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輔料物流系統(tǒng),尤其是一種能實現(xiàn)多品種輔料的帶自動分類輸送線的輔料入庫物流系統(tǒng),屬于物流輸送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卷煙生產中,現(xiàn)有的倉儲物流作業(yè)方式是:
卸車作業(yè):當貨車到位后,對于單箱來料:先由叉車將標準木托盤搬運至貨車位置后,再由人工將單箱輔料整齊碼放在標準木托盤上后,經(jīng)叉車將整垛輔料搬運至輔料暫存區(qū)緩存;對于整垛、整托盤來料:由叉車將整垛輔料從貨車上卸下后直接搬運至輔料暫存區(qū)緩存。
入庫作業(yè):當需要輔料入庫時,管理系統(tǒng)會下達入庫任務,由人工判斷入庫任務的先后順序后進行下列入庫:
對廠家發(fā)來的打板類、箱類輔料,經(jīng)檢驗后直接由叉車搬運至輔料庫完成入庫;
對于單配輔料,按照預先設置的配盤數(shù)量和擺放位置,由人工完成配盤(對整托盤來料還需要先拆除其外包裝),經(jīng)檢驗后由叉車將物料搬運至輔料庫完成入庫;
對于混配輔料,按照預先設置的配盤種類、數(shù)量、擺放位置等,由人工完成配盤流程(對整托盤來料還需要先拆除其外包裝),經(jīng)檢驗后由叉車將物料搬運至輔料庫完成入庫。
由于卷煙的輔料種類繁雜,需要配盤的種類也繁多,因此僅用目前的人工及移動式機械 (主要是叉車)搬運,不僅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來完成卸車、拆包、配盤、入庫等工作,需要配置相當數(shù)量的叉車等移動式搬運設備,而且還必須具有足夠的搬運空間,這樣才能完成入庫流程操作,這無疑存在工作效率低下、勞動強度大、配盤容易出錯、占空間、運行成本高等不足,而且現(xiàn)場管理混亂,無法滿足客戶對現(xiàn)場6S等現(xiàn)代化管理方式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對現(xiàn)有技術加以改進。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勞動強度,滿足現(xiàn)代化物流作業(yè)及管理需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帶自動分類輸送線的輔料入庫物流系統(tǒng)。
本發(fā)明通過下列技術方案完成:一種帶自動分類輸送線的輔料入庫物流系統(tǒng),包括卸車拆包輸送線,暫存庫,分類輸送線,配方輸送線,檢驗配方線,入庫輸送線,托盤合盤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類輸送線包括多條進料輸送線、多條橫向輸送線、多條縱向輸送線,多條橫向輸送線與多條縱向輸送線在垂直方向錯開設置,并在多條橫向輸送線與多條縱向輸送線之間設置若干過渡輸送線;每一條進料輸送線的輸入端通過第一斜坡輸送機與卸車拆包輸送系統(tǒng)輸出端相連、輸出端與對應的橫向輸送線相連,橫向輸送線通過對應的過渡輸送線與縱向輸送線相連,縱向輸送線與配方輸送線相連;以便將來自卸車拆包輸送線的輔料經(jīng)進料輸送線送入橫向輸送線后,再根據(jù)入庫要求將對應輔料經(jīng)過渡輸送線送入對應的縱向輸送線上,再輸送至配方輸送線完成配方輸送。
所述每一條進料輸送線包括多臺直道輸送機、多臺彎道輸送機、多臺斜坡輸送機,且多臺直道輸送機、多臺彎道輸送機、多臺斜坡輸送機之間的連接順序及連接臺數(shù),視場地、空間大少及分類要求而具體設置,以滿足分類、配方輸送要求。
所述每一條橫向輸送線包括多臺直道輸送機、間隔設置在直道輸送機之間的多臺轉向輸送機,且多臺直道輸送機、多臺轉向輸送機之間的連接順序及連接臺數(shù),視場地、空間大小及分類、配方要求而具體設置,以滿足分類、配方輸送要求。
