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路橋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城市高架橋后期施工用多功能起吊和吊籃組合裝置。
背景技術:
現(xiàn)如今的交通道路中高架橋已經(jīng)變得越來越多,因為高架橋一般凌駕于普通地面道路上,避免了一些十字路口等,可以提高道路的通暢度,高架橋在橋面在混凈土澆筑施工完成后要對高架橋的上表面進行鋪裝瀝青路面以及對底面進行比如架線、安裝管道、抹灰等施工,橋面和橋下之間的施工器具、施工材料的運送相當不便,目前對施工器具和施工原料上下運送的方式一般是采用工人推著載有施工器具以及施工原料的推車從上橋路口或下橋路口進行運輸,少則幾百米,遠則幾公里的路程,而且還要上下坡,工人勞動強度大,而且也影響工作效率的提高;另外,對于高架橋底面進行比如架線、安裝管道、抹灰等施工通常是在底面上架設作業(yè)平臺,作業(yè)平臺體積較大,這不僅組裝繁瑣,而且隨著施工區(qū)域的變化需要的經(jīng)常移動,移動起來很不方便。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可沿高架橋移動且可對高架橋底面進行施工、并可進行吊裝作業(yè)、減輕工人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安全可靠性強的城市高架橋后期施工用多功能起吊和吊籃組合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城市高架橋后期施工用多功能起吊和吊籃組合裝置,包括設置在高架橋的橋面右側上整體呈長方體形狀的支撐框架、位于高架橋右側的垂直框架和設置在高架橋下方的水平設置的作業(yè)平臺,支撐框架包括下水平框架,下水平框架底部設置有支撐輪,下水平框架上垂直設置有立柱,立柱上端固定設置有上水平框架,上水平框架頂部沿前后方向設置有至少兩根支撐梁,支撐梁頂部沿左右水平方向設置有一根吊臂,吊臂右側為懸臂結構,每根支撐梁上均設置有一個用于固定吊臂的手動定位機構,上水平框架頂部前側水平設置有安裝板,安裝板上設置有卷揚機,吊臂右端固定設置有第一滑輪架,第一滑輪架上通過水平設置的第一滑輪軸轉動連接有第一定滑輪,吊臂后側部在鄰近第一定滑輪處固定設置有鋼絲繩鎖緊件,吊臂前側部在上水平框架上方固定設置有第二滑輪架,第二滑輪架上通過沿豎向設置的第二滑輪軸轉動連接有第二定滑輪,上水平框架頂部在吊臂后側設置有立架,卷揚機上纏繞有鋼絲繩,鋼絲繩的牽拉端依次穿過第二定滑輪、第一定滑輪和鋼絲繩鎖緊件后通過u形卡固定在立架上,鋼絲繩上在第一定滑輪和鋼絲繩鎖緊件之間設置有用于吊掛重物的吊鉤組件;
下水平框架上設置有抽風機、氣缸、壓縮空氣儲氣罐、抽風電機和吸盤,抽風電機的主軸與抽風機的主軸傳動連接,氣缸沿垂直方向設置,吸盤位于下水平框架下方且吸盤的開口朝下設置,氣缸的下端通過連接盤與吸盤頂部連接,吸盤的下端口邊沿設置有耐磨橡膠環(huán),吸盤的頂部中心處與抽風機的抽風口連接,抽風機的出風口連接有三通管,三通管的第一個出風管上設置有第一風閥和氣體增壓閥,第一個出風管的出風口與壓縮空氣儲氣罐連接,壓縮空氣儲氣罐與氣缸通過氣管及氣閥組件連接,三通管的第二個出風管上設置有第二風閥;
