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紡織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布料卷筒軸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
現(xiàn)有的布料卷筒軸需要進行搬運,而現(xiàn)有的搬運方式是通過人工搬運或者是通過將布料卷筒軸放置在輸送帶上進行輸送搬運,而當布料卷筒軸放置的位置與搬運的位置比較長時,需要通過兩個輸送帶輸送,而兩個輸送帶是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輸送帶之間需要人工搬運,這樣搬運就非常麻煩,增加了人工勞動量。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一種布料卷筒軸輸送裝置,它可以將一個輸送帶上的布料卷筒軸自動搬運到另一個上,其搬運方便,降低人工勞動量。
本發(fā)明的技術解決措施如下:
一種布料卷筒軸輸送裝置,包括連接支架、輸送帶和提取支撐架,所述連接支架鉸接在中間轉(zhuǎn)動軸的兩端,連接支架固定在地面上,中間轉(zhuǎn)動軸上固定有兩個圓形盤,多個橫向連接桿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對應的圓形盤上,所有橫向連接桿以中間轉(zhuǎn)動軸為中心軸均布在兩個圓形盤上,橫向連接桿上固定有抓取臂,抓取臂的端部固定有抓取塊,連接支架的前部底面固定有提取支撐架,提取支撐架的前部固定有傳動輥支撐架,兩個傳動輥鉸接在對應的傳動輥支撐架上,輸送帶張緊在兩個傳動輥中,輸送帶的外壁面上的兩側固定有布料卷筒軸放置塊,布料卷筒軸放置塊的頂面具有弧形凹槽,提取支撐架的兩個支柱的內(nèi)側壁上固定有橫向調(diào)節(jié)梁,橫向調(diào)節(jié)梁的前端固定有主驅(qū)動電機,主驅(qū)動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lián)軸器與轉(zhuǎn)動螺桿相連接,轉(zhuǎn)動螺桿的兩端鉸接在橫向調(diào)節(jié)梁中,轉(zhuǎn)動螺桿中螺接有提取塊,提取塊的下端固定有微調(diào)電機,微調(diào)電機的輸出軸螺接在連接螺套中,連接螺套的下端固定有電磁鐵塊,轉(zhuǎn)動螺桿的前部下方正對輸送帶的后部上方,提取支撐架的中部側壁上固定有第二接近開關,第二接近開關靠近輸送帶上的對應的布料卷筒軸放置塊;
抓取塊的上部的前端具有缺口,缺口的后壁面上具有弧形壁,缺口的底面具有凸字形滑槽,夾持塊的下部插套在凸字形滑槽中,抓取塊的前端面固定有連接板,連接板上固定有推動氣缸,推動氣缸的推桿插套在連接板的通孔中并與夾持塊的前端面相連接,夾持塊的后端面的上部具有向后延伸的夾持部,夾持塊的后端面上具有后弧形壁。
所述缺口的后壁面上具有螺接孔,接近開關螺接在螺接孔中,接近開關的感應頭處于螺接孔中并對著夾持塊,螺接孔的后端面上具有穿線通孔,穿線通孔伸出抓取塊的上部后端面。
所述夾持塊的下部具有凸字形滑塊部,凸字形滑塊部插套在凸字形滑槽中。
所述連接支架的后側壁上固定有感應支撐臂,感應支撐臂上固定有主接近開關,主接近開關的感應頭與抓取塊相對應。
所述連接支架上具有電機連接板,電機連接板上固定有驅(qū)動電機,驅(qū)動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lián)軸器與中間轉(zhuǎn)動軸相連接。
所述連接螺套的側壁上固定有限位板,提取塊的下端具有橫向延伸部,微調(diào)電機固定在橫向延伸部上,微調(diào)電機的輸出軸豎直向下穿過橫向延伸部,橫向延伸部的底面固定有限位桿,限位桿插套在限位板上具有的限位插孔中。
