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一種吊具的吊爪結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275054閱讀:897來源:國知局
      一種吊具的吊爪結構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fā)明屬于吊具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吊具的吊爪結構。



      背景技術:

      汽車車身由各種類型的小零件按層級逐步焊接而成,為保證焊接后形成的焊接總成精度穩(wěn)定、可靠,在焊接過程中設計專用的輔助工裝來進行保證。各個層級的輔助工裝之間必然要涉及到物料流轉,物料流轉過程的效率和精度穩(wěn)定性是本領域所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汽車物料流轉吊具分為普通吊具和精定位吊具,普通吊具只需實現(xiàn)吊取和轉移功能即可,精定位吊具需兼顧吊取板件過程的位置精度和質量穩(wěn)定,通常采用自動夾緊機構代替普通吊爪進行板件的抓取和定位。

      現(xiàn)有技術中,輔助工裝間的物料通過吊具進行輸送,現(xiàn)有技術的吊具如圖1所示,夾緊機構固定安裝在吊具主體03上,夾緊機構的上支撐04為固定狀態(tài)在吊取過程中先行與被吊板件05的上平面接觸,吊具的夾爪02在上支撐到位以后被氣缸01帶動翻轉到被吊板件的下方進而實現(xiàn)對被吊板件的抓取和定位功能。

      現(xiàn)有技術的吊具對物料的保護不足,夾爪的與被吊板件的接觸位置為平面接觸,在夾爪的翻轉過程中夾爪與被吊板件的接觸過程為由線接觸延伸為面接觸,整個接觸平面非同時實現(xiàn),容易造成對被吊板件外觀面品的損壞;現(xiàn)有技術的吊具精度不足,為了減少夾爪在翻轉過程中對被吊板件的破壞,通過需要預留一定的間隙。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吊具的吊爪結構,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的吊爪結構對物料的保護不足及定位精度不足的。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吊具的吊爪結構,包括y型塊、底座、限位結構、夾板、上壓塊、調節(jié)結構、下壓塊及氣缸;

      所述y型塊通過第一旋轉軸與所述底座旋轉連接,所述限位結構設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限位結構與所述y型塊活動式接觸;

      所述夾板的上端與所述y型塊的下端活動連接,所述夾板的中部通過第二旋轉軸與所述底座連接;

      所述上壓塊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調節(jié)結構分別與所述底座及所述下壓塊連接,所述下壓塊固定于所述夾板的下端;

      所述氣缸通過第三旋轉軸與所述底座旋轉連接,所述氣缸的上端與所述y型塊上端的一側轉動連接。

      當所述吊爪結構處于打開狀態(tài)時,所述y型塊與底座之間的旋轉點、所述y型塊與所述夾板之間的旋轉點及,所述夾板與所述底座之間的旋轉點處于同一直線上。

      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底座主體、第二底座主體、上連接板、連接板及l(fā)型凸臺;

      所述第一底座主體與所述第二底座主體相對平行,所述上連接板的下表面分別與所述第一底座主體的右上端及所述第二底座主體的右上端固定連接;

      所述連接板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底座主體及所述第二底座主體連接;所述l型凸臺同時與所述第一底座主體的左下側及所述第二底座主體的左下側固定連接;

      在所述上連接板上設置有螺栓孔及定位銷孔;

      在所述第一底座主體及所述第二底座主體上相對設置有三個旋轉軸安裝孔及一個減重孔;

      在所述l型凸臺上設置有調節(jié)孔及螺栓孔。

      所述y型塊的中部設置有旋轉軸過孔,在所述y型塊的下端設置有通孔,在所述y型塊的上端的一側設置有安裝孔;

      在所述y型塊的中部的兩側設置有相對的凸臺,所述旋轉軸過孔貫通所述凸臺。

      所述限位結構包括限位螺栓和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與所述限位螺栓螺紋連接,所述限位螺栓與所述連接板上的螺紋孔螺紋連接配合,所述限位螺栓的上端與所述y型塊的上端的一側活動式接觸。

