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充氣式座椅安全氣囊折疊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汽車安全氣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充氣式座椅安全氣囊折疊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座椅安全氣囊的形狀為類橢圓形,其折疊方式為氣囊兩側向其內部進行上下折疊,其折疊步驟為:第一步,參見圖1和圖2,先將氣10展平放置在工作臺面上,氣囊10的放氣孔11朝下;第二步,參見圖3和圖4,一個操作者將氣囊10的上、下片袋體拉開,以使得氣囊10內形成空腔12,另一操作者將氣囊10的右側13向內腔12處推入形成折疊,再將氣囊10的右側13向外拉出并使得氣囊10的右部形成第一多層折疊狀14 ;第三步,參見圖5和圖6,一個操作者繼續(xù)維持氣囊10內的空腔12,另一操作者將氣囊10的左側15內腔12推入形成折疊,再將氣囊10的左側15向外拉出并使得氣囊10的左部形成位于第一多層折疊狀14下方的第二多層折疊狀16,完成整個折疊過程。
[0003]然而,這種人工折疊安全氣囊的折疊方式存在以下一些缺陷:
[0004]1、單純采用人工操作,并需要兩位操作者同時進行操作,折疊效率低,整理難度大,單件折疊的平均時間為60s ;
[0005]2、由于向內推入的深度無法控制,加上依靠人工將氣囊整理出來的空腔不受控制,其形狀也比較多樣化,無法滿足氣囊的折疊一致性,折疊尺寸難以保證,效果不佳。
[0006]為此,申請人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找到了解決上述問題的辦法,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便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發(fā)明內容】
[0007]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現有汽車安全氣囊采用人工折疊的方式存在折疊效率低、整理難度大、單件折疊時間長、且無法保證折疊一致性以及折疊效果不佳等問題,現提供一種折疊效率高、可保證折疊一致性、可操作性好、結構簡單、成本低的充氣式座椅安全氣囊折疊裝置。
[0008]本發(fā)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9]一種充氣式座椅安全氣囊折疊裝置,包括:
[0010]—底板;
[0011]一設置在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所述底板前部的發(fā)生器固定機構,所述發(fā)生器固定機構將位于展平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氣囊前端的氣體發(fā)生器固定;
[0012]一設置在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所述底板后部的氣囊浮動固定機構,所述氣囊浮動固定機構將展平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氣囊后端浮動固定;
[0013]對稱設置在所述底板上且分別位于所述底板左、右部并可沿所述底板長度方向相對滑動的左、右滑動夾板機構,所述左、右滑動夾板機構分別夾持展平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氣囊的左、右側;以及
[0014]一充氣機構,所述充氣機構向展平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氣囊充入氣體以使得所述氣囊內形成空腔,所述左、右滑動夾板機構分別夾持住所述氣囊的左、右側同時向所述空腔中心方向相對滑動,使得所述氣囊的左、右側形成多層折疊狀。
[0015]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中,在所述底板上沿長度方向設置有一直線滑動導軌,所述左、右滑動夾板機構分別滑動配置在所述直線滑動導軌的左、右端,在所述直線滑動導軌上設置有用以限制所述左、右滑動夾板機構最大滑動距離的左、右限位塊。
[0016]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左滑動夾板機構包括一左滑動座、一左上、下夾板以及一左彈簧合頁,所述左滑動座滑動配置在所述直線滑動導軌的左端,所述左滑動座上配置有一左推進把手,所述左下夾板的左側水平固定連接在所述左滑動座的右側面上,所述左上夾板通過左彈簧合頁鉸接在所述左滑動座上且位于所述左下夾板的正上方。
[0017]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左滑動座上配置有一左推進把手。
[0018]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右滑動夾板機構包括一右滑動座、一右上、下夾板以及一右彈簧合頁,所述右滑動座滑動配置在所述直線滑動導軌的右端,所述右滑動座上配置有一右推進把手,所述右下夾板的右側水平固定連接在所述右滑動座的左側面上,所述右上夾板通過右彈簧合頁鉸接在所述右滑動座上且位于所述右下夾板的正上方。
[0019]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右滑動座上配置有一右推進把手。
[0020]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氣囊浮動固定機構包括一浮動底座以及左、右固定部件,所述浮動底座浮動配置在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所述底板的后部,所述左、右固定部件安裝在所述浮動底座上且位于所述浮動底座的左、右部。
[0021]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充氣機構包括一供氣源以及一腳踏充氣閥,所述腳踏充氣閥的進氣端通過第一供氣管與所述供氣源連接,所述腳踏充氣閥的出氣端通過第二供氣管與展平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氣囊的放氣孔連接。
[0022]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術方案,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將氣囊展平放置在底板上,并通過設置在底板上的發(fā)生器固定機構、氣囊浮動固定機構、左、右滑動夾板機構對氣囊進行固定,再向氣囊中快速充入氣體使其內部形成空腔,接著左、右滑動夾板機構動作,將氣囊的左、右側向空腔中心方向推入以形成多層折疊狀,最后左、右滑動夾板機構松開氣囊的左、右側,退回初始位置,完成整個折疊過程。本發(fā)明的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經由本發(fā)明折疊的汽車安全氣囊既按照既定的折疊方式進行折疊,在折疊尺寸的要求上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完全消除了手工折疊時的不一致現象,并且折疊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由原來的兩人操作且單件耗時60s提高到單人操作且單件耗時30s,人工成本也得到了降低。
【附圖說明】
[0023]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4]圖1是現有的汽車安全氣囊以人工折疊方式進行折疊的第一狀態(tài)的示意圖。
[0025]圖2是圖1的A向視圖。
[0026]圖3是現有的汽車安全氣囊以人工折疊方式進行折疊的第二狀態(tài)的示意圖。
[0027]圖4是圖3的B向視圖。
[0028]圖5是現有的汽車安全氣囊以人工折疊方式進行折疊的第三狀態(tài)的示意圖。
[0029]圖6是圖5的C向視圖。
[0030]圖7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8是由本發(fā)明所折疊的汽車安全氣囊的第一狀態(tài)的示意圖。
[0032]圖9是由本發(fā)明所折疊的汽車安全氣囊的第二狀態(tài)的示意圖。
[0033]圖10是由本發(fā)明所折疊的汽車安全氣囊的第三狀態(tài)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4]為了使本發(fā)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chuàng)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
[0035]參見圖7,圖中給出的一種充氣式座椅安全氣囊折疊裝置,包括底板100、發(fā)生器固定機構200、氣囊浮動固定機構300、左、右滑動夾板機構400a、400b以及充氣機構。
[0036]發(fā)生器固定機構200設置在底板100上且位于底板100的前部,發(fā)生器固定機構200將位于展平放置在底板100上的氣囊500前端的氣體發(fā)生器固定。
[0037]氣囊浮動固定機構300設置在底板100上且位于底板100的后部。其包括一浮動底座310以及左、右固定部件320a、320b,浮動底座310浮動配置在底板100的后部位置上,左、右固定部件320a、320b安裝在浮動底座310上且位于浮動底座310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