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單張紙供紙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氣吸倒捻式單張紙供紙裝置。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印刷機、覆膜機、膠水機、上光機、模切機、劃線機、折頁機、配頁機等印刷包裝設備所配備的供紙平臺存在供紙速度慢、傳輸不夠平穩(wěn)、難以確保單張供紙的不足,常易出現(xiàn)雙張或多張供紙的現(xiàn)象。而雙張或多張供紙會給直接影響后期的工序,且?guī)聿豢赏旎氐膿p失。例如:在印刷發(fā)票等連續(xù)票號的印刷品時,雙張或多張供紙,會造成發(fā)票斷號,可能使整卷發(fā)票作廢。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避免出現(xiàn)雙張或多張供紙情況的氣吸倒捻式單張紙供紙裝置。
本發(fā)明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氣吸倒捻式單張紙供紙裝置,包括供紙臺;供紙臺由機架、升降機構和供紙板構成,供紙臺的機架由中部的立板及其左右兩端分別設置的側支撐板構成,立板后方安裝升降機構,升降機構上安裝供紙板,兩塊側支撐板之間水平安裝吸氣嘴導氣管和凸輪驅動軸,吸氣嘴導氣管上沿長度方向依次安裝至少兩個吸氣嘴并與其相通,吸氣嘴導氣管位于供紙板上方,凸輪驅動軸位于立板前方,每塊側支撐板上各開設一個移動槽,吸氣嘴導氣管的兩端伸出移動槽外,吸氣嘴導氣管能在移動槽內前后上下移動,以便其能帶動吸氣嘴越至立板前方;立板的上邊沿水平安裝散紙擋板,散紙擋板的后邊沿伸至供紙板前邊沿上方;凸輪驅動軸兩端分別安裝一套吸氣嘴導氣管的驅動機構,每套驅動機構包括一個驅動凸輪組,每個驅動凸輪組由第一驅動凸輪、第二驅動凸輪和第三驅動凸輪構成,每塊側支撐板上均安裝第一杠桿、第二杠桿、第三杠桿和第四杠桿,第一杠桿的一端與第一驅動凸輪外周接觸,第一杠桿的另一端鉸接第一連桿的一端,吸氣嘴導氣管兩端分別鉸接控制臂,第一連桿的另一端與控制臂的上部鉸接,控制臂下部與第四杠桿的上部鉸接,第四杠桿的下部鉸接第二連桿的一端,第二連桿的另一端與第二杠桿的一端鉸接,第二杠桿的另一端與第二驅動凸輪外周接觸,控制臂的上部與第一彈簧的一端連接,第一彈簧的另一端與側支撐板連接;吸氣嘴導氣管兩端各固定安裝一根調平撥桿和固定套,控制臂和固定套之間連接扭簧,調平撥桿上鉸接第三連桿的一端,第三連桿的另一端與第三杠桿的一端鉸接,第三杠桿的另一端與第三驅動凸輪外周接觸。
為進一步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目的,還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氣閥與吸氣嘴導氣管之間通過管路連通,第一氣閥安裝在側支撐板上。所述的凸輪驅動軸一端安裝第四驅動凸輪,側支撐板上安裝第六杠桿,第六杠桿的一端與第四驅動凸輪外周接觸,第六杠桿的另一端鉸接第四連桿的一端,第四連桿的另一端與第一氣閥的開關連接,第四連桿往復移動能夠控制第一氣閥開啟或關閉吸氣嘴導氣管的吸風。所述散紙擋板的下方為擋紙邊8,后方設有二級弧形散紙槽8。