      所述夾板包括夾板主體,在所述夾板主體的上端設置有開口,在所述夾板的上端設置有相對貫通的通孔,所述通孔與所述y型塊的下端的所述通孔相對應;

      在所述夾板主體上設置有長條形開孔,用以穿過所述第二旋轉軸,在所述夾板主體的下端設置有凸臺式邊緣,所述凸臺式邊緣與所述夾板主體的下端面構成l型面,用以安裝所述下壓塊。

      在所述第二旋轉軸上相對設置有滑動塊,所述滑動塊設置于所述長條形開口內。

      所述上壓塊上設置有相對平行的兩個長方形開孔,分別與所述l型凸臺上的螺栓孔一一對應,在所述上壓塊的上端面設置有調節(jié)螺栓孔。

      所述調節(jié)結構包括調節(jié)螺栓、上調節(jié)螺母及下調節(jié)螺母,所述上調節(jié)螺母及所述下調節(jié)螺母分別與所述調節(jié)螺栓螺紋連接,所述上調節(jié)螺母及所述下調節(jié)螺母分別設置于所述l型凸臺結構的上下兩方,所述調節(jié)螺栓的下端與所述調節(jié)螺栓孔螺紋連接。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術方案通過y型塊、夾板及氣缸的結構,實現(xiàn)了吊具下壓塊在接觸零件時更為有效的保護零件的外觀,并實現(xiàn)了夾緊后被吊零件的位置穩(wěn)定。

      附圖說明

      圖1為現(xiàn)有技術吊具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軸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正視圖;

      圖4為圖3的全剖視圖;

      圖5為圖3的a-a剖視圖;

      圖6為y型塊的軸視圖;

      圖7為夾板的軸視圖;

      圖8為滑動塊的軸視圖;

      圖9為底座的軸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01氣缸,02夾爪,03吊具主體,04上支撐,05被吊板件,1y型塊,2底座,3限位螺母,4限位螺桿,5夾板,6調節(jié)螺栓,7上調節(jié)螺母,8下調節(jié)螺母,9上壓塊,10下壓塊,11墊片,12側限位埠,13軸承,14第一旋轉軸,15軸限位,16滑動塊,17軸承,18側限位塊,19氣缸,101旋轉軸過孔,102通孔,103安裝孔,104凸臺,201第一底座主體,202第二底座主體,203上連接板,204l型凸臺,205連接板,206螺栓孔,207定位銷孔,208旋轉軸安裝孔,209減重孔,210調節(jié)孔,211螺栓孔,501夾板主體,502開口,503通孔,504長方形開孔,505凸臺式邊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以下的實施例僅是示例性的,僅能用來解釋和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解釋為是對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限制。

      如圖2至圖9所示,本發(fā)明的主體部分為底座2(如圖9所示),底座2的右上端通過四個螺栓和兩個定位銷固定安裝在吊具的主體上,本發(fā)明中其他零件均直接或間接的安裝在底座2上。