所述每一條縱向輸送線包括多臺直道輸送機,且直道輸送機臺數(shù)視場地、空間大少及分類、配方要求而具體設置,以滿足分類、配方輸送要求。
所述每一條過渡輸送線包括第二斜坡輸送機,該第二斜坡輸送機的高端與設置在橫向輸送線上的上轉向輸送機相連、低端與下轉向輸送機相連,下轉向輸送機一端與對應縱向輸送線的直道輸送機相連,和/或者下轉向輸送機兩端分別與對應縱向輸送線的直道輸送機相連。
所述下轉向輸送機為輥筒輸送機,其上設有轉向輸送機構,該轉向輸送機構包括設置在架體上的輸送輥組,間隔設于輸送輥之間的升降式輸送帶組,輸送帶組與輸送輥組的輸送方向垂直,輸送帶組一端固定在從動帶輪組上,另一端固定在主動帶輪組上,主動帶輪組均設置在同一根輪軸上,該輪軸一端通過從動傳動輪、傳動帶與動力電機輸出軸上的主動輪相連;以便在動力電機帶動下,通過主動輪、傳動帶、從動傳動輪帶動輪軸轉動,進而帶動主動帶輪組、輸送帶組同步轉動,而完成轉向輸送。
所述從動帶輪組與主動帶輪組之間通過連接座設有過渡輪組,用于支撐輸送帶組。
所述從動帶輪組、主動帶輪組、連接座均設置在底座上,底座上設有常規(guī)升降裝置,該升降裝置包括對稱設置的兩組升降氣缸;以便需要轉向輸送時,啟動升降裝置將輸送帶組升高后,實現(xiàn)輔料的轉向輸送。
所述轉向輸送機還可為現(xiàn)有技術中的任何一種轉向輸送裝置。
所述卸車拆包輸送線輸出端與分類輸送線輸入端相連,同時卸車拆包輸送線輸出端還與暫存庫入口端相連,分類輸送線位于暫存庫上方,配方輸送線位于暫存庫一側,檢驗配方線設于配方輸送線一側,入庫輸送線設于暫存庫出口端,托盤合盤線設于暫存庫另一側。以便輔料由貨車送入后,需要混配的輔料經(jīng)過卸車、拆包、輸送線直接送入暫存庫或者/和經(jīng)分類輸送線進行分類輸送后,送入配方輸送線進行配方并輸送,然后按要求經(jīng)過檢驗配方線進行檢驗后,通過入庫輸送線入庫;單配輔料則經(jīng)過卸車、拆包、輸送線、分類輸送線進行分類后,經(jīng)過配方輸送線、檢驗配方線、入庫輸送線入庫;完成任務后的托盤送入托盤合盤線進行合盤,完成合盤的托盤組再送入暫存庫備用。
所述卸車拆包輸送線包括依次設置的卸料位置,拆包、輸送位置,其中:卸料位置上設有一臺或多臺移動叉車及機器人,拆包、輸送位置上設有一臺或多臺橫向伸縮式輸送機,以及一臺或多臺與橫向伸縮式輸送機并列的橫向水平輸送機,一臺或多臺橫跨于橫向伸縮式輸送機和橫向水平輸送機上的縱向推動式移栽機,一臺或多臺無動力機器人站臺,每一臺橫向水平輸送機均與對應的第一斜坡輸送機相連。以便根據(jù)送入的不同輔料進行卸料后,完成下列操作:
對于單箱來料,由叉車在卸料位置裝入托盤后,再由機器人直接送至入庫輸送線上,由入庫輸送線完成入庫;
對于整垛來料,由人工在拆包、輸送位置進行拆包;對于整箱來料則不拆包;之后,對于混配輔料,需要經(jīng)拆包、輸送位置的輸送機、斜坡輸送機送入后續(xù)的分類輸送線,再送入配方輸送線進行配方后,送入指定的暫存庫緩存,或者再次進行配方后,經(jīng)入庫輸送線入庫;對于單配輔料,需要經(jīng)拆包、輸送位置的輸送機、斜坡輸送機、分類輸送線、配方輸送線、入庫輸送線直接入庫。
所述配方輸送線包括并列設置的多條橫向輸送線,并列設置的多條縱向輸送線,設置在多條橫向輸送線、多條縱向輸送線之間的機械手或機器人,且多條橫向輸送線與多條縱向輸送線相互垂直,并在在每一橫向、縱向輸送線垂直交叉處設置轉向輸送機,每一條縱向輸送線的入口端與分類輸送線對應輸出端相連,以將來自分類輸送線和暫存庫的同一種類或多個不同種類的輔料,按需要經(jīng)過縱向輸送線的擺放臺、滾筒輸送機、滾筒升降機、機械手或機器人的配合動作,完成單一配盤或者混合配盤后,送入指定的橫向輸送線后入庫或暫存。
所述每一條橫向輸送線由多臺直道輸送機、多臺升降輸送機組成,且多臺直道輸送機、多臺升降輸送機之間的連接順序及連接臺數(shù),視場地大小及配方要求而具體設置,以滿足配方輸送要求。