所述立板上安裝前吹風,前吹風上設有散流管,散流管上橫向開設數(shù)個第一出風口,立板上部開設數(shù)個第二出風口,第二出風口與第一出風口一一對應相通。所述升降機構包括鏈輪軸,兩塊側支撐板之間安裝鏈輪軸,側支撐板上安裝豎向的滑軌和升降電機,鏈輪軸上安裝蝸輪,鏈輪軸安裝兩個鏈輪,每個鏈輪上各安裝一根鏈條,每根鏈條的一端與懸重塊連接,另一端繞過鏈輪與供紙板連接,供紙板上安裝滑塊,滑塊與滑軌相配合。所述的側支撐板上安裝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第二擋板位于供紙板上方,第一擋板位于供紙板一側,第二擋板能夠沿供紙板相對第一擋板移動。所述的凸輪驅動軸一端安裝第五驅動凸輪,側支撐板上鉸接第七杠桿的中部,第七杠桿的一端與第五驅動凸輪外周接觸,第七杠桿的另一端鉸接第五連桿,第五連桿與第二氣閥的開關連接,第五連桿往復移動能夠控制第二氣閥開啟或關閉吹風。所述供紙臺層疊紙張的上部兩側外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上,分別設有側吹風,側吹風和前吹風一起由第二氣閥控制開啟或關閉,從而控制供紙臺層疊紙張上部前端氣墊層的開啟或關閉。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
1、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散紙擋板(8)的豎向長條狀設計,可以充分保證其剛性強度,從而保證供紙臺上方的紙張前端水平一致,無波浪狀凹凸,根據(jù)紙張的彈性變形量和弓形張力,保證被吸氣嘴(9)吸住的紙張在向上運動的過程中,前端均勻變形,同步彎曲。
2、 散紙擋板(8)的橫向擋紙邊(81)設計,可以給予吸氣嘴(9)吸住的紙張前端在初始向上運動時刻一個向下的反作用沖撞力,促使紙張最前端產生輕微的向下剛性彎曲;二級弧形擋紙槽(82)設計,則可以讓吸氣嘴(9)吸住的紙張前端在向上抬起和向后倒捻的過程中,再次承受輕微的柔性沖撞力和摩擦力,盡可能地減小運動紙張最前端的再次彎曲力度。而沒有被吸氣嘴(9)吸到的第2、3、4、5、6…N張層疊紙張,在跟隨第1張紙上升的過程中,也同樣會分別受到散紙擋板(8)的兩次沖撞阻擋,而且第二氣閥(5)此刻再關閉前吹風和兩側吹風,結束層疊紙張前端的氣墊層,再加上紙張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則第2、3、4、5、6…N張層疊紙張會迅速下落到供紙臺面上,始終位于散紙擋板(8)下方,等待吸氣嘴(9)下一次循環(huán)光臨新的第一張紙。
3、 供紙臺上方的靜電消除器負責消除層疊紙張之間的靜電吸附力,避免第1張紙被吸氣嘴(9)吸走過程中因為靜電吸附力與下方的紙張產生粘聯(lián)跟隨。
4、 單向滾毛輪和散紙擋板(8)的橫向擋紙邊(81)用于附著紙張表面,控制被吹風吹散的層疊紙張最上表面的紙面高度,單向滾毛輪還擁有單向止退功能,和供紙臺后規(guī)機構共同作用,可以有效阻止供紙臺上表面的紙張在前吹風的作用下向后倒退,避免紙張失控。
5、 第三驅動凸輪(12)通過第三杠桿(15)和第三連桿(23) 帶動調平撥桿(20)與 扭簧(22)和 固定套(21)共同作用,保證吸氣嘴(9)吸住的紙張前端在運動過程中始終保持水平,可以平穩(wěn)高速地交接到紙張接納機構。