上水平框架的右側與垂直框架的上側固定連接,上水平框架的底部與垂直框架的左側之間設置有三角形結構的加強肋板,垂直框架的下側與作業(yè)平臺右側固定連接,作業(yè)平臺頂部的前側和后側均與垂直框架的左側之間設置有外高內(nèi)低傾斜設置的斜撐梁;
垂直框架的右側設置有下耳板,吊臂右側底部設置有上耳板,下耳板和上耳板之間設置有左低右高傾斜設置的斜撐桿。
第一滑輪架上穿設有位于第一定滑輪上方用于防脫繩的第一定位銷。
吊鉤組件包括動滑輪、第三滑輪架和吊鉤,動滑輪通過第三滑輪軸轉動連接在第三滑輪架上,第三滑輪架下部設置有兩個位于動滑輪下方用于防脫繩的第二定位銷,第三滑輪架底部沿水平方向固定設置有平板,平板中部設置有圓孔,吊鉤上部伸入并轉動連接在圓孔內(nèi),吊鉤上端固定設置有位于平板上方的限位塊,限位塊大于圓孔。
鋼絲繩鎖緊件包括u型板、楔形板、第三定位銷和第四定位銷,u型板的頂部、底部和左側均敞口,u型板的前側上部與吊臂后側固定連接,第三定位銷位于第四定位銷上方,第三定位銷和第四定位銷均沿前后方向水平穿過u型板,第三定位銷距離u型板底部的距離大于第四定位銷距離u型板底部的距離,楔形板呈上寬下窄的結構,楔形板伸入到u型板內(nèi)且楔形板左側均與第三定位銷及第四定位銷頂壓接觸,鋼絲繩沿u型板內(nèi)底部自下而上穿過u型板,楔形板的后側通過鋼絲繩與u型板底部頂壓接觸,楔形板的后側面和u型板的內(nèi)壁均設置有鋼絲繩緊密壓接的防滑摩擦紋。
手動定位機構包括前立板、后立板、鎖定螺桿、手柄桿、u型墊圈、下銷軸和上銷軸,前立板和后立板垂直設置在支撐梁頂面上,前立板和后立板分別位于吊臂的前側和后側,后立板通過鉸鏈轉動連接有壓板;
前立板上端部中間開設有前側、后側和頂部均敞口的下安裝槽,壓板前側中部開設有頂部、底部和前側均敞口的導向槽,下銷軸沿前后方向穿過下安裝槽并轉動連接在壓板上,下銷軸的外徑大于鎖定螺桿的外徑,鎖定螺桿沿下銷軸的徑向方向穿過下銷軸并與下銷軸螺紋連接,手柄桿前端部的中間開設有底部和前側均敞口的上安裝槽,鎖定螺桿上端位于上安裝槽內(nèi),上銷軸沿左右方向穿過鎖定螺桿并轉動連接在手柄桿右端部,上銷軸的外徑小于鎖定螺桿的外徑,u型墊圈底部固定連接在壓板上表面并位于導向槽正上方,u型墊圈上下通透且前側敞口,上安裝槽、u型墊圈的內(nèi)孔、導向槽和下安裝槽上下依次對應;鎖定螺桿處于垂直狀態(tài)時,鎖定螺桿自上而下依次位于上安裝槽、u型墊圈、導向槽和下安裝槽的內(nèi)部,手柄桿的前端部的外輪廓圍繞上銷軸的中心線自前側表面上部到底部呈逐漸增大的變徑弧面結構,u型墊圈頂部設置有與變徑弧面結構相對應吻合并壓接配合的弧形槽。
壓板下表面設置有若干個用于壓緊吊臂上表面的橡膠塊;手柄桿后端向上彎折形成上翹部,壓板上表面通過緊固螺栓設置有可水平轉動的彈性壓片,彈性壓片前端設置有與上翹部頂壓壓接配合的定位鉤,彈性壓片上設置有手持部。
前立板的前側與支撐梁上表面之間、后立板的后側與支撐梁上表面之間均設置有加強筋板。
下水平框架下部右側設置有輪架,輪架上轉動連接有與橋面護欄底座的左側面頂壓接觸且沿橋面護欄底座的內(nèi)側面移動的左限位輪;
下水平框架底部左側的一個支撐輪同軸向設置有從動鏈輪,下水平框架上設置有電機減速機,電機減速機的動力輸出軸上設置有主動鏈輪,主動鏈輪與從動鏈輪通過鏈條傳動連接。
垂直框架左側上部在同一高度上沿前后方向設置有至少三個右限位輪,右限位輪與高架橋右側面滾動接觸。