所述橫向調(diào)節(jié)梁中具有橫向凹槽,轉(zhuǎn)動螺桿在橫向凹槽中,轉(zhuǎn)動螺桿的兩端鉸接在橫向凹槽的兩端面上,橫向限位桿處于橫向凹槽中,橫向限位桿的兩端固定在橫向凹槽的兩端面上,提取塊插套在橫向限位桿中。
所述連接螺套的下端固定有電磁鐵固定板,電磁鐵固定板上固定有電磁鐵塊,電磁鐵塊的底面具有弧形凹槽。
所述提取支撐架的中部側壁上固定有檢測桿,檢測桿上固定有第二接近開關。
所述的輸送帶的前部的傳動輥的一端通過聯(lián)軸器固定有輸送電機,輸送電機固定在前部的傳動輥支撐架上具有的電機連接部上。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它可以將一個輸送帶上的布料卷筒軸自動搬運到另一個上,其搬運方便,降低人工勞動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局部俯視圖;
圖3為抓取塊的局部剖視圖;
圖4是圖1的局部放大圖;
圖5是圖1的另一個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圖6是輸送帶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見圖1至6所示,一種布料卷筒軸輸送裝置,包括連接支架10、輸送帶30和提取支撐架20,所述連接支架10鉸接在中間轉(zhuǎn)動軸11的兩端,連接支架10固定在地面上,中間轉(zhuǎn)動軸11上固定有兩個圓形盤12,多個橫向連接桿13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對應的圓形盤12上,所有橫向連接桿13以中間轉(zhuǎn)動軸11為中心軸均布在兩個圓形盤12上,橫向連接桿13上固定有抓取臂14,抓取臂14的端部固定有抓取塊15,連接支架10的前部底面固定有提取支撐架20,提取支撐架20的前部固定有傳動輥支撐架31,兩個傳動輥32鉸接在對應的傳動輥支撐架31上,輸送帶30張緊在兩個傳動輥32中,輸送帶30的外壁面上的兩側固定有布料卷筒軸放置塊33,布料卷筒軸放置塊33的頂面具有弧形凹槽34,提取支撐架20的兩個支柱21的內(nèi)側壁上固定有橫向調(diào)節(jié)梁22,橫向調(diào)節(jié)梁22的前端固定有主驅(qū)動電機23,主驅(qū)動電機23的輸出軸通過聯(lián)軸器與轉(zhuǎn)動螺桿24相連接,轉(zhuǎn)動螺桿24的兩端鉸接在橫向調(diào)節(jié)梁22中,轉(zhuǎn)動螺桿24中螺接有提取塊25,提取塊25的下端固定有微調(diào)電機26,微調(diào)電機26的輸出軸螺接在連接螺套27中,連接螺套27的下端固定有電磁鐵塊28,轉(zhuǎn)動螺桿24的前部下方正對輸送帶30的后部上方,提取支撐架20的中部側壁上固定有第二接近開關37,第二接近開關37靠近輸送帶30上的對應的布料卷筒軸放置塊33;
抓取塊15的上部的前端具有缺口151,缺口151的后壁面上具有弧形壁152,缺口151的底面具有凸字形滑槽153,夾持塊154的下部插套在凸字形滑槽153中,抓取塊15的前端面固定有連接板16,連接板16上固定有推動氣缸17,推動氣缸17的推桿插套在連接板16的通孔161中并與夾持塊154的前端面相連接,夾持塊154的后端面的上部具有向后延伸的夾持部155,夾持塊154的后端面上具有后弧形壁156。
進一步的說,所述缺口151的后壁面上具有螺接孔157,接近開關18螺接在螺接孔157中,接近開關18的感應頭處于螺接孔157中并對著夾持塊154,螺接孔157的后端面上具有穿線通孔159,穿線通孔159伸出抓取塊15的上部后端面。
進一步的說,所述夾持塊154的下部具有凸字形滑塊部1541,凸字形滑塊部1541插套在凸字形滑槽153中。