6、 第二驅動凸輪(11)通過第二杠桿(14)拉動第二連桿(19), 帶動第四杠桿(16)轉動,進而帶動控制臂(17)底部上下運動;同時,第一驅動凸輪(10)通過第一杠桿(13)拉動第一連桿(18),從而帶動控制臂(17)上部水平運動。上述兩種運動機構共同帶動吸氣嘴導氣管(4)在移動槽(44)內按照圖12軌跡示意圖運動,從而帶動吸氣嘴(9)做以下循環(huán)動作:吸紙》向上升高》向后倒捻》爬升》放氣(送紙)》抬高(避讓紙尾)》返回》前搓》下壓》再吸紙。在倒捻的運動過程中,由于供紙臺后規(guī)和單向滾毛輪的共同作用,紙張的其他部位都不能后退,唯有吸氣嘴(9)吸住的第1張紙前端可以向后倒捻產生弓形張力變形,與第2、3、4、5、6…N張層疊紙張強行分離。并且在向后倒捻時,第五驅動凸輪(27)通過第七杠桿(28)帶動第五連桿(29),促使第二氣閥(5)吹風關閉,此時紙張前端的氣墊層消失,沒有被吸氣嘴(9)吸住的第2、3、4、5、6…N張層疊紙張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會迅速下落,進一步加速與正在向上、向后做倒捻運動的第1張紙快速分離。在吸氣嘴(9)返回后,第五驅動凸輪(27)驅使第二氣閥(5)再次打開吹風,供紙臺碼垛好的紙堆前端上部再次充滿氣墊層,紙張被再次吹散,最表面上層的紙張會被吸氣嘴(9)向前搓動一點距離后下壓,然后吸氣嘴(9)開始吸風吸住最上表面的紙張,開始下一個循環(huán)。
以上多個結構和運動機構的同步設計組合,可以有效避免層疊紙張前端不均勻的凹凸,可以有效地避免吸紙傳輸過程中出現(xiàn)雙張或多張紙混雜,可以有效地避免紙張在前進過程中與運動機構之間產生不必要的碰撞反彈或阻塞,從根本上解決了紙張在傳輸過程中的凹凸變形、撕裂、局部折皺、邊角翻折等一系列難題,徹底解決了紙張在高速傳輸過程中的不規(guī)則變形,進而可以保證高速、穩(wěn)定地傳輸供紙。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所述氣吸倒捻式單張紙供紙裝置的后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主視圖;圖3是圖1的俯視圖;圖4是圖1的左視圖;圖5是圖1的右視圖;圖6是沿圖2的A-A線剖視圖;圖7是圖6的I處放大圖;圖8是第一驅動凸輪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9是第二驅動凸輪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10是第三驅動凸輪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11是第四驅動凸輪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12是吸氣嘴(9)的運動軌跡示意圖;圖13是所述吹風散紙機構的后視結構示意圖;圖14是圖13的B-B結構示意圖;圖15是所述吹風散紙機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16是圖15的C-C剖視結要示意圖;圖17是圖15的立體圖;圖18是圖14的II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側支撐板 2第一氣閥 3吹風管 4吸氣嘴導氣管 