垂直框架下部左側在高架橋橋面下方沿前后水平方向設置有至少兩層的護欄管,作業(yè)平臺由型鋼焊接成為矩形的框架并在框架頂部鋪設花紋鋼板制成,作業(yè)平臺上表面左側通過合頁鉸接有防護欄,防護欄在垂直狀態(tài)時,防護欄的上部右側通過支撐桿與斜撐梁連接,支撐桿兩端分別與防護欄和斜撐梁通過銷軸插接,斜撐梁右側與平臺之間沿垂直方向設置有護欄桿。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在工作使用時,由于橋面在澆筑混凝土后是非常平整的,壓縮空氣儲氣罐為氣缸提供動力,氣缸驅動吸盤按壓到橋面上,這樣就可將支撐框架穩(wěn)穩(wěn)地固定在橋面上,從而避免吊臂右端的吊鉤所起吊的重物的重力太大而使支撐框架翹起來影響安全施工。吊臂右側伸到高架橋的右側,若本發(fā)明設置在高架橋橋面的左側時,方向對應調(diào)整即可。吊臂可采用方鋼管制作而成,方鋼管避免轉動,將吊鉤掛接重物(施工器具或施工原料),操控卷揚機就可將重物從高架橋向下運送或將重物從地面吊裝到高架橋上。重物向上運送過程中,當重物快與高架橋橋面持平時,高架橋上的工人手持一端設置有拉鉤的長桿鉤住吊鉤向左拉,將重物拉到高架橋的橋面上方后,幾個工人將重物從吊鉤上取下即可。重物向下運送開始時,橋面上的重物先掛到吊鉤上,使用帶拉鉤的長桿鉤住吊鉤,先操控卷揚機將重物向上提升,使重物離開橋面后,再操控卷揚機將重物慢慢向下落,長桿緩慢地將吊鉤向左移動到穩(wěn)定狀態(tài),在這個過程中,使用帶拉鉤的長桿可以穩(wěn)定重物慢慢下落,避免重物猛烈晃動對吊臂產(chǎn)生較大沖擊影響安全作業(yè)。
在提升或下放重物的同時,在作業(yè)平臺的前側部或后側部設置有懸梯吊掛件,施工人員將懸梯吊掛在懸梯吊掛件上,施工人員就可以通過懸梯上到作業(yè)平臺上,通過操控卷揚機將施工器械和材料提升到作業(yè)平臺上方,施工人員在作業(yè)平臺上將重物放置到施工平臺上。施工人員在平臺上對高架橋底部進行施工作業(yè)。
隔一段時間,吸盤內(nèi)的氣壓會升高,啟動抽風電機,關閉第一風閥,開啟第二風閥,抽風機對吸盤內(nèi)進行抽氣,從而使吸盤的吸附力增強,確保施工的安全性。
當在橋面的一個地方吊裝重物完成后,需要移動作業(yè)平臺和吊臂的位置時,氣缸將吸盤向上提起,電機減速機啟動,驅動支撐輪在橋面上移動,左限位輪也沿橋面護欄底座的左側面,移動到位后,電機減速機停止,氣缸再把吸盤壓到橋面上將本發(fā)明定位。
在吊裝重物作業(yè)過程中,左限位輪也起到較強的支撐作用,避免支撐框架向右傾斜。下水平框架上的各個設備自身的重力也起到平衡吊臂懸臂吊裝作業(yè)的作用。
當壓縮空氣儲氣罐內(nèi)氣壓不夠時,導致氣缸的驅動性能減弱,會使吸盤不能牢牢地吸附到橋面上,此時需要關閉第二風管,開啟第一風閥,抽風機通過氣體增壓閥向壓縮空氣儲氣罐內(nèi)儲氣。
斜撐桿用于支撐懸臂作業(yè)的吊臂強度的作用,右限位輪不僅起到導向沿高架橋移動的作用,而且起到在吊裝重物時,限定垂直框架保持穩(wěn)定的作用,并為斜撐桿提供基礎支撐。
作業(yè)平臺左側的防護欄在不用時可將支撐桿拆卸掉,然后將防護欄翻轉到作業(yè)平臺上,這樣便于將本發(fā)明從高架橋上移除或轉移到高架橋的左進行施工。
加強肋板起到加強垂直框架與上水平框架之間的連接強度的作用,斜撐梁起到增強垂直框架和作業(yè)平臺之間強度的作用,均提高在作業(yè)平臺上施工的安全系數(shù)。
斜撐梁和支撐桿在作業(yè)平臺的相對兩側均設置,起到加強作用的同時,也起到防護作用。
