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式起重機的配置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說明】
[0001] 本申請主張基于2013年12月26日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第2013-269787號的優(yōu) 先權。該日本申請的所有內容通過參考援用于本說明書中。
技術領域
[0002]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多個門式起重機的停止時的配置結構。
【背景技術】
[0003] 以往,已知有在一對軌道上可行駛的門式起重機(例如,參考專利文獻1)。專利文 獻1中所記載的起重機具備:一對行駛裝置,用于在軌道上行駛;支柱,從一對行駛裝置向 上方延伸;及橋架,架設于在與起重機的行駛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隔開的一對支柱。在專利文 獻1中,公開有在港灣設施中在共用軌道上行駛的多個起重機。
[0004] 專利文獻1 :日本特表2008-529926號公報
[0005] 露天設置的門式起重機在刮強風時需要停止運轉,以免起重機因風而從軌道浮 起。在上述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現(xiàn)有技術中,將在共用軌道上行駛的兩臺起重機相鄰配置, 將起重機彼此之間連結并捆縛。
[0006] 然而,在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由于相鄰的起重機配置在共用軌道上,因此在使起重機 彼此接近時存在局限性。在起重機結構規(guī)格中規(guī)定的施加于起重機結構部分的風荷載W的 計算中規(guī)定,當相對于風向有兩面以上重疊時,相對于風向的第1面的投影面積Al上加上 降低率η乘以投影面積A2而得到的面積,所述投影面積A2為相對于風向在第2面中與第 1面重疊部分的投影面積。第1面與第2面的距離越近,降低率τι的值越?。↗IS B 8830 起重機風荷載的評價),若降低率η為較小值,則與降低率η為較大值的情況相比,風荷載 W更小。起重機彼此之間的間隙變得越大,風荷載W變得越大,因此要求使起重機接近而減 小降低率η。
【發(fā)明內容】
[0007]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門式起重機的配置結構,其使多個門式起重機成為一 體以使耐力聚集,并且將降低率抑制為較低,從而能夠提高整體耐力。
[0008] 本發(fā)明為一種沿平行配置的不同的軌道可行駛的多個門式起重機的配置結構,其 中,所述門式起重機具備:一對腳部,在與所述門式起重機的行駛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寬度方 向上隔開配置;及主梁,架設于所述一對腳部,所述多個門式起重機以在所述寬度方向上彼 此重疊的方式配置,所述多個門式起重機的相互對置的所述主梁以在所述行駛方向上彼此 接觸的方式接近配置,所述多個門式起重機的所述腳部的下端部固定于地面。
[0009] 根據(jù)該門式起重機的配置結構,由于在行駛方向上相鄰的多個起重機彼此在不同 的軌道上行駛,因此能夠將一個門式起重機的腳部的下端部突出配置在另一個門式起重機 的主梁的下方,并能夠將主梁配置成彼此接近而接觸。由此,能夠減小主梁彼此之間的間隔 b而使降低率η成為較小值,因此能夠減小施加于起重機的結構部分的風荷載W。并且,通 過將腳部的下端部固定于地面的同時使主梁彼此接觸,從而捆縛多個門式起重機,由此使 多個門式起重機一體承受風荷載,并能夠使耐力聚集。由此,通過被捆縛的多個門式起重機 而能夠提尚整體耐力。
[0010] 并且,也可以是如下結構,即在多個門式起重機的所述主梁上分別設置伸出部,所 述伸出部朝向在所述行駛方向上對置的另一個所述主梁側伸出,所述伸出部能夠在所述行 駛方向上彼此接觸。由此,能夠使伸出部彼此接觸而傳遞荷載。
[0011] 優(yōu)選在主梁彼此接觸的接觸部設置用于緩和所傳遞的力的彈性部件。由此,能夠 避免接觸部彼此摩擦而磨損。
[0012] 門式起重機具備將所述腳部固定于地面的失控防止裝置,所述失控防止裝置優(yōu)選 將所述腳部分別獨立地固定于地面。由此,失控防止裝置設置于各腳部,所有腳部獨立地固 定于地面。
[0013] 并且,一對腳部具有寬度方向的剛性弱的腳部即撓性支腿,和寬度方向的剛性比 撓性支腿強的腳部即剛性支腿,所述多個門式起重機之一的起重機即第1門式起重機中, 在所述主梁的一端側配置有所述撓性支腿,而在所述主梁的另一端側配置有所述剛性支 腿,所述多個門式起重機中的另一個起重機即第2門式起重機中,在所述主梁的一端側配 置有所述剛性支腿,在所述主梁的另一端側配置有所述剛性支腿,所述失控防止裝置包括 固定所述撓性支腿的撓性支腿用失控防止裝置和固定所述剛性支腿的剛性支腿用失控防 止裝置,所述撓性支腿用失控防止裝置優(yōu)選容許比所述剛性支腿用失控防止裝置大的游隙 而固定所述撓性支腿。