5第二氣閥 6凸輪驅動軸 7供紙板 8散紙擋板 9吸氣嘴 10第一驅動凸輪 11第二驅動凸輪 12第三驅動凸輪 13第一杠桿 14第二杠桿 15第三杠桿 16第四杠桿 17控制臂 18第一連桿 19第二連桿 20調平撥桿 21固定套 22扭簧 23第三連桿 24第四驅動凸輪 25第六杠桿 26第四連桿 27第五驅動凸輪 28杠桿 29第五連桿 30調節(jié)開關31鏈輪軸 32滑軌 33升降電機 34蝸輪 35滑塊 36第一擋板 37第二擋板 38鏈條 39鏈輪 40前吹風 41散流管 42第一出風口 43第二出風口 44移動槽 45第一彈簧 46第二彈簧 48立板 81擋紙邊 82弧形散紙槽。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所述的氣吸倒捻式單張紙供紙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供紙臺。供紙臺由機架、升降機構和供紙板7構成。還包括由至少兩個以上的吸氣嘴9固定在吸氣嘴導氣管4上構成的吸氣嘴固定裝置。吸氣嘴9從供紙臺碼垛好的紙堆上,吸取最上面的第一張紙,由多個凸輪驅動機構帶動吸氣嘴導氣管4完成提升和擺動動作,當擺動到最大位置時,第一氣閥2關閉吸氣,將吸取的紙張釋放,交接給紙張接納機構,從而完成一次送紙過程;吸氣嘴導氣管4再帶動吸氣嘴9退回到初始狀態(tài),開始下一個動作循環(huán),吸取下一張紙。供紙臺的機架由中部的立板48及其左右兩端分別設置的側支撐板1構成。機架上位于立板48后方安裝升降機構,升降機構上安裝供紙板7。
如圖2所示,兩塊側支撐板1之間水平安裝吸氣嘴導氣管4和凸輪驅動軸6。吸氣嘴導氣管4上沿長度方向依次安裝至少兩個吸氣嘴9并與其相通。如圖1和圖6所示,吸氣嘴導氣管4位于供紙板7上方,凸輪驅動軸6位于立板48前方。如圖4和圖5所示,每塊側支撐板1上各開設一個移動槽44,吸氣嘴導氣管4的兩端伸出移動槽44外,吸氣嘴導氣管4能在移動槽44內前后上下移動,以便其能帶動吸氣嘴9越至立板48前方,以實現(xiàn)向前送紙的動作。如圖6、圖7和圖17所示,立板48的上邊沿可水平安裝散紙擋板8,散紙擋板8的后邊沿伸至供紙板7前邊沿上方;當吸氣嘴9帶動紙張跨越立板48向前送紙時,紙張的前邊沿必經散紙擋板8阻擋,使紙張的整個前邊同時向下彎曲變形后,方可通過散紙擋板8阻擋,從而,使吸合在一起的兩張或多張紙分散開,從而確保氣嘴每次送紙僅為一張。
如圖4和圖5所示,凸輪驅動軸6兩端分別安裝一套吸氣嘴導氣管的驅動機構,以帶動吸氣嘴導氣管按如圖12所示的軌跡由供紙板7跨越立板48向前送紙、再復位的循環(huán)動作。如圖4所示,每套驅動機構包括一個驅動凸輪組,每個驅動凸輪組由第一驅動凸輪10、第二驅動凸輪11和第三驅動凸輪12構成。每塊側支撐板1上均安裝第一杠桿13、第二杠桿14、第三杠桿15和第四杠桿16。
如圖4和圖8所示,第一杠桿13的一端與第一驅動凸輪10外周接觸,第一杠桿13的另一端鉸接第一連桿18的一端,吸氣嘴導氣管4的兩端端部鉸接控制臂17,第一連桿18的另一端與控制臂17的上部鉸接,控制臂17下部與第四杠桿16的上部鉸接,第四杠桿16的下部鉸接第二連桿19的一端,第二連桿19的另一端與第二杠桿14的一端鉸接,第二杠桿14的另一端與第二驅動凸輪11外周接觸,控制臂17的上部與第一彈簧45的一端連接,第一彈簧45的另一端與側支撐板1連接;第一彈簧45為控制臂17提供下拉力。吸氣嘴導氣管4兩端各固定安裝一根調平撥桿20和固定套21,控制臂17和固定套21之間連接扭簧22,調平撥桿20上鉸接第三連桿23的一端,第三連桿23的另一端與第三杠桿15的一端鉸接,第三杠桿15的另一端與第三驅動凸輪12外周接觸。如圖10所示,扭簧22為調平撥桿20提供順時針旋轉力,從而通過第三連桿23拉動第三杠桿15始終與第三驅動凸輪12緊密接觸。