所述升降輸送機分別設置在橫向輸送線的一端或兩端,以方便與機器人對接而完成輔料的搬運,具體設置視配盤需要而確定。
所述每一條縱向輸送線由擺放臺、滾筒輸送機、滾筒升降機組成,且擺放臺、滾筒輸送機、滾筒升降機之間的連接順序及連接臺數(shù),視場地大小及配方要求而具體設置,以滿足配方輸送要求。
所述檢驗配方線包括多個檢驗臺、機器人,以便根據(jù)需要將待檢的配盤輔料送入后,由機器人將裝有輔料的托盤送至檢驗臺,由人工檢驗后,再通過機器人送出。
所述入庫輸送線包括入庫環(huán)形輸送線,與入庫環(huán)形輸送線垂直相接但不相連的多條縱向輸送線,與其中一條或多條縱向輸送線相連的多條橫向輸送線,其中:入庫環(huán)形輸送線由直道輸送機、彎道輸送機、轉向輸送機組成,每一條縱向輸送線由升降輸送機、多臺直道輸送機、轉向輸送機組成,每一條橫向輸送線由直道輸送機、轉向輸送機組成,且轉向輸送機設置在縱、橫輸送線垂直相交位置以及縱向輸送線與入庫環(huán)形輸送線垂直相交位置,以便通過縱、橫輸送線將配盤完成的輔料送至入庫輸送線上,再由入庫輸送線入庫。
所述暫存庫包括若干個輔料存放位置,設置在若干個輔料存放位置之間的機器人,用于分類、分區(qū)域存放裝有對應輔料的托盤,并通過機器人實現(xiàn)暫存庫和系統(tǒng)其余部分之間的貨物接駁。
所述托盤合盤線包托多臺升降輸送機、多臺托盤合盤機、多臺機器人,用于將暫存庫中需要混配的輔料所使用的托盤,在完成配方任務后由機器人搬運至升降輸送機位置,經(jīng)過托盤合盤機組成托盤組后,再由機器人搬運至緩存庫暫存。
本發(fā)明具有下列優(yōu)點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方便地通過分類輸送線實現(xiàn)各類輔料的自動分類輸送,再配合卸車拆包輸送線,暫存庫,配方輸送線,檢驗配方線,入庫輸送線,托盤合盤線,完全實現(xiàn)了箱類、盤類、整垛類等多種輔料,在卸車完畢后,進行拆包、自動輸送、自動分類輸送、自動配方輸送、自動入庫輸送,并可根據(jù)入庫任務的種類和數(shù)量,自動完成單配、混配、人工配等多種輔料配盤任務,極大提高了配盤流程及入庫工作效率,降低勞動強度,節(jié)省操作空間,更好的滿足客戶對配盤現(xiàn)場的6S管理要求;使輔料完成卸車后,自動將輔料種類、數(shù)量、配盤數(shù)量、配盤方式等信息進行統(tǒng)一的管理,并自動實現(xiàn)與輔料庫管理系統(tǒng)的無縫對接,大大提高了輔料庫的自動化水平;是一條集自動配盤、自動輸送、自動入庫于一體的自動配盤入庫物流系統(tǒng)。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不含分類輸送線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含分類輸送線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卸車拆包輸送線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分類輸送線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的A向視圖;
圖6為圖5的B向視圖;
圖7為圖5的C向視圖;
圖8為圖4的局部進料輸送線放大圖;
圖9為圖4的過渡輸送線放大圖;
圖10為圖9的D部放大圖;
圖11為圖9的E部放大圖;
圖12為配方輸送線俯視結構圖;
圖13為圖12的局部放大立體圖;
圖14為圖12中的轉向輸送機結構示意圖;
圖15為圖14的升降式輸送帶組結構示意圖;
圖16為檢驗配方線俯視結構圖;
圖17為入庫輸送線俯視圖;