由于作業(yè)平臺(主題中的吊籃)是為施工人員提供作業(yè)的,因此,作業(yè)平臺與、垂直框架和上水平框架均采用固定連接的方式。當僅僅需要高架橋底部施工作業(yè)時,可將吊臂以及上水平框架上的各個部件均拆卸。
本發(fā)明中鋼絲繩的一端通過卷揚機進行牽拉,鋼絲繩的另一端穿過u型板,用一個u形卡將穿過u型板的鋼絲繩的一端卡在立架上,防止鋼絲繩松動,起到終極保險的作用,然后在u型板上插入安裝上第三定位銷和第四定位銷,楔形板由上而下插入到u型板內(nèi),使用錘子向下砸楔形板的上端,楔形板左側均與第三定位銷及第四定位銷頂壓接觸,楔形板的后側通過鋼絲繩與u型板底部頂壓接觸。由于楔形板的后側面和u型板的內(nèi)壁均設置有鋼絲繩緊密壓接的防滑摩擦紋,鋼絲繩受力向下拉楔形板,這樣可使鋼絲繩牢牢鎖死。
本發(fā)明中的吊臂可以根據(jù)實際的位置進行長短的調(diào)節(jié),調(diào)節(jié)時可操作手動定位機構,使吊臂松開,再沿左右方向移動吊臂。吊臂的移動長度到位后,再操控手動定位機構鎖緊吊臂,具體操控過程為:手持手柄桿以下銷軸為轉軸向上轉動,當鎖定螺桿轉動到垂直狀態(tài)時,手柄桿右端部位于u型墊圈上方,另一只手向下按壓壓板,使壓板下表面的橡膠塊向下緊壓手柄桿,然后旋轉手柄桿帶動鎖定螺桿旋轉,由于鎖定螺桿與下銷軸螺紋連接,鎖定螺桿的旋轉就使手柄桿的右端部向下移動,當手柄桿的右端部與u型墊圈接觸并手動轉動手柄桿比較費力時,松開按壓壓板的手,按壓手柄桿使手柄桿以上銷軸為中心線向左下轉動,使手柄桿左端底部與壓板上表面接觸,由于手柄桿的右端部的外輪廓圍繞上銷軸的中心線自右側上部到左側下部呈逐漸增大的變徑弧面結構,隨著手柄桿向左轉動,手柄桿的右端部的外輪廓就會通過u型墊圈逐漸壓緊壓板,壓板下表面設置的若干個橡膠塊就會進一步緊壓吊臂的上表面,從而將吊臂固定牢靠。最后再用手扳動彈性壓片上的手持部,驅動彈性壓片以緊固螺栓為中心線水平轉動,當接觸到手柄桿左端的上翹部時,向上提彈性壓片,使彈性壓片的定位鉤向下緊壓住手柄桿的上翹部,這樣可確保手柄桿定位不動。
由于u型墊圈頂部設置有與變徑弧面結構上相對應吻合并壓接配合的弧形槽,這一結構可確手柄桿在不動的情況下鎖定螺柱不會向前移動脫離u型墊圈,從而使壓板牢靠地緊壓吊臂,使吊臂與支撐框架保持一體結構,從而起到良好安全可靠性。
加強筋板起到增強前立板、后立板與支撐梁之間連接強度的作用,確保定位吊臂的可靠性。另外,為了增加吊臂的強度,即起重量,可將兩根方鋼管并排焊接為一體。當然,這樣需要適當調(diào)整前立板和后立板之間的距離以放置兩根方鋼管。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各個零配件均采用分體組裝的結構,隨用隨裝,具有一定的起重量,在高架橋的橋面上固定牢靠性好,且可沿橋面移動,安裝起來方便快捷,特別對于吊臂,為了便于搬運和存放,在使用后經(jīng)常需要拆卸,可通過手動定位機構進行鎖緊和拆卸,不僅安全可靠性強,而且相當方便快捷??傊?,本發(fā)明功能多樣,既可以起吊重物,而且可以對高架橋的底面進行施工,充分降低了道路施工中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更加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支撐框架的放大圖;
圖3是圖1中吊臂的俯視圖;
