線纜輔助盤9、固定連桿12、定位裝置17、攝像裝置18及無線信號發(fā)送裝置(圖中未示)。
如圖1、2所示,所述承重底板1為一板狀結構,用于承載重量。所述萬向輪2設置于所述承重底板1下側。所述支撐架3設為一對,分別設置于所述承重底板1頂部兩側邊緣,所述支撐架3呈倒“V”狀結構。當然所述支撐架3還可以設置為倒梯形狀結構。所述線纜盤轉軸5,其兩端分別與所述支撐架的頂部對應連接。所述固定連桿12設為一對,其中每一個所述固定連桿12的一端與線纜盤轉軸5固連,另一端向后上方延伸。所述推動手柄4水平設置于相鄰的固定連桿12之間,進一步地,推動手柄4水平設置于所述固定連桿12的末端,與相鄰的固定連桿12組成封閉架體。
如圖1、2所示,所述轉軸支撐桿6設為一對,且豎向設置于所述線纜盤轉軸5與承重底板1之間。所述線纜轉盤8同軸設置于所述線纜盤轉軸5上,并繞所述線纜盤轉軸5轉動。所述線纜繞置槽7具有一開口的“U”狀結構,分別間隔設置于所述線纜轉盤8的內側邊緣處,且每一個所述線纜繞置槽7的開口朝向所述線纜轉盤8的中心。所述線纜輔助盤9為一圓環(huán)形結構,所述線纜輔助盤9的邊緣處于所述線纜繞置槽7的一端固連;所述定位裝置17設置于所述承重底板1上,能夠實時對所述線纜工具車進行定位。所述攝像裝置18設置于固定連桿12,所述攝像裝置18能實時拍攝線纜工具車的視頻數據,便于后臺監(jiān)控中心監(jiān)管。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無線信號發(fā)送裝置(圖中未示)分別與所述定位裝置17、攝像裝置18電性連接。通過所述無線信號發(fā)送裝置能將線纜工具車的定位信息和視頻數據傳輸至后臺監(jiān)控中心。
如圖1、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推動手柄4朝向所述線纜盤轉軸5的一端具“U”形結構。所述轉軸支撐桿6分別設置于支撐架3的內側。
如圖1、2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線纜工具車還包括止動手柄10,該止動手柄10設置于所述線纜盤轉軸5的一端。在非工作狀態(tài)時,所述止動手柄10能將所述線纜轉盤8制動。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線纜工具車還設有一出線套環(huán)11,該出線套環(huán)11設置于所述線纜盤轉軸5上。將從線纜繞置槽7中伸出的通信線纜經所述出線套環(huán)11向外部伸出,保證了電纜線安裝順序伸出,防止串線、纏繞。
如圖1、2所示,所述承重底板1上設有工具箱13,所述工具箱13設置于所述支撐架3外側,便于工作人員取放工具。
如圖1、2所示,所述防偏槽體14設置于所述承重底板1上部中央,所述防偏槽體14具有一與所述線纜轉盤8相配合的“凹”形結構。所述“凹”形結構與線纜轉盤8間隙配合,能防止所述線纜轉盤8轉動時偏離中心,保持線纜的穩(wěn)定繞線好出線。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中,在所述承重底板1上設置有重力傳感器16。所述重力傳感器16你能用于感應線纜及工器具的重量,防止超重而損壞。在所述固定連桿12上設置有照明燈15,使得本實用新型所述線纜工具車能夜間工作,便于各種施工及維修。
具體操作時,將通信線纜繞置與所述線纜轉盤8內,所述線纜輔助盤9在繞置時從一側掉落,且有利于整齊繞線。取線時,將通信線纜經出線套環(huán)11繞出;工作完畢后,通過采用止動手柄10將所述線纜轉盤8制動。
線纜工具車實施方式二
參見圖3、4,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線纜工具車另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所示線纜工具車的側視圖。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線纜工具車,包括承重底板1、萬向輪2、支撐架3、推動手柄4、線纜盤轉軸5、轉軸支撐桿6、線纜繞置槽7、線纜轉盤8、線纜輔助盤9、固定連桿12、定位裝置17、攝像裝置18和無線信號發(fā)送裝置(圖中未示),本實施方式二與實施方式一的區(qū)別是,本實施方式中還包括一遮陽傘19,所述遮陽傘19設置于所述固定連桿12頂部。通過采用遮陽傘12,可以防止太陽暴曬及雨水侵蝕。所述的遮陽傘19與所述固定連桿12采用卡接的方式固定,拆卸方便。當然,還可以采用螺紋方式配合。
另外,在庫房長期停放時,還可以采用遮陽防護罩(圖中未示)覆蓋于線纜工具車的四周及上部,起到防塵的作用。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述線纜工具車能將線纜和工具箱于一個操作平臺上,便于整體運輸,克服了現(xiàn)有技術中操作人員攜帶不便的問題,有利于電力電氣施工維修,提高了作為效率;采用定位裝置、攝像裝置及無線信號發(fā)送裝置,便于對所述線纜工具車的監(jiān)控及管理。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重力傳感器16、定位裝置17、攝像裝置18及無線信號發(fā)送裝置均為現(xiàn)有技術。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實際需求可選擇相應的型號。
應可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不將其應用限制到本文提出的部件的詳細結構和布置方式。本實用新型能夠具有其他實施例,并且能夠以多種方式實現(xiàn)并且執(zhí)行。前述變形形式和修改形式落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應可理解的是,本文公開和限定的本實用新型延伸到文中和/或附圖中提到或明顯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單獨特征的所有可替代組合。本文所述的實施例說明了已知用于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的最佳方式,并且將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利用本實用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