使用時,將驅動力與凸輪驅動軸6連接,將吸氣嘴導氣管4與真空氣泵裝置連接,如圖4、圖8、圖9和圖10所示,凸輪驅動軸6帶動驅動機構逆時針旋轉,此過程中驅動凸輪組同時帶動三路機構同步動作,第一路,如圖9所示,第二驅動凸輪11通過第二杠桿14、第二連桿19、第四杠桿16和控制臂17帶動吸氣嘴導氣管4沿豎直方向移動,即調整吸氣嘴導氣管4的高度,第二驅動凸輪11旋轉過程中,第二杠桿14接觸部分的直徑增大時,控制臂17帶動吸氣嘴導氣管4上移,反之在第二彈簧46的作用下下移;第二路,如圖8所示,第一驅動凸輪10通過第一杠桿13、第一連桿18和控制臂17控制吸氣嘴導氣管4沿水平方向移動,即調整吸氣嘴導氣管4的前后位置,第一驅動凸輪10轉動時,第一杠桿13接觸部分的直徑增大時,控制臂17帶動吸氣嘴導氣管4向前移動,反之控制臂17在第一彈簧45的拉動下后移復位;第三路,第三驅動凸輪12通過第三杠桿15、第三連桿23和調平撥桿20控制吸氣嘴導氣管4在移動時還不斷的相對控制臂17擺動,以使吸氣嘴導氣管4移動送紙過程中盡量不相對水平面旋轉,即保持吸氣嘴9送紙過程中紙張始終保持水平狀態(tài),第三杠桿15接觸的第三驅動凸輪12的直徑增大時,調平撥桿20向下擺動,反之在扭簧22的作用下向上擺動,固定套21和扭簧22為調平撥桿20提供復位力。驅動機構使上述三路機構按上述原則同步動作,使吸氣嘴導氣管4能帶動吸氣嘴9如圖12所示軌跡循環(huán)運動。吸氣嘴導氣管4在移動過程中,如圖12所示,移至最下方靠近供紙板7時,吸氣嘴9能夠在真空氣泵裝置,例如第一氣閥2的吸力作用下將供紙板7上的單張紙吸起,被吸起的紙張先沿實線軌跡向上向后移動,使紙張的前邊沿整體沿散紙擋板8由下而上移動,沿散紙擋板8移動過程中紙張前端會散合,可保證在經散紙擋板8之后,吸氣嘴9上只有單張紙,單張紙脫離散紙擋板8后繼續(xù)上移并改為向前移動,直至吸氣嘴9跨過立板48至達放紙位置后,此時第一氣閥2關閉,吸氣嘴9與單張紙脫離,之后,如圖12所示吸氣嘴9沿虛線軌跡快速上移并改為后移,以防止紙張被所述供紙裝置前方紙張接納機構的傳輸帶帶走時,尾部上揚與吸氣嘴9發(fā)生磨擦,之后,吸氣嘴9繼續(xù)上移并后移至最高點后變?yōu)楹笠葡乱频暮铣蓜幼?,當繞過散紙擋板8后,吸氣嘴9的軌跡變?yōu)橄蛳孪蚯埃斂炜拷┘埌?時迅速下落回到原位,之后重復上述過程。上述過程中,由于吸氣嘴導氣管4隨時相對控制臂17調整角度,因此,吸氣嘴9始終能夠保持底部水平,即保持紙張始終水平,便于后序輸送帶傳送紙張。這種結構采用氣吸倒捻式供紙,并在供紙過程中,單張紙的端部與散紙擋板8產生碰撞,并沿散紙擋板8移動,能夠使多余的紙分離,避免出現(xiàn)雙張或多張供紙的現(xiàn)象。吸氣嘴9的運動軌跡如圖12所示,圖中實線部分表示吸氣嘴9吸起單張紙后對單張紙的輸送軌跡,其輸送軌跡與散紙擋板8的輪廓相符,圖中虛線部分為吸氣嘴9放開單張紙后回歸原位的運動軌跡。
如圖4所示,所述第一氣閥2與吸氣嘴導氣管4之間通過管路連通,第一氣閥2固定在側支撐板1上。