圖4是圖1中a處的放大圖;
圖5是圖3中b處的放大圖
圖6是圖1中手動定位機構的左視圖;
圖7是圖6中c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7所示,本發(fā)明的城市高架橋后期施工用多功能起吊和吊籃組合裝置,包括設置在高架橋68的橋面右側上整體呈長方體形狀的支撐框架1、位于高架橋68右側的垂直框架69和設置在高架橋68下方的水平設置的作業(yè)平臺70,支撐框架1包括下水平框架47,下水平框架47底部設置有支撐輪2,下水平框架47上垂直設置有立柱48,立柱48上端固定設置有上水平框架53,上水平框架53頂部沿前后方向設置有至少兩根支撐梁3,支撐梁3頂部沿左右水平方向設置有一根吊臂4,吊臂4右側為懸臂結構,每根支撐梁3上均設置有一個用于固定吊臂4的手動定位機構5,上水平框架53頂部前側水平設置有安裝板6,安裝板6上設置有卷揚機7,吊臂4右端固定設置有第一滑輪架8,第一滑輪架8上通過水平設置的第一滑輪軸轉動連接有第一定滑輪9,吊臂4后側部在鄰近第一定滑輪9處固定設置有鋼絲繩鎖緊件10,吊臂4前側部在上水平框架53上方固定設置有第二滑輪架11,第二滑輪架11上通過沿豎向設置的第二滑輪軸轉動連接有第二定滑輪12,上水平框架53頂部在吊臂4后側設置有立架13,卷揚機7上纏繞有鋼絲繩14,鋼絲繩14的牽拉端依次穿過第二定滑輪12、第一定滑輪9和鋼絲繩14鎖緊件10后通過u形卡15固定在立架13上,鋼絲繩14上在第一定滑輪9和鋼絲繩14鎖緊件10之間設置有用于吊掛重物的吊鉤組件;
下水平框架47上設置有抽風機50、氣缸51、壓縮空氣儲氣罐52、抽風電機54和吸盤55,抽風電機54的主軸與抽風機50的主軸傳動連接,氣缸51沿垂直方向設置,吸盤55位于下水平框架47下方且吸盤55的開口朝下設置,氣缸51的下端通過連接盤56與吸盤55頂部連接,吸盤55的下端口邊沿設置有耐磨橡膠環(huán),吸盤55的頂部中心處與抽風機50的抽風口連接,抽風機50的出風口連接有三通管57,三通管57的第一個出風管上設置有第一風閥58和氣體增壓閥59,第一個出風管的出風口與壓縮空氣儲氣罐52連接,壓縮空氣儲氣罐52與氣缸51通過氣管及氣閥組件連接,三通管57的第二個出風管上設置有第二風閥60。
上水平框架47的右側與垂直框架69的上側固定連接,上水平框架47的底部與垂直框架69的左側之間設置有三角形結構的加強肋板71,垂直框架69的下側與作業(yè)平臺70右側固定連接,作業(yè)平臺70頂部的前側和后側均與垂直框架69的左側之間設置有外高內(nèi)低傾斜設置的斜撐梁72;
垂直框架69的右側設置有下耳板73,吊臂右側底部設置有上耳板74,下耳板73和上耳板74之間設置有左低右高傾斜設置的斜撐桿75。
第一滑輪架8上穿設有位于第一定滑輪9上方用于防脫繩的第一定位銷16。
吊鉤組件包括動滑輪17、第三滑輪架18和吊鉤19,動滑輪17通過第三滑輪軸轉動連接在第三滑輪架18上,第三滑輪架18下部設置有兩個位于動滑輪17下方用于防脫繩的第二定位銷20,第三滑輪架18底部沿水平方向固定設置有平板21,平板21中部設置有圓孔,吊鉤19上部伸入并轉動連接在圓孔內(nèi),吊鉤19上端固定設置有位于平板21上方的限位塊22,限位塊22大于圓孔。
