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應用于收卷機的自動卸卷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自動卸卷機構,特別是一種應用于收卷機的自動卸卷機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的CPE流延膜生產線上采用的收卷機一般需具備在線分切的功能,收卷軸多為氣脹軸,重量在50公斤以上,這就使得換卷過程中的人工拔軸、卸卷、穿紙管和充氣的勞動強度很大,針對這一實際情況,設計出一套針對流延CPE收卷所需的自動卸卷機構很有必要。
【發(fā)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同時又可以將氣脹軸從工件上取下的自動卸卷機構。
[0004]本發(fā)明為解決其技術問題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應用于收卷機的自動卸卷機構,包括一支撐平臺,所述支撐平臺由一基架和活動設置于所述基架上的升降臺所組成,所述基架上設置有驅動所述升降臺上下移動的第一驅動裝置,所述基架的左側或右側還設置有一用于向上托起并移動工件的提升裝置;
所述提升裝置包括一安裝座,所述安裝座上設置有一與所述升降臺相互平行的轉軸,所述轉軸的兩端分別固定設置有兩個跟隨其一起轉動的擺臂,所述擺臂上設置有用于向上托起氣脹軸的托叉,同時擺臂上還設置有驅動所述托叉上下移動的第二驅動裝置,所述安裝座上還設置有用于驅動所述擺臂擺動靠近或遠離所述升降臺的第三驅動裝置;所述基架的前側或后側還設置有一拔軸裝置;
所述拔軸裝置包括一滑軌平臺,所述滑軌平臺上活動設置有能夠沿著其上的滑軌移動靠近或遠離所述升降臺的滑臺,同時該滑軌平臺上還設置有驅動所述滑臺沿著所述滑軌移動的第四驅動裝置,所述滑臺上設置有用于對氣脹軸進行放氣的頂針,同時該滑臺上還設置可上下移動并與氣脹軸卡接的拔叉,所述拔叉連接有驅動其上下移動的第五驅動裝置,所述第五驅動裝置設置于所述滑臺上。
[0005]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升降臺的上表面還開設有與工件的外表面相適配的圓弧面。
[0006]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托叉的上部開設有與所述氣脹軸的外形相適配的圓弧凹槽。
[0007]在這里,所述拔叉的上部開設有與所述氣脹軸的外形相適配的圓弧缺口。
[0008]優(yōu)選地,第一驅動裝置、第二驅動裝置、第三驅動裝置和第五驅動裝置均為一氣缸或液壓缸,所述第四驅動裝置包括分別固定于所述滑軌平臺兩端的驅動電機和從動輪,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和從動輪上套接有一由驅動電機帶動其轉動的同步帶,所述滑臺與所述同步帶固定相連接并跟隨該同步帶一起前后移動。
[0009]進一步,所述滑軌平臺鄰近所述基架的一端還鉸接有一可以垂直方向上轉動的連桿,所述連桿的一端鉸接有一用于承托氣脹軸的滾輪,而連桿的另一端則連接有驅動該連桿繞著其轉軸轉動的第六驅動裝置。
[0010]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發(fā)明的自動卸卷機構包括一支撐平臺、一提升裝置和一拔軸裝置,通過提升裝置將工件向上托起并移動至支撐平臺上,然后再通過拔軸裝置對插裝于工件中的氣脹軸進行放氣并將氣脹軸從工件中拔出,實現自動卸卷的功能,摒棄了傳統(tǒng)人工拔軸、卸卷、穿紙管和充氣的生產方式,大大地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有助于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0011]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2]圖1是本發(fā)明一優(yōu)選實施例的外觀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一優(yōu)選實施例的另一個角度的外觀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A處的放大示意圖;
圖4是圖1中B處的放大不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提升裝置將工件移動放置于支撐平臺上時的狀態(tài)示意圖;
圖6是本發(fā)明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提升裝置將工件移動放置于支撐平臺上后、托叉向下移動離開氣脹軸時的狀態(tài)示意圖;