進一步的說,所述連接支架10的后側壁上固定有感應支撐臂101,感應支撐臂101上固定有主接近開關102,主接近開關102的感應頭與抓取塊15相對應。
進一步的說,所述連接支架10上具有電機連接板103,電機連接板103上固定有驅(qū)動電機104,驅(qū)動電機104的輸出軸通過聯(lián)軸器與中間轉(zhuǎn)動軸11相連接。
進一步的說,所述連接螺套27的側壁上固定有限位板271,提取塊25的下端具有橫向延伸部251,微調(diào)電機26固定在橫向延伸部251上,微調(diào)電機26的輸出軸豎直向下穿過橫向延伸部251,橫向延伸部251的底面固定有限位桿252,限位桿252插套在限位板271上具有的限位插孔272中。
進一步的說,所述橫向調(diào)節(jié)梁22中具有橫向凹槽221,轉(zhuǎn)動螺桿24在橫向凹槽221中,轉(zhuǎn)動螺桿24的兩端鉸接在橫向凹槽221的兩端面上,橫向限位桿29處于橫向凹槽221中,橫向限位桿29的兩端固定在橫向凹槽221的兩端面上,提取塊25插套在橫向限位桿29中。
進一步的說,所述連接螺套27的下端固定有電磁鐵固定板281,電磁鐵固定板281上固定有電磁鐵塊28,電磁鐵塊28的底面具有弧形凹槽282。
進一步的說,所述提取支撐架20的中部側壁上固定有檢測桿201,檢測桿201上固定有第二接近開關37。
進一步的說,所述的輸送帶30的前部的傳動輥32的一端通過聯(lián)軸器固定有輸送電機35,輸送電機35固定在前部的傳動輥支撐架31上具有的電機連接部36上。
工作原理:通過輸送電機35帶動傳動輥32轉(zhuǎn)動,從而使得輸送帶30輸送,而布料卷筒軸的兩端放置在布料卷筒軸放置塊33的弧形凹槽34上,輸送帶30輸送布料轉(zhuǎn)動軸到提取支撐架20的下方,此時,提取支撐架20的中部側壁上固定有檢測桿201的上固定有第二接近開關37,第二接近開關37感應到布料卷筒軸放置塊33,就將信號輸送給控制主機,控制主機就控制輸送電機35停止運行,同時,控制主驅(qū)動電機23帶動轉(zhuǎn)動螺桿24轉(zhuǎn)動,使得提取塊25進行橫向移動,使得電磁鐵塊28對著布料卷筒軸的上方,通過微調(diào)電機26運行,使得電磁鐵塊28壓靠在布料卷筒軸上將布料卷筒軸吸附,然后微調(diào)電機26反轉(zhuǎn),從而使得電磁鐵塊28向上移動,然后通過主驅(qū)動電機23反轉(zhuǎn),將布料卷筒軸處于圓形盤12的前部的其中一個橫向連接桿13上的兩個抓取塊15上,使得布料卷筒軸的端部插套在缺口151中,此時,接近開關18感應到布料卷筒軸就將信號輸送給控制主機,控制主機得到信號后進行處理并控制空壓機運行從而控制推動氣缸17的推桿推動,將夾持塊154向缺口151的后端面靠近,從而將布料卷筒軸夾持,然后通過驅(qū)動電機104帶動了中間轉(zhuǎn)動軸11轉(zhuǎn)動,從而使得布料卷筒軸轉(zhuǎn)動,當布料卷筒軸移動到連接支架10的后方后,其位置處于后放的輸送帶的上方,此時,主接近開關102感應到抓取塊15后,就將信號輸送給控制主機,控制主機就控制推動氣缸17的推桿回拉,就使得布料卷筒軸從抓取塊15中掉落在輸送帶上,從而進行后續(xù)的輸送,其輸送快,無需人工搬運。
以上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而并非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有關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做出各種變化和變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屬于本發(fā)明的范疇,本發(fā)明的專利保護范圍應由權利要求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