如圖4所示,所述的凸輪驅動軸6一端安裝第四驅動凸輪24,側支撐板1上安裝第六杠桿25,第六杠桿25的一端與第四驅動凸輪24外周接觸,第六杠桿25的另一端鉸接第四連桿26的一端,第四連桿26的另一端與第一氣閥2的開關連接,第四連桿26往復移動能夠控制第一氣閥2開啟或關閉。這種結構能夠使第一氣閥2的開關與供紙的動作同步,使供紙流暢,工作效率高。
如圖7和圖18所示,所述散紙擋板8的下方為擋紙邊81,后方設有二級弧形散紙槽82??梢苑謩e對供紙臺上被吹風吹散的層疊紙張前端產生2次阻擋;被吸氣嘴9吸牢的最上表面的第1張紙,會在吸力和阻擋力的共同作用下產生一定程度的張力變形,但是,之后會仍然被吸氣嘴9吸走。沒有受到吸氣嘴9吸力作用的第2、3、4、5、6…N張紙會在紙張之間的靜吸附力作用下,產生一定程度的粘聯(lián)跟隨動作,但通過擋紙邊81和二級弧形擋紙槽82的阻擋,會依次被阻擋下來,從而保證沒有被吸氣嘴9吸到的第2、3、4、5、6…N張層疊紙張在阻擋力和重力的雙重作用下,始終位于散紙擋板8下方。
為進一步確保單張供紙,如圖13至圖18所示,所述立板48上安裝前吹風40,前吹風40通常位于立板48前側,前吹風40上設有散流管41,散流管41上橫向開設數(shù)個第一出風口42,立板48上部開設數(shù)個第二出風口43,第二出風口43與第一出風口42一一對應相通。前吹風40可接通氣管道將風由第二出風口43均勻吹出,第二出風口43吹出的風正對紙張前方,可將紙張前端吹散,形成氣墊層。所述的通氣管道是安裝吹風管3,吹風管3的一端與第二氣閥5連通,吹風管3的另一端與前吹風40連接。這種結構能夠在供紙過程中,紙張沿散紙擋板8移動時,吹風管3對紙張吹氣,使可能存在的雙張或多張紙相互分離,確保一次輸送一張紙。
所述的吸氣嘴9上安裝調節(jié)開關30。這種結構能夠調節(jié)吸氣嘴9的開口大小,從而使吸氣嘴9的吸力可調,方便對不同厚度的單張紙吸起。
所述升降機構包括鏈輪軸31,兩塊側支撐板1之間安裝鏈輪軸31,側支撐板1上安裝豎向的滑軌32和升降電機33,鏈輪軸31上安裝蝸輪34,鏈輪軸31安裝兩個鏈輪39,每個鏈輪39上各安裝一根鏈條38,每根鏈條38的一端與懸重塊連接,另一端繞過鏈輪39與供紙板7連接,供紙板7上安裝滑塊35,滑塊35與滑軌32相配合。這種結構能夠使供紙板7升降,在供紙過程中,能夠根據(jù)剩余紙張的厚度自動調整升高,方便吸氣嘴9對單張紙進行吸起。
所述的側支撐板1上安裝第一擋板36和第二擋板37,第一擋板36位于供紙板7一側,第二擋板37位于供紙板7上方,第二擋板37能夠沿供紙板7相對第一擋板36移動。這種結構能夠使第二檔板37將紙張碼齊,方便供紙。
所述的凸輪驅動軸6一端安裝第五驅動凸輪27,側支撐板1上鉸接第七杠桿28的中部,第七杠桿28的一端與第五驅動凸輪27外周接觸,第七杠桿28的另一端鉸接第五連桿29,第五連桿29與第二氣閥5的開關連接,第五連桿29往復移動能夠控制第二氣閥5開啟或關閉。這種結構能夠使第二氣閥5的開關與供紙的動作同步,使供紙流暢,工作效率高。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并不限制于本發(fā)明所述的實施例的范圍內。本發(fā)明未詳盡描述的技術內容均為公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