圖7是本發(fā)明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拔軸裝置的拔叉移動至氣脹軸的正下方并與氣脹軸卡接的狀態(tài)不意圖;
圖8是本發(fā)明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拔軸裝置的拔叉將氣脹軸從工件中抽出的狀態(tài)示意圖; 圖9是圖5中C處的放大示意圖;
圖10是圖6中D處的放大示意圖;
圖11是圖7中E處的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參照圖1至圖11,一種應用于收卷機的自動卸卷機構,包括一支撐平臺10,所述支撐平臺10由一基架11和活動設置于所述基架11上的升降臺12所組成,所述基架11上設置有驅動所述升降臺12上下移動的第一驅動裝置13,所述基架11的左側或右側還設置有一用于向上托起并移動工件的提升裝置20,在這里,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提升裝置20優(yōu)選設置于所述基架11的左側;
所述提升裝置20包括一安裝座21,所述安裝座21上設置有一與所述升降臺12相互平行的轉軸22,所述轉軸22可相對所述安裝座21轉動,所述轉軸22的兩端分別固定設置有兩個跟隨其一起轉動的擺臂23,所述擺臂23上設置有用于向上托起氣脹軸的托叉230,同時擺臂23上還設置有驅動所述托叉230上下移動的第二驅動裝置231,所述安裝座21上還設置有用于驅動所述擺臂23擺動靠近或遠離所述升降臺12的第三驅動裝置24;所述基架11的前側或后側還設置有一拔軸裝置30,在這里,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拔軸裝置30設置于所述基架11的后側;
所述拔軸裝置30包括一滑軌平臺31,所述滑軌平臺31上活動設置有能夠沿著其上的滑軌32移動靠近或遠離所述升降臺12的滑臺33,同時該滑軌平臺31上還設置有驅動所述滑臺33沿著所述滑軌32移動的第四驅動裝置34,所述滑臺33上設置有用于對氣脹軸進行放氣的頂針330,同時該滑臺33上還設置可上下移動并與氣脹軸卡接的拔叉331,所述拔叉331連接有驅動其上下移動的第五驅動裝置332,所述第五驅動裝置332設置于所述滑臺33上。
[0014]由于本發(fā)明的自動卸卷機構包括一支撐平臺10、一提升裝置20和一拔軸裝置30,通過提升裝置20將工件40向上托起并移動至支撐平臺10上,然后再通過拔軸裝置30對插裝于工件40中的氣脹軸41進行放氣并將氣脹軸41從工件40中拔出,實現自動卸卷的功能,摒棄了傳統(tǒng)人工拔軸、卸卷、穿紙管和充氣的生產方式,大大地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有助于提尚生廣效率。
[0015]在這里,為了使得工件40可以更好地放置于所述升降臺12上,優(yōu)選地,所述升降臺12的上表面還開設有與工件40的外表面相適配的圓弧面120,通過在升降臺12上設置有與工件40的外表面相配合的圓弧面120,既可以防止工件40從升降臺12滑動掉落,同時又可以便于工件40在升降臺12上定位,以便于后續(xù)的卸卷操作。
[0016]進一步,為了使得提升裝置20可以更好地向上托起所述工件40,在這里,優(yōu)選地,所述托叉230的上部開設有與所述氣脹軸41的外形相適配的圓弧凹槽2300,因此托叉230在第二驅動裝置231的作用下向上移動的過程中,氣脹軸41剛好嵌入所述圓弧凹槽2300中,通過該圓弧凹槽2300可以防止氣脹軸41從托叉230的兩側掉出,進而防止工件40在移動過程中意外掉落,保證生產安全。
[0017]為了防止拔軸裝置30從工件40中拔出氣脹軸41時,氣脹軸41會從拔叉331上掉下,在這里,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拔叉331的上部開設有與所述氣脹軸的外形相適配的圓弧缺口3310,當第五驅動裝置332驅動所述拔叉331向上移動并與氣脹軸41相抵接時,所述氣脹軸41嵌入所述圓弧缺口 3310中,進而可以防止氣脹軸41從所述拔叉331的兩側掉下。為了使得拔叉331可以更好地與氣脹軸41相卡接,在這里,進一步優(yōu)選,所述氣脹軸41鄰近所述拔叉331的一端外表上還設置有能夠讓所述拔叉331插入其內的環(huán)形凹槽410,當拔叉331向上升起并與氣脹軸41相抵接時,所述拔叉331剛好插入氣脹軸41的環(huán)形凹槽410中,此時拔叉331與所述環(huán)形凹槽410的槽壁相卡接,因此滑臺33帶動拔叉331遠離所述工件40時,拔叉331會將氣脹軸41從工件40中抽出,達到自動卸卷的功能。在這里,上述的拔叉331上還可以設置有一由氣缸驅動其張開或收縮