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瀝青混凝土儲存保溫倉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瀝青混凝土儲存保溫倉。
背景技術:
瀝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氫化合物及其非金屬衍生物組成的黑褐色復雜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機液體的一種,呈液態(tài),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瀝青是一種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機膠凝材料。瀝青主要可以分為煤焦瀝青、石油瀝青和天然瀝青三種:其中,煤焦瀝青是煉焦的副產(chǎn)品,石油瀝青是原油蒸餾后的殘渣,天然瀝青則是儲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礦層或在地殼表面堆積,瀝青主要用于涂料、塑料、橡膠等工業(yè)以及鋪筑路面等,由于瀝青的遇冷凝固的特性,在瀝青加工后,如果不進行保溫,極易冷卻凝固,為了使加工后的瀝青保證流動性,防止凝固,現(xiàn)提出一種在罐體底部易冷卻處設置有保溫棉,在底門下面有加熱電板,保證底部溫度,防止瀝青溫度過低凝固的裝置。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瀝青混凝土儲存保溫倉,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瀝青混凝土儲存保溫倉,包括支撐臺,所述支撐臺的底部固定安裝有支腿,所述支撐臺的頂部設置有存儲罐,所述存儲罐包括罐體,所述罐體的外壁連接有防爆層,所述防爆層的外壁包覆有保溫層,所述罐體的內(nèi)腔底部設置有存儲罐底板,所述存儲罐的下側安裝有安裝板,所述罐體的底部連接有加熱板,所述加熱板與隔熱層間隔連接,且所述隔熱層安裝在安裝板的上側,所述存儲罐的底部設置有固定座,且所述固定座上安裝有加熱器,所述加熱器與加熱板通過導線電性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支撐臺的上表面沿邊設置有護欄。
優(yōu)選的,所述存儲罐的頂部開設有進料口。
優(yōu)選的,所述支腿至少設置有6組,且支腿的一側安裝有爬梯。
優(yōu)選的,所述存儲罐的外壁貼合安裝有至少兩組溫度傳感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和優(yōu)點:該瀝青混凝土儲存保溫倉,通過在罐體底部易冷卻處設置有保溫棉,在底門下面有加熱電板,保證底部溫度,防止瀝青溫度過低凝固,同時通過防爆層和保溫層保證罐體的溫度穩(wěn)定性,使罐體的溫度升高到瀝青凝固點以上,保證了瀝青的流動性,同時增加安全性,延長瀝青的存儲時間,該裝置結構簡單,易于操作,便于存儲,保溫效果良好,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加熱裝置仰視圖。
圖中:1支腿、2支撐臺、3護欄、4存儲罐、5進料口、6防爆層、7保溫層、8安裝板、9隔熱層、11加熱板、12存儲罐底板、13加熱器、14固定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圖1-3所示的一種瀝青混凝土儲存保溫倉,包括支撐臺2,所述支撐臺2的底部固定安裝有支腿1,所述支撐臺2的頂部設置有存儲罐4,所述存儲罐4包括罐體,所述罐體的外壁連接有防爆層6,所述防爆層6的外壁包覆有保溫層7,所述罐體的內(nèi)腔底部設置有存儲罐底板12,所述存儲罐4的下側安裝有安裝板8,所述罐體的底部連接有加熱板11,所述加熱板11與隔熱層9間隔連接,且所述隔熱層9安裝在安裝板8的上側,所述存儲罐4的底部設置有固定座14,且所述固定座14上安裝有加熱器13,所述加熱器13與加熱板11通過導線電性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臺2的上表面沿邊設置有護欄3,便于上支撐臺2進行維修和檢測,保證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進一步的,所述存儲罐4的頂部開設有進料口5,便于將制備好的瀝青存儲到罐體內(nèi)。
進一步的,所述支腿1至少設置有6組,且支腿1的一側安裝有爬梯,增加存儲罐4的穩(wěn)定性,便于裝卸,同時通過爬梯便于對加熱器13和加熱板11等組成的加熱裝置進行檢修。
進一步的,所述存儲罐4的外壁貼合安裝有至少兩組溫度傳感器,對保溫罐體進行監(jiān)控,防止溫度過低導致瀝青凝固。
具體的,瀝青原料通過進料口5進入存儲罐4,存儲罐4固定安裝在6條支腿支撐的支撐臺2上,通過安裝在存儲罐4的加熱板11和由保溫棉制成的隔熱層9對罐體底部極易受冷處,進行加熱保溫,同時通過安裝的溫度傳感器進行實時監(jiān)控,防止溫度降低到臨界值,造成罐體底部易受冷處的瀝青凝固,不便出料,通過加熱裝置,不僅有效的防止瀝青凝結,同時罐體增加了保溫和防爆層,提高了整體結構的穩(wěn)定性,有效的提高了存儲時間,降低成本。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