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用的管道吊運結構。
背景技術: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需要安裝管道,管道的長度較大,因此通過升降機運送較為不現(xiàn)實,通常使用卷揚機進行吊運,吊運時,只是簡單的對管件進行捆綁,因此固定較為不可靠,在吊運過程中非常容易掉落,造成管道破損,無法使用。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以對管道形成有效固定的建筑用的管道吊運結構。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建筑用的管道吊運結構,包括兩塊對稱設置的支架板,在所述支架板的內側對稱設置有四個插套,所述插套分設在靠近所述支架板的頂角位置處,在兩塊所述支架板之間配合有連架桿,所述連架桿安插在所述插套內,所述插套與所述連架桿之間配合有螺絲,所述支架板的板面上均布有管道插孔,所述支架板的前、后端面位置處設置有通孔,在所述通孔內設置有固定軸桿,所述固定軸桿延伸至所述管道插孔內,所述支架板的底部前、后對稱設置有兩個滾輪,所述支架板的頂部前、后對稱設置有兩個旋轉座,在所述旋轉座內配合有環(huán)部,所述環(huán)部與所述旋轉座之間配合有旋轉軸。
優(yōu)選地,兩塊所述支架板平行設置。
優(yōu)選地,所述支架板為鋼制板,所述支架板的板體厚度小于10mm。
優(yōu)選地,所述支架板外部的四個頂角位置處圓弧過渡。
優(yōu)選地,所述連架桿為空心不銹鋼桿,所述連架桿的壁厚為2mm-3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裝置可以通過兩塊支架板對管道形成有效的支撐,避免管道在吊運過程中掉落,同時本裝置易于移動,方便收納管道后對管道進行位置變換,滿足使用需要,本裝置的結構較為簡單,成本較為低廉,適合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為支架板的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tài)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參閱圖1、圖2和圖3所示的一種建筑用的管道吊運結構,包括兩塊對稱設置的支架板1,在所述支架板1的內側對稱設置有四個插套2,所述插套2分設在靠近所述支架板1的頂角位置處,在兩塊所述支架板1之間配合有連架桿3,所述連架桿3安插在所述插套2內,所述插套2與所述連架桿3之間配合有螺絲201,所述支架板1的板面上均布有管道插孔101,所述支架板1的前、后端面位置處設置有通孔(未圖示),在所述通孔內設置有固定軸桿4,所述固定軸桿4延伸至所述管道插孔101內,所述支架板1的底部前、后對稱設置有兩個滾輪5,所述支架板1的頂部前、后對稱設置有兩個旋轉座6,在所述旋轉座6內配合有環(huán)部7,所述環(huán)部7與所述旋轉座6之間配合有旋轉軸8。
本實用新型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兩塊所述支架板1平行設置。
本實用新型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所述支架板1為鋼制板,所述支架板1的板體厚度為8mm。
本實用新型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所述支架板1外部的四個頂角位置處圓弧過渡。
本實用新型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所述連架桿3為空心不銹鋼桿,所述連架桿3的壁厚為3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裝置可以通過兩塊支架板對管道形成有效的支撐,避免管道在吊運過程中掉落,同時本裝置易于移動,方便收納管道后對管道進行位置變換,滿足使用需要,本裝置的結構較為簡單,成本較為低廉,適合推廣使用。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