圖18為托盤合盤線局部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描述。
本發(fā)明提供的帶自動分類輸送線的輔料入庫物流系統(tǒng),包括卸車拆包輸送線1,暫存庫2,分類輸送線7,配方輸送線3,檢驗配方線5,入庫輸送線6,托盤合盤線4,其中:卸車拆包輸送線1輸出端與分類輸送線7輸入端相連,同時卸車拆包輸送線1輸出端還與暫存庫2入口端相連,分類輸送線7位于暫存庫2上方,配方輸送線3位于暫存庫2一側,檢驗配方線5設于配方輸送線3一側,入庫輸送線6設于暫存庫2出口端,托盤合盤線4設于暫存庫2另一側,如圖1、圖2、圖3。以便輔料由貨車送入后,需要混配的輔料經(jīng)過卸車拆包輸送線1直接送入暫存庫2或者/和經(jīng)分類輸送線7進行分類輸送后,送入配方輸送線3進行配方并輸送,然后按要求經(jīng)過檢驗配方線5進行檢驗后,通過入庫輸送線6入庫;單配輔料則經(jīng)過卸車拆包輸送線1、分類輸送線7進行分類后,經(jīng)過配方輸送線3、檢驗配方線5、入庫輸送線6入庫;完成任務后的托盤送入托盤合盤線4進行合盤,完成合盤的托盤組再送入暫存庫2備用。
所述卸車拆包輸送線1包括依次設置的卸料位置11,拆包、輸送位置12,其中:卸料位置11上設有多臺移動叉車及機器人13,拆包、輸送位置12上設有多臺橫向伸縮式輸送機14,以及多臺與橫向伸縮式輸送機14并列的橫向水平輸送機15,多臺橫跨于橫向伸縮式輸送機14和橫向水平輸送機15上的縱向推動式移栽機16,多臺無動力機器人站臺17,每一臺橫向水平輸送機15均與對應的第一斜坡輸送機18相連,如圖3。以便根據(jù)送入的不同輔料進行卸料后,完成下列操作:
對于單箱來料,由叉車在卸料位置裝入托盤后,再由機器人直接送至入庫輸送線上,由入庫輸送線完成入庫;
對于整垛來料,由人工在拆包、輸送位置進行拆包;對于整箱來料則不拆包;之后,對于混配輔料,需要經(jīng)拆包、輸送位置的輸送機、斜坡輸送機送入后續(xù)的分類輸送線,再送入配方輸送線進行配方后,送入指定的暫存庫緩存,或者再次進行配方后,經(jīng)入庫輸送線入庫;對于單配輔料,需要經(jīng)拆包、輸送位置的輸送機、斜坡輸送機、分類輸送線、配方輸送線、入庫輸送線直接入庫。
所述分類輸送線7包括多條進料輸送線71、多條橫向輸送線72、多條縱向輸送線73,多條橫向輸送線72與多條縱向輸送線73在垂直方向錯開設置,并在多條橫向輸送線72與多條縱向輸送線73之間設置若干過渡輸送線74,如圖4,以便將來自卸車拆包輸送線1的輔料經(jīng)進料輸送線71送入橫向輸送線72后,再根據(jù)入庫要求將對應輔料經(jīng)過渡輸送線送入對應的縱向輸送線73上,再輸送至配方輸送線3完成配方輸送。每一條進料輸送線71的輸入端通過第一斜坡輸送機18與卸車拆包輸送線1對應的輸出端相連、輸出端與對應的橫向輸送線72相連,橫向輸送線72通過對應的過渡輸送線74與縱向輸送線73相連,縱向輸送線73與配方輸送線3相連;其中:每一條進料輸送線71包括多臺直道輸送機711、多臺彎道輸送機712、多臺斜坡輸送機713;每一條橫向輸送線72包括多臺直道輸送機721、間隔設置在直道輸送機721之間的多臺轉向輸送機741;每一條縱向輸送線73包括多臺直道輸送機731;每一條過渡輸送線74包括第二斜坡輸送機742,該第二斜坡輸送機742的高端與設置在橫向輸送線72直道輸送機721之間的上轉向輸送機741相連、低端與下轉向輸送機743相連,下轉向輸送機743一端與對應縱向輸送線73的直道輸送機731相連,和下轉向輸送機743兩端分別與對應縱向輸送線73的直道輸送機731相連;所述下轉向輸送機743為輥筒輸送機,其上設有轉向輸送機構75,且轉向輸送機構75為設置在輥筒輸送機的輸送輥之間的輸送帶,輸送帶與輸送輥的輸送方向互為垂直,如圖4、圖5、圖6、圖7、圖8、圖9、圖10、圖11。