鋼絲繩14鎖緊件10包括u型板23、楔形板24、第三定位銷25和第四定位銷26,u型板23的頂部、底部和左側均敞口,u型板23的前側上部與吊臂4后側固定連接,第三定位銷25位于第四定位銷26上方,第三定位銷25和第四定位銷26均沿前后方向水平穿過u型板23,第三定位銷25距離u型板23底部的距離大于第四定位銷26距離u型板23底部的距離,楔形板24呈上寬下窄的結構,楔形板24伸入到u型板23內(nèi)且楔形板24左側均與第三定位銷25及第四定位銷26頂壓接觸,鋼絲繩14沿u型板23內(nèi)底部自下而上穿過u型板23,楔形板24的后側通過鋼絲繩14與u型板23底部頂壓接觸,楔形板24的后側面和u型板23的內(nèi)壁均設置有鋼絲繩14緊密壓接的防滑摩擦紋。
手動定位機構5包括前立板27、后立板28、鎖定螺桿29、手柄桿30、u型墊圈31、下銷軸32和上銷軸33,前立板27和后立板28垂直設置在支撐梁3頂面上,前立板27和后立板28分別位于吊臂4的前側和后側,后立板28通過鉸鏈34轉動連接有壓板35;
前立板27上端部中間開設有前側、后側和頂部均敞口的下安裝槽36,壓板35前側中部開設有頂部、底部和前側均敞口的導向槽37,下銷軸32沿前后方向穿過下安裝槽36并轉動連接在壓板35上,下銷軸32的外徑大于鎖定螺桿29的外徑,鎖定螺桿29沿下銷軸32的徑向方向穿過下銷軸32并與下銷軸32螺紋連接,手柄桿30前端部的中間開設有底部和前側均敞口的上安裝槽38,鎖定螺桿29上端位于上安裝槽38內(nèi),上銷軸33沿左右方向穿過鎖定螺桿29并轉動連接在手柄桿30右端部,上銷軸33的外徑小于鎖定螺桿29的外徑,u型墊圈31底部固定連接在壓板35上表面并位于導向槽37正上方,u型墊圈31上下通透且前側敞口,上安裝槽38、u型墊圈31的內(nèi)孔、導向槽37和下安裝槽36上下依次對應;鎖定螺桿29處于垂直狀態(tài)時,鎖定螺桿29自上而下依次位于上安裝槽38、u型墊圈31、導向槽37和下安裝槽36的內(nèi)部,手柄桿30的前端部的外輪廓圍繞上銷軸33的中心線自前側表面上部到底部呈逐漸增大的變徑弧面結構39,u型墊圈31頂部設置有與變徑弧面結構39相對應吻合并壓接配合的弧形槽40。
壓板35下表面設置有若干個用于壓緊吊臂4上表面的橡膠塊41;手柄桿30后端向上彎折形成上翹部42,壓板35上表面通過緊固螺栓49設置有可水平轉動的彈性壓片43,彈性壓片43前端設置有與上翹部42頂壓壓接配合的定位鉤44,彈性壓片43上設置有手持部45。
前立板27的前側與支撐梁3上表面之間、后立板28的后側與支撐梁3上表面之間均設置有加強筋板46。
下水平框架47下部右側設置有輪架61,輪架61上轉動連接有與橋面護欄底座62的左側面頂壓接觸且沿橋面護欄底座62的內(nèi)側面移動的左限位輪63;
下水平框架47底部左側的一個支撐輪2同軸向設置有從動鏈輪64,下水平框架47上設置有電機減速機65,電機減速機65的動力輸出軸上設置有主動鏈輪66,主動鏈輪66與從動鏈輪64通過鏈條67傳動連接。
垂直框架69左側上部在同一高度上沿前后方向設置有至少三個右限位輪76,右限位輪76與高架橋68右側面滾動接觸。
垂直框架69下部左側在高架橋68橋面下方沿前后水平方向設置有至少兩層的護欄管77,作業(yè)平臺70由型鋼焊接成為矩形的框架并在框架頂部鋪設花紋鋼板制成,作業(yè)平臺70上表面左側通過合頁78鉸接有防護欄79,防護欄79在垂直狀態(tài)時,防護欄79的上部右側通過支撐桿80與斜撐梁72連接,支撐桿80兩端分別與防護欄79和斜撐梁72通過銷軸插接,斜撐梁72右側與平臺之間沿垂直方向設置有護欄桿81。