[0014] 根據(jù)上述結構的門式起重機的配置結構,在主梁的端部側,撓性支腿和剛性支腿 在行駛方向上相鄰配置。在該結構中,由于固定剛性支腿的失控防止裝置的游隙大于固定 撓性支腿的失控防止裝置的游隙,因此能夠容許剛性支腿的移動,能夠抑制剛性支腿上施 加有過大的荷載。
[0015] 并且,在腳部的下端部設置有用于防止所述腳部浮起的浮起防止裝置,就一個所 述腳部而言,優(yōu)選在所述寬度方向上配置多個所述浮起防止裝置。由此,通過在寬度方向上 配置于腳部兩側的浮起防止裝置,能夠將荷載分散成多個,以使腳部不易浮起。
[0016] 并且,本發(fā)明的門式起重機的配置結構可適用于配置在造船廠的移動式大型起重 機。
[0017]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門式起重機的配置結構,使多個門式起重機成為一體而使耐力聚 集,并且將降低率η抑制為較低,從而能夠提高整體的耐力。
【附圖說明】
[0018]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動式大型起重機的配置結構的立體 圖。
[0019] 圖2是從內側(水池一側)表示作為移動式大型起重機的撓性支腿的腳部的圖, 是表示作用于移動式大型起重機的風荷載的圖。
[0020] 圖3是表示移動式大型起重機的主梁的俯視圖,是表示作用于主梁的風荷載的 圖。
[0021] 圖4是表示主梁的雙層箱體結構的俯視圖,是表示作用于主梁的風荷載的圖。
[0022] 圖5 (a)及圖5 (b)是表示約束腳部移動的止動裝置的概略圖。
[0023] 圖6是表示防止腳部浮起的系緊裝置的概略圖。
[0024] 圖7是表示第2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動式大型起重機的配置結構的概略側視圖。
[0025] 圖8是表示將雙層箱體式主梁接近配置的狀態(tài)的概略圖。
[0026] 圖9(a)是表示在風荷載W的計算中使用的降低率η、充實率Φ及間隔率(b/h)的 關系的圖表。圖9(b)是表示型鋼結構的主梁的高度h及面之間距離b的概略圖。圖9(c) 是表示箱形結構的主梁的高度h及面之間距離b的概略圖。
[0027] 圖中:1-船塢,2_起重機系統(tǒng),3_第1移動式大型起重機,4、34_第2移動式大型 起重機,8、11、35-腳部(剛性支腿),9、12-腳部(撓性支腿),10、13、41、42-主梁,14~ 17-軌道,18-行駛裝置,23-失控防止裝置,25-浮起防止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28] 以下,參考附圖,對本發(fā)明所涉及的門式起重機的配置結構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 說明。
[0029] (第1實施方式)
[0030] 如圖1所示,造船廠的船塢1具備起重機系統(tǒng)2,該起重機系統(tǒng)2具有多個移動式 大型起重機(門式起重機)。起重機系統(tǒng)2具有第1移動式大型起重機3及第2移動式大 型起重機4。船塢1中設置有可配置例如建造中的船的水池5,在該水池5的兩側配置有岸 壁6、7。第1移動式大型起重機3具備分別配置在岸壁6、7上的一對腳部8、9,和架設于一 對腳部8、9的主梁10。第2移動式大型起重機4具備分別配置于岸壁6、7上的一對腳部 11、12,和架設于一對腳部11、12的主梁13。
[0031] 鄰接于水池5的一個岸壁6的寬度大于隔著水池5與該岸壁6對置的另一岸壁7 的寬度(圖中X方向上的長度)。例如,在造船時等情況下,一個岸壁6上可放置各種部件、 塊體等。在一對岸壁6、7上分別設置有軌道14~17。軌道14~17沿水池5的長邊方向 (圖中Y方向)延伸。軌道14、16配置在岸壁6上,軌道15、17配置在岸壁7上。第1移動 式大型起重機3沿一對軌道14、15行駛,第2移動式大型起重機4沿一對軌道16、17行駛。
[0032] 第1移動式大型起重機3具有一對腳部8、9,即作為剛性支腿的腳部8和作為撓性 支腿的腳部9。剛性支腿在圖中X方向的剛性比撓性支腿在圖中X方向的剛性高。腳部8 在岸壁6的軌道14上可移動,腳部9在岸壁7上的軌道15上可移動。腳部8、9的下端部 8a、9a上分別設置有用于在軌道14、15上行駛的行駛裝置18。在行駛裝置18上設置有多 個腳輪。
[0033] 第1移動式大型起重機3具有沿主梁10可移動的小車19,小車19上設置有用于 起吊重物的起吊裝置。第1移動式大型起重機3能夠起吊并且搬送重物。
[0034] 第2移動式大型起重機4具有一對腳部11、12,即作為剛性支腿的腳部11和作為 撓性支腿的腳部12。剛性支腿在圖中X方向上的剛性比撓性支腿在圖中X方向上的剛性高。 腳部11可以在岸壁6的軌道16上移動,腳部12可以在岸壁7上的軌道17上移動。腳部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