所述轉向輸送機構75包括設置在架體上的輸送輥組751,間隔設于輸送輥組751的輸送輥之間的升降式輸送帶組752,輸送帶組752與輸送輥組751的輸送方向垂直,輸送帶組752的每一根輸送帶756右端固定在從動帶輪758上,左端固定在主動帶輪753上,各主動帶輪753均設置在同一根輪軸754上,該輪軸754一端通過從動傳動鏈輪755、傳動鏈與動力電機輸出軸上的主動鏈輪相連,如圖14、圖15;以便在動力電機帶動下,通過主動鏈輪、傳動鏈、從動傳動鏈輪755帶動輪軸754轉動,進而帶動主動帶輪753、輸送帶756同步轉動,完成轉向輸送;所述從動帶輪758與主動帶輪753之間通過連接座761設有過渡輪組757,用于支撐輸送帶756;所述從動帶輪758、主動帶輪753、連接座761均通過連接件設置在底座759上,底座759與連接件之間設有常規(guī)升降裝置760,該升降裝置760包括對稱設置的兩組升降氣缸;以便需要轉向輸送時,啟動升降裝置760將輸送帶組752升高后,實現(xiàn)輔料的轉向輸送。
所述配方輸送線3包括并列設置的多條橫向輸送線31,并列設置的多條縱向輸送線32,設置在多條橫向輸送線31、多條縱向輸送線32之間的機械手35或機器人34,且多條橫向輸送線31與多條縱向輸送線32相互垂直,并在每一橫向、縱向輸送線31、32垂直交叉處設置轉向輸送機構75,每一條縱向輸送線32的入口端與分類輸送線7對應的縱向輸送線73輸出端相連,如圖12、圖13;所述每一條橫向輸送線31由多臺直道輸送機311、多臺升降輸送機33組成,且多臺直道輸送機311、多臺升降輸送機33之間的連接順序及連接臺數(shù),視場地大小及配方要求而具體設置,以滿足配方輸送要求;所述升降輸送機33分別設置在橫向輸送線31的兩端,以方便與機器人34對接而完成輔料的搬運;所述每一條縱向輸送線32由擺放臺36、滾筒升降機37組成,且擺放臺36、滾筒升降機37之間的連接順序及連接臺數(shù),視場地大小及配方要求而具體設置,以滿足配方輸送要求;以將來自分類輸送線7和暫存庫2的同一種類或多個不同種類的輔料,按需要經(jīng)過縱向輸送線32的擺放臺36、滾筒升降機37、機械手35和機器人34的配合動作,完成單一配盤或者混合配盤后,送入指定的橫向輸送線31后入庫或暫存。以將來自分類輸送線7和暫存庫2的同一種類或多個不同種類的輔料,按需要經(jīng)過縱向輸送線32的擺放臺36、滾筒升降機37、機械手35和機器人34的配合動作,完成單一配盤或者混合配盤后,送入指定的橫向輸送線31后入庫或暫存。
所述檢驗配方線5包括多個檢驗臺52、機器人51,如圖16,以便根據(jù)需要將待檢的配盤輔料送入后,由機器人51將裝有輔料的托盤送至檢驗臺52,由人工檢驗后,再通過機器人51送出。
所述入庫輸送線6包括入庫環(huán)形輸送線61,與入庫環(huán)形輸送線61垂直相接但不相連的多條縱向輸送線62,與其中一條或多條縱向輸送線62相連的多條橫向輸送線63,其中:入庫環(huán)形輸送線61由直道輸送機611、彎道輸送機612、轉向輸送機75組成,每一條縱向輸送線62由升降輸送機33、多臺直道輸送機、轉向輸送機75組成,每一條橫向輸送線63由直道輸送機、轉向輸送機75組成,且轉向輸送機75設置在縱、橫輸送線62、63垂直相交位置,如圖17,以便通過縱、橫輸送線將配盤完成的輔料送至入庫輸送線上,再由入庫輸送線入庫。
所述暫存庫2包括若干個輔料存放位置,設置在若干個輔料存放位置之間的機器人,如圖1,用于分類、分區(qū)域存放裝有對應輔料的托盤,并通過機器人實現(xiàn)暫存庫和系統(tǒng)其余部分之間的貨物接駁。
所述托盤合盤線4包托多臺升降輸送機41、多臺托盤合盤機42、多臺機器人,如圖18,用于將暫存庫中需要混配的輔料所使用的托盤,在完成配方任務后由機器人搬運至升降輸送機位置,經(jīng)過托盤合盤機組成托盤組后,再由機器人搬運至緩存庫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