本發(fā)明在工作使用時,由于橋面在澆筑混凝土后是非常平整的,壓縮空氣儲氣罐52為氣缸51提供動力,氣缸51驅動吸盤55按壓到橋面上,這樣就可將支撐框架1穩(wěn)穩(wěn)地固定在橋面上,從而避免吊臂4右端的吊鉤19所起吊的重物的重力太大而使支撐框架1翹起來影響安全施工。吊臂4右側伸到高架橋68的右側,若本發(fā)明設置在高架橋68橋面的左側時,方向對應調(diào)整即可。吊臂4可采用方鋼管制作而成,方鋼管避免轉動,將吊鉤19掛接重物(施工器具或施工原料),操控卷揚機7就可將重物從高架橋68向下運送或將重物從地面吊裝到高架橋68上。重物向上運送過程中,當重物快與高架橋68橋面持平時,高架橋68上的工人手持一端設置有拉鉤的長桿鉤住吊鉤19向左拉,將重物拉到高架橋68的橋面上方后,幾個工人將重物從吊鉤19上取下即可。重物向下運送開始時,橋面上的重物先掛到吊鉤19上,使用帶拉鉤的長桿鉤住吊鉤19,先操控卷揚機7將重物向上提升,使重物離開橋面后,再操控卷揚機7將重物慢慢向下落,長桿緩慢地將吊鉤19向左移動到穩(wěn)定狀態(tài),在這個過程中,使用帶拉鉤的長桿可以穩(wěn)定重物慢慢下落,避免重物猛烈晃動對吊臂4產(chǎn)生較大沖擊影響安全作業(yè)
在提升或下放重物的同時,在作業(yè)平臺70的前側部或后側部設置有懸梯吊掛件82,施工人員將懸梯吊掛在懸梯吊掛件82上,施工人員就可以通過懸梯上到作業(yè)平臺70上,通過操控卷揚機7將施工器械和材料提升到作業(yè)平臺70上方,施工人員在作業(yè)平臺70上將重物放置到施工平臺上。施工人員在平臺上對高架橋68底部進行施工作業(yè)。
隔一段時間,吸盤55內(nèi)的氣壓會升高,啟動抽風電機54,關閉第一風閥58,開啟第二風閥60,抽風機50對吸盤55內(nèi)進行抽氣,從而使吸盤55的吸附力增強,確保施工的安全性。
當在橋面的一個地方吊裝重物完成后,需要移動作業(yè)平臺70和吊臂4的位置時,氣缸51將吸盤55向上提起,電機減速機65啟動,驅動支撐輪2在橋面上移動,左限位輪63也沿橋面護欄底座62的左側面,移動到位后,電機減速機65停止,氣缸51再把吸盤55壓到橋面上將本發(fā)明定位。
在吊裝重物作業(yè)過程中,左限位輪63也起到較強的支撐作用,避免支撐框架1向右傾斜。下水平框架47上的各個設備自身的重力也起到平衡吊臂4懸臂吊裝作業(yè)的作用。
當壓縮空氣儲氣罐52內(nèi)氣壓不夠時,導致氣缸51的驅動性能減弱,會使吸盤55不能牢牢地吸附到橋面上,此時需要關閉第二風管,開啟第一風閥58,抽風機50通過氣體增壓閥59向壓縮空氣儲氣罐52內(nèi)儲氣。
斜撐桿75用于支撐懸臂作業(yè)的吊臂4強度的作用,右限位輪76不僅起到導向沿高架橋68移動的作用,而且起到在吊裝重物時,限定垂直框架69保持穩(wěn)定的作用,并為斜撐桿75提供基礎支撐。
作業(yè)平臺70左側的防護欄79在不用時可將支撐桿80拆卸掉,然后將防護欄79翻轉到作業(yè)平臺70上,這樣便于將本發(fā)明從高架橋上移除或轉移到高架橋的左進行施工。
加強肋板71起到加強垂直框架69與上水平框架47之間的連接強度的作用,斜撐梁72起到增強垂直框架69和作業(yè)平臺70之間強度的作用,均提高在作業(yè)平臺70上施工的安全系數(shù)。
斜撐梁72和支撐桿80在作業(yè)平臺70的相對兩側均設置,起到加強作用的同時,也起到防護作用。