      底座2包括第一底座主體201、第二底座主體202、上連接板203、連接板205及l(fā)型凸臺204。

      第一底座主體與第二底座主體相對平行,上連接板的下表面分別與第一底座主體的右上端及第二底座主體的右上端固定連接。

      連接板的兩端分別與第一底座主體及第二底座主體連接;l型凸臺同時與第一底座主體的左下側及第二底座主體的左下側固定連接。

      在上連接板203上設置有螺栓孔206及定位銷孔207。

      在第一底座主體及第二底座主體上相對設置有三個旋轉軸安裝孔208及一個減重孔209。

      在l型凸臺上設置有調節(jié)孔210及螺栓孔211。

      y型塊1的中部設置有旋轉軸過孔101,在y型塊的下端設置有通孔102,在y型塊的上端的一側設置有安裝孔103。

      在y型塊的中部的兩側設置有相對的凸臺104,旋轉軸過孔貫通凸臺。

      如圖7所示,夾板包括夾板主體501,在夾板主體的上端設置有開口502,在夾板的上端設置有相對貫通的通孔503,通孔503與所述y型塊的下端的通孔102相對應。

      在夾板主體上設置有長條形開孔504,用以穿過所述第二旋轉軸,在夾板主體的下端設置有凸臺式邊緣505,凸臺式邊緣與夾板主體的下端面構成l型面,用以安裝所述下壓塊。

      如圖4所示,氣缸19本體通過第三旋轉軸與底座2旋轉連接,氣缸19的頂端與y型塊1的右上端旋轉連接,y型塊1(如圖6所示)的中間部分設有左右對稱的方形凸臺,在此位置y型塊1與底座2通過第一旋轉軸旋轉連接,y型塊2的末端通過旋轉軸與夾板5旋轉連接,夾板5(如圖7所示)的上端為u型槽結構正好卡入y型塊的末端,夾板5的中間部分為長條形圓孔,其通過旋轉軸與底座2旋轉連接的同時通過滑動塊7與旋轉軸之間滑動連接,夾板5的末端設有凸臺式邊緣與底面構成l型面用以安裝下壓塊10。

      如圖2所示,底座2的左上位置居中設置有限位結構,限位結構包括限位螺栓和限位螺母,限位螺母與限位螺栓螺紋連接,限位螺栓與連接板上的螺紋孔螺紋連接配合,限位螺栓的上端與y型塊的上端的一側活動式接觸。

      限位螺桿的伸出長度可調節(jié),通過限位螺桿與y型塊1的接觸實現(xiàn)對y型塊的運動限位,當y型塊停止運動時y型塊與底座、y型塊與夾板、夾板與底座三者之間的旋轉點處于同一直線上。

      如圖2所示,上壓塊上設置有相對平行的兩個長方形開孔,分別與l型凸臺上的螺栓孔一一對應,在上壓塊的上端面設置有調節(jié)螺栓孔。

      調節(jié)結構包括調節(jié)螺栓6、上調節(jié)螺母7及下調節(jié)螺母8,上調節(jié)螺母及下調節(jié)螺母分別與調節(jié)螺栓螺紋連接,上調節(jié)螺母及下調節(jié)螺母分別設置于l型凸臺結構的上下兩方,調節(jié)螺栓的下端與調節(jié)螺栓孔螺紋連接。

      兩個螺栓分別穿過上壓塊9的長方形開孔,將上壓塊固定在底座2上,在上壓塊9的上方另有調節(jié)結構,固定在底座2上的調節(jié)螺栓6,調節(jié)螺栓6通過上調節(jié)螺母和下調節(jié)螺母與底座2相連,可實現(xiàn)調節(jié)螺栓6的伸出長度可調,調節(jié)螺栓6的末端與上壓塊9相接觸以控制上壓塊9的位置和壓緊面的方向。

      如圖3所示,下壓塊10與夾板5之間為固定連接,二者之間有墊片11,通過調整墊片11的厚度可實現(xiàn)對下壓塊10壓緊位置的調整。

      如圖5所示,第一旋轉軸14穿過底座2的兩側,并通過軸限位15實現(xiàn)其軸向的位置固定,軸限位15插入第一旋轉軸14的側面凹槽位置并將軸限位15固定安裝在底座2上;y型塊1通過軸承13與第一旋轉軸14連接,y型塊1的兩側各有一個側限位塊12套在第一旋轉軸14上;y型塊1與夾板5之間的連接方式類似于y型塊與底座的連接方式;夾板5在左右兩側各插入一個滑動塊16(圖8所示)在中間長條圓孔位置,兩個滑動塊16均通過各自的軸承與第二旋轉軸相連接,第二旋轉軸與底座的連接方式類似于y型塊與底座的連接方式。

      如上,在使用過程中,上壓塊9先行與被吊零件的上表面接觸,再通過氣缸控制下壓塊10與被吊零件的下表面接觸,下壓塊10在接近被吊零件時的運動軌跡近乎為垂直于被吊零件下平面的方向,同時在下壓塊10壓緊到位后本發(fā)明中的三個旋轉點恰好處于同一直線上,此時構成了死點機構,即為被吊零件提供了無窮大的反彈抵抗力。

      以上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的描述,應當指出,由于文字表達的有限性,而在客觀上存在無限的具體結構,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