由于作業(yè)平臺70(主題中的吊籃)是為施工人員提供作業(yè)的,因此,作業(yè)平臺70與、垂直框架69和上水平框架47均采用固定連接的方式。當僅僅需要高架橋底部施工作業(yè)時,可將吊臂以及上水平框架47上的各個部件均拆卸。
本發(fā)明中鋼絲繩14的一端通過卷揚機7進行牽拉,鋼絲繩14的另一端穿過u型板23,用一個u形卡15將穿過u型板23的鋼絲繩14的一端卡在立架13上,防止鋼絲繩14松動,起到終極保險的作用,然后在u型板23上插入安裝上第三定位銷25和第四定位銷26,楔形板24由上而下插入到u型板23內(nèi),使用錘子向下砸楔形板24的上端,楔形板24左側均與第三定位銷25及第四定位銷26頂壓接觸,楔形板24的后側通過鋼絲繩14與u型板23底部頂壓接觸。由于楔形板24的后側面和u型板23的內(nèi)壁均設置有鋼絲繩14緊密壓接的防滑摩擦紋,鋼絲繩14受力向下拉楔形板24,這樣可使鋼絲繩14牢牢鎖死。
本發(fā)明中的吊臂4可以根據(jù)實際的位置進行長短的調(diào)節(jié),調(diào)節(jié)時可操作手動定位機構5,使吊臂4松開,再沿左右方向移動吊臂4。吊臂4的移動長度到位后,再操控手動定位機構5鎖緊吊臂4,具體操控過程為:手持手柄桿30以下銷軸32為轉軸向上轉動,當鎖定螺桿29轉動到垂直狀態(tài)時,手柄桿30右端部位于u型墊圈31上方,另一只手向下按壓壓板35,使壓板35下表面的橡膠塊41向下緊壓手柄桿30,然后旋轉手柄桿30帶動鎖定螺桿29旋轉,由于鎖定螺桿29與下銷軸32螺紋連接,鎖定螺桿29的旋轉就使手柄桿30的右端部向下移動,當手柄桿30的右端部與u型墊圈31接觸并手動轉動手柄桿30比較費力時,松開按壓壓板35的手,按壓手柄桿30使手柄桿30以上銷軸33為中心線向左下轉動,使手柄桿30左端底部與壓板35上表面接觸,由于手柄桿30的右端部的外輪廓圍繞上銷軸33的中心線自右側上部到左側下部呈逐漸增大的變徑弧面結構39,隨著手柄桿30向左轉動,手柄桿30的右端部的外輪廓就會通過u型墊圈31逐漸壓緊壓板35,壓板35下表面設置的若干個橡膠塊41就會進一步緊壓吊臂4的上表面,從而將吊臂4固定牢靠。最后再用手扳動彈性壓片43上的手持部45,驅動彈性壓片43以緊固螺栓49為中心線水平轉動,當接觸到手柄桿30左端的上翹部42時,向上提彈性壓片43,使彈性壓片43的定位鉤44向下緊壓住手柄桿30的上翹部42,這樣可確保手柄桿30定位不動。
由于u型墊圈31頂部設置有與變徑弧面結構39上相對應吻合并壓接配合的弧形槽40,這一結構可確手柄桿30在不動的情況下鎖定螺柱不會向前移動脫離u型墊圈31,從而使壓板35牢靠地緊壓吊臂4,使吊臂4與支撐框架1保持一體結構,從而起到良好安全可靠性。
加強筋板46起到增強前立板27、后立板28與支撐梁3之間連接強度的作用,確保定位吊臂4的可靠性。另外,為了增加吊臂4的強度,即起重量,可將兩根方鋼管并排焊接為一體。當然,這樣需要適當調(diào)整前立板27和后立板28之間的距離以放置兩根方鋼管。
本實施例并非對本發(fā)明的形狀、材料、結構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實質(